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200000003

第3章 原始的制陶术

大约在1万年以前,人们发现某些黏土较易塑造成型,成型坯件焙烧后变得十分坚硬,基本不透水。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器皿可代替部分木制、石制、骨制的器皿,还可制成木、石、骨无法或很难制成的某些器具,这就是陶器。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利用化学手段而创造的人工制品。

陶器发明的内涵和意义

陶制器皿由于赋形随意,制作起来较之石制、木制、骨制要方便些,加上原料比比皆是,资源丰富,烧起来也不复杂,所以制陶业具有极好的发展条件。陶制容器和食器既可以用做餐具,又可以作为储存器,特别对于那些液态食品和水就更必要了。陶制的烹饪器皿和炉灶也使熟食的方法突破了单一的烧烤形式,煮食、炒食及蒸食逐渐发展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饮食的内容。陶制的塑像不仅作为美化生活的工艺品,同时也反映人们的精神寄托,特别是对神或某种定物的崇敬。总之,陶制品极大地改变了原始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面貌,促进了原始社会从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向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过渡。陶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种,是人类生活跨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首批重要成果。陶器的烧成与石器、木器、骨器的加工不一样,后者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形状,而没有改变它的本质。前者则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而创造出的新材料。这就不但改变了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本质。制陶的一般过程是:选择好制陶的黏土,将其用水湿润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坯泥,再塑造成某种形状,干燥后在高温下烧烤,就成为坚硬的陶器。由柔软的黏土变成坚硬的陶器,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用现在的科学常识来说,制陶是以黏土作为原料,黏土是由某些岩石的风化产物如云母、石英、长石、高岭土、方解石以及铁质、有机物所组成,在800℃以上温度烧烤时,黏土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包括失去结晶水、晶形转变、固相反应以及低熔点的玻璃相生成等。共熔玻璃相的产生使原先松散的黏土颗粒团聚在一起,从而使制品变得致密和具有一定强度。从广义上来说,陶器的烧成是一个化学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进行的化工生产。

黏土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铝及多种金属(钙、镁、铁、钾、钠等)氧化物,所以陶器在材料分类中属于硅酸盐制品中的一种。硅酸盐制品是最早、最常见的无机材料,它一般具有耐火、抗氧化、不易腐蚀、不溶于水等一系列性能,在通常的自然环境中,大多可以较长久地保存下来,因而在许多有背景的地域地层中,即史前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中,往往留存有许多陶器及其碎片。人们正是通过对出土的陶器及陶片的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特别是史前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某些部落或民族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陶器的创制和发展是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博物馆往往通过出土的古陶器的展示,来说明古代社会的文明。古陶器则成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考古工作者又把陶器作为考察判断墓葬及其他出土文物文化性质的依据。由此可见古陶器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不仅是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发明陶器的有关传说

由于陶器的发明远在没有文字的史前时期,即今天所讲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来人们关于它的议论只能是根据传说,这种传说因后人生活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的“水分”。商代四羊尊从目前所看到的古代文献中,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老子·道德经》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可能是最早的言陶文献了。蜀汉谯周的《古今考》说:“神农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食之。黄帝时有釜甑。”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周书》曰:神农作陶;《尸子》曰:夏桀臣昆吾作陶;《吕氏春秋》亦曰:昆吾作陶。高诱云:昆吾,高阳后,吴回黎陆终之子,为夏伯制作陶冶,埏埴为器也。然黄帝时,有宁封人为陶正,则陶始于炎帝明矣。”吴王夫差青铜矛《周礼·考工记》则曰:“有虞氏上陶。”众说纷纭,可以看出古人的这些传说或推测,大多是为了迎合当时人们崇神敬祖的心理,极力把陶器的发明归功于历史上某些传奇式的人物,例如燧人氏、神农氏、轩辕氏、有虞氏、宁封、昆吾等。

燧人氏即传说中钻木取火之人。因为制陶的关键在火烧,故有人认为是燧人氏发明制陶。其实,钻木取火与烧陶是两码事,尽管制陶离不开火,但是掌握了取火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烧陶技术。神农氏(又有人说是炎帝)是传说中农耕技术的创始者。尽管农业生产的创始意味着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定居生活对陶制品的依赖明显地加强,即制陶业的兴起的确与农耕技术的发展和定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并不能在农耕生产、定居生活和制陶术的发明之间画一等号。战国带盖金盒轩辕氏即黄帝,是传说中4600年前原始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一位领袖,他继神农氏之后而治天下。黄帝时在氏族社会中设立陶正这一官职,只能说明制陶业到此已有相当的发展了。只有粗具规模才可能成为氏族社会的一项公益生产部门。有虞氏即三皇(尧、舜、禹)之中的虞舜。《世本》称舜始陶,显然与考古所发掘的资料不符。至于昆吾作陶,只能理解为昆吾是当时一支善于制陶的部落。总之,对上述文献所表达的观点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传说与事实有很大的差距。欲科学地考察陶器的发明,大概主要是依靠对考古资料和出土陶器的科学分析。

