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人才,我会八顾茅庐、十顾茅庐。
人才和模式,所有一切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在公司里经常讲一句话,人就是钱,有人事业就可以出来,有人可以有一切。我们自己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创业50万块钱,借50万,每年25%的利息借5年还本,不也起来了?
所以我特别重视人才,为了一个人才,我会八顾茅庐、十顾茅庐。我在1998年就开始全国招聘人才,以后学会公开招聘。但是这样也很难招到特别优秀的人才。特别优秀的人才都是在当地工程比较稳定的,也不愿意参加公开招聘。所以现在我们转向猎头,我们与超过50个猎头公司在合作,国际上还有五六十家猎头公司,人才就是一切。
——王健林谈人才
背景分析
在企业的迅速扩张中,人力瓶颈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王健林坦言,万达目前也存在人力瓶颈的问题,“万达每年会有3次大型招聘会,分别在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等不同城市举办,每次都是100多万的投入。我们还要从学校里培养人才,在清华等大学以资助研究生的形式为企业形成后备人才来源。万达还不断通过渠道挖掘行业中的优秀人才”。
商业地产虽然也是盖房子,但和住宅地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王健林深知,要想实现基业长青的目标,他必须引进高精尖的专业人才。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很能体现王健林对于人才的态度。王健林初涉商业地产时,在香港偶然认识了一家地产公司的副总,非常欣赏对方,但对方对到大连工作并没有兴趣。在聊天中,王健林得知此人酷爱汽车,且最喜欢的型号是奔驰S600。王健林当时不动声色,但次日,这个副总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个精美的礼物盒,盒子里面是一把车钥匙——奔驰S600就停在楼下停车场里,于是他再也没有理由拒绝。
当时中国地产界的精英,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2000年,在深圳举办了一次“住交会”。住交会的举办方给万达发来邀请,主要是希望万达能提供一些经济支持,但参加住交会对于当时万达的业务来说,并没有直接的作用。
然而,思路开阔的王健林为了结识人才、打响品牌,果断决定参加。他当即租下住交会上最显眼位置300多平方米的展厅,阔绰之举让举办方都瞠目结舌。王健林对当时负责万达展台布展的组长说,“这次我们不展房子,大连的房子在深圳展也没什么用。我们这次只展我们万达集团的形象,就借这个机会,广泛招揽这个行业的人才”。
遵从这一原则,组长在住交会开幕前一周就飞到深圳,先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了5天的招聘启事。展会开幕时,万达从大连带去了8名外形条件出众的礼仪人员,每天列队从宾馆光彩夺目地走到展厅,站在万达的展台前,这种独特的宣传引起巨大轰动。
在展会上,万达不摆房屋模型,不介绍地产项目,而是向外界展示万达集团的企业形象、现状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在展会的最后一天,王健林亲自上阵开展专题招聘会,随后有200多人从深圳赶赴大连,其中约120人先后成为万达集团的高级管理成员,直至今天还有60多人依然在万达担任重要职位,其中有4人坐到了总裁的位置。
王健林曾坦言,如果没有当年深圳人才招聘的启动,没有当时大规模的人才引进,就不可能有万达集团今天的局面。
2012年7月初,几家猎头公司的网站上纷纷爆出万达集团为其电商公司招兵买马的消息,集中招募的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和首席品牌官等,“报价”之高令业界唏嘘不已。
公布的招聘信息还显示,万达集团电商部门招聘的平台技术部总经理的年薪将高达110万元,主任工程师年薪为90万元,普通工程师的年薪也有38万元。和同类企业相比,万达出的“价码”高出一大截。即便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苏宁易购,其招募的技术工程师的年薪也只是20万到60万元不等。而万达给核心岗位——电商公司总经理,更是开出了200万年薪的“大手笔”。无怪乎有人笑称,万达“除了马云、刘强东,谁都挖”。
据了解,历任谷歌总部电子商务技术部经理、阿里巴巴国际交易技术资深总监的龚义涛,于2012年5月成了万达电子商务CEO。之前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针对海外中小型买家的“速卖通”很快便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外贸交易平台。截至2012年11月初,该平台海外流量每天超过2300万,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平均增速超过400%。拥有如此惊人的成绩,王健林自然对其委以重任。
龚义涛从上任伊始就开始为万达电商招揽人才,而截至2012年11月下旬,他仍在发布招聘信息。相关数据显示,万达集团电子商务公司的规模将逾万人。用高薪延揽人才,充分显示了万达努力打造电商航母的决心和实力。
因此,有人说,万达走过的路,就是万达人才从少到多、从初级到卓越的过程。
创业20多年来,万达骨干员工的流失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靠待遇吸引人,靠关爱感染人,靠事业留住人,靠制度规范人,靠文化凝聚人,这便是万达人才战略中的“简单制胜五部曲”。
拓展透析
俗话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因此,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认为,商战即人才之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招揽优秀的人才为我所用,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主要有:
1.合格的领导者
领导者是企业的灵魂,他的思维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企业的每一个神经细胞。所谓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领导者所拥有的胸襟、气魄、智慧、远见以及高尚的品格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未来。优秀的领导者要有用人的诚意,知人的智慧以及容人的度量。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2.优秀的发展潜力及远景
如今市场竞争之残酷有目共睹,作为一家企业,如果战略方针不正确,方向不对头则必死无疑。即使是有潜力的行业,也要小心规避竞争。孙子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因此要想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另辟蹊径,企业管理者绝对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正确的做法便是集百家之长,使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兼有品质过硬的产品,然后才能去创造蓝海,以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方式赢得市场。
而只有具备人们看得到的远景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企业才具备吸引人才的魔力。人往高处走,向往美好的未来是人们的本能。
3.充分的个人成长空间
企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才,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很难找到一步到位的人才,不足之处就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弥补。作为企业,不但要提供人才可以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更要给人才一个职务和待遇提升的空间。
4.较同业更优厚的待遇
所谓留人先留心,一旦员工感到不舒服时,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跳槽。人的所有行为都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追求快乐;第二,躲避痛苦。因此,适时地提升员工薪水,是简单却非常有效的留人方法。
5.良好的工作环境
员工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还需要精神及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要想吸引人才就得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和善于使用人才。愉悦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当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鼓励,让员工有成就感,从而充满斗志。
同时,要在企业打造一支充满朝气、有战斗力的团队,而要想建立一支这样的团队,就需要注入一种精神。精神的养成离不开教育,综观古今中外,但凡强大的国家、民族、军队、企业都和出色的教育密不可分。因此,企业要想强大,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系统,借以将企业精神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使人真正为我所用。
6.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
真正能吸引人才的是,让他们坚信跟随这样的企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在这样的企业中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得到美好的未来。
人才是关键,企业若拥有了优秀的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企业家在管理中必须做好人才的管理,要具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