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6次访华加深了中德两国情谊,但是良好关系的背后仍然潜伏着众多危机。如何走出困境,如何保持平稳的关系,如何促进两国未来的持续共同发展,相信从过去的交往中能够找出不少建议。
被价值观外交打碎的瓷器
“现在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就像是一个打碎的瓷器!”2007年8月,德国外交部部长施泰因迈尔在默克尔会见达赖之后这样斥责默克尔。
在这之前,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曾经出现过两次危机:
1996年,德国某基金会请达赖到德国参加会议,同时,德国执政党内部通过了一份有关西藏问题的决定,相继发生的这两件事情严重影响了德国和中国原本友好的关系。
如今,默克尔会见达赖,又让德中关系陷入冰冷。其实,2007年8月默克尔访华时,一切进展得很顺利,中国领导人与她进行了交谈,中德关系也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制高点。默克尔并未提及要约见达赖的事情,没想到,9月23日,默克尔听从黑森州州长科赫的说法,固执地与达赖进行了会面——中德关系一下子仿佛倒退回了1996年。
默克尔为什么会不顾中德友好关系,贸然会见达赖呢?这与她在国际上推行的价值观外交有直接的联系。西方的价值观体系倡导所谓“自由、民主”,默克尔将会见达赖看作是符合这种价值观的做法,但是严重破坏了中德关系。默克尔这次的行动也被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历史上最失败的一次外交活动。
10月23日,默克尔带领执政党发布了一份有关“亚洲战略”的文件,第一次将“价值观外交”落于纸上。这份文件表明德国要重新定位与中国的关系,并且会调整施罗德在位时制定的对华外交政策。
一方面,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国际地位也逐渐攀升,很快也许会成为德国在经济以及能源方面强有力的对手。默克尔希望世界其他国家也能够形成西方的民主体制,因此,德国将价值观政策纳入与中国合作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中。印度是亚洲最大的一个坚持西方民主体制的国家,德国在这份战略中表露出将会亲近印度,最大限度地促进与印度的合作。
在默克尔看来,中国和俄罗斯处在与西方民主制度不同的另一个体制之中,德国在选择经济合作伙伴时,不能只考虑对方的经济发展情况,还要看这个国家的人权与制度,因为这就像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缺一不可。默克尔意图通过价值观外交这一政策将中国和俄罗斯的制度引上“西化”的道路。
默克尔这种强势的、不考虑对方实际情况的外交政策,很明显地影响到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默克尔顽固地认为,这种基于价值观基础上的外交并非针对哪一个国家,这是德国外交的基础;在和中东等国家交往时,德国也是将这种价值观念作为导向,才得以长久地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
默克尔的这种做法不仅在国际上受到一些国家的谴责,德国国内的党派也出现了反对声,政府内部还因为会见达赖的事件发生了对峙。德国外交部部长施泰因迈尔斥责默克尔这项“最笨的行为”会让德国损失惨重。
2007年10月,基民盟将默克尔总理的价值观外交作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成绩,拿到社民党的大会上炫耀,这引起施泰因迈尔的强烈不满。他把这种外交称之为“橱窗外交”,他批评默克尔说,真正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拿出来给人们到处展示它有多么好,不是放在橱窗里供人们参观和称赞的商品,而是真正有生命,能够切实达到制定目的的政策。
作为德国的外交部部长,施泰因迈尔被分配完成“收拾破碎的瓷瓶”的任务,他必须想办法重新建立与中国之间的对话,以消除与中国之间的隔阂。
此次事件后,默克尔受到来自中国的强烈谴责,中国取消了原定好的两国外交部部长见面会,在德国没有对此事做出合理合适的表态之前,中国表示不会主动重建友好关系。默克尔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地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发出邀请。
媒体评论说,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政策是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的。这种政策不但会制约德国在国际上的发展,也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等亚洲国家成为这项政策最先波及的受害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必将与这项不合理的政策抗争到底。
六次访华:心心相印还是貌合神离
2006年5月,默克尔继任德国总理之后第一次访华。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在位时,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和发展作为两国外交的重点。从默克尔初次访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她显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经济问题并不是默克尔交流的全部,她在访问中阐述了自己对于宗教和人权等相关问题的看法。
施罗德在位时,将经济作为主导德中外交关系发展的重点,这也是两国几十年间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合作传统。施罗德之前的总理科尔在位时,就和中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施罗德将这层关系向更加亲密的方向推进了一步。不过,默克尔上台后却一改常态,总是与中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这种距离感是在外人看来的,默克尔是否有意而为之并不清楚。不过,之后的一件事证明了默克尔确实有意要疏远中国。2007年1月,默克尔计划出访美国,在这之前,她回答国内一家媒体的提问时认为与美国建立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个战略意义是什么意思,默克尔访美期间做出了回应: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实力与地位迅速提升,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德国等欧洲国家要和美国建立一个共同的市场,建立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来应对挑战。
2007年,中国和德国建交35年,8月27日,默克尔第二次来到中国,这给两国的外交升温带来了希望。不过,默克尔并不会按着这种期望行事。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第一次访华时被提及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和人权问题,仍是默克尔此行的重点,另外,她还提到有关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些方面中国和德国都存在较大分歧。
此行中,默克尔还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一场演说,直指中国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中国“抄袭”德国汽车制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在默克尔看来,简单、一味地仿造,而没有任何原创性质的模仿就是一种“偷”的行为。中德双方和社会大众原本希望借着建交35年的机会两国的关系能够回暖,结果事与愿违。真正令中方感到愤怒的,是默克尔从中国返回后一个月,就在德国总理官邸会见了达赖——这是德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这一做法真正将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推到了一个危机的边缘,中国取消了原定的两国高层领导会谈。不过,德国国内倒是有不少的拥护者,特别是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