中国最早的陶器

由于生活、生产对陶器的需求,制陶术发明后便得到较快的发展,陶器遂成为新石器时代一种广泛应用的器皿,被后人视为新石器时代一个突出的特征。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可以断定中国陶器的制作至少已有12000年以上的历史。

1977年在河南新郑发掘的裴李岗文化是前仰韶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典型。从已发现的近百处遗址来看,它东达河北南部,西到渭水流域,南到陕南汉水一带,北与华北平原相接。前仰韶文化诸部落均以发达的采集、狩猎经济为主,并从事原始的农业,过着相对稳定的聚居生活。从遗裴李岗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陶器存来看,陶器的数量不少,但品类少,形制简单,陶壁厚薄不匀,质地松脆,火候不匀。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制坯方法是手制兼用模制。进一步观察可以推断,当时制陶坯时外部可能有陶模,制作中先在外模内铺以绳网,然后在模内敷泥做成陶坯,由于绳网起隔离作用,陶坯干后就易从模中脱出,工艺较原始。器物主要有饮食器、水器、炊器及储藏器,普遍用三足或圆足。从质地来看,细泥红陶的断面相当细致,不像普通砖瓦那样含是在黏土中有意搀入了细砂,表明当要具有较好的耐热急变性能。陶器大多是采用覆烧技术,因此火候掌握不匀,色杂而有斑点,只有少数可能是在陶窑中烧成,因为在发掘中曾发现一座横穴窑,烧成温度为800~900℃。

磁山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陶器

1976年在河北武安发掘的磁山文化是前仰韶文化的又一典型遗存,从中已发掘出复原的陶器477件,大部分是夹砂红褐陶,也有泥制红陶。陶坯都是手制,不是手捏就是泥条盘筑,陶器多为素面。器皿有盂、盘、三足钵、双耳小罐、直口深腹罐、杯、豆等。制作工艺和烧成方法与裴李岗的相差不远。令人注目的是在遗址中曾发现了个别彩陶,表明它是仰韶彩陶的先驱。

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等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遗存中,出土的陶器全部为粗陶,完整的陶器较少,即使拼凑起来,也都是一些器形简单的圆形罐类。发掘整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质地粗松,内含不少石英颗粒,且都是手制,胎壁厚薄不匀,胎色以红褐色为主。往往在一块陶片上出现红、灰、黑多种颜色,这可能是在烧成中温度不匀所致。据推测,烧成温度约为680℃。

经1973年和1978年两次发掘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期文化。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夹砂黑陶次之,器具有釜、盘、罐、钵、盒、豆等早,基本上是手制,既有手捏的,也有泥条盘筑的,有些器物外有拍印的绳纹,胎内也有绳纹,这表明当时为了加固器物而采取的方法。据研究,夹炭黑陶是在黏土中有意识地搀和了炭化的稻壳和植物茎叶而制成。为什么要加这些炭化后的植物?最大的可能是为了减少黏土的黏性和因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而导致的开裂。这是河姆渡出土的早期陶器的一个特征。

上述出土的陶器是目前为止的考古发掘所陈列的,代表广大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典型。深信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还会发现更丰富的资料以补充或更正上述看法。据℃测定,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的陶器,其年代分别为距今7500~6900年和7405~7285年;江西万年仙人洞的出土陶器为公元前6870±24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器在公元前4970~公元前4740年。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演进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生产陶器的历史进度以及器形、质地及烧制方法等诸方面都会有差异,从而各具特色。但是随着原始社会由母系杭州葛岭葛洪炼丹井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到“三皇五帝”,直到夏商,各地区的制陶业都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就以黄河流域为例,裴李岗、磁山等前仰韶文化最初生产的主要是细泥红陶、夹砂红陶,到了仰韶文化又增添了灰陶、彩陶,发展到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白陶又成为别具特色的新品种。品种的增加、器形的变化、工艺的提高,在不同地区,其发展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尽管存在差异,但还是可以从中概括出一个大致的面貌。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大地上常见的陶器是红陶、灰陶及黑陶,它们又分别包括泥制和夹砂两类。

考古资料表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分属各种地域文化的陶器情况如下:裴李岗文化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类;磁山文化以夹砂的红褐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红陶。继承它们的是仰韶文化时期(前4500~前2500)的陶器炼灵砂。这时的制陶业已相当发达,窑址大都集中分布在村落附近,表明制陶业仍属氏族集体所有。生产泥质、夹砂两种红陶为主,灰陶还是比较少,黑陶更是罕见。白陶则只是在仰韶文化晚期的个别遗址中发现过。仰韶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约前2500~前1800),制陶业以灰陶为主,红陶占据一定比例,黑陶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加。这一变化与陶窑结构的改进和烧窑技术的提高有关。

