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3100000015

第15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故事(5)

6月8日,耆英到达天津。他求见各国公使,却遭到了来自英、法方面的拒绝。原来,英国公使得知,耆英这次到津,是为通过支持桂良、花沙纳所持的强硬态度来改变他自己的形象,从而担心耆英的介入会给他们的逼降带来麻烦。英国译员李泰国和法国译员威妥玛在两国公使的授意下,当面羞辱了耆英。年逾七旬的耆英抵津后,尽管已老眼昏花,但还是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四国侵略者面目虽然各异,但贪婪卑鄙如出一辙,尤其是英人不仅桀骜不驯的张狂态度比以往更甚,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比16年前有了明显的更新。咸丰拟定的妥协办法与侵略者的蛮横要求差之千里,战争简直是一触即发。尤其让耆英狼狈不堪的是,同英、法代表会谈时译员李泰国等人不断逼迫清朝三位钦差大臣,用书面形式完全同意英国提出的条款,咆哮要挟,无礼至极。另外,竟然拿出一份在叶名琛衙门里获取的耆英写给清廷的奏折,其中大谈自己的驭夷之术和同夷人虚与委蛇的情况。两个西方的小人物,以此物当面斥骂三朝元老的钦差大臣,使耆英无地自容。他只得惶恐离去,并且不等咸丰允准就擅自回京。

这样,耆英最后的一次政治活动,不但没有完成咸丰的重托,反而受敌侮辱,并与桂良等人联名同意咸丰最不愿意接受的公使驻京等条件。为此,咸丰大为震怒,命令把耆英下狱问罪。同时,一面严谕桂良等人拒绝英法要求,特别是公使驻京一事;一面先行与俄、美两国签定《天津条约》,依然幻想以此让步来换取他们的感恩图报,劝说英、法两国放弃公使驻京等要求。但这种与虎谋皮的做法,只能是使咸丰再一次受到欺骗而已。

仍在天津谈判的桂良、花沙纳接到咸丰旨意后,依靠卞宝书等人穿梭于海光寺、风神庙。而同清方交涉的列强代表主要是一批年轻的“中国通”,最主要的人物就是李泰国。

李泰国是英国人,小时候就随父亲来中国学习汉语,曾经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供职。1855年,他被聘任为上海江海关税务司之一,年薪达到12000元,十分讨清朝钦差吉尔杭阿等人的赏识。

天津谈判时的李泰国,年方26岁,年轻气盛。由于精通京津地区的语言,狡诈诡谲,被聘为英国公使的翻译官,实际上成了操纵英国与中国交涉的主谋和代言人。

李泰国在与谭廷襄、崇纶、桂良、花沙纳、耆英等清廷官员的谈判中,出语狂悖,十分无礼。连在场的外国人回忆当时的情景也这样指出,桂良、花沙纳两位钦差在李泰国等人走进时,“就陷入一种极端委屈的状态中,桂良已经完全沮丧,而花沙纳显然从烈酒中寻找到了安慰”。李泰国在清政府钦差面前放肆争执,毫无畏惮,强词夺理,使得清朝官员十分被动。

如何对付李泰国呢?让清政府大伤脑筋。户部侍郎宋晋提出,李泰国这人贪图利益又狡猾多谋,如果派能言善辩的人暗中用利益来作诱饵,离间他对其主子的忠心,使之不再从中作梗,谈判就应当容易驾驭了。这似乎也算是一个办法,但对付李泰国未必行得通。因为他可是个具有更大野心的人物,岂能那么容易被小恩小惠所拉拢?年轻的恭亲王奕,身为皇弟,血气方刚,初涉外交,更是火气十足。他的外交知识非常有限,错把李泰国当成了广东的市井无赖,认为这种不知法度、形同叛逆的行为,足以将他正法。因此,奕上奏咸丰皇帝,要求下令桂良:等他无礼取闹时,立即拿下,或当地正法,或押解到京治罪,这样就可以除去英人的心腹主谋,谈判便容易着手了。这么可笑又不合国际惯例的意见,桂良以“恐立起兵祸”为由而没有执行。

在无奈中,经过李泰国、威妥玛等人恫吓威逼之后,6月14日,桂良、花沙纳对英方提出的大部分条件都答应了。只有洋人进京一事,相约缓期办理。咸丰对此颇为不满,惟恐这种推脱之辞以后若不能实现,导致失信于夷,又带来无穷后患。要求桂良等人,选那些可以答应的答应,不可以答应的就拒绝,并斥责道:“若必事事皆准,何用大臣会议耶?”皇帝认为,要是那样的话,有什么必要派你们去议和谈判呢?

