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700000007

第7章 图形知识

在中国古代数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之前,有关图形的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由器具形状和花纹所表现的图形概念;②利用“规”、“矩”等工具绘图;③测量;④制造工具、器械过程中对角的应用;⑤土地等平面面积和粮仓等立体体积的计算。其中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

图形求积归根结蒂是一种计算术。这就是说,中国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具有一种内在逻辑——以实用材料组织知识体系和以图形的计算作为知识的中心内容。

几何图形观念的形成

图形的观念是在人们接触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从对今天仍处于狩猎阶段的部落的了解中可以发现,人类早期是通过直接观察自然,效仿自然来获得图形知识的。这里所谓的自然,不是作一般解释的自然,而是按照对人类最迫切需要,以食物为主而言的自然。人们从这方面获得有关动物习性和植物性质的知识,并由祈求转而形成崇拜。几乎所有的崇拜方式都表现了原始艺术的特征,如兽舞戏和壁画。可以相信,“我们确实依靠原始生活中生物学方面,才有用图达意的一些技术。这不但是视觉艺术的源泉,也是图形符号、数学和书契的源泉。”

随着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图形的观念由于两个主要的原因得到加强和发展。一是出现了利用图形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专职人员。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葬礼和壁画的证据来看,好像那时已经很讲究幻术,并把图形作为表现幻术内容的一部分。幻术需要有专职人员施行,他们不仅主持重大的典礼,而且充当画师,这样,通过画师的工作,图形的样式逐渐地由原来直接写真转变为简化了的偶象和符号,有了抽象的意义。二是生产实践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图形几何化的实践基础之一是编织。据考证,编篮的方法在旧石器时代确已被掌握,对它的套用还出现了粗织法。编织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因此除了一般的技术性规律需要掌握外,还有艺术上的美感需要探索,而这两者都必须先经实践,然后经思考才能实现。这就替几何学和算术奠定了基础。因为织出的花样的种种形式和所含的经纬线数目,本质上,都属于数学性质,因而引起了对于形和数之间一些关系的更深的认识。当然,图形几何化的原因不仅在于编织,轮子的使用、砖房的建造、土地的丈量,都直接加深和扩大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成为激起古人建立几何的基本课题。如果说,上述这些生产实践活动使人们产生并深化了图形观念,那么,陶器花纹的绘制则是人们表观这种观念的场合。在各种花纹,特别是几何花纹的绘制中,人们再次发展了空间关系——图形间相互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新石器时期陶器残片上圆点排列图形20世纪以来的多次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经有了明显的几何图形的观念。在新石器时期西安半坡遗址构形及出土的陶器上,已出现了斜线、圆、方、三角形、等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在所画的三角形中,又有直角的、等腰的和等边的不同形状。稍晚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更表现出一种发展了的图形观念,如江苏邳县出土的陶壶上已出现了各种对称图形;磁县下潘汪遗址出土的陶盆的沿口花纹上,表现了等分圆周的花牙。

自然界几乎没有正规的几何形状,然而人们通过编织、制陶、造房等实践活动,造出了或多或少形状正规的物体,这些不断出现且世代相传的制品提供了把它们互相比较的机会,让人们最终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形成抽象意义下的几何图形。今天我们所具有的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也首先决定于我们看到了人们做出来的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并且我们自己知道怎样来作出它们,这难道不是实践出真知的例证吗?

规矩等工具的发明与使用

原始作图肯定是徒手的。随着对图形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对图形规范化要求的提出,如线要直、弧要圆等等,作图工具的创制也就成为必然的了。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规”、“矩”、“准”、“绳”的传说,如《史记·夏本纪》记载夏代的一次治水工程时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这里所说的准、绳、规、矩都是测量和作图的工具。不过“准”的样式有些像现在的丁字尺,从字义上分析它的作用大概是与绳一起,用于确定大范围内的线的平直的。

作图工具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与此相关的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人们的图形观念和几何知识。例如,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很好的技术平面图。在一些漆器上所画的船只、兵器、建筑等图形,其画法符合正投影原理。在河北省出土的战国时中山国墓中的一块铜片上有一幅建筑平面图,表现出很高的制图技巧和几何水平。

测量

规、矩等早期的测量工具的发明,对推动中国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秦汉以后,测量工具逐趋专门和精细。为量长度,发明了丈杆和测绳,前者用于测量短距离,后者则用于测量长距离。还有用竹篾制成的软尺,全长和卷尺相仿。矩也从无刻度的发展成有刻度的直角尺。另外,还发明了水准仪、水准尺以及定方向的罗盘。测量的方法自然也更趋高明,不仅能测量可以到达的目标,还可以测量不可到达的目标。测量方法的高明带来了测量后计算的高超,从而丰富了中国数学的内容。

据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记载,西周开国时期(约前1000)周公姬旦与商高讨论用矩测量的方法,其中商高所说的用矩之道,包括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商高说:“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复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所谓“偃矩以望高”是说,若把矩竖着放置,从矩的一端A,仰望高处E,视线AE与CB交于D,那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关系,可得高X=AF·CDAC。这里,CDAC是仰角EAF的正切值,但中国古代对它没有给予专门的关注。若把矩尺BC复过来往下垂,即所谓复矩,那么根据同样的原理,就可以测得深处目标的距离。同样,把矩尺CB平放在水平面上,就可以测得远处目标之间的距离。商高所说用矩之道,实际就是现在所谓的勾股测量,勾股测量涉及到勾股定理,因此,《周髀算经》中特别举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例子。

偃矩测高复矩测深

秦汉以后,有人专门著书立说,详细讨论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这些著作较著名的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数术记遗》、《数书九章》、《四元玉鉴》等,它们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独特的测量理论。