升轻粉

分布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约前3200~前1700)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彩陶较为发达。继马家窑文化之后的齐家文化(约前1900~前1600),陶器似乎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并举。分布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江苏北部一带的大汶口文化(约前4000~前2200)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时,灰陶、黑陶比例显著上升,并出现了白陶。大汶口文化的彩陶虽然不多,但颇有特色。这特色就是许多陶器都挂着一层陶衣。有了陶衣,陶色就更加丰富了。例如,许多黑陶的胎色显红或灰,它们实际上是黑皮陶。继大汶口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山东龙山文化(约前2000~前1500),它的最大特点是以黑陶为主,其他灰陶、红陶都不多,而且黑陶又分细泥、泥质、夹砂三类,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

大溪文化(约前3800~前2400)和屈家岭文化(约前2600~前2200)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前者以红陶为主,有一定数量的灰陶、黑陶,甚至还发现有白陶。后者的早期陶器中,黑陶占有较大的比例,晚期则以灰陶为主,最引人注目的是薄胎彩陶。

在长江下游地区承接河姆渡文化的是马家滨文化(约前3700~前2700)和良渚文化(约前2800~前1900)。马家滨文化以夹砂红陶为主,这时黏土中的羼和料主要是砂粒,后来又多用草屑、谷壳等。良渚文化则以泥质黑陶为其主流,敲开这些泥质黑陶就可以发现它们大多是灰胎黑衣陶。

炼丹术中的丹阳银

东南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很多,虽然它们在文化特色上不像黄河、长江流域那样清晰,但是还是能看到它们所反映的不同时代或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早期,它们大多以粗红陶为主;到了晚期,质地和品类明显增多,除了粗红陶、粗灰陶之外,还有泥质红陶、灰陶和黑陶,烧成温度也有明显提高,一般可达900℃以上,并开始出现几何印纹陶。

云贵川所处的西南地区也广泛地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早期大多是夹砂粗陶,多为灰褐色,红色次之。晚期增加了泥质红陶和灰陶,黑陶少见。

炼丹术中的白锡银

东北及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北方草原地带,广泛地分布着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的陶器由于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在那些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部落,陶器较丰富,而那些以游牧渔猎经济为主的部落,陶器稀少,质地也较粗糙。

纵观上述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陶器,不难看到,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的陶器质地和种类及其发展进程都是不同的,并且是千差万别。这恰恰说明各地域的部落都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生活形态、当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制陶业,制陶工艺的掌握和提高也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实践经验。

尽管各地域的制陶原料和工艺经验有所差别,但是制陶都是遵循同一科学原理和技术路线进行的。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术及其技艺成就

对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各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考古工作者和古陶瓷专家曾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器具的造型、纹饰等方面,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注重从陶瓷化学的角度展开剖析。首先是对陶器的化学组成进行测定,通过这一测试才能科学地认识制陶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根据大量的分析数据,可以初步判定,当时的制陶原料是经过选择的。尽管各地资源状况不一样,先民还是根据自己在制陶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经验,通常是选择那些含杂质少、黏性大的易熔黏土为原料。

炼丹术中的输石金

就以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为例,制陶的原料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可塑性和凝胶性的黏土。所谓可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显著形变而不断裂的性质;所谓凝胶性即在外力作用下或在干燥过程中,坯体不易开裂的唐代的炼丹用具和药料性质。对黏土的这两点性质的认识是选择原料的基本标准。根据现代的科学知识可知,可塑性、凝胶性皆取决于黏土中铝酸盐和硅酸盐的胶体物质及铁、钙、镁、钠、钾等氧化物所生成的电解质盐类间的合理配比,即与黏土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有关。另外可塑性还与黏土的颗粒粗细有关。一般来说,粉砂质黏土由于含有较多的粗颗粒,可塑性较差,坯体在成型过程中易开裂,为此人们采用反复拍打或滚压的方法来消除裂纹。

黄河流域的普通黄土,由于其含杂质多,砂粒多,氧化钙含量高,所以可塑性差,不仅难成型,而且烧成后的质量也差,故不是所有的黏土都能用来制陶。先民们往往选用沉积土、红土、黑土或其他颗粒较细的黏土来制陶,道理也在这里。这些黏土氧化铝含量较高,可塑性较好,在焙烧电,烧结程度就好。根据对实物的考察和模拟实验,可以推测,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匠们往往首先选择那些河边的冲积黄土,因为这些黏土经过天然的淘洗一般较细,砂粒杂质少。有人曾直接采用黄河边上的冲积土制陶,烧成的红陶与仰韶文化的泥质红陶毫无差别。

