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8100000011

第11章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据《资治通鉴》记载,其主要内容为:“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朝廷在地方州郡设置中正官,由地方的中正官主持当地士人的评定,将所评定的人分成9个等级,即9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由朝廷依等次选授官职。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九品中正制起始于黄初元年(220),至隋开皇七年(587)被废除,沿用三四百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后期,皇室衰微,政局不稳,朝廷内部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争权,又爆发了黄巾起义,接着是封建军事集团间的连年混战。随着世家豪族势力的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所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客观上要求创立新的选士办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志于恢复统一帝国的曹操实行了一条“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他迎汉献帝定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设法招揽能够安邦定国的干练人才。他一改旧制,把才能学识作为选用人才的最主要标准。曹操从建安八年至二十二年(203—217)的15年中,先后颁布过4次《求贤令》,令中列举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土,诸如出身贱人的伊挚、傅说,出身县吏的萧何、曹参,盗嫂受金的陈平,屈人胯下的韩信以及母死不归的吴起等,说他们尽管有负辱之名或耻笑之行,但由于有过人的才能,并得到知人者的推荐和明君的信任,“卒能成就王业,声施千载”。令中还说:自古以来,凡是开国的和使国家振兴的君主,何曾不是依靠有才德的贤能之士呢?要得到这些贤士能人,不亲自到闾巷去寻访,难道能在大街上偶尔碰上吗?有才德的谋士天下是不少的,只是居于高位的君主们不愿去访求他们罢了。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正是急需求贤用人的时候,希望大家帮助我举荐出身微贱的贤能之士。只要有才于,就推荐上来,我就任用他们。曹操这种不拘一格的用人度量、大胆革新的措施,为新的选土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献帝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去世,子曹丕继为魏王,曹丕要保持其父留下的“基业”,并进而篡汉称帝,急需争取地主阶级的支持,丽这时三国鼎立大局已成,北方社会比较安定,建立一套适应新历史条件下的选举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九品中正法最先是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延康元年春被曹丕采纳实行,其后逐步完备,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任制度。它是察举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据《通典·选举典》载:“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各郡置中正,中正由各郡长官推举“德充才盛”、在京任官的本籍人兼任,由司徒选定任命,负责郡间的人才品评。

西晋建立以后,为了取得门阀官僚的支持,又设立州大中正,大中正的任命直接由朝中司徒掌握。《晋书。刘毅传》载:“置州郡者,取州里请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不谓一人之身,了一州人才,一人不审便坐之。”西晋统治者本欲以此反对地方郡姓操纵选举,不料却给世族垄断选举开了绿灯,使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为巩固和发展门阀势力服务。正如《晋书·卫传》所言:“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请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以劝踺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这里所讲的“计资定品”和“以居位为贵,显然是说九品中正制到晋朝已经完全代表了门阀世族的利益。南朝宋齐间,随着庶族地主力量的壮大,重新恢复孝廉和茂才的选举。北朝周武帝时也罢门资之制,九品中正制日渐受到冲击。隋朝建立后,于开皇七年(587)便明令废除九晶中正制,不久即以科举制取而代之。”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

九品中正制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是机构设置,即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中央有司徒正,任官有吏部尚书;二是以九晶评定人物;三是以品授官,授官时主要依据品第,品高则官高,品低则官低。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事宜主要由各级中正官主持,因此各级中正官在这一选官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中正官的选任务有不同。曹魏时,各州郡的中正官一般由州郡长官推举,“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两晋时,则须由朝廷中的司徒选授各州郡的中正;郡的中正也可由州中正推举,报请司徒批准。

各州郡的中正一般都是由现任官员出任的,而且其品第相当高,基本上都是由二品担任,偶尔也以三晶充任,因为只有中正的品第高,才有资格去品评他人。各地中正多由本地人担任,因其熟悉当地土人情况,便于标定品级。

中正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隋三省六部制简表向朝廷提供本籍土人的资料有3项:一是家世,称作“簿阀”或“簿世”。家世的尊卑与品第的高低必须相符。凡一贯望族其品必高,寒门庶族其品必卑。若祖父不是官吏,则很难人品选。正因为重门第家世,谱牒成为专门学问。二是状,即士人道德才能的总评语。《晋书·刘颜传》云:“名状以当才为清,品辈以得实为平。”北魏肃宗时,吏部尚书崔亮对此评论说:“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尚书据状,量人授职,此乃与天下群贤共爵人也。”可见状是吏部授职的依据之一。三是品,即参考家世、状评定的品第,共分为9等。但是,这里的品并不是官品,而是指乡品,即基层评定意见。一旦求得了乡品,也就取得了人仕的资格。对于乡品,每3年调整一次,“其有言行修者,则升进之,以五升四,以六升五;倘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或自五退六、自六退七”,称作“清定”。《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载石虎诏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魏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虽未尽弘美,亦缙绅之清律、人伦之明镜。”可见,“三年一清定”已成制度。