对角的认识并能加以应用

中国很早就以农为本,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得相当早而且成熟。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其中不少包涵着数学知识。据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记载,那时人们在制造农具、车辆、兵器、乐器等工作中,已经对角的概念有了认识并能加以应用。《考工记》说,“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一有半谓之柯,一柯有半谓之磬折”。其中,“矩”指直角。由此推算,“一宣”是45°,一是67.5°,一“柯”是101°15′,而一“磬折”该是151°52.5′。不过,这不是十分确切的。因为就在同一本书中,“磬折”的大小也有被说成是“一矩有半”,这样它就该是135°了。

各种角的专用名称的出现既表现了在手工业技术中对角的认识和应用,但也反映了这种认识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角的数学意义的不重视。后面我们将会看到,中国古代数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与角相关的理论,如一般三角形的相似理论、平行线理论、三角形边角关系以及三角学等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角概念的认识不足。它使中国古代数学以另一种方式来解决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

面积和体积计算

面积和体积计算与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度量衡制度的完善直接有关。先秦重要典籍《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开始按亩收税,产十抽一,这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已经有丈量土地和计算面积与体积的方法。这些方法后来集中出现在《九章算术》一书中,但可以肯定,在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成书之前,它们应该已经存在。从近年来在古遗址如甘肃省居延县附近、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等地发现的汉代竹简中,也可以得到证明。关于中国数学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面的成就,我们将在下面作详细介绍。这里强调指出的是,这些成就在数学知识早期积累的时候已经逐步形成,并成为后来的面积和体积理论的基础。

同类推荐
  • 神奇的新材料

    神奇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然而对于新材料,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更甚者认为其很神秘,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神奇的新材料》带你走进新材料的世界,给你一场别让的旅行,让你在感受新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特效外,同时也可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感受一份新的体悟。
  •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本书以专题形式分别探讨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意义,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黑格尔地理环境理论的辩证分析,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若干理论等。
  • 自然的奥秘

    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中充满了神奇和未知的奥秘,无论是奇趣盎然的动物、生机勃勃的植物。每一个知识都带来超乎想象的神奇感受,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无限的遐想……本书分山川的奥秘、海洋的奥秘、天空的奥秘、动植物的奥秘四部分内容。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遍览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不必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狼行天下的壮美画卷,也不必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海豚救人,比翼双飞的高尚情感,就说蚂蚁精诚团结,壁虎断尾自救,雁群纪律严明,斑羚顾全大局的生存智慧,也应当成为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 动植物奇闻之谜

    动植物奇闻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热门推荐
  • 泣血的枫叶

    泣血的枫叶

    紫陌红尘何为尊?富贵荣华多烟云。自在天下悠还乐,淡泊无为笑浮沉。西风惊回千里梦,望湖情尽怎托身?一叶残荷听风雨,半世落寞向黄昏。
  • 神魔永生

    神魔永生

    这是一个新作,大家看看吧。应该会喜欢的,
  • 薰蓝樱魔法之院

    薰蓝樱魔法之院

    一个薰花公主(冷)一个姬花公主(温柔)一个樱花公主(腹黑)和她们的哥哥:薰草王子,妖姬王子,樱花王子会在“星花月宇”里发生什么......
  • 你好,这是我

    你好,这是我

    我叫金琳雅,今天是我在小学毕业后第一次上学。家庭式教育,嗯,对的。第一天上学,我原以为会有很多人问当我是稀有动物,可一个个都·······
  • 极道特种兵

    极道特种兵

    韩雨,意外退伍,来到都市,面对残酷的现实,权势的压迫,身怀凌天傲骨的他,开始了一个男人强势的反击!黑衣遮天下,很好很强大!且看韩雨如何粉碎阴谋,打破权势,以黑衣之名,行遮天之举……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书中的古迹和地点,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一般读者从来都没有留意和思考的。这就使作品和普通读者能够沟通,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和心理关照。2009年、2010年 《文明的远歌》中有两篇文章连续两年被湖北、江西高考作文赏析选中,是当今中国最“古香古色”和“原汁原味”的“纯正美文”。多位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文化教育官员联合推荐。
  • 红尘光与影传说

    红尘光与影传说

    有光的地方必定有影,世人只知道光明就是正义但世间的善恶又岂是一言可以定论的。天地有法,星空有道。天地六合风雷水火木土为术,万千星象为法,开明、入魂、破魂、魂一、幻羽、破羽、化羽、明悟、归一和天人和一创世神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修真道路此书写的是创世神开创世元之后的故事,共分三卷:风起云涌之峰烟再起,前生今世之迷踪,光与影之对错。
  • 不朽秩序

    不朽秩序

    当末世降临,秩序不存,弱者为卑,强者为尊,小子迦南以血脉力量改天换日,重建不朽秩序,传奇从末世开始。
  • 深宫孽情:被利用的王妃

    深宫孽情:被利用的王妃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穿越而来,成为他的舞姬,在见识到她过人的胆识之后,她为他所用。他教她读书、写字、武功、兵法,他也教她不能爱上任何一人。可是他却忘了,在他身边沐浴了他所有恩情的女人怎么可能会不爱上他?飞蛾扑火不是自取灭亡,而是涅磐重生……
  • 那些,疯狂过的岁月

    那些,疯狂过的岁月

    爱情,不过是种荷尔蒙分泌过剩的产物。可是依旧还是有无数人争前恐后的想要得到,一旦得到了有些人厌倦了,有些人深陷其中,有些人只是默默地守候。青春,是爱情的发源地。谁的青春没有一两件难忘的回忆?没有疯过,哭过,爱过,恨过的青春真的犹如一潭死水,真的难以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