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9000000001

第1章 我们不过是借一段生命(1)

生命匆匆,不过一次借来的旅行;踽踽行脚,不止些许泪水和微笑。同样生此红尘,有人选择珍惜时光,一步一脚印;有人选择尽日混沌,一天一蹉跎;有人惴惴不安,把前路当绝路;有人整日昏沉,将往事当心事……只是,佛陀的脚步从未因我们不同的选择而停止。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我们何不加快步伐,回到佛陀身边!

生命,不过一段借来的光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一次,雪峰禅师在路上遇见了玄沙禅师。雪峰禅师说道:“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僧人,昨天不幸去世了,我心里感到十分悲哀。让我想起前几天有人问我的问题。”

玄沙问道:“他问你什么?”

雪峰说:“他问我:‘人死后会是什么样呢?’”

玄沙问道:“你怎么回答的?”

雪峰说:“我对他说:‘人死之后,如冰归水。’”

玄沙点点头:“嗯,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不完全认同,但你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雪峰问道:“那你该怎么回答呢?”

玄沙默默垂首,双掌合十道:“人死之后,如水归水。”

雪峰听完,大为叹服。

“人死之后,如水归水。”多么平静而抚摸人心的字句!

生命,本就是从时间的长河里舀取的一瓢光阴。不管你是细呷慢嘬,还是一饮而尽,纵然你有再多抱负、流连和遗憾,终须将这一勺清冽,还予不止的溪流。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玄沙禅师的智慧和豁达。有很多人,因贪生怕死而去烧香拜佛,每天惴惴不安、谨小慎微地“熬”度人生,生怕做出一点有损功德的事。他们以为,这种“虔诚”能换来多一点的阳寿,或增加死后成佛的可能。殊不知,这样既错过了生活中的温暖美好,也因缘木求鱼而不能得悟正道。

佛陀曾说:“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我们得一天寿命,就该心怀感激和善良的期许,好好度过这一天。“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生活里每个动人的瞬间:一次不经意的浅吟低唱,一个自然而然的明媚微笑,或只是一朵开得正艳的野蔷薇……都是值得我们探身攀折的。而焦虑、紧张、忧郁和算计……只会让我们辜负时光的赠与,错过最好的自己。

是纠结于自己和别人兜里厚薄不一的钱包,还是融化于父母和爱人暖暖的微笑?

是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名利和荣华,还是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老朋友打个电话?

是埋头算计着哪里才是最有升值潜力的房子,还是花几十块买些书,投资自己的脑子?

答案显而易见,可很多人却选择视而不见。

有这么一则笑话,也许能给我们一点警示。

一天,儿子问父亲:“您已年近古稀,年轻时候的愿望都实现了吗?”

父亲回答:“年轻的时候,你妈责备我时总揪我的头发,当时我想,要是没有头发就好了。如今,只有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

笑过之余,每个人都可以自问:当我们老了,会不会和这个父亲一样,只是被岁月的砂纸一点点磨损了身体和锐气,而自己手里的刻刀,却始终没能对曾经渴望的幸福生活举起?

生命,不过一段借来的光阴。你我,不过是在这段借来的旅途里匆忙行脚。只是,时光虽是借来的,脚下的每一步,却是我们自己的。用心、真心、开心地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才能在水归水之前,采撷到属于自己的那支最美的幸福花蕾。

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白居易《观刈麦》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多为感叹时世、反映民间疾苦之作,这首《观刈麦》就是他观看农民刈麦时有感而发所作。诗人慨叹道:“那些老百姓终年忙碌,最终还是一贫如洗,要靠捡拾麦穗充饥。而自己做事不多,每年的俸禄却有三百石,岁末还能有点余粮,一念至此,就十分惭愧不安。”现在一般人的家境虽不及做官的白居易,但至少也是温饱无忧,可其中有几个人会对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报以深深的同情呢?更不用说为自己的富足而愧对别人的苦难了。

当我们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时,当我们在为了爱恨情仇苦苦挣扎时,当我们在为了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争论不休时,当我们在忧郁地思考着生命、生活究竟有何意义时,我们是否想过,对很多人来说,生命不是苏格拉底豁达的“为死亡所做的准备”,也不是泰戈尔诗意的“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生活也不是米兰·昆德拉所言的“在别处”,更不是凯鲁亚克所说的“在路上”;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生下来,活下去!多么苍凉却又充满力量的回答!佛陀慈悲,自然不会反对人们在红尘中取得温饱、富足,但是佛陀更关心的是人内心的富足和觉悟。“佛陀”这一称谓的意思不正是“觉悟之人”吗?佛陀当然希望更多的人觉悟正道,得到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觉悟之道往往不在那温饱之余的闲思里,而是在饥寒交迫时坚强地忍耐、深刻地体悟里。

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家乡又遭受了灾祸,不得已,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善良人家的同情,把仓库的一角租借给母子三人居住。那里空间很小,只有三张单人席大小。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饭桌书桌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为了维持生活,女人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部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女人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可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八个月、十个月……母亲不忍心孩子们跟她一起过这种苦日子。她时不时会想到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这一天,女人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后稍放点酱油。”