炼丹场景

实际的生活聚居点并不都是在黄河边,制陶只能是就地取材,所取的黏土就不一定像黄河边那样具有较好的质量。人们在实践中发展了对制陶黏土的淘洗工序,通过水的淘洗可以除去黏土中的粗大砂粒。例如在裴李岗文化的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制陶的淘洗池。人们还发现,在淘洗过程中,部分粗大的颗粒由于水的浸润作用而会碎裂,若淘洗后再在水中陈放一些时间,这种润碎过程会进行得很彻底,从而使黏土的可塑性有很大提高。由这一经验人们开始体会到黏土的可塑性与水分有关,与其湿润程度有关。具有适宜的含水量是制陶泥料体现可塑性的必要条件。先民掌握含水量的方法主要凭经验,用手捏泥,既不粘手,又不开裂,并感到有一定的韧性,即合适了。从现代陶瓷工艺学的知识来看,可塑性只发生在某一最适宜的含水量范围。陈化过程的实质是黏土中一些固态成分在水的作用下,变成饱含结晶水的凝胶体,凝胶体的存在是可塑性的化学物质基础。

总之,识别并选择黏土,再用淘洗、陈化的方法来提高黏土的可塑性是新石器时代先民在制陶技术中取得的一项重要科学成果。

有些易熔黏土在干燥和烧成中常常发生开裂现象,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先民起初运用在黏土中搀入植物的叶茎和稻壳的办法,不久人们就发现,在高温的烧烤中,这些植物的叶茎、稻壳会燃烧而炭化,最后又形成了陶胎结构中的空洞,这就势必影响陶器的使用质量。所以人们在烧制用做炊具的陶器时,往往在黏土中搀入少许细砂,加多加少根据黏土的性质和所要烧制的陶器的品种而定。据分析,新石器时期的许多夹砂陶器,大都搀入一定量的砂粒于黏土中,从而提高了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羼和料的运用也可以算作新石器时代制陶术的又一项科技成果。

选择好制陶原料,并将黏土、羼和料混合加工成待用泥料,下一步制陶工序即是体现手巧和智慧的成型过程。小型的器具可以靠手捏成型。欲做较大的器具时,靠手捏不仅很难,泥条盘筑法制陶要求十分规整就更难。模制法虽然适合制造某些特殊器形,但也只适于小件器具,所以先民们发明了泥条圈筑法。泥条圈筑法是将坯泥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把泥圈一层层叠上去,黏合后再将里外抹平成型。另外还有泥条盘筑法,即采用一根长泥条连续盘旋向上筑造,然后里外抹平成型。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异,它们沿用了很长时间,即使今天的手工制陶还常用这些方法。

在古代,制坯最初可能是放在木板、竹席或编织筐上,便于移动和操作。后来发现只要下面的垫板可以转动,操作起来就更方便了,于是发明了慢轮。慢轮是一种用脚或其他动力转动的圆盘,泥料在转动的圆盘上用泥条盘筑法制成陶坯,稍干后再在慢轮上整形、拍打。有了慢轮,不仅陶坯的形状可以圆正规矩得多,而且制作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通过对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们大多是圆正规矩,壁厚均匀,并在口沿和器壁上留下明显的轮纹。这说明,最迟在仰韶文化的中期,先民们已掌握了慢轮修整的技巧。慢轮的使用是陶瓷工艺史上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就,它是后世陶瓷生产中辘轳车的鼻祖。

为了增加陶瓷的美观,陶坯在烧成之前,人们常用鹅卵石或骨器之类对陶坯表面进行碾压摩擦,使它显得光滑。这样做与拍打效果一样,会促使陶质更加致密,减少开裂。这种表面研光的陶器,最早见于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这种技术已很流行。

在釉陶出现以前,众多陶器的表面都有纹饰,施加纹饰既美观,又加固了陶坯。不同的纹饰往往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特征,也就是说纹饰不仅是艺术美的展现,也是人们信仰和精神的表露。考古工作者十分重视出土陶器的纹饰,常用它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标志。

表面修饰的另一种方法是在陶器的内外表挂上一层陶衣。其方法是用颗粒较细的黏土制成泥浆,再将它施于半干的陶器表面,例如上述的黑皮陶。实际上,施加陶衣的方法在仰韶文化时开始流行,采用不同质地的泥浆可以获得红色、棕色、黑色甚至白色的陶衣。陶衣不仅使陶器显得光洁美观,同时也便于施彩,大多数的彩陶都是表面有陶衣。也正是这种陶衣装饰方法后来导致了釉的发明。