桂良等人一面受到朝廷责难,一面又被洋人步步紧逼。两难之中,桂良还是不敢得罪洋人,随即上奏咸丰,以“与英交涉不可决裂”吓唬清廷,迫使咸丰帝再作出让步。

英方再次向桂良等人提出进京换约和公使驻京问题。理由是中国地方督抚过分蒙蔽朝廷,必须派公使驻京,以便迅速知道照会内容进行交涉。桂良在转奏朝廷时提出倾向性意见:即有数十洋人在京,尚易防范,断不可因此中断交涉。

“公使驻京”,无疑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它对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让洋人住在皇帝的身边这还得了?果然,桂良关于公使驻京的奏报到京后,立即遭到群臣的强烈指责。都说这是“千古未有之奇闻”,洋人一旦驻京,就会窃取中央政府的动静,蛊诱首都百姓的人心;只有外夷臣服中国,入修朝贡之事,哪可让他住进京城,与皇帝平起平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甚至要求撤回桂良、花沙纳,另外派员“查办”。

朝臣的议论,掩饰不了他们思想观念上的封闭、迂腐。公使驻京是否有损国家主权,归根到底决定于国家实力的强弱。自修古训,沉湎于祖宗昔日辉煌的臣子们大概忽略了,大唐盛世之时,长安也曾处处有外夷商客;元世祖忽必烈也有诸名外籍总督,同样是黄发蓝眼的马可·波罗甚至也贵为钦差。如今的大清国呢?积贫积弱,任由外人宰割,又凭什么来拒绝夷人的入京“妄念”。国家安危并不在于是否有几个外国公使驻在京城。

在朝臣的激烈抨击下,清政府指示桂良,仍以公使驻京碍难应允加以拒绝。只同意“有事进京”,并且“须改中国衣冠,听中国约束”。桂良等人将谕旨转达给英、法方面,结果可想而知。无论他怎样绞尽脑汁、口焦舌燥地进行解释,英、法方面始终不为桂良的说辞所动。

6月22日,英、法方面再次恃强要求公使进京。清政府在第二天的军机大臣会议上激烈争论,是战是抚,仍举棋不定,致使谈判毫无进展,陷入僵局。

在清廷举棋不定之时,英、法方面向桂良发出照会,威胁道:再不下定论,就要举兵北上。英方又在6月25日向桂良等递交了自定条约,即“中英天津条约”草案共56款,并且声称,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一个字也不能更改,其中内容当然包括公使驻京。

清政府得到奏报后,才立即做出反应,一面说大局仍是应当以抚为主,如能挽回,就尽量少答应一些要求;一面说,如果挽回不了,就听任其决裂,命大沽逃将谭廷襄抵御英、法联军,保护桂良、花沙纳抽身虎口,又命僧格林沁在通州集结马步,备军备战。看来,为了维护体面,咸丰痛下了决心。

不想,桂良却不等朝廷圣旨到津,就再也抵挡不住英方代表咄咄逼人的攻势,在李泰国等人的逼迫之下,已经应允了英国方面提出的全部条件。

6月26日,英国公使额尔金率从官20余人,分乘20顶大轿,带兵560人,吹鼓乐队50人,威风凛凛,鼓乐齐鸣,趾高气扬地来到海光寿。相比之下,桂良、花沙纳所率领的随员和地方官10余人,实在是毫无光彩。双方在中英《天津条约》上依次签字画押,继而不外是再大摆宴席,豪饮一番。第二天,法国公使葛罗也同样与桂良、花沙纳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

这两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公使驻北京,用平等礼节;二、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海关雇佣外人;三、耶稣教、天主教可入内地自由传教;四、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五、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六、外国兵船、商船可在各通商口岸停泊;七、对英赔款400万两,对法赔款200万两,交清后退还广州。

一副更加沉重的枷锁,又套在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清国身上。

咸丰变卦和第二次大沽战事

《天津条约》的签定,使大清“天朝上国”的尊严又一次受到了嘲弄。这种嘲弄,就像背上的芒刺,搅得咸丰一刻也不得安宁。

连洋人也觉察到了咸丰的极端不快。“在惊慌失措之际,这个皇帝可能什么都答应。但是,当压力消散,舰队离开的时候,他的‘法老之心’一定又会故态复萌。那种中国人的狡诈一定会肆无忌惮地用在回避条约的义务方面。”

