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8200000016

第16章 季氏第十六

共十四章

“原文”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兴兵攻打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呀!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吧!那颛臾,从前先王封他做祭祀东蒙山的主祭人,再说他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臣属啊,为什么要攻打他呢?”

冉有说:“我们主公要这样做,我们两人都不主张这样做。”孔子说:“求呀!从前周任说过:‘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辞职。’这就如一个辅助瞎子的人,如果瞎子要跌倒了但他不去抱持,瞎子跌倒但他不去搀扶,那么还要用帮助瞎子的人干什么呢?况且你的话实在是错了。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离季氏的封地费又很近,如果现在不夺取它,将来一定成为后代子孙的隐忧。”孔子说:“求呀!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我听说,一个国君或一个大夫,不怕财富少却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却怕不安定。财富均了,就无所谓贫;上下能和好共处就无所谓寡,上下既相安无事那么国家就无有倾覆之患。正因为这样,所以如有国外的人不归顺,就整治礼乐和仁义之政来招引他们来;既然招他们来了,就使他们生活安定下来。现在你们两人,帮助季氏,国外的人不归服,你们无法招他们来,国家不统一,分崩离析,你们不能好好保全,却想要在国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并不在颛臾,正在我们国君的庭院之内呀!”

“原文”二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太平,那么一切礼乐征伐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混乱,礼乐征伐等就由诸侯做主了。礼乐征伐由诸侯做主,大概能传到十代,很少还能保持下去的;由大夫做主,最多传到五代,很少还能保持下去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把持了国家政权,那传到三代就很少还能继续的了。天下太平,国家的权力就不会由大夫把持。天下太平,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原丈”三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译文”

孔子说:“国家的政权从朝廷公室中丧失,已经有五代了;权力落到大夫手中,已经有四代了。所以桓公的三房子孙现在也衰微了。”

“原文”四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闻、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与虚伪做作的人交朋友,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原文”五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把得到快乐的调节作为快乐,把赞扬别人的长处作为快乐,把多交贤良的朋友作为快乐,这是有益的。把喜欢骄纵放肆作为快乐,把喜欢纵情游荡作为快乐,把喜欢宴饮纵欲作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原文”六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

孔子说:“陪着君子说话容易出现三种过失:没有轮到自己说时,就先说了,这是急躁;该自己说话时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对方脸色便轻率开口说话,这叫睁眼瞎子。”

“原文”七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年老了,血气衰退,应警觉贪得无厌。”

“原文”八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得天命,因此不怕它,不尊重在高位的人,对圣人的言语也进行戏侮。”

“原文”九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经历了困境知道要学的,是再次一等;经历了困难仍然不学的,一般的人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

“原文”十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情况要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庄重;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问,要考虑怎样向别人请教;欲发怒,要考虑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以得到的东西,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原文”十一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泽文”

孔子说:“看见善良的,就好像赶不上似的奋力追求;看见邪恶的,就好像要把手伸到沸水那样赶紧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我听到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来保全自己的意志,据义而行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却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

“原文”十二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他死的时候,老百姓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叔齐俩饿死在首阳山,老百姓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十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向伯鱼问道:“您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特别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啊,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我退回去后便学《诗》。又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又恭敬地走过那里。他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会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去后便学《礼》。我听到的就只这两次。”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点收获:一是知道了该学《诗》,二是懂得了该学《礼》,三是了解到君子对自己的儿子并不偏爱。”

“原文”十四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是夫人,她自称是小童;国内人称她叫君夫人,但对外国人,就称她是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也叫君夫人。

同类推荐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坟帝

    坟帝

    这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有的只是轮回,而轮回只属于一个人!世间本没有正邪之分,但他便把视人们为草芥的定义为邪。从此,每当邪气强盛之时便是他的临世之日,这就是他的轮回。
  • 幕冬

    幕冬

    女扮男装,原以为二人向往同一目标,殊不知更大的权谋在前方等待着。一将功成万骨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世人都说,皇家之人,皆是冷血之物,此话我从来不信,可是到最后,我欠你的已经还了,可你欠世人的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梦想支离破碎

    梦想支离破碎

    草原上,三个孩子正赶着肥硕的山羊,嘻哈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然而一只带着千百年怨气的里斯海盗船,正无声息的驾往这座与世隔绝的岛屿。灾难即将降临,每个岛民都不能避免。且看这三个孩子,把手中的树枝,换成利剑的时候;且看这三个孩子,互相斗计,各自为王的时候;还记不记得,儿时的愿望与承诺。“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末日巫师

    末日巫师

    一次哈雷彗星的回归,带来了一场玄幻奇景的同时,也播下了恶魔的种子。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得到了巫族传承,在这兽与虫横行的世界里,他将何去何从。襁褓期,幼儿期,成长期,成熟期,一期一世界。。。。
  • 极品女仙安怡

    极品女仙安怡

    现代女大学生安怡同学,也和很大大学生一样,一边读书。安怡在一直播平台做直播兼职,这天晚上安怡也想平时那样直播,播了一会儿感觉嘴唇有点干,于是安怡就端起水杯喝水。可谁曾想只是喝口水而已,我们的安怡女主播居然把水杯洒在了键盘上。随后嘭的一声………
  • 法则自然

    法则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皆是相生相克。皆有阴阳之别。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随。相传掌握天地之法道,阴阳五行之术者,即可呼风唤雨,御物而行,掌握强悍力量。更有胜者可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几千年以来长生之法未曾找到,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却从未停止过,为一己之私征伐杀戮。由之而起的门户之见,正邪之别,也愈加明显。她一生只为一个人而活,不管他做出何种决定,她都义无反顾的支持他,鼓励他。相信他。并一生一世的爱着他。对她而言,能够与他相伴一生,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他不知道他将要去往何方,他不敢爱,亦不敢恨。
  • 世界前传

    世界前传

    这里是游戏王的世界,毁灭和希望充斥着这里。为了将世界重新创造,必须要用游戏王的力量!
  • 梦尽恩怨

    梦尽恩怨

    他叫锋刃,他不善于表达自己。他有一个兄弟,他叫寒冰,这个故事,就从他们的恩怨开始,也因他们的恩怨结束……
  • 蜀山剑侠传(卷二)

    蜀山剑侠传(卷二)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