成型和晾干的陶坯必须在一定温度下烧烤后才能成为陶器。烧陶技术和火候的掌握是陶器生产的又一重要环节,制陶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就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有关资料,最原始的烧陶方法还不是利用陶窑。1977年中国硅酸盐学会曾组织一些专家赴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对那里的制陶工艺进行考察,发现当地烧陶的方式有三种:平地露天堆烧、一次性泥质薄壳封烧、竖穴窑或横穴窑烧陶。

平地露天堆烧,是先将陶坯置于铺在地上的木柴之上,点火烧干,趁坯体还热,再在陶坯周围架起木柴垒成堆状,继续烧烤。这个过程约需2个小时,最高温度可达900℃。烧完后,即将陶器挑出,趁热用虫胶涂抹口沿。若做酒坛则通体内外都涂抹,以减少容器的渗漏。若用稻草或碎木片为燃料,则在烧烤过程中随时添加稻草,以免陶坯外露。这种方法升温快,烧成时间短,但是保温不好,温度不均衡,热效率也较低,坯体难免时有生烧现象。

一次性泥质薄壳封烧,是先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木柴作窑床,把预先烘干的陶坯放置其上,四周和顶部围堆上柴草,外面再用稠泥浆抹上一层,使柴草外面裹上一层约1厘米厚的泥皮,形成“泥质薄壳窑”。点火后,用棍子在窑顶戳几个洞,以便出烟之需。这种烧陶方法半坡仰韶文化陶窑复原图相对于平地堆烧,显然保温较好,可以通过调整窑顶的出烟孔,甚至可以将贴近地面的窑皮掀起,以调节窑内温度,烧成温度为800~900℃,消耗燃料明显减少。

竖穴窑或横穴窑烧陶大多是选择一坡地挖成简单的窑,窑室在上,火膛在下,中间通过火道和火眼将它们相连,陶坯放在用泥柱撑起的窑箅上。火膛点火燃烧所产生的火焰,通过火道、火眼进入窑室,烧烤陶坯。

由上述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远古时代,烧陶技术从无窑烧陶到有窑烧陶的演进历程。根据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200多处窑址的研究,可以证明竖穴窑、横穴窑是新石器时代最常见的烧陶方法,它们大多显得仍不规范。就拿仰韶文化为例,似乎早、中期以横穴窑为多,后期竖穴窑增多。裴李岗文化的横穴窑,火膛、窑室几乎在同一水平上;西安半坡的横穴窑,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略呈穹形的筒形状。半坡遗址的竖穴窑,火道几乎取垂直的形式。稍后的竖穴窑,窑室不再直接位于火膛之下,而是火焰通过倾斜的火道进入窑室。这种火膛、窑室相对位置的变化及火道、火眼的增加和均匀分布都表明烧陶的陶窑在改进,这一发展使陶器在陶窑中的烧成温度提高到900~1050℃。可以推测,当时烧陶中可能用植物的茎秆和泥封顶,这样既可保持窑温,又利于空气的流动和控制。

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及白陶

各地区烧制的陶器在器型品种上千变万化,但它们有一共同点,即它们所采用的原料大多是含钙量较低的铁质易熔黏土。在这类黏土中铁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呈色成分。在无窑烧陶的技术中,由于在烧烤过程中,氧气能充分供给,故烧成气氛呈氧化态,陶坯中的铁元素呈高价状态(即Fe2O3),故烧成的陶器主要呈黄红色,产品即为红陶或褐陶。

在早期竖穴窑或横穴窑的烧陶中,由于这些窑中火膛所产生的火焰经火道、火眼进入窑室,然后从窑顶排出,根据火焰自下而上的流向特点,当今人们称之为升焰窑。在这种升焰窑中,进入窑室的空气不加控制,所以火焰中含有大量剩余的氧气,陶器仍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陶胎中铁元素以Fe2O3形态存在,故陶器依然呈红黄色。后来随着陶窑的发展,人们在窑顶可以用多种方法封闭。若在烧成后期封闭了窑顶出气孔,再往窑内喷水,初时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迅速降低窑温,以尽快取出。产品。这样做的结果则是造成烧成后期的窑室,由于氧气的减少而呈还原气氛,陶胎中的铁元素以黑色的FeO的形态展现,从而使烧成的陶器呈灰色,这就是灰陶。若在上述烧陶的后期中,让火膛中的柴草过量,同时封闭窑顶,火焰中大量产生的游离的烟(炭黑)就会均匀地向陶胎中渗透,烧出的陶器不仅呈灰色,甚至呈黑色,一般的黑陶大概是这样烧成的。事实上,在早期,由于烧成中诸多技术问题特别是气氛的控制不好,烧出来的陶器呈现出来的大多是杂色,器表上红灰、灰黑颜色并存,也有的是内红外灰、内红外黑、内灰外黑。