这种认识除去对中国人的轻蔑与诽谤的口吻,基本上还是准确的。血气方刚的皇帝对“手枪抵在咽喉上”的城下之盟,不但没有屈服,而且立刻准备推翻成议,伺机报复。

《天津条约》签订的第二天,咸丰就怒不可遏。他召来团练首领罗淳衍,命令其立即激励团练,鼓舞公愤,大胆出战,实力攻剿,“不必因城中尚有官吏,致存投鼠忌器之心”。当然,他也小心谨慎地叮嘱罗淳衍,虽然是奉旨办理团练,但是剿杀夷人时,仍然要以民心义愤为口号,不要泄露是带兵勇打仗,以免被洋人抓住把柄。此后,咸丰又多次密谕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暗中统帅各乡,联络激励,以挫外夷之势,而振中国之威。

咸丰这种“不必官与为仇,只令民与为敌”的作法,既有顺民心,恃民力,以垂万世之基的民本思想,也有官府力量不足,不得已借助民力的苦衷。他是幻想用“明和暗剿”的方式来惩罚侵略者,以排泄他心头的怨恨。咸丰甚至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用这种“官与绅民貌离神合”的斗争策略,激励沿海绅民,轰轰烈烈地声讨夷人背约攻城的罪恶,自己则躲在幕后,就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去,使令他蒙羞不已的《天津条约》成为一纸空文。

此外,他还想启用自己的八旗王牌。列强兵船刚一起锚,咸丰便急命爱将僧格林沁火速进京,面授机宜,来布置海口设防。同时,他召回了桂良等人,对其指示了挽回条约的“内定办法”。

根据《天津条约》,中外双方约定在上海举行改订税则和通商章程的会议。咸丰决意把这次商定税则,作为中外关系的一大转折,所以在桂良、花沙纳等人离京前详细制定了“一劳永逸”的计策。这个让咸丰自以为得计的内定办法,就是用外国来华贸易全部免税来换取《天津条约》中的外国使节驻京、长江通商、内地游历和赔缴军费后退还广东省城的四项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公使驻京问题。糊涂的咸丰帝以为,洋人来华的目的就是要通商获利,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欲望,洋人一定会感动驯服,所以他们想用全部免除关税的条件来换取以上四款。

然而,列强侵华却远远不止要通商获利,更要把持中国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命脉,使她永远沦为任由宰割侵蚀的殖民地。咸丰皇帝的计策实在不过是一厢情愿。

在侵略者看来,清政府一心要挽回的四款要求,也正是他们所要攫取的主要目标。美国公使巴驾一语道破天机,“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的政府,只有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列强坚持“公使驻京”的目的,就是要直接控制清政府,以便于随时夺取更多的侵华权益。而英国则还有扩大在华影响,抵制沙俄势力南下的小算盘。所以,英国公使额尔金也毫不松口,声称如果没有公使驻京一项,《天津条约》是一文不值的。

为了防止清政府毁约变卦,英国人李泰国在天津谈判时便指名要江苏巡抚赵德辙和苏松太道薛焕为上海会议的代表,以便摆脱执行咸丰旨意的桂良等人,进一步扩大侵略成果。到上海后,英国人得知赵、薛二人没有谈判的权力,大为光火,便以再次举兵北上来要挟清政府授予他们谈判的全权,同时,蛮横地要求清政府立即撤销在广东坚持“攘夷”的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的职务,否则,拒绝出席上海税则谈判。

这种以武力为后盾、明目张胆地指定谈判对手、迫使清政府放弃“明和暗剿”的做法,使咸丰十分恼怒。但更让咸丰愤恨不已的是,桂良一行到达上海后,还没有同李泰国等人会晤,就自作主张地放弃了自己冥思苦想出来的“一劳永逸”之计。谈判大臣之一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向咸丰帝解释称:夷商与夷酋是两回事,如果全免了夷人的关税,夷商当然很乐意,但夷酋并不会领情;带兵来侵犯我国,攻陷我们的城池,都是夷酋所为,与夷商无关,应另外筹划别的办法。这种把“夷商”从“夷酋”中割裂出来的看法并不准确,但何桂清对夷人的认识却比皇上要稍深刻些。接着桂良、花沙纳等又联名奏报咸丰:即使把课税全部免掉,也不过是夷商感激皇恩,想要夷人放弃全部条约,势必不可能。然而,对商务税则懵懂无知的咸丰帝依然固执己见,严谕桂良等人,仍然遵照内定办法行事,力图补救,非得把公使驻京、长江通商、内地设防及赔缴兵费退还广东省城,四项条款废除才肯罢休。

