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4800000005

第5章 要付出,不要图回报

【原文】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

【译文】施与别人恩惠却总忘不了让人回报,远不是自然对普天之下广泛而无私的赐予。施恩图报的行为商人都瞧不起,即使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交往,内心也是瞧不起的。

施恩于人是属于自己意愿的事,而感恩的事只能属于别人的意愿之中。自己能否得到只可顺其自然,而不能苛求,否则只能徒增烦恼。

假如你救了一个人的生命,你会期望他感激吗?你也许会。可是圣约翰在他当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师,曾使78个罪犯免除了牢狱之灾。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当面致谢,或至少寄张贺卡来?你可能猜对了:一个也没有。

耶稣在一个下午使10个瘫痪的人起立行走,可是有几个人回来感谢他呢?只有一位。耶稣环顾门徒问道:“其他9位呢?”“他们都跑了,谢也不谢就跑得无影无踪!”那么,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给了人一点小恩惠,凭什么就希望得到比耶稣还多的感恩呢?

如果这里面涉及到金钱,那可就更难说了!查尔斯曾对我说,当一位银行职员挪用银行基金去炒股票而造成亏损,面临指控时,查尔斯帮他补足金额以免他吃上官司,这位银行职员是否感谢他呢?是感谢他,但只是那一阵子,后来这个人还跟曾经救他脱离牢狱之灾的人作对呢!

假如你送亲戚100万美元,他就应该会感谢你吧?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不过如果安德鲁·卡耐基重新活过来,一定会意想不到地发现这位亲戚正在诅咒他呢!为什么?因为,卡耐基遗留了3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只继承了100万美元。

现实就是如此。人性就是人性,你千万别指望会有任何改观,何不干脆接受呢?

我们天天埋怨别人不知回报,到底该怪谁?是我们太了解人性,还是我们忽略了人性?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指望别人心存感激了。如果我们偶尔得到别人的感激,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如果没有,也不要为此伤感、抱怨不休。

帮助他人本就是一种发自已愿的事,欲求得心灵的平静或内心的安宁而去帮助他人,或是存一种回报社会的动机去帮助他人,都只是我们自己的事,而不是要有别人的感谢。虽然感谢能证明别人对你的这份帮助的铭记和牢记。但许多时候,过于企求他人的感谢只能徒增苦恼。

忘记感谢乃是人的本性,如果我们一直期望别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

尼玛是一位住在纽约的妇女,她整天埋怨自己寂寞。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接近她。如果你去看望她,她一定会絮絮叨叨告诉你,她侄儿们小的时候,她是如何照看他们的。他们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都是她照看的,他们跟她生活了很久。她还资助一位侄子读完商业学校,一直到他结婚前,他都住在她家。

这些侄子会常回来看望她吗?噢!有的!有时候!完全是例行公事式的。他们都害怕回来看她,真正使他们受不了的是要坐几个小时听那些絮絮叨叨、无休无止的抱怨与自怜。当她终于发现无论如何也没法叫她的侄子们回来陪她时,她就拿出她的绝招——心脏病发作。这心脏病当然不是装出来的,医生也说她的心脏相当神经质,经常心悸。可是医生们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她的情绪往往是她病发的起因。

这位老妇人需要的是关爱,但她表现的却是需要“感恩”,可惜她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她所设想的感激或敬爱了,因为她认为这是她应得的,她要求别人给她这些东西。

世界上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认为别人都忘恩负义,他们渴望被爱,但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惟一方式,不是去索求,相反的,而是要不求回报的付出。

这是不是听起来太理想化、太不符合实际了?其实不是这样!这是追求幸福最好的一种方法。亚里士多德说:“一个理想、完美的人会从施予中得到快乐。”

如果一个人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感恩的预想,只管用心享受付出的快乐好了。

为人父母者一向抱怨子女不知感恩。甚至莎剧主人翁李尔王也不禁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毒信更吞噬人心。”可是如果我们不教育他们,为人子女者怎么会知道感恩呢?忘恩原是人的天性,它像随意生长的稗草。感恩有如花草,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才能开出美丽的花作为回报。

要是子女们不知感恩,应该怪谁?也许该怪的就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如果我们从来不教导他们向别人表示感谢,怎么能希望他们来感谢我们?