最后,中正官将晶第士人的有关材料造成表册,送交司徒府,以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升官要同时升品,而降品即等于免官。应该指出,中正评定人物优劣的“九品”与表示职官品秩高下的“九品”是两码事。前者指的是“人品”,后者指的是“官品”。例如:晋代县令的最高品秩是六品,而担任六品县令的人,其中正品第则为三品(个别有以中正四品者担任的)。

魏晋时期,负责选任官吏的官员有内外官之分。《通典·选举二》载:“晋依魏氏九晶之制,内官:吏部尚书、司徒左长史;外官:州有大中正,郡国有小中正。若吏部选用,必下中正,征其人居及父祖官员。”吏部需要选用官吏,则由州郡中正负责推荐,将各品第人物的详细情况上报吏部,由吏部授予职务。

中正的主要任务是评定人物,还有委任州主簿以及其他州属官的权力。“大中正选州里才业兼主簿、从事迎刺史。”

九品中正制的官职任用

九品中正制的任用是依据中正官所评定的品第,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9个品级中,上上为第一品,但一般没有人被评为“上上品”,所以实际上只有8个品级,而“上中”就成了第一等品级。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把这实际上的8品级分为上、下2等,以“上中”即二品为上等、上品,其余都是下品,也称“卑品”;有时也偶尔把三品即“上下”归入上品。

魏晋南北朝的品第并非只是一种褒贬的虚名,它与人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品第与官职相互吻合,品第高则职位高,品第低则职务低,降晶就要降官或免去官职。

二品为上品,所授职务与三品以下完全不同。根据有关两晋的史料,凡俸禄在2000石以上的官,其品第必须是二品。这就是说,州郡长官一般都是二品。上品士人的政治特权不仅表现在仕途上,同时也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例如:二品士人有资格参与选举中正官,司徒任命中正时也要听取上品士人的意见。

三品至九品皆为下晶,但各级仕进也各不同。就一般情况看,三品至五品可充任县令一级的官职;其余各品士人或任州县小吏,或为公府掾属,地位既低,又很难升迁。下品士人升迁官职也不乏其例,但升了官必须同时升品,魏晋时下品升为上品尚非易事,南朝时则已绝无仅有了。因此,下品士人欲仕途通达,只有从军立功一条路。

九品中正制将人分为9等,以为授职的依据,但在选授官吏时则还需要一些具体的途径才能实现,这些途径基本沿用两汉察举、征辟等方法。这时期的察举一般只有孝廉、秀才两科,南朝时增多了明经科,而且不用考试对策。这时的察举一般都依照已经评定好了的品级予以推荐,被察举的基本上属于上品,他们凭借着品级门第高而获得官职。被征召的也多为上品士人,下品之士则与之无缘,只能辟除为公府或州郡官府内的小官小吏。

同类推荐
  • 明月英雄志

    明月英雄志

    看我最快、整理最好的版本请到:http://www.*****.com/?Book27266或者百度《盗墓劫明》(第一个)。《逆战歌》男主诗:汉家骁骑绕龙城,胡蹄踏雪马不鸣。垓心炽炙沙浸甲,瀚海雪困百战兵。《春叹》女主诗:笑看桃花凋敝扇,小楼昨夜又逢春。去时吴侬相媚好,燕子归来不识君。这部书很难定义:明线将主人公的个人发展,有机融合于真实历史走向;暗线又是主人公抗击日本秘密组织的侵华野心;既有侠骨柔情、刀光剑影,又有权谋奇策、铁马箫声!重战略,讲战法,尊览!
  • 三国之轩辕春秋

    三国之轩辕春秋

    赵家卫国喝:生前护国际,死后赴黄泉;痛饮孟婆汤,有缘轮回见;肩负大山命,励志救苍天!军马戎生半载,踏平羌胡异族,重组我泱泱华夏社稷!幽州:我之起点!草原:我来称王!中原:我来称帝!江南:我来统领!倭国:血屠报国!朝鲜:重新称臣!高句骊:跳梁小丑!三大帝国:北汉宣战!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我就是轩辕晨光,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武才”,论谋略,我不及孔明手指;论政务,我不及文若大贤;论武艺,更不如飞将奉先;惟独我的胆识,可以比天!天下一统!笑傲人生!青梅煮酒!名流青史!【小说内容皆为虚拟,切勿当真!】【搜群:365746178(三国轩辕春秋·书友群)→欢迎你的光临】
  • 西汉中期二三事

    西汉中期二三事

    这个时期之前,有汉武雄风,南攻北讨,东巡西征;这个时期之后尚有“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志!那这个时期呢?这个时期有着一个传奇的天子,一个崇尚霸王道杂之的皇帝,一个感人至深的深情人!
  • 伪帝袁公路