经过了一天的辛劳和疲惫,女人回来了。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去死。

当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女人发现大儿子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后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而且,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妈妈,我们知道您已经很累了。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泪水从女人的眼里夺眶而出。“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信念在她的心中升腾而起:“我要坚强地活下去。”女人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残留的一粒豆子。她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是啊,孩子这么小都懂得体恤母亲,顽强地生活下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认真地活下去呢?其实,佛陀希望我们领悟的,从来就不是什么艰涩精微的奥义,而是这朴素却温暖的感情。生下来,就一起活下去。彼此体贴、相互温暖,关心家人,也关心粮食和蔬菜,在这“活下去”的过程里,慢慢体会生命的真谛、爱的真谛。

用勤劳的双手去耕作,用温暖的双眼去抚慰,远比用昏沉的大脑去空想,更接近佛陀的证悟之道,更接近我们自己最完美的幸福生活。

光阴荏苒,怎有时间老去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晋·陆机《短歌行》

有一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即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自由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往往就在于如何度过剩下的八小时自由时间。

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最终决定你的一生是浑浑噩噩还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你选择看肥皂剧和与人闲聊,就将收获一段闲适的,却没有更多内容的时光;你选择埋头苦读和辛勤工作,就会换来一段寂寞的,却牵引着光明未来的时光;你选择陪伴家人和亲近朋友,就会换来一段甜蜜的,持续的温暖时光……我们在闲暇里的每种选择,都会成为既定的事实,成为真实的足迹,决定着我们未来的旅途。

佛陀提醒我们:要么珍惜时光的每一丝闲暇,驾驭自己的生命;要么被时光狠狠地抛弃,被生命驾驭。不要等到时过境迁,繁华散尽,才发现自己垂垂老矣,却一无所获。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吗?”

佛光禅师回答:“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您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佛光禅师笑笑,对大智说道:“夜深了,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大智还在睡梦中,隐隐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

就这样,大智看到佛光禅师总是晚睡早起,白天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夜晚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编写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当,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真是一句精彩的回答!越是忙碌的人,仿佛时间就越多,就像孔子所说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参佛之人的人生观也是如此。像佛光禅师一样,当你将全部的生命与精力都投入有意义的生活中时,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自己鬓角催生的白发、额上乍现的皱纹呢?

而且,当你不去关心这些身体变化时,这些变化似乎就会比平常慢了一些,也许,这就是时光对我们的赞许吧。正如那句发人深省的话:“时间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又是不公平的,每个人拥有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你吝啬时间,时间反而对你慷慨;你挥霍光阴,光阴也就加速离你远去。

同类推荐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爷到碗里来:国民灰姑娘逆袭记

    爷到碗里来:国民灰姑娘逆袭记

    在奔向女强人的道路越走越远,可是某个男人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跟着我了?“我不就事无意中拍了一下你的脸吗?有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吗?”“做男人,要大气!不是吗?!”某人魅惑一笑:“对于你,我只能小气,小气到想把你藏起来”......................................................................................
  • 第三种接触

    第三种接触

    上了大学后的安一步步的对爱情陷入迷茫,想有爱情,但又怕受伤害,直到遇见苏后...
  • 高原彩虹之梦

    高原彩虹之梦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因文革错失大学梦的老三届与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一起走进了考场,幸运者成为那百分之三的录取率中的一员,昂首走进校园大门,被称为天之骄子。77级、78级、79级被称为新三届,他们开始一种全新的校园生活,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步入社会后,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 跟着女神去穿越

    跟着女神去穿越

    这是一个万国林立的大陆,这是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大陆。若安跟随着活泼可爱的女神同学,穿越到另外一个平行世界,会发生什么事呢?
  • 手游之我不是大神

    手游之我不是大神

    萧笑只隔着手机,永远也猜不到他的上司还有这么无赖的一面。
  • 转轮诀

    转轮诀

    身转,心转,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过程,有痛苦,有艰辛,有迷惘。这是一个虚假却尽显真实的故事,不夸张,无脑残,且看一介书生林若尘如何纵横万界,执掌转轮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都市捉妖记

    都市捉妖记

    你相信都市里也有妖怪吗?他是日本的魔术大师,为什么会不远万里赶来中国,继承祖父传承下来的东西;又是谁发现了他所表演的根本不是魔术,而是真正的妖术。受伤的狐妖,图书馆里的妖怪,为什么它们会突然出现在此。简单真实的爱情,惊心动魄的战斗,亲密无间的友谊,欲盖弥彰的阴谋,是谁在操纵幕后的一切?又是谁与谁在一样的执著!逆天轮,炼妖鼎,这些存在于千年以前道与妖战斗留下的法器后面,究竟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两个不为人知的小角色,在都市开始了他们的捉妖之旅。亲情,友情,爱情,一切得以见证,尽在《都市捉妖记》。谨以此故事献给那些喜爱灵异故事的人们。
  • 现代寻仙录

    现代寻仙录

    一次离家出走掉入神秘空间,一次偶然天劫回到过去,一次改变命运之旅,他从新找回自己。
  • 魔兽修仙

    魔兽修仙

    在一个仙魔已灭亡的修真世界,两个不同命运的少年,两个相同的道路,两种不同的选择,一场巅峰的对决。魔王李星云带你横扫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