有一个住在芝加哥的工人,在一家纸箱厂从事辛苦的工作,周薪不过40美元。他娶了一位有两个儿子的寡妇,她说服他向别人借钱送她前夫两个儿子上大学。他的周薪勉强可以用来支付衣食住行及各项借款。他像苦力一样干了4年,从没埋怨。有人感谢他吗?没有,他太太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那两个儿子也一样。他们觉得对这位继父没有任何亏欠,即使只是一声道谢也懒得说。

能怪谁呢?怪这两个儿子吗?也许可以吧!但是这位母亲不是更不应该吗?她认为两个儿子不应该负担这种义务,她不要她的儿子从亏欠开始他们灿烂辉煌的人生。她也从没想到要说:“你们的继父资助你们上大学,多好的人啊!”相反的,她的看法却是:“那是他起码应该做到的。”

这位妇女固执地认为没有加给自己的孩子任何负担,殊不知,她让她的孩子们产生了一种多么危险的想法,他们会认为这个世界有义务让他们生活下去。果然,后来有一位男孩想向老板“借点钱”,结果犯了罪。

心存报答他人的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许多帮助或施恩于他人的人都有过这种想法。但对于后人,对于子女,这种想法未免太过于奇异和不羁,父母给于孩子的不仅是无私,更是教诲,让自己的孩子心存感激,只是父母无私奉献背后的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要知道,孩子是我们造就的。举例来说,乔治的姨母从来不责怪儿女不知感恩。乔治小时候,他的姨母把外婆接去照料,同时也照料她的婆婆。乔治后来过了很久还清晰记得两位老人家坐在壁炉前的情景。她们给姨母带来的麻烦一定不少,不过姨母从来都不会感觉到。她对她们嘘寒问暖,让她们享受家的温暖。而她自己还有6个孩子,她也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对她来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理所应当,也是十分愿意做的事。值得欣慰的是,乔治的姨母已经守寡孀居了二十几年,她的5位成年子女都非常孝敬她,希望她到他们家一起住。她的子女们对她一直很好,从不觉得厌烦。仅仅是出于“感恩”吗?当然不是。这是发自内心的爱!因为他们从孩提时代就生活在慈善温馨的氛围里。现在是他们的妈妈需要照顾,他们回报同样无私的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要想有知恩善报的子女,只有自己先成为感恩的人。让我们把这句话永远铭记于心。我们的言行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也千万别说:“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都是她自己做的,连一分钱也舍不得花!”这样对我们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但是孩子们却听进心里去了。因此,我们最好这么说:“表妹准备这份圣诞礼物,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她的心真好!我们得写信感谢她。”这样,我们的子女在无意中也学会了养成赞赏感激的好习惯。

请牢记,感恩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品德。希望儿女们感恩,就必须训练他们成为感恩的人。

对于自己来说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恩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

同类推荐
  •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孝经(读好书系列)

    孝经(读好书系列)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花影集

    花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热门推荐
  • 吴三桂考

    吴三桂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谋道无双

    谋道无双

    天谋大陆,百道失色,谋道鼎盛。这是一个属于谋心的时代,运筹帷幄之心,神机妙算之心,略施小计,亦可决胜千里之外。这是一个属于谋术的时代,韬光养晦,暗箭伤人,万箭齐发,火烧连营,偷天换日,只待动乱起,则谋道群雄现,护佑人族繁荣鼎盛。一品谋士,略施小计二品策士,谋如涌泉三品智将,锦囊妙计...
  • 《情之孽》

    《情之孽》

    你?意代替你的前世??垡??人?幔咳绻惆l現了自己的穿越是因?榍笆婪N下的因與果的?你?觞N做呢??垡??人就要轟轟烈烈的?郏恍枰[藏。?矍槭遣环帜挲g,身份和?r代是距離...後世??幸??怎?拥?矍楣适履?..
  • 若轮回与君永相随

