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400000010

第10章 昆虫研究

对经济昆虫的研究

蚕随着养蚕业的发展,人们对家蚕的习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宋代陈旉在《农书》中指出,蚕“最怕湿热及冷风,伤湿即黄肥,伤风即节高,沙蒸即脚肿,伤冷即亮头而白蜇,伤火即焦尾,又伤风亦黄肥,伤冷即黑白红僵。”这里正确地指出了过高或过低温、湿度对蚕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它是诱发蚕儿罹、病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湿度对蚕儿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空气多湿时,蚕体水分散发比较困难,这时若再吃进含水率较高的桑叶,那么蚕儿的体温就会上升,体躯就会变得肥大和虚弱,病原微生物便滋生蔓延,疾病也就由此而发生。

陈旉《农书》对蚕种的选择和保护,都作过研究,他说:“养蚕之法,须自选种,夫蚕蛾有隔一、二日出者,有隔四、五日出者,蛾出不齐,则放子先后亦不齐……始摘不齐,则苗出不齐,蚕之眼起逐分数等,有正眼者,有起而欲食者,有未眠者,放食不齐,此所谓得失相半也。”认识到选种对使第二蚕儿生长发育时间种速度一致有重要意义。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蚕种的清洁和保护。但在宋代之前,蚕农们还只是用清水浴洗卵面。而陈旉《农书》已记载使用朱砂溶液浴种。“至春,候其欲生未生之间,细研朱砂调温水浴之。”这种临近蚕卵孵化之日,用具有消毒效果的朱砂溶液浴种,具有消毒卵面的作用。

蜜蜂蜜蜂的饲养,其历史应比养蚕更早,但缺乏记载。晋代皇甫谧著《高士传》,记有东汉人姜歧乡居养蜂的事;张华《博物志》记载有蜂蜜的收集方法;罗愿《尔雅翼》记述了蜂的种类、蜜的色味与蜜源植物的关系。(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还绘有蜂房图。特别是王禹偁(字元之)在《小畜集》中写有“记蜂”,对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蜂群组织,以与寺僧对话的形式作了如下记述:

《证类本草》中还

绘有的蜂房图“商于兔和寺多蜂。寺僧为余言之,事甚具。予因问:‘蜂之有王,其状若何?’曰:‘其色青苍。差大于常蜂耳。’问:‘胡以服其众?’曰:‘王无毒。不识其他。’问‘王之所处?’曰:‘窠之始营,必造一台,其大如粟,俗谓之王台。王居其上,且生子其中,或三或五,不常其数。王之子尽复为王矣,岁分其族而去。山甿患蜂之分也,以棘刺关于王台,则王之子尽死而蜂不拆矣。’又曰:‘蜂之分也,或团如罂,或辅如扇,拥其王而去。王之所在,蜂不敢螫。失其王,则溃乱不可响迩。凡取其蜜不可多,多则蜂饥而不蕃。又不可少,少则蜂堕而不作。’”

这里,对蜂巢内部组织、分群习性,尤其是控制分群方法作了详细的记述,很有价值。

著名文学家苏轼还写过《收蜂蜜》的诗:

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

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

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具完。

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

相逢处处命俦侣,共入新屋长子孙。

前年活计知尚浅,蜜蜡未暇分上人。

明年少割助和药,惭愧野老知利源。

对野老趁蜜蜂分巢时收取蜂群的记述,历历如绘。

我国古代还对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等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加以饲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白蜡虫虫白蜡是雄性白蜡虫的分泌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农家副产品。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有关于白蜡虫的饲养。说江浙过去不产白蜡,后来有人由淮北带来白蜡虫出售(已成商品),其种形状如小黄果,“每年芒种前以黄布作小囊贮虫十余枚,遍挂桎树间(叶类似茱萸叶),至五月,每一子出虫数百,遗白粪于枝梗,八月中剥取用沸汤剪之就成白蜡。又遗子于树枝间,初甚细,来春渐大,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这里已将放养白蜡虫、收取白蜡的时间和方法,基本上说明了。以后汪机《本草会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对白蜡虫的寄生植物的种类、性状、产地和白蜡虫的习性以及采蜡方法等都有更详细的记述。直到17世纪,耶稣会教士才把关于中国饲养白蜡虫的消息传到欧洲,1853年由罗克哈特从上海把白蜡样品送到英国开始研究。

