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0900000013

第13章 曹操智慧今用(1)

曹操,今安徽亳县人。前西汉宰相曹参之后。后做东汉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年少机敏,有谋略,懂权术。文武兼备,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曾称其为“一代枭雄”。

1.宽大为怀,笼络人才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我们想做大事,成伟业的话,必须在自己的身旁聚集一批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的能人贤士,并且在关键时刻能倾听他们的见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宽大的胸怀,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把大家凝聚起来。在这一点上,曹操可称之为典范。

曹操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具备了成功的一些条件,如建立了较为巩固的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兴屯田、大量网罗人才以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锻炼了非凡的指挥才能等。单就罗致人才一点而言,曹操的成绩就很突出。曹操所罗致的人才,不仅济济可观,而且源源不断,不仅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不能望其项背,即使比之孙权、刘备,曹操也占有明显优势,这成为他的事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曹操能够招贤纳士,首先在于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同袁绍一起会盟讨伐董卓时,曹操就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卓越识见。

一次,袁绍问他:

“如果讨伐董卓不能取得成功,您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占据地盘呢?”

曹操引而不发,先反问一句:

“您认为应当怎么办才好呢?”

袁绍气势如虹地回答:

“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恃燕、代,再将西北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势力吞并,然后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大业总可以成功了吧?”

曹操听了,不置可否,却沉稳地谈了自己的打算:

“我任用天下的谋臣和将士,用合情合理的手段驾驭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稍停片刻,曹操又补充说:

“商汤起兵于毫,周武王起兵于岐周,难道他们的地盘相同吗?如果将险固的地盘作为资本,就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了!”

曹操在这里自然不是反对获取地盘,尤其不是要反对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而是认为人才比地盘更为重要。有了人才,没有地盘可以获取地盘,反之则有了地盘也可能失掉地盘。有了人才,就有了实力,有了办法,不管客观形势如何变化,都可以从容应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则很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站稳脚跟。曹操的识见,自然要比袁绍高明得多。

曹操能有这种见识,一方面由于他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他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善哉行》诗第五解云: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春秋时齐桓公因得管仲(即仲父)为相,成为五霸之首。后因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他所宠信的宦官竖刁等坏人,弄得朝政日非。桓公死后,其五子争位相攻,以致其尸体无人收殓,放在床上六十七天,腐烂后蛆虫都爬到了门外。得人与失人,差别不啻天渊,曹操怎能不从中吸取教训以自省呢?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术军中发生变乱,消息传来,曹操问部属何夔:“你觉得这消息可信吗?”

何夔回答说:“袁术不信人顺天之实,却希望天下人的帮助,这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失道之主,亲戚都要背叛他,何况左右部属呢!依我看来,这变乱的消息是确实的。”

曹操听了,深有所感地说:

“治理国家失去了贤能的辅佐就要灭亡。像你这样的人都不为袁术所用,发生变乱不是很自然的吗?”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曹操对于求贤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因此曹操从他起兵的时候起,就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在攻城掠地的同时,注意不断为自己开辟新的人才来源,每攻占一个地方,每打败一个敌人,就总会得到一批新的人才,以致形成了帐下人才济济一堂、源源不绝的局面。有时,得到一个人才,甚至比新得一块地盘更为高兴,侵占荆州后,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就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情。

综观曹操手下的人才,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跟随曹操一起起兵的毫县子弟。夏侯悖、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等人,或为宗族子弟,或为同乡故旧,是曹操所倚重的基本力量和心腹将领。其他亲朋故旧,曹操也常给予关照。一次,曹操问别驾蒋济:

“胡通达是一位长者,他有子孙在世吗?”

蒋济回答说:

“有一个儿子叫胡质,气概谋略不如他的父亲,但处事的精明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听后,即召见胡质,任命他为顿丘令。发干长王凌因事被判处五年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一次正拿着扫帚扫大街,曹操乘车路过,问是何人,左右以实情相告。曹操听后说:

“这是子师哥哥的儿子啊!所犯的过失也是因公,放了他吧!”