由此可见,烧制红陶、黑陶、灰陶尽管与制陶的原料有关,更多的是倚重于烧陶技术的掌握。各地陶器种类的演变主要在于制陶技术的差异特别是烧陶技术的掌握,当然还与各地区先民对陶色的爱好兴趣有关。有了这种认识,人们就能明白,陶器品种的增加,实际上是制陶技术发展的自然结果,其中包含了许多化学变化的因素,这点,古人是无法知道的。

仰韶文化的制陶业已相当发达,这时期生产的细泥彩陶则是仰韶文化的佼佼者,它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因此考古学上也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实际上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早在前仰韶文化的白家文化和北首岭早期文化(距今7800~7100年)已发现最早的彩陶。当时的彩陶制造还较原始粗糙,只是在碗或钵的口沿内外涂上一条红色的条纹或波纹。仅仅是这一条红彩,就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审美观。所用的红彩据分析认定是红色的赭石(主要成分是Fe2O3)。红色在古人的意识中,是一种神秘的色彩,天然赭石除了被用来绘图记事外,还用来涂身,以示一种特殊的含义,在原始宗教中常见。当陶器出现后,人们用它来装饰器表也是很自然的。

仰韶文化时的彩陶除了有独特的造型外,彩绘亦相当精彩。通过对出土的彩陶的分析和模拟实验,可以了解到彩陶制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作的大概过程:首先选择可塑性较好的黏土,剔除杂质后,加水搅和,再经陈化。将加工后得到的较细较纯的泥料,采取慢轮拉坯修整的技术得到外形规整的陶坯,在陶坯半干时再浸入极细的泥浆中,挂上一层陶衣,再烘干后,用天然颜料进行彩绘。最后在陶窑中经过950℃左右高温烧烤后即成彩陶。这种彩绘不易脱落,彩绘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有时也用白色。据分析,当时黑色的颜料是含铁锰较高的铁锰矿粉,红色颜料主要是赭石粉,白色颜料可能是渗入方解石的白色瓷土。

龙山文化时期的薄壳黑陶充分展现龙山文化制陶工艺水平的典型产品是薄壳黑陶。它的胎壁很薄,仅0.5~1.0毫米。它通体乌黑,表面光滑如釉。据分析,它的化学成分与一般黑陶并无显著差别,关键是它有着高超的成型技术和特殊的烧成工艺。薄壳黑陶能有如此薄的壁,并且对称性极好,无疑它的成型加工是在陶轮上进行的。它的烧成则是吸收了黑陶烧成的精湛技术。据调研,山东日照市附近的萝花村有长期烧制薄壳黑陶的传统技艺。他们的生产方法是:选择细腻的黏土为原料,在陶轮上加工成型。在坯体还处于半干时,用鹅卵石对器壁进行研磨,使其产生光泽,用泥封闭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上徐徐喷水,使之渗入窑中,导致窑内浓烟弥镘,从而把陶器熏黑。这种黑陶由于研磨的作用,其中云母等片状矿物则平行于坯体表面而排列,故增加了光线的平行反射而出现了光泽。又由于渗碳的结果,坯体的孔隙度比红陶、灰陶显著下降。加上表面黑漆如釉,显得格外朴实典雅。自古以来,薄壳黑陶一直作为珍贵的艺术品被人们所收藏。

山东日照市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白陶

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也曾生产过一种薄壳彩陶。它的成型工艺与薄壳黑陶相同,只是在后期加工上它是彩绘而不是烟熏。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通体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迄今为止的考古资料表明,在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都已出现白陶。因为它在原料上与早期的红陶、灰陶等有很大的不同,有人曾认为它是由瓷土烧制,故是瓷器发明的先声。事实并不是这样。

浙江桐乡的罗家角文化遗址(年代与河姆渡文化相近)、四川巫山的大溪文化遗址(年代与中原仰韶文化相近)、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中都曾出土过白陶,到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白陶已比较流行。据对白陶的化学组成分析可知,白陶的共同特点是Fe2O3含量比一般陶土低得多,而A12O3的含量明显增高,因而烧成后呈白色。进一步分析还认识到,当时的白陶分两类,一类如罗家角、大溪文化出土的白陶,是以镁质易熔黏土为原料。这种黏土是由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或滑石的风化产物构成,MgO的含量高达15%~24%,Fe2O3含量较低,为1.6%~3.8%,因此烧成后呈白色,但烧融温度也较低,当加热到1100℃时,会产生大量玻璃相,它会造成制品变形,甚至软塌。由此可见这类黏土不能直接用做制瓷,故它与瓷器的发明无关。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部分大溪文化的白陶,则是以高铝质黏土或高岭土为原料烧制。高铝质黏土和高岭土都是制瓷的重要原料,但是必须配用其他物料才能烧出瓷器。只有部分大溪文化的白陶是采用与瓷石成分相近的黏土(人们习惯称其为瓷土)烧制成,这种瓷土单独使用就能烧出瓷器。以上白陶的分析表明中国是最早使用瓷土和高岭土的国家。瓷土的使用为瓷器的发明准备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

