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8200000013

第13章 翰林院

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自唐玄宗李隆基选擅长文词的朝臣人居翰林以起草诏制后,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学士。

唐代翰林院何时设置,目前尚无定论,史载多见于唐玄宗时。当时在翰林院供职的有词学、经术、合炼(炼丹)、僧、道、卜、祝、术、艺、书、弈等各色人才,称为待诏,即听候皇帝随时召见和差遣。其中词学之士最受重视。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在唐代初期已有他官被召草拟诏制的事例,唐高宗、武后时的北门学士刘懿之、周思茂、元万顷等尤为著名,仅当时还没有设专门机构。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因此,他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如张说、张九龄、徐安贞等人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兼撰拟诗文),又称翰林供奉。

翰林院设置在宫内深处,麟德殿之西,比属于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院更接近于寝宫内殿(这是在长安大明宫内的情况,皇帝若住在兴庆宫、西内或东都时,翰林院的位置也比中书舍人院密近)。大致由于待诏翰林的各色人才很杂,不能保证机密不外泄,故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在原翰林院之南另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学士院建立之后,待诏于原翰林院的文学之士仍称供奉或待诏,也有学士与待诏二名兼称者,如天宝七载(748)所立的《封北岳安天王碑》,撰者李荃自题衔名为“直翰林院学士供奉”;大诗人李白被称为翰林学士,也被称为翰林供奉。这种待诏于旧翰林院的文学艺能之士长期存在,而且为数甚多,据《顺宗实录》记载,顺宗即位后,曾一次即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棋诸待诏者三十二人,可见人数之众。而顺宗所倚以主持政策的王叔文是翰林棋待诏,王亻丕是诗书待诏。

学士本是文学儒生的泛称,后来随着各类机构的设置而成为一种差遣职,如唐代有弘文馆、崇贤馆、集贤院等学士。张说入充翰林院待诏时也是集贤院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的学士也是差遣职,本身并无秩品,都带本官,上自尚书(三品),下至校书郎(九品),均可充任,也有中书舍人充任的。初置时并无员额,少或一两人,多或五六人,由皇帝遴选。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于其间起着极大作用,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唐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因此被称为“内相”。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

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用白麻纸书写,故又称“白麻”;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用黄麻纸书写,故又称“黄麻”。有时翰林学士缺人,也临时召取中书舍人代草内制,但不经常。此外,还有专侍皇帝读书写字的侍读学士、侍书学士,则不负起草诏制之责。

翰林学士地位的增高,引起皇帝的猜忌,敬宗宝历二年(826)曾打算别置东头学士以抑之,由于敬宗不久被宦官所杀,这个计划没有实现,但反映了封建文官由卑而高,由亲而疏的发展规律。

学士院有两名由宦官充任的学士院使(或称翰林院使),在皇帝与翰林学士间起传达联系的作用,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这是唐代后期宦官专政情况下的产物。

后晋天福五年(940)曾宣布废除翰林学士,将草拟诏制之权归还中书舍人,但不久又恢复。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为翰林院。北宋前期各政府机构大多名不副实,学士院则仍遵行唐制为草拟内制之所,翰林学士亦依旧例为六员,但通常少于此数,偶设七员,其第七员翰林学士,号称“员外学士”。宋亦以翰林学士资深者一人为翰林学士承旨,但不常设置。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

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如唐代无秩品,以其他寄禄官充任。有时领其他差遣,类同贴职,则不草拟内制。在学士院草拟内制的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衔,如寄禄官至中书舍人则不加知制诰衔,一般都只称为翰林学士。常见的知制诰,通常是指任职于舍人院草拟外制的知制诰。翰林学士大多由草拟外制的知制诰选任,不再召试制词。

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由于草拟外制的知制诰已废,所以,北宋后期及南宋的知制诰,都是翰林学士的加衔。翰林学士定额为两员。

如果其他官员入学士院草拟内制而未任命为翰林学士者,称为直学士院、直翰林院,简称“直院”。遇学士院全缺翰林学士,而以其他官员临时代行其职,宋初曾称为权祗应翰林院事,后称权直学士院、权直翰林院、学士院权直、翰林权直,简称“权直”。如官位高于翰林学士,则称为权翰林学士、权学士院。

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院。宋代亦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则与学士院之又称为翰林院者无关。

西夏设翰林学士院,官员有学士等。辽北面官中有翰林院,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长官为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承旨等。金天德三年(1151),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起草诏书等事。元代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设掌院学士(正五品),下属有侍讲学士(正六品)、侍读学士(正六品)、世袭五经博士(正八品)以及介于官与非官之间的六科庶吉士。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目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正五品)两人,满员、汉员各一人,由大学士、六部尚书或侍郎内特简。掌院学士下设侍读学士(从五品)、侍讲学士(从五品),满、汉各三人;圣裔太常寺博士(正七品),以孔氏衍圣公第三子承袭;世袭五经博士(正八品);六科庶吉士。

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侍讲以上诸官亦仅具空名,并不任讲书之职。担任讲书者须另外选派,加经筵官之衔。世袭五经博士的设置,也意在照顾孔子及朱子的子孙,以奉祀其先人,实际不任职务。故清代翰林院诸官极为闲散。但翰林官亦是清华之极选。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接近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同类推荐
  • 重生大唐之新唐帝国