紫胶虫紫胶是紫胶虫的分泌物,在我国古书上称为紫铆、紫梗或赤胶,是由紫胶虫的雌虫分泌的,公元3世纪张勃在《吴录》中记载说:“九真移风县,有土赤色如胶,人视土知其有蚁,因垦发以木插枝其上,则蚁缘而上,生漆凝结,如螳螂螵蛸子之状。人折漆以染絮物,其色正赤,谓之蚁漆、赤胶。”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云南考察时,第一次指出云南是我国紫胶产地,同时记述了紫胶虫的寄生植物紫梗树的形态。在我国古代,紫胶作药用,也作染料。

五倍子蚜五倍子是染色、制革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重要药物,它是五倍子蚜虫在盐肤木叶上所形成的虫瘿。五倍子蚜的生活史很复杂,不容易为人所知。五倍子是因为生于盐肤木而得名。宋代人虽然已知道五倍子(虫瘿)是生在盐肤木上,但并不虫白蜡、紫铆、五倍子知道里面有虫。直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才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此木(即盐肤木)生丛林处者,五、六月有小虫如蚁,食其叶,老则遗种,结小球于叶间,……起初很小,渐渐长坚,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状圆长不一。初时青绿,久则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其壳坚脆。其中空处,有细虫如蠛蠓。山人霜降前采取,蒸杀,货之。否则虫必穿坏。”李时珍还认识到寄主不同,其虫毬(即虫瘿)也不一样。但是限于时代,他没有完全弄清五倍子蚜的生活史。

虫白蜡、紫胶、五倍子都是我国自古以来对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这些产品除了供应国内,还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对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的认识利用,是我国古代生物学的又一成就。

治蝗研究

对蝗虫的防治,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唐代宰相姚崇的功绩。汉代由于神学盛行,对治蝗主张德化。唐初亦相沿,朝野形成了对捕蝗的阻力。贞观二年(628)六月,京畿旱蝗,吓得唐太宗下诏罪已说:“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但当蚀我,无害百姓。”以为自己吞个蝗虫就可以除灾,这当然是十分可笑的。开元四年(716)山东蝗虫大起,当时任宰相的姚崇力排干扰,坚持人定胜天,蝗灾可治的思想,领导百姓采取开沟陷杀蝗蝻和火烧成虫等积极办法,战胜了蝗灾。仅汴州一地就“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者,不可胜记。”这一壮举不仅当时取得了灭蝗的重大胜利,也为以后灭蝗打开了局面,奠定了基础。

宋代认识到蝗虫生活史中有卵的阶段,开始生意掘卵灭蝗,防患于未然,以争取主动。如景元年(1034)六月开封诸路就募民掘蝗种万余石;淳熙九年(1182)还规定了对掘虫子而取不尽因致次年发生者,杖一百的处罚手段。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答宋寀捕蝗诗》中写有:

大凡万事悉如此,祸当早绝防其微。

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

只惊群飞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

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

诗中,既说明了防早、防小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捕蝗斗争的情况,强调不能光靠立法,还要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和采取科学的方法,很有见地。

我国是全世界制定治蝗法规的先行者。第一道治蝗法规是1075年的《熙宁诏》,第二道是1182年的《淳熙敕》,1193年还编制了最早的治蝗手册——《捕蝗法》,以后历代都把捕蝗列为国家要政,与农业大害的蝗虫展开了持久的斗争。

同类推荐
  • 生活新探

    生活新探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生物的奥秘

    生物的奥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现象,人类一直在探索着、追寻着,想找出其中的答案……本书构思新颖,带你走入一个神秘的生物王国……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个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卷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神秘宇宙、远古文明、帝王之谜、后宫之谜、生命探奇、军事之谜、神秘宝藏、文化迷踪、科学奥秘、动植物之谜等13个部分。编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观地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论证的观点一并提出,展示给读者,使读者既多了一个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驳了一条了解真相的途径,从而见微知著、去伪存真,揭示谜嘲背后的真相,满足其探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本书配有4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实物图片、出土文物、自然风光、建筑景观、摄影照片等。
热门推荐
  • 生化危机之丧尸世界大战

    生化危机之丧尸世界大战

    经过了上次大战,查理回到中国,三年后,又发生了什么?丧尸再次出没?人们在面对尸群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 帝少独爱小魔妻