由于原料中所含A12O3较高,所以白陶在1100℃高温下烧成后,质地坚硬、细腻,显得素雅美观,成为权贵们享用的工艺品。殷商时期曾是白陶高度发展的时期。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生产和使用,白陶逐渐少见了。

印纹硬陶是新石器晚期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以几何印纹装饰为特征的一类陶器。它胎体呈灰色,烧成火候较高。据分析,印纹硬陶在化学组成上不同于一般灰陶,其所含的酸性氧化物如SiO2、A12O3相对增加了,碱性氧化物如CaO、Mg2O、K2O等相对减少了,这一组成配比的变化就导致烧成温度的提高,高达1100℃以上。烧成后的硬陶,质地坚实,击之能发出较清脆的金石声,吸水率也显著下降,一般不到1%(灰陶的吸水率平均在15%左右)。大约在商代印纹硬陶开始大量生产,并流传到中原广大地区,深受欢迎。烧造的地区也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周则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

福建黄土仓出土的商代印纹硬陶豆

在商代中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出现了一种外敷青灰色或青绿色或青黄色釉的器皿,周代的遗址中有更多的发现。起初考古工作者把它们叫做青釉器,后来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器皿在胎的组成上与陶器有本质差异(其原料接近于瓷土),而且表面又有以CaO为助熔剂的、釉层。烧成温度大约高达1200℃的青釉器,无论从内在因素,还是从外部条件来考察,它都较接近瓷器的范畴,而不是陶器。于是命名它为原始青瓷,表明它是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产品。

通过对大量出土的原始青瓷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可看到,在原始青瓷的胎体中,SiO2的含量在75%左右,A12O3的含量在15%左右,两者加起来在90%左右。由于瓷土或高岭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所以酸性氧化物含量较高。对比之下,一般陶器的化学组成中,SiO2含量在70%以下,加上A12O3的含量,两者之和也仅在80%左右。这一数据表明,原始青瓷所用的制胎原料不是一般的易熔黏土,而是瓷土和高岭土。原始瓷器的胎体中,CaO、MgO等碱性氧化物含量明显下降,大都在1%以下,而一般陶器中,大都在3%以上。原始青瓷的胎中Fe2O3的含量一般小河南洛阳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原始瓷豆于3%,而一般陶器中,约为6%,所以原始青瓷的胎体较白。这种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一增一减,致使胎体烧结的温度达到了1200℃左右。高温下烧结的胎体坚硬致密,开口气孔大为减少,所以吸水率明显降低。

据测定,原始青瓷器表面的玻璃釉为石灰釉。石灰釉的熔点在800℃左右,它以CaO为助熔剂,FeO为呈色成分,故通常为淡青或青黄色。石灰釉的发明很可能是在有意识地配制白色陶衣泥浆的实践中,偶尔发现并逐渐认识到方解石粉或石灰具有成釉(即产生玻璃层)的作用,而且由于那些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故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后呈青色。这一经验的取得导致了石灰釉的发明。

原始青瓷出现的最后一个条件是当时陶窑的进步,它确保陶窑的窑温能达1200℃右,并能较好控制窑室的气氛。据考察,商周时的陶窑大多是有烟囱的,烧成温度达到1200℃是不成问题的,同时这些陶窑也十分便于气氛的控制。

考古资料还揭示,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往往和印纹硬陶同时出土,其两者器表的纹饰几乎雷同。更有甚者,在浙江绍兴、萧山一带春秋战国时古窑址中,发现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是在同一窑中烧成,这表明原始青瓷与印纹硬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古陶瓷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李家治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印纹硬陶中SiO2含量较一般陶器高,个别的达到了72%,但多数低于70%,而不像原始青瓷那样普遍高达75%;印纹硬陶中碱性氧化物含量,特别是CaO和MgO的含量较一般陶器有所降低,和原始青瓷相差不多,但是Fe2O3的含量明显高于原始青瓷,所以胎色为棕褐色;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接近1200℃,与原始青瓷持平,显然比一般陶器高得多;再从显微结构来看,印纹硬陶既不同于一般陶器,也不同于原始青瓷,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印纹硬陶是介于陶器与原始青瓷之间的产品,原始青瓷是从印纹硬陶工艺中孕育发展出来的见解较令人信服。

同类推荐
  • 五官科学

    五官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眼科检查法、眼睑及泪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葡萄膜病、青光眼、晶状体病、玻璃体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等。
  • 数理化之谜