咸丰为什么宁可全免关税也要取消这四项条款呢?归根结底,还是要维护他心目中清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往只有进宫朝驾的宗藩使臣才允许进入京师,叩见天子。而如今一旦允准这些“化外群藩”长驻京城,与真龙天子平起平坐,实在是对统治中心北京的玷污,为大清国国体所不能接受。而且,会严重地损害皇帝的尊严和威信,影响清政府对人民的统治。所谓“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禁止令行,四夷来王”的封建统治,是咸丰帝和他的大臣们极力想恢复的“世界秩序”,而如果允许洋人驻京,那么祖宗的一统天下将立刻解体,微小的肘腋之变会随时祸及天朝。一再饱受列强利炮坚船惊吓的清朝统治者们,还是不敢也不愿睁开向海外世界探索的眼睛,还是无法对自身及洋人的力量对比弄个清楚明白,实在可悲,而朝廷惶恐担忧的情绪也波及民众。当时的“市井闲谈,士大夫清议,无不以夷人驻京,为宗社安危所系,而惴惴不安”。另外,咸丰还害怕外国人与内地的反清势力,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联合起来推翻他的统治,所以对长江通商和内地游历、传教等项也是讳莫如深。

但是,洋人又岂肯放弃到手的肥肉。他们强硬地坚持,“条约以外之事均可以商量,条约既定之说,万不能动”。结果,在英、法两国,也是在何桂清、薛焕等人的导演下,上海税则会议形式上只开了3天。就在成丰八年(1858年)十一月八日(9月14日)和二十四日(9月30日),桂良等人代表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通商税则善后条约:海关税则》。

咸丰见桂良等人不仅没有挽回上述四项条款,反而增添了许多新的不平等款项,气愤至极,便在奏折上朱批道:

“览此折不觉愤闷,尤堪痛恨!汝辈此行,不但不能清弭,反而不如原约。”

这样还不够解气,他又大骂何桂清:

“此次办理夷务,独存成见,不准他人入手,殊属胆大,是以视朕旨如弁髦,罪有浮于耆英者。”

同类推荐
  • 民国少年狂

    民国少年狂

    一位民国孤儿,战争毁了他的家,在那种特殊的年代早早进入社会,巧遇一位外国神父,这位神秘的神父教授曾经乃是高级特工,神父的一身本领让他迅速成长,带着失去所有亲人的仇恨,开始了一系列的暗杀报复。驻扎在城里的日军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城里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杀人之心固然冷酷,后来偶遇了少年时期的初恋,正当相爱的时候,长期暗杀还是被日军盯上,日军派当地黑帮追杀,以姑娘为人质逼他就范,此刻他该怎么办,危机里他是否找到办法救人,险境中他是否保护得了自己心爱的姑娘……
  • 恋尘缘

    恋尘缘

    背景:天宝初年,开创盛唐景象的唐明皇李隆基开始厌倦朝政,恣情享乐,丞相李林甫为一己之私排斥贤能,致使吏治腐败。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唐朝边疆守将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等镇边大将的野心随之膨胀……塞外,云游四方的诗人李白与一心报国的义弟郭子仪重逢,两人先后来到都城长安。李白巧遇在京赶考的诗友高尚和严庄并得罪了宰相李林甫,后两人亦因此离开长安投奔了安禄山。混迹于官场的郭子仪在一次巧合中发现自己钟爱的恋人竟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出于大义和无奈,他选择了逃避。渤海国使的到来为郭子仪提供了逃避和报效国家的机会,也把李白送入仕途,成为御用文人。郭子仪的师兄逍遥子似乎是世间唯一的逍遥客。李白重新开始了云游生活,直到遇到了命中姻缘秦娥。安禄山反了,李隆基没有履行诺言,他能做的只有逃跑,注定了杨贵妃悲惨的命运。李林甫等也随着岁月的流转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为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 底层的抗争

    底层的抗争

    科技是否能与法术和智谋抗衡而三分天下。华夏浩瀚的历史中法术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怎样才是正确的应对姿势呢?好奇?底层的平民如何面对自己生存了几十年却扔然对自己来说十分陌生的世界,刀枪不入的神功护体,诡秘莫测的法术一介平民如何应对?撒豆成兵,剪纸为人的另类解读,想知道白莲教与普通宗教的区别是什么吗?积年的乱世中,黄牛与一群社会底层活不下去的人民选择抗争,看黄牛如何抵抗白莲宗与文人的重压。
  •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他某名牌大学挂科生,穿越回到隋唐,成为了李渊的三儿子李玄霸,他有着领先1000多年的知识,他有着永动机般的精力,他有着显赫的家世,他是隋唐第一好汉……他搞发明、做生意、贩奴隶,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与群雄逐鹿中原,与李世民争霸华夏,开疆拓土成就日不落帝国……
  • 壹字并肩王