子师,即司徒王允,为诛杀董卓的主谋,后被李催、郭汜杀死。曹操赦免王凌,显然考虑了过去同王允的交情及王允诛杀董卓的功劳。有关部门遵照曹操意旨,立即起用王凌为骁骑主簿,曹操后又任王凌为丞相掾属。

二是从敌方营垒中投奔、投降或俘虏过来的人。由于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手,因此这部分人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如被陈寿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其中张辽原为吕布部将,张郃原为袁绍部将,徐晃原为杨奉部将。谋臣荀彧、郭嘉原在袁绍手下,贾诩原在张绣手下,等等。曹操对敌方营垒中的人才,态度甚为宽容,不论对方原来如何卖力地反对过自己,只要此人确实有才,曹操都尽力加以网罗,主动投归者更是来者不拒。对旧主越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人,曹操既爱其才,又悯其忠,就越是想把这样的人弄到手里。审配效忠袁绍,被曹操俘虏后,仍不屈不挠,忌恨不已,曹操却仍想把他留下来,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三是四方前来投奔的人。这些人中既有在汉末大乱中流散四方的士人,也有不少地方豪强,还有其他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曹操十分注意罗致士人和地方豪强。士人是地主阶级中比较有知识、有智慧、在见识、有眼光的一群,在汉末反对宦官的斗争中,士人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一些出身名门的士人,更拥有相当的号召力。如不能有效地争取到士人的支持,政治上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地方豪强是黄巾大起义后在各地形成的一些地方割据势力,他们聚集家兵部属,屯坞自守,拥有相当的实力。如李典有宗族、部属三千余家,一万三千多人,许褚聚集了少年及宗族数千家,任峻、李通、吕虔、臧霸等人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家兵部属。他们纷纷投到曹操麾下,对壮大曹操的军事实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网罗人才的方式,除主动前来投奔和在战斗中俘获的以外,一般为征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以朝廷名义征召天下的便利。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征召自己辖区内的人,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征召敌方辖区甚至敌方营垒中的人。如华歆、王朗、虞翻等人或为孙策、孙权部属,或在孙氏的掌握之中,曹操都以献帝名义加以征召。张为孙策出使许都,曹操却把他留下来,任命为侍御史,后来想让他辅助孙权内附,才让他离开许都到江东做了会稽东部都尉。曹操特别注意征召那些隐逸四方的士人,态度十分谦恭,有时还几次三番,不厌其烦。邴原、管宁等人避乱辽东,张范等人避乱扬州,曹操都把他们招聘到了自己手下。这些人大多以超脱世俗、清高孤傲自诩,曹操把他们招聘到手,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还可利用他们的影响,争取到更多的士人。曹操有时也以个人名义写信,招聘人才。最有趣的是他给太史慈的一封信。太史慈是东莱人,先随扬州刺史刘繇,后随孙策,作战骁勇,特别善射,箭不虚发。曹操闻其名,便给他去了一封信,用小箱子装好。太史慈收到小箱子,打开后,里面一个字也没有,只有一味中药当归。“当归”,即应当回归北方的意思。曹操虽未能达到目的,但由此不难看出他良苦的用心,巧妙的心计。

让下属、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下属举荐,也是曹操网罗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荀彧、荀攸、郭嘉、陈群、梁习、孔融等人都曾向曹操推荐人才,其中以荀彧的成绩最为突出。曹操手下的大批得力僚属,如戏志才、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杜畿、杜袭、辛毗、赵俨、荀悦、仲长统等人,都是由荀或推荐给曹操的。荀彧出身世家名门,名重一时,在士大夫中享有很高威信;投奔曹操后,身处尚书令要职,有延揽人才的便利;加之他好士爱才,知人善任,对延揽人才的态度又非常积极,因此成为向曹操推荐人才最多的一位。荀攸也曾担任尚书令的要职,在举荐人才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曹操感慨地说:

“两位荀令评论人物,时间越长越显得正确,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郭嘉则不仅亲自向曹操推荐人才,还力劝曹操大力延揽人才。河北平定后,曹操从青、冀、幽、并四州征召了不少知名人士,就是听从了郭嘉的劝告。

曹操的部属能够积极向曹操推荐人才,是同曹操虚心征求的态度密切相关的。

为了得到人才,曹操有时还采用了非常的手段。司马氏是河内温县著名的世家大族,世代历任高官。司马懿兄弟八人都是知名的士族,长兄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诸弟分别字叔达、季达、显达、惠达、雅达、幼达,时人称为“八达”。司马懿是“八达”中最有雄才谋略的人物,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得到当时名士的赞誉,如大名士崔琰说他“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另一个大名士杨俊断言他是“非常之器”。曹操任司空时,下令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看到汉朝将亡,不想屈节曹氏,便诡称有风痹病,不能起居行动,拒绝应召。曹操想知道真假,便秘密派人夜间潜入司马懿住处,假装行刺,司马懿估计是曹操派人前来试探,便坚卧不动,装出真有风痹病的模样,暂时蒙混了过去。曹操并不甘心,同时也并不相信司马懿真有风痹病,因此在做丞相后,又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派人去通知司马懿,吩咐说:

“如果司马懿再拖延不肯就任,就把他抓起来!”

司马懿担心被杀,只得勉强出来就职。后来地位逐步上升,特别是在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以后,逐步控制了朝政,奠定了司马氏以晋代魏的基础。

从部属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是曹操获得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于禁原是鲍信手下的一个士兵,乐进原是曹操帐下的一个小吏,由于具有才能,曹操又敢于放手在实践中使用他们,锻炼他们,后来都成为曹操的重要将领。毛玠原为县吏,满宠原为郡督邮,蒋济原为郡计吏,后来都成了曹操的重要僚属。或出身微贱,或身为布衣,而被曹操发现、使用、提拔,最终登上牧守将校高位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曹操不但有博大胸怀罗致人才,而且还善于笼络军心,壮大军威。主要表现为:

一是曹操以朝廷名义延聘人才,崇拜汉帝偶像的人们便会欣然而至。有些人并不满意曹操,但看在献帝的面上,也只得接受了召命,最后在实际上为曹操所用。

二是曹操屡次战胜,势力一天天强大,有识之士看到曹操能成大气候,因此愿意依傍曹操。在汉末战乱中流散四方的士人,有的在政治上不得意,有的不仅在政治上不得意,在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有的甚至变易姓名隐匿他乡,这些人大都希望改变目前的处境,在政治上重新寻求到发展的机会。但战乱之后,他们丧失了族权和门第的凭藉,得不到乡里举选的机会,投奔权势者成了他们改变处境的唯一出路。曹操力挫群雄,异军突起,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因此纷纷前来投附。在农民战争和稍后的豪强割据混战中受到打击,无法继续独立称雄的豪强地主,也纷纷率部投归曹操。有趣的是,投归与背离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从中不难看出曹操同其他割据势力之间的高下之别:人心向背。何夔避乱淮南,袁术到寿春后,千方百计想留他、用他,他却认为袁术不得人心,必生祸乱,因而想方设法摆脱袁术控制,到北方做了曹操掾属;避乱荆州的赵俨看出曹操有平定天下的才能,于是扶老携弱北投曹操,被曹操任命为朗陵长;裴潜则看出刘表不是“霸王之才”,最终必然失败,从荆州南奔长沙,在曹操平定荆州后北投曹操;田畴避乱徐无山中,袁绍多次征召,他一概予以拒绝,而曹操前往征召,他却立即出门上路。田畴投归曹操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但他的选择同样是颇具代表性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曹操不仅能够热心延聘人才,而且能够放手使用人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从而吸引了大批人才。在这方面,曹操也与其他割据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郭嘉原想投附袁绍,后来看到袁绍只想效法周公的礼贤下士,却并不懂得用人,因而毅然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曹操平定荆州后,罗致、任用了大批荆州士人,当他在汉水边大摆筵席庆贺胜利时,王粲举杯祝贺说:

“袁绍起兵河北,仗恃人多势众,一心想要吞并全国,但他喜欢贤才却不能够使用贤才,所以贤才都纷纷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坐观时局变化,自以为可以效法周文王。到荆州避乱的士人,都是国内的英才,刘表却不知道使用,所以陷于危困,而无人辅助。明公平定冀州后,立即整顿武备,延揽豪杰并加以重用,所以能够驰骋天下。平定荆州后,又大力聘用贤士,把他们放在显要的位置上。文武并用,英雄尽力,这真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才有的举措啊!”

王粲这段话,虽不无溢美之辞,但将曹操同袁绍、刘表相比,说明曹操能够重视人才以成就大业,却是符合实际的。袁绍出身世家大族,人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刘表是当时的大名士,为“八俊”之一,而曹操出身宦官家庭,论罗致人才的客观条件,他是不如袁绍、刘表的。但由于他在主观上能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有一套罗致和使用人才的有效办法,终于在罗致人才方面大大超过了袁绍、刘表,并依靠自己的人才条件,最终战胜了袁绍、刘表。可见,曹操的主观努力,成了他能大量罗致人才的一个关键。“吾任天下之智力”的战略方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曹操在他多年的征伐中知道,胜利并不仅仅依靠实力,更多情况下是实力加巧力。一方面在于自己的智力,另一方面在于自己手下的谋士。最初曹操起兵时,把自己看成统帅加谋士,而当他羽翼丰满后,便把自己置于统帅的地位,而把自己手下的将士则置于将才之列。在这种情况下,他便开始回笼人才,招贤纳士,用众人之智,建自己的霸业。

[今用]:曹操的这种做法用现代话讲:

同类推荐
  •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本书将多面的人性集成为24条处世经典法则,揭示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善意与劣根,规则与潜规则,内容包括:“识相法则: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应变法则:适应人情关系的突然变化”;“借力法则:借人声望,成己之事”;“收买法则: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等。
  • 秘书口才

    秘书口才

    本书紧密围绕秘书工作实际安排内容,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出“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多种贴近秘书工作实际的情景设计,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训练秘书职业口才,使学生在秘书情景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示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而且对其走向社会,交际办事,更好地适应秘书工作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帮助。本书适用于高等、中等院校秘书专业,同时也可为广大秘书工作者提供案头参考。
  • 哭也心理学笑也心理学

    哭也心理学笑也心理学

    心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境界和生活状态,要喜要忧,是哭是笑,就看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生活中,人们难免会为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感到困惑,为失去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倍感难过,为人际交往、职场工作、家庭生活的很多难题而烦恼不已,身心疲惫……而要想摆脱以上种种困扰,离开心理学的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越是在心理上逃避,这些问题就越会接踵而至。只有敢于面对、勇于突破、积极反省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 礼仪全书4

    礼仪全书4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是禅悟后至简至真的人生境界。《读懂人生全集》是一本让你能策划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光扬自己的人生读本。借助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许多奥秘。为解决青少年朋友的困惑,从人生励志、修身、仕途、治学、人际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哲学的角度启迪人生,用生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渐渐重新开启感悟的心灵,让思想慢慢复苏。
热门推荐
  • 一梦南柯南柯梦