    帝少独爱小魔妻

    看着好朋友被劈腿也就算了,怎么自己还被劈腿了呢?那个叫什么龙钰凌明明不就是其丑无比、肥硕要命、说话还直流口水的男人吗?怎么会突然间变得那么的帅气?唔,要是有这样的未婚夫好像也还不错!可是没有想到,这个明明就是帅气无比、霸气无比、还不停的给她卡“刷刷刷”的男人居然会那么的宠着自己。只是她也是有钱人好不好?不过,你既然都给了,我还客气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她在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宠着自己的时候,他却说,咳,米晴嫣,你给我听着,我就是要宠你,就是要把你宠成全世界最嫉妒的那个幸福的人,你有意见吗?有意见的话,直接扑倒!
  • 寻璧记

    寻璧记

    考古高手风起云涌,究竟为何争相挖掘杀机四伏的古墓?《天书》传人下落不明,刘伯温墓葬再现神秘地宫又如何打开?千古神物“八卦璧”的出世引起轩然大波,众多人物明争暗斗。特警刘乾获得祖传《天书》,意外参加了系列考古活动,大队长高阳密谋间谍女郎普妮渗透到刘乾身边,大家鬼使神差地来到刘伯温地宫,八卦璧为三人打开了六百年前大明朝的时空隧道。朱元璋、张士诚两虎相争,刘乾从天而降究竟帮助谁?徐达和常遇春为何不肯放过刘乾的性命?乾坤逆转,人世变换,高阳换身朱棣,为实现勃勃野心急于铲除刘乾而后快。普妮变成朱棣干娘,成为二人争斗中斡旋的重要砝码。朱棣和朱允炆的夺位大战,刘乾间杂其中究竟何去何从?美女张姗、徐妙云和徐妙锦姐妹、王芸儿……上演了和刘乾的生死爱情,他被赋予英雄的荣耀,但历史面前是选择杀戮还是选择委曲求全?刘伯温为玄孙刘乾安排了一条命运……
  • 青龙大煞

    青龙大煞

    生死之间,善恶一念。群魔乱舞中,心之所向的,是正是邪?是道是魔?天地无常,人情冷暖。炎凉世态下,不屈挣扎着,个人与命运的抗争!
  • 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职场中也是如此,要学会把握人的心理——好的职场关系,不是一味地讲实话,而是先判断对方相信什么,再顺应他们的世界观,说该说的话。本书提供最实用的心理学定律,帮你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在职场中,人际关系有时候比公司制度更重要!书中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中学会慧眼识人,巧妙用人,圆融待人。进而游刃有余地处理你与自己、与领导、与同事、与客户的四大关系。
  • 七国之战

    七国之战

    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居住着各种部落有兽族人族大天使族炎族水族木灵族魔族七大族群分别带领各自部落争夺领土形成了七大国家而弱小的族群或是投靠或是隐居不与争斗但是兽族却不甘心领土分裂想一统天下在魔族的促使下发起了部落战争故事也就此展开各个部落的厮杀阴谋各个部落的兴衰与崛起
  •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的阐述以及东西方执政能力的比较,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千面爵王的挚爱女友

    千面爵王的挚爱女友

    一个开始,是前生;一种笑颜,称无情。一个名词,叫宿命;一种执念,曰爱情。一个浅笑疏离,闲逸悠然,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仙子。一个慵懒邪肆,冷魅傲然,好似不屑世俗凡尘的绝代王者。他们有着怎样的前生和宿命?轮回牵绊。他们有着怎样的出身和境遇?生世纠缠。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和结局?敬请期待……
  • 老婆大人求NG:默然欢喜

    老婆大人求NG:默然欢喜

    自从被噩运一耳光扇趴下,陶小然就学会了对命运点头哈腰。她不求完美的爱情,有个差不多的男人就好!她不求大富大贵,够吃够喝就好!她不求像姐姐那般风光,平平淡淡就好!拜托,这么朴实的要求,上帝居然还开她的玩笑?在这个连上帝都看人下菜碟的人世间,她决定不忍了!从此以后,关于一切,她要么不要,要么就必须最好!
  • 颠覆大清之强人穿越(完)

    颠覆大清之强人穿越(完)

    喜欢清穿,但看来看去都是穿得很悲的,一时手痒,写篇喜剧,颠覆历史,不喜慎入.此坑是我开,此文是我掰.如有从此过,留下脚印来!主角:韩洛芙 ┃ 配角:康熙众阿哥 ┃ 其它: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