    壹字并肩王

    一次醉酒后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陌生而又熟悉的时空,前世已经成为了过去,今生的杨凡化生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之子。家逢巨变,原本只知花天酒地,好色贪杯的富公子却摇身一变的成为了支撑数百人吃喝的顶梁柱。生逢乱世,为保家人安危和祖宗留下的基业,究竟是该破财消灾,苟且偷生。还是该武装自己,强大几身,奋起抗争呢?。。。。。。直此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动荡时代,杨帆将如何抉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热门推荐
  • 烈魂焰天

    烈魂焰天

    魂者的世界,倚魂战天下!等级制定:无魂战者、赤魂战者、橙魂战者、蓝魂战者、紫魂战者、星魂战者、魂灵、魂王、魂圣、鼎天魂尊。无魂战者是武者,要进阶成魂者,需要觉醒天赋属性以及掌握冷魂焰的外放。冷魂焰外放各类咒语:云之逸.飘,风之扬.清,火之炎.融,雷之烈.暴,水之波.柔,土之坚.凝,光之辉.耀,暗之虚.实,幻之乱.界,空之变.千,血之腥.狂。啸剑三绝:一式:裂地百梦雨二式:炙龙求风咒三式:翠玉擎天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道武传说

    道武传说

    修炼本是逆天改命,成则万人之上,败则化为他人路途中一具灰白的躯壳,总有人前仆后继前往这条道路中,成者又有几何……胸有抱负,心智坚定的少年也成为这条道路上的一人
  • 灵化纪元

    灵化纪元

    “主人,这个怪物怎么办?是砍掉左腿,再砍掉右腿吗?”“不,并不用那么麻烦。那只是只蟑螂,顾茜茜。”
  • 仙鲤缘:鲛杀妖王盛宠

    仙鲤缘:鲛杀妖王盛宠

    宠文。一个痴情小妖为了追傻白女主转生三次的玄幻言情。一个谁转世谁就受虐的故事。于是虐来虐去。我们虽然是假穿越,但动都是真感情,谁跑掐死谁。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讲述了专业演讲谋略、专业口才训练、口才艺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收集了大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以及丘吉尔、林肯、马克·吐温、普希金、萧伯纳等人精彩的讲话案例,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 江的对面不是岸

    江的对面不是岸

    江千寻是本书的主角,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就连他自己都在探索自己的身世,漫漫大陆,奇珍异宝,谜团仙境,美女环绕,千古之谜,基情岁月尽在江千寻的另一个世界
  • 无敌小仙农

    无敌小仙农

    被学校开除,被女友甩,杜凡遭遇人生低谷,却觉醒前世修仙者的记忆。成为了一名无所不能的小农民
  • 战国再现之纵横捭阖

    战国再现之纵横捭阖

    苍凉2660年,世界没有如人类所想的那样,科技高速发展。反而因为资源的匮乏而重新倒退到古代文明,而从前只有在神话才能出现的各种修炼文明都纷纷浮现了出来。也因此人们的野心开始被无限放大——再次使这个世界陷入了战火纷飞的争霸时代。最后,七大家族从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奠定了七分天下的世1界格局。史家称之为七雄争霸。这七大家族分别是:扬、楚、齐、端木、周、王、秦。不过,从古至今,从没有哪个时代是……合而不分的!!!
  • 狂拽妖后:逼我成妖

    狂拽妖后:逼我成妖

    ◆他用三生炼狱宠她一世猖狂◆寒玉:我就是这么拽,你宠的!楚王:我就是这么无耻,你气的!******前世,十级地狱的焚魔烈焰中,日日煎熬,整整五百年.他说:五百年又如何,只要能换她生,便是一千年,他也受了……她,一朝穿越,万般荣华,却遭人陷害落入噬血残暴的他手中.他坏她姻缘,强娶豪夺;穿肤折骨,虐她无度;屠村灭城,逼她为妖.她说:若再为人,只要能让他死,便是地狱,她也入之……******菩提台前仙者云:“三生炼狱可换她一世安,你愿?”他道:“无悔!”“即使生世不得相识?”他又道:“无怨!”本文宠虐暖文,男强女强,激情碰撞,火花四射,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