    一梦南柯南柯梦

    天空刚刚还是一片乌云,突然就好像换了颜色,一片湛蓝。远处的雪山萦绕,这儿却四季如春。路上一条通幽小径,两耳是不绝的虫鸣鸟叫,微微的,似有水流声,辨不清是在哪儿。再往里走,路两旁渐渐被高大的乔木和青石小楼占据,隐隐的,一座木楼在林间显现。木楼从外表看,如同屹立的武士,里面却是一片现代化。五位人或站或坐或躺。“搞什么嘛,什么叫‘情深不寿’,这是什么题目?”一位男子突然站起来,气愤的喊道。“苏苏,你那还算好的,你想想墨墨的,那么清冷的人,毕业题目竟然是‘宏图霸业展’老师一定是不舍得我们,所以出那么奇怪的题目。”“好了,管它是什么,做了再说。谁先来。”“我先吧。”“你确定。”“嗯。”
  • 魔动九州

    魔动九州

    一头流传于神话中的‘神魂’,传言它具有附体灵物的能力,而得到这个灵物的人或兽,将会获取无限的能力……魔法历三三五年,晋升斯提斯迈德魔法中部的西蒙帝国平民子弟——雷诺,却在抵达碧空岛的第三个周末,初次看到了那枚充满神秘魔力的吊坠……
  • TFBOYS之复仇爱恋

    TFBOYS之复仇爱恋

    她们,是风临天下的杀手;他们,是英俊潇洒的明星。一次转学,她们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一次复仇,她们又离他们远去。她们的承诺,将要如何兑现?
  • 白色王朝

    白色王朝

    前三十年,他一事无成,进入城市后,他迅速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她用了近十年时间,在省城读书,然后率领团队进入农村,打造了一个全国瞩目的新品棉基地。入城与返乡,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只是,在王朝建立的过程中,能否坚守本真?不同的人,给予了不同的答案。故事以交叉叙述的形式,讲述了时下最为热点的主题:进不了的城与回不去的故乡。同时,作品还对三代知识分子下乡,对农村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描写与思考。
  • 傲视群雄之神将

    傲视群雄之神将

    一个来自异界家族的继承人,为了寻找已经消失了多年的父母,进学院,战四方,最终称霸异界.成为一代神将
  • 大地伏魔

    大地伏魔

    不一样的修炼法门,不一样的镇魔之法,看惯了请仙扶鸾,烧铅炼汞的小术,岂知炼气修身之的正法之威?
  • 闽海纪略

    闽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嚣张公主不嫁人:皇上要逼婚

    嚣张公主不嫁人:皇上要逼婚

    简介:亲爹说她是不祥之人,勾结外敌弑父杀兄,大逆不道,以家法论诛。亲妹妹说她天生下贱,不守妇道,要侵猪笼以儆天下。皇上说此女通敌卖国,妖言惑众,有倾塌之危,不杀之,寝食难安。……蛮王说谁敢杀她我便让他满城尽悬龙泉刀。回王说我愿倾全国之力只为换她一人。太子说她是妖女又如何,不守妇道又如何,我只要美人不要江山。……丫鬟焦急的说,已是四面大军压境,剑拔弩张,公主,你到底是嫁谁?
  • 后妃端阳传

    后妃端阳传

    曾经的端阳公主,后来的图亚夫人,权倾高位,令无数男人倾倒,她的对手说:“突厥的酒美,但大汉的美人更迷人。”她说,她爱她的祖国,只爱她的大汉。
  • 倾世绝宠吸血萌妃乱天下

    倾世绝宠吸血萌妃乱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场阴谋,一场穿越,让她成为世人唾弃的血灵!父亲因陷害而死,母亲也因她而死。一次相遇,跨越千年。为她而来!为让血灵重归于世间,她修仙拜师,只是为盗取师父身边那能看尽尘世一切的神火。他与她相恋,却不知他是魔界那高高在上的魔神,她轮回九世,难道如今还要重蹈一千年前的覆辙?神火被盗,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她,她还有什么话可说?看到他给她的神火中发生的那一切,她只希望自己的来事不要再遇到他了,她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