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9100000007

第7章 讼卦第六

下坎上乾

“解题”

《讼》卦,又称为“天水讼”。

《序卦传》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需”牵涉到物资的分配,难免争议,故《讼》卦紧随《需》卦而来。

《讼》阐释在事业的进行中,发生争讼时必须掌握分寸,能不争最好不争。

争讼宜解不宜结,不可拖延过久,以致不可收拾。应当退让,自我反省,于争讼之前就当谨慎。这是讼卦注重“人和”的积极意义。

此卦经儒家的发挥,变成了以“仁”学为内核的“无讼为贵”,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论语·颜渊第十二》),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曰:“听讼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则无讼矣。”杨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狱,而不知以礼逊为国,则未能使民无讼者也。故又记孔子之言,以见圣人不以听讼为难,而以使民无讼为贵。”所造成的影响,从法律上来说是中国古代没有《民法》;从生活实践上来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上“法院”的——那里只是抓人和关人的地方,上法院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最终的结果是人治大于法制。

讼卦的启迪就在于其正反两方面的深远影响。

“原文”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文”

《讼》卦象征诉讼。心存诚信,但情理难伸时千万小心,走中间路线会有吉利。如果争个不休,则有凶险。利于寻求大人的帮助,渡大江大河则不利。

初六爻,不要把争讼拖得太久,有些小的争议,最终结果是好的。

九二爻,没有胜诉,只能往回逃,其小邑有三百户人家(掩护或相助),无灾。

六三爻,靠祖宗留下的“遗产”(暂渡难关),保持走正道并不断激励自己,最终会吉利。如果(不好好潜心养性或寻找合适的机会就贸然出来)为王服务,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九四爻,没有胜诉,回来重新过正常生活,转变心态安于正道,吉利。

九五爻,诉讼(终审),大吉。

上九爻,(终审胜诉)也许还要赏赐专用腰带,但君上三次准备赏赐,三次又改变了主意,终朝也没有赏赐。

“原文”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

《彖辞》说:《讼》卦的卦象是上刚强而下险诈,险诈的人和刚强的人相遇,必然引起争讼。“诉讼:心存诚信,但情理难伸时千万小心,走中间路线会有吉利”,是由于辩护时能理直气壮且不过激。“争个不体,则有凶险”,结果是两败俱伤。“利于寻求大人的帮助”,寻求的是公正不偏的裁决。“渡大江大河则不利”,说的是会被(争讼)拖下深渊。

“原文”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不克讼,归(而)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食旧德”,从上吉也。“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讼,元吉”,以中正也。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文”

《象辞》说:天向西行,水向东流,方向相反。这就是《讼》卦的卦象。君子由此领悟到不管做什么事,开始就要想好。

(初六爻)“不要把争讼拖得太久”,争讼长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虽然“有些小的争议”(还没有解决),但可以看出(停止争讼的)好处更多。

(九二爻)“没有胜诉,只能往回逃”,是要找个地方藏起来。以下告上,麻烦就要缠身。

(六三爻)“靠祖宗留下的‘遗产’(暂渡难关)”,说明跟从君上,自然会有吉利。

(九四爻)“回来重新过正常生活,转变心态安于正道,吉利”,不失为正确的选择。

(九五爻)“诉讼(终审),大吉”,这是由于走的中正之道。

(上九爻)(终朝也没有赏赐)因为以争讼而受赏官服,众人心中不服。

同类推荐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大梦三生泪无痕

    大梦三生泪无痕

    “我愿与此生为聘,长留做媒;三书六礼,娶你为妻。不理长留,不理众生,只为你余生有我暂伴左右,不求其他!”“好!待你三书六礼,我定嫁你为妻!不求此生不离,定会相守不弃!”忆儿,我知道你不曾爱我,但我愿意,愿意不遗余力的守护你!愿意与你颠沛,代你流离。萧默,我蓝忆终究不是你的良人。最后的那个人不是我,而我已有我要守护的人,我的终身……萧默,对不起,我不爱你。原谅我的别离,原谅我的假意,即使那只是我的虚妄。即使红尘漫朔,俗世纷扬,不过是一场繁华转瞬沧桑。
  • 星空下的仰望

    星空下的仰望

    一个弱者成为强者的故事,一个小人物成为大人物的成长史,一个武者横行,武学破天的大世界。请看榨菜作品《星空下的仰望》……
  • 拯救末世计划

    拯救末世计划

    顾溪溪只是一个欢快的大二学生,被莫名其妙的传送到了异世界。系统告诉她,要拯救这个末世世界才能回去。于是,她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星球通往宇宙文明的时代!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双曦双飞

    双曦双飞

    曦郎骑竹马,苏飞绕青梅,这是两个神级明星的虐洼生涯,力求720度秀恩爱加打脸ing。这是偶看完微微电视剧后洪荒之力爆发写给自己的文文现开新坑《我是飞机》,作者阳之姝,依然是甜文,女主变成飞机和男神跨物种恋爱,欢迎品鉴——
  • 神灵废墟

    神灵废墟

    古墟,远古之神遗失之地,被外界所摈弃。落星辰,身世成谜,是为神之子。当他离开古墟,一步步踏上征程时,殊不知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起来。一剑指苍穹,一刀裂厚土。风云无穷尽,血溅神灵谷。埋葬着逝去之神的古墟又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 冥域火神

    冥域火神

    传世火神祝融,转轮人间,化身周奉天,再创火族昌盛,,
  • 邪灵档案

    邪灵档案

    人勾魂,鬼说书,金库藏诡异,床下埋白骨,夜读邪灵档案,从此人鬼不分!我回乡看望病危的爷爷,不知不觉的踏入了一个恐怖的禁区。杀人、养尸、炼蛊、勾魂,一个个神秘而诡异的东西忽然都冒了出来。原以为自己快要接近终点了,可忽然峰回路一转又变成了起点。到那时候我才知道这是个根本没有尽头的局。一张阴阳嘴,说遍两界事儿,敢情御用说书人嘴里的故事都是真的。
  • 玄天灵尊

    玄天灵尊

    天苍大陆,万族争霸,蛮族以图腾术雄踞一方,妖族以肉身征战天地,海族则独霸海域,死灵之地有那白骨战皇一统天下,幽冥鬼王坐拥幽冥鬼地,更有那神秘种族对大陆虎视眈眈,人族人人修灵,习灵纹之术,少年自微末崛起,征战万族,威震八荒,称尊万古!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