    伪帝袁公路

    我就是个盗版。T.T真是无奈啊。如果还不行,那就算了嗷嗷嗷啊
  • 三国之第一公子

    三国之第一公子

    刘啸天是个十足倒霉孩子,上学那会就差一分与重点高中无缘,好不容易熬到毕业工作面试,坑蒙拐骗的成为最后一名的第二十名,临入职的前一天却听到消息自己这个第二十名竟被内部子女顶替。泰山之巅玉皇顶之上二十七八的老处男刘啸天仰面问天何故如此待我!不曾想,一股邪风吹来带着无尽的疑问,刘啸天竟然被吹下山崖,刘啸天最后的意识是在众人的惊叫中,一个身影坠入无边的云海。然而却并非结局,灵魂飘荡倒霉孩子刘啸天竟然附身在了汉末落魄公子刘琦的身上。对于新身份却报以苦笑,然大丈夫岂能任命运摆布。不争霸天下岂不是枉来一趟三国,争雄路上且看刘大公子如何摆脱尴尬身份,如何雄霸江南,又是如何君临天下泰山封禅。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封印大世界

    网游之封印大世界

    公元2316年人类进入星际时代,一款虚拟游戏横空出世,各大势力对此虎视眈眈,一时间暗流汹涌。左寻,凭着爷爷的遗物,步步先机,斩圣兽夺神器收妖女,八面玲珑,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破开重重迷雾,登顶巅峰,手指苍穹,“还有谁······”
  • 青莲书生

    青莲书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白衣步担趋长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山雨欲来风满楼。精军压境催迫城。尸横遍野是英魂。百无一用是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姜晨

    姜晨

    当他带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找到我时,我被他这些年的改变惊愕到了,我实在想不出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一个人的前后变化如此之大。他让我代为修改,然后发到网上,我犹豫了。因为我认为这并不需要修改,这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经历写照,我下不了手改,也没有资格去编改。他说当你看完这几年的内容就会想要去修改了。我沉默。他让我给这本书起个名字,我拒绝了,我告诉他,既然是你的经历,那就由你自己来取。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当时的眼神,平静中带着微笑,微笑中却带着不曾引人注意的坚强。“就叫,姜晨。”
  • 恋上,吸血鬼

    恋上,吸血鬼

    远古的血族,神秘的血刃,千万年,血腥终不断!上古世纪血皇复苏,千年一遇血魔体、刃血神降临,两族将何去何从?尘封的神器,献祭的血祭,命运的抉择,掌握在你的手中……
  • 情系狼王:夫君么么哒

    情系狼王:夫君么么哒

    她,是上界圣女,看起来柔弱无害,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下界的王,做事果断狠辣,却对她一见钟情。可是,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当你爱上一个人,你爱他多一点,那么,你终会失去他;然而,当你遇上另一个,他爱你多一点,那么,你终会离开他。这千百年来,到底谁能打破这诅咒,又有谁,生生世世都只爱一个呢?(本文免费)
  • 百亿蜜宠:尊少的呆萌甜心

    百亿蜜宠:尊少的呆萌甜心

    这不是意外,是若小乔故意‘错’把男人当牛郎,硬拽上了床。因为这男人本来就该是她的,若小乔这些年已经吃了不少亏,决不能把这个顶级男人再‘亏’进去。她坚信三十六计,‘睡’为上策。只是事后他说什么?过夜费,一晚一百亿?“我的基因可都是论颗算钱的。”男人勾唇魅邪。若小乔莞尔一笑:“我没钱,要不你睡回来?”霸道强势日日宠,萌妻蜜婚夜夜甜。
  • 我宁非仙

    我宁非仙

    修仙路漫漫,唯有尸骨伴。前世,他是圣修莫天道,被浮尘仙域“上域”仙人围攻,临死前发出绝世呐喊。“如若有来世,我宁不访道;如若有来世,我宁不寻仙;如若有来世,我宁非仙!”无数年后,隐仙宗少年宁非仙横空出世,亲手在世间写下楹联。“莫道天仙天外天,山人在此间。”
  • 轩辕雨录

    轩辕雨录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在江湖里,没有绝对的善,亦无绝对的恶。十五年前,血洗丹羽山,火烧藏经阁,巴山会群雄。萧索的名字,终究被深深刻在江湖的历史上。十五年后,一袭白衣,一柄长剑,一身傲视群雄的武功。苦命的少年,又将如何书写自己的历史?恩怨如风,终归是春花秋月,一场空梦!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恋爱修仙大宝剑

    恋爱修仙大宝剑

    修仙恋爱两不误,修仙如果无情,那修仙何用?少年白轩因为家族原因走上了修仙之路,本是淳朴乡村长大的孩子,命运却让他融合俩大邪恶之魂,就此开始了他不寻常的修真之旅。善恶本就一念间,对于世间的各种诱惑,本性纯良的白轩是依然能恪守住他那颗善良的心?还是从此堕落,开始肆无忌惮的放纵他那颗邪恶之心?敬请期待。
  • 轻叹花吟

    轻叹花吟

    此生岂知魂梦长,东风且共染,何人解连环,万里时空入异世,天涯望断。若得沧海知桑田,只笑东风乱,却道君不见,莫失莫忘君已忘,此生梦魇。经流年,梦回曲水边。倾国倾城的舞袖可知你的苦涩,沉鱼落雁的容颜可知你的寂寞。轻叹花吟,花哪知青春正好心旌摇曳,深念君语,君哪知山有木兮木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