2008年10月24日,默克尔第三次访华。这次会面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德国对中国的这次出访也是针对这一危机展开的。3个月后,时任总理温家宝到欧洲访问,和默克尔就两国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会谈,结束后还发表了关于双方经济合作的声明。
随着默克尔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她之前对于中国强硬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她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也看到中国在国际上起到的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华好感度逐渐上升,并且毫不掩饰地在言谈中表露出来,这从默克尔第四次访华的表现就能够看出。
2010年7月15日,默克尔开始了4天的中国之行,期间她对中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中国的发展之路让人们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足以引得全球瞩目。”德国与中国的交往给德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默克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从原来的以意识为主导的价值观政策转变成以务实为主导的经济外交政策。
2012年2月,默克尔第五次访问中国。此时的德国正深陷欧债危机之中,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德国国内的经济变得死气沉沉。默克尔说,中国是她在新的一年出访的首个非欧洲国家,这个时候来到中国确实是希望有所收获,但并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求得一个信赖。此时的欧洲经济发展确实令人沮丧,但默克尔给出了一份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对经济形势的好转充满了信心。
中国在国际社会眼中已经俨然一个有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大国。因此,默克尔希望中国不要对欧洲丧失信心,当然,其中的潜台词则是,希望中国能够到欧洲投资,这能够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润。
同年8月,默克尔应邀第六次访华。这次的访华同样还是针对欧债危机中的经济进行的会谈,中德双方一方面巩固了第五次访华时建立的友好信任关系,一方面又进一步对中欧贸易不景气的问题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进行了探讨。
6次访华历程,从之前坚决地要抵制中国的挑战到之后意识到中德肩负共同的责任,面对共同的利益,这条中德友好之路,双方走得都不容易。
尊重和了解让外交升温
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和社民党上台后,中德外交越来越频繁,虽然这其中不免摩擦,但总趋势是乐观的。德国越来越意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抛却之前对中国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
至2013年,中德已经建交41年,经历过许多磕磕绊绊之后,德中关系越来越紧密。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德国和中国携手共同应对危机,共同承担起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责任。在这之前,德国与中国在国际经济上以竞争为主,但高手过招,除了输赢之外,留下的更多的是尊重。中德都非常赞赏对方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出的责任感,也更加了解对方,这为未来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德关系的亲密从德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就能够得出。中国经济刚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时,德国担心高速发展的中国会撼动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默克尔以人权和民主体制作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绑定”条件。而当2009年德国的“全球最大贸易出口国”的桂冠被中国夺得后,德国并没有出现抨击等负面的评价,而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德国经济界的专家们看来,中国能够取得这顶桂冠靠的是实力,并且相信中国的出口额会不断地提升,将会稳坐榜首,仅次于中国出口额的德国也将继续守住自己的位置。对这两个国家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继续拉动整个国际市场的出口贸易,市场越大,每个国家的收益才会越大。
德中外交关系升温的另一个原因是,默克尔意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自己认为的没有人权、只会制造贫穷的制度。在数次访问中国之后,默克尔看到了中国政府正在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并且用适合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证了国民的基本生活,还迅速成为享誉全球的经济大国。
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也改变了西方国家对亚洲国家的看法。默克尔支持中国在国际合作和发展中的主张,即无论国家的大小和贫富是怎样的,在合作中都应该被放在同样的高度,只有平等交流,才能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国际经济的发展也才能惠及全球民众。
2008年,默克尔在媒体上表示希望中国的奥运会能够取得成功,并会尽全力促进中德友好关系。当时默克尔这样公开的示好也许是出于压力,但如今中德关系的升温得益于她对于中国越来越深的了解,以及对世界不同制度国家多样化发展的尊重。只有真正从内心理解、尊重和接纳对方的体制和国情,两国友好外交才会出现实质性进展。
2006年,中德两国名校共派出100多名优秀博士生、教授,共同参与有关认知系统和国际研究两个项目的研发,项目涉及十几个学科,历时4年。中德的首次合作获得了圆满成功,项目几乎没有瑕疵。这也为今后中德在高技术人才以及学术方面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
除了教育和人才上的交流,中德两方的传统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2007年,默克尔亲赴中国,启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系列活动。交流活动会持续3年左右,希望能够促进两国人们之间的了解和交往,以及文化的交流。2012年,中国在德国开展了“中国文化年”活动,无论是规模、持续时间还是影响范围,都是中德交往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默克尔说,德国的人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希望能够和中国人民建立深厚的友谊。在文化发展方面,德国和中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和传统,以前包括德国领导人在内对中国的了解很少,现在德国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大,但依然还不够。
近些年,中国和德国每逢新年会派出一些文化组织到对方国家进行演出。德国国内著名的交响乐团到中国为新年音乐会助阵,中国的演出单位则将欢度新春的活动搬到德国首都的火车站。这些异国文化不仅给中国和德国带去了新鲜,也将两国的外交和战略合作推向了更加紧密的程度。
默克尔已经意识到,在世界大国的外交活动中,德国与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要。不管是处理国际政治事务还是维护国际环境的安全,又或者加快世界贸易的发展进程,德国都需要中国的鼎力支持。当然,德国的发展也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谁也不能保证将来没有磕磕碰碰,不过,中国和德国的外交关系前景乐观,只要双方尊重彼此间的差异,致力于进一步了解对方国家的国情,用沟通和信任护航,中德就能携手面对发展中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