    若轮回与君永相随

    我去,人家穿越都是自己把自己穿越了,而她月浅浅呢,跑到寺庙算个命,却被人强行推下水中逼着自己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偏偏这个国度什么仙魔人妖鬼神都凑齐了,让月浅浅好不害怕~~!!
  •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帝王绝宠逗逼萌后

    帝王绝宠逗逼萌后

    某男“不小心”遇见某女后,便恋恋不忘了,于是某男写了一首诗送给她:一眼缘定今生人,见眉一秀笑倾城,钟爱今世一人心,情伴佳人永不悔。某女看了后,回了四字:你有病吧很多年后,某男说“余生三目标,有酒有肉有你。若不能得兼,我便舍酒舍肉,只要你。”某女感慨道,“早知道我会这么的爱你,就不去认识你了。”某男一把将某女搂在怀里,“就算你不去认识我,我也会去认识你的,因为你是我的。”时隔多年,旧情如故,恋你如初。(宠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
  • 八弦残卷

    八弦残卷

    何为仙佛?何为妖魔?不过道法不同。万事皆于无为,无心之下,冷寒聆,踏上一条不同寻常得求道之。求得之道,是仙,是妖?是佛,是魔?或者只是一场梦?陪伴他的,是情,是恨?也许只是天地自然。上古残卷,八弦古琴,让其领悟道之真谛,何为道?“道,可道,非常道。”
  • 二嫁娇娘

    二嫁娇娘

    谁说寡妇不能有未来?管小鱼用自身的事例告诉大家——想要就去争取!……一朝穿越变身待嫁美娇娘,管小鱼无语望苍天。有没有搞错?她才12岁!人生直接跳过了本该甜蜜的恋爱阶段,便已降级成为农家妇女。好吧!人在屋檐下,总要吃口饭。她忍!可是——妈的!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拜堂要抱着一只公鸡?索取无度?夫君猛如虎?扯淡——三天能下一次地,那都是上天不忍,对他特殊照顾。三个月后,夫君离世,恪尽本分,苦守百日。贤孝——特么的,婆婆为何骂她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拜托!大姐,您醒醒好吗?孩子我可以生,但是您真能保证那是您家的种?郁闷——终于,思索再三,某鱼下定决心,款一款包袱,外带忽悠,出门游历,婆婆跟俺走!至此,一段寡妇的奋斗史由此展开。且看她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一步一个脚印,由一介平凡农女成长为倾世皇妃……
  • 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本书在优雅的文字中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甜美的阅读中,得到人生和情感的滋养。本书为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百余篇精品文章,其中多被《思维与智慧》等刊物转载。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家不仅仅是存放财富的地方,更是存放情的地方、多想和庄子一样做一个蝴蝶梦、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人生快乐品牌、在梦最高的地方、遥远有多远,一篇篇精美文章,为我们描绘了生活中一幅幅场景。本书以美丽、婉约的笔触,感悟人生、思辨哲理,文笔优美清新,读来赏心悦目。
  • 香云瘾

    香云瘾

    “云哥哥,我长大后可以嫁给你么?”稚嫩的童音里满是期待“可以,只要你长大后心意不变,我就娶你”岩云眼里满是宠溺的摸摸女孩子的头发,其实他心里早就这么想了,从最初相见,他就爱上了面前的女孩子,只要长大后,女孩心意不变,他就娶她!可是世事变化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很多事情常让我们无法控制,等待后换来的可能并不是期待的婚礼,而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云哥哥,你真的不记得我了么?我是香儿啊!你说过你会回来娶我的!”战场之上,面对敌方马上的将领,灵香眼里全是伤心的泪水“和你在一起都是为了我的云姬,我对你的一切都是假的,如果你不是出云国的公主,我连看你一眼都嫌弃”岩云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哀伤哭泣的灵香,曾经满是爱意的眼睛里如今赫然全是陌生的冰冷····“岩云,我恨你,我要你带着悔恨生生世世等待我的宽恕,你将永远得不到幸福!”飘着雨的天气,灵香眼角含泪泣血诅咒千年之后,再次相遇的两人,为了曾经的国仇家恨,为了那遗失的爱与记忆,再次踏上了寻爱的旅途,真爱能否再次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