    数理化之谜

    学习中也是乐趣多多,趣味无穷。当你小时候仰着头向你的父母询问着这个,那个“为什么”时,那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否带给你了许多求知的满足感呢?同时你是否会头疼于这种学习呢?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这些经历,再作出回答。实际上,数学、物理、化学并非你所想的那么枯燥无味。除了一大堆演算以外,它里面也包含着无穷的神奇。本辑所辑的便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奇现象。若能通过此书的阅读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便是欣慰之至了。愿学生朋友们能早日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
  • 人类的生态困境(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的生态困境(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本书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人类的生态困境》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有一个词语“沧海桑田”,原意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
  •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重点包括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逃生及救助,震后的防疫、心理重建等。《地震应急防护手册》基本上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强调实用性、普及性。
热门推荐
  • 荣升堂

    荣升堂

    民国二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了临时大总统。此时的中国,财政匮乏,军阀混战,派系繁多,可谓乱象横生。荣升堂,北平八大胡同中的一家青楼。荣升堂,阅尽烟花女子的风尘血泪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荣升堂,见证了一个暗杀民主斗士的惊天阴谋。荣升堂里,一位深藏不漏的国民党女间谍,为了取得有价值的情报,忍辱卖笑……荣升堂,为你展开了一幅民国初年,世态炎凉,社会百态的画卷……百分七十史实,三十虚构。
  •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毛泽东生平全纪录》一书(上、下)为国内权威党史专家精心编撰,全方位、多视角诠释伟人的光辉的一生。此书是国内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图说世纪伟人——毛泽东的图书版本,部分照片系首度于国内外公开发表。本书由“红墙摄影师”吕厚民、杜修贤鼎力加盟,千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真实再现领袖们影像瞬间。
  •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这是一本凝聚了众人智慧的播音主持专业考前参考书。围绕专业考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七个攻略,攻略一播音主持专业分析,攻略二播音主持考场探秘,攻略三走近播音主持考官,攻略四走近播音主持学长,攻略五播音主持院校辑录,攻略六艺术高考政策解读,攻略七播音主持真题选登,满足考生对相关各方面信息的需要。其中攻略二详细介绍了自我介绍、指定稿件、作品朗诵、模拟主持、主题讨论、即兴评述、才艺展示、化妆造型等各个考试环节的训练和应试技巧。
  • 神域神皇

    神域神皇

    当异域修仙文化遭遇现代文明,必将碰撞出异常绚烂的火花!陈琦遭遇时空乱流借仙界龙族战神身体重生,却因龙族内部叛乱,仙界战乱,不得不携带龙族至尊宝物和顶尖修炼仙法狼狈来到人界。人界三世为人,所在的却是等级森严,尊卑贵贱明确的世界,因不愿被这个世界规则所束缚,陈琦建立了一个自由平等的永恒国度,嚣狂战天下!
  • 冷颜劫数

    冷颜劫数

    “你说,该是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征服你这样的女人呢?”唯依猛地一转头,看见一双狩猎者般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她,就像盯着猎物!“但是,苏唯依你听着,”谭卫捷突然一字一句地说,“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你的空气!一定会!”与其说这是一个警告,还不如说是宣言,他在宣布,他谭卫捷,一定要征服苏唯依这座冰山!“唯依,对不起,唯依,你原谅我吧!你要我怎么做我都听你的,好不好?”“我要你,”唯依看着曾经顶天立地现在却跪在自己面前像只乞讨的小狗般的男人,无比平静地说,“去陪夏青。”
  • 修罗天君

    修罗天君

    天地将崩,王者出世,万千世界,谁与争锋。在这一片名叫永恒天界的世界里,一位位来自于不同世界的强者书写着他们的传奇,在这一片永恒大陆上,无数强者再次留下了他们的奇迹,一位来自于紫极大陆的少年,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天地至尊,谁主苍穹,万君争锋,吾为天君
  • 妇人诸乳疾门

    妇人诸乳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价婚宠:腹黑老公萌萌哒

    天价婚宠:腹黑老公萌萌哒

    夏月结婚了,对象是她男神!夏月怀孕了,老公奇迹失踪!夏月生娃了,老公从天而降,强势夺走她的孩子!夏月伤心了,老公带回一对包子。艹!谁能告诉她,她的孩子要不要那么逆天!红线缠绕,花落浮年......
  • EXO之行星饭日记

    EXO之行星饭日记

    万劫不复?恩断义绝?呵,只不过是蝼蚁罢了。十二年的情谊又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崩塌与一个不攻自破的谎言吗?!前世,你们与我恩断义绝今生,即使你们下跪求谅我,也不会看一眼!
  • 阴阳烛之沁宇恋

    阴阳烛之沁宇恋

    一根阴阳烛,点亮前世今生,连通生死两界,燃尽人世悲欢离合!一次回眸,仿佛早已相识;再次回首,却发现原来早已相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