    重生大唐之新唐帝国

    李恪带着一颗能种田的青色小珠重新回到了大唐,会发生什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种田文的小清新,也可以感受历史文的磅礴厚重。简介来的终觉浅,一起来看新唐国。问渠哪得清如许,新唐国中有惊喜。新人作者求罩求推荐求收藏,作者今拜谢
  • 重回明朝当海盗

    重回明朝当海盗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为后世所敬仰。怀念热血激昂的海盗时代的朋友,本文将会带您重回明朝,招募伙伴,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 崛起1840

    崛起1840

    19世纪的世界,有大明王朝,有大清朝,还有一个华人建立的世界强国美利坚,二流列强西方列国只是美利坚的小弟一群21世纪的穿越者,无意中穿越到这么一个世界,他们能干嘛,是安逸的过完此生,还是等待被收编或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
  • 三国之仅此一生

    三国之仅此一生

    一曲安魂乱,百战枯骨眠。映日江花冷,血火二人眠。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热门推荐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 最强扑街

    最强扑街

    扑街、扑街、再扑街;放弃吗?不!为什么?那是因为--心中有个梦想。这是讲述一个扑街作者穿越的故事,敬请您的观赏。
  • 天降老公:一宠钟情

    天降老公:一宠钟情

    “都说你们男人是下半身考虑事情对不对?”“不对,这只限于你,其他人还是大脑考虑。”他邪魅一笑。“老公,都说男人有钱就花心,你是不是也会?”“难道我在你身上花的心思还少吗?追你到睡你都没有一个省心的。”半夜,她只能对着天花板大喊:神啊!男人都是流氓。神说:“活该你被欺负,因为我也是男人。”(绝宠,一对一,身心干净。腹黑VS财迷)新书已上线:《爆笑萌妻:老公,求潜规则》求各种支持微博名:霜霜CS
  • 凰台翎:邪狂世子妃

    凰台翎:邪狂世子妃

    她沉默圆滑,只为自保,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世人欺她谤她,她必还之,竖起浑身的刺时,却遇到了深沉温润,让人琢磨不透的他,他说,我看你性子倒也乖张,不若求了我的庇护,我许你一辈子的猖狂,如何?
  • 凤凰传奇之浴火重生

    凤凰传奇之浴火重生

    乱世中,江湖流传“得凤凰者得天下”,各门各派为了争夺天下抢夺滞留在人间的凤凰,空洞派侠客双刀客武艺高强首夺凤凰,在两人返回途中躲避各门各派的捉捕还帮助各个部落化解危机…
  • 戒古神兵

    戒古神兵

    炼气士时代结束后,修炼之法尽数遗失。人们以为炼气士只是传说,而炼气士时代之后的传说再无传说。在那个无史料记载的年代,封存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时中土诡奇之才层出不穷,一代炼器宗师唐断水得来黑石,穷尽一生研究此物无果,便交付于爱徒延续其梦。终有一日黑石之秘解开,而其中蕴含的东西足以改变整个人族......一群来自地球的少年人,被数万年前所布下的神秘阵法选中,踏上了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
  • TFBOYS之守护甜心

    TFBOYS之守护甜心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因为转学生的到来导致她失去了爱情,但也收获了新的爱情,甜心界的公主,最终变成了万人瞩目的四圣使者中最强的朱雀使者,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故事呢?
  • 隐身登陆

    隐身登陆

    本书是将史册所记载的,或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著名战争故事,加以取舍,进行分类,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你展示一千零一个五光十色的战争画面。这一千零一个战争画面,无论是运筹帷幄,还是刀光剑影;无论是千里奔袭,还是短兵相接;无论是统帅将领,还是士卒平民;无论是长矛大刀,还是导弹火箭……
  • 邪王宠妻:绝世三小姐

    邪王宠妻:绝世三小姐

    她因为师傅报仇,不惜与敌人玉石俱焚。醒来后,却已身处异世大陆。草包?废材三小姐?丑颜女?很好,她很快就会让他们知道废物是如何把他们狠狠的踩在脚底下了,人若犯她,百倍还之。某男伸开双手敞开怀抱看着她笑眯眯道:“过来。”某女一看不对劲立刻撒腿就跑。某男一把抓住她抱个满怀,邪魅一笑道:“你,逃不掉了。”
  • 魔尊夫君上仙妻

    魔尊夫君上仙妻

    有道是“仙魔殊途,禁止通婚”,可一旦碰上无耻腹黑妖孽男,这规矩就该重新审视了!妙华仙子:“做神仙最好,逍遥快活!”无涯魔尊:“还是嫁给我做魔后好,随心所欲!”妙华仙子:“我立志要在五千岁时修成上仙!”无涯魔尊:“你年纪尚小,本尊已经两万岁了!”妙华仙子:“我下界渡个劫,你别给我添乱!”无涯魔尊:“渡什么劫?当什么上仙?本尊养你!”妙华仙子:“我仙根稳固,不易被勾引入魔。”无涯魔尊:“那本尊只好陪你成仙!”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处,禁忌的仙魔之恋如何才能修成正果?【备注】本书作者有考据癖,这不仅是个仙侠文,完全可以当神话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