春秋时期,有一年楚国进攻郑国,楚庄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的国都。郑国十分恐慌,只好打算求和。求和之前,郑襄公派人占卜,占卜的结果是求和不利。再一次占卜,得到的卜文是:要大家去祖庙里痛哭,并且每个街巷都要做好作战的准备,这样才会吉利。
郑襄公于是下命令:让全城的人民大哭,连守城的军队也都大哭起来。一时间,哭声震天,非常凄惨。
楚庄公看到这情况,就认为郑国是要投降了,马上下令让军队向后撤退,以便作出姿态,准备接受投降。
没想到郑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趁楚军后撤的机会,抓紧修城,加固工事,坚守不出。楚庄王一怒,再次进军,把郑国的都城又紧紧地围住了。
在楚军的攻击下,三个月后,郑国的都城被攻破。
这时候,郑襄公袒露着上身,牵着一只羊,像罪人一样来到楚庄王的面前请罪。他歉疚地对楚庄王央求说:“上天不保佑我,没能很好地侍奉您,让您生气,一直打到我们这里,这实在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哪敢不听从您的安排呢!您把我流放,我服从;把我们的国土赐给他人,让我们做奴仆,我也服从。如果蒙您的恩德,顾及以往的友情,看在祖宗的分上,不灭亡我国,使我们还能侍奉您,让我们的国家等同于您的一个属县,那就是您的大恩大德,也是我们的愿望,请您考虑。”
听完襄公的请求,楚庄王的一些大臣说:“不要赦免他!”可楚庄王没有这样办,他答应了郑襄公的请求,退军30里,接受了郑国的投降。
郑襄公在求和的一段话中,用了“惠顾”这个词。实际上“惠”与“顾”在古代汉语中分别是两个词。“惠”是恩惠、恩德,“顾”是顾及。“惠顾”的意思,原本是恩德顾及,后来引申为关怀照顾。现在“惠顾”已成了一个词,它与古代的原意已毫无关系。它已变成了商店对顾客的一种敬词,一种客套话,只表示“对方到自己这里来”的意思。如:欢迎惠顾,承蒙惠顾,敬请惠顾等。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