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4800000030

第30章 踏踏实实做事,名声自来

【原文】名者,实之宾也。

【译文】“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的东西。

名声是别人加给的。一般说来,名与实是相符的,一个人的名声和他实际所作出的贡献是相等的。

做事情不能图虚名,不能摆花架子,而要以追求实效为第一,这样才是真正的做事精神。

名名不是虚荣,虚荣是一种内心的虚幻荣耀感,会使人脱离现实看世界;而名名是别人加给他的一种名誉,一般来说,名与实是相符的,一个人的名声和他实际所作出的贡献是相等的。

但是,有些人获得了名誉之后,就不再发展自己的才能,也不再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名誉就和实际渐渐地不相符合了,也就成了虚名。

虚名会使人放弃努力,沉睡在他已经取得的名誉上,不思进取,最后将一事无成。中国古代有一个伤仲永的故事,说的就是被虚名所误的人生教训。仲永小时候是个神童,过目不忘,能吟诗做赋,被人称颂,成为一时的名人,可是仲永成名之后,沉醉在虚名之下,不再刻苦努力地学习,渐渐地长大成人之后,就和一般人一样了,他的那些天赋、才能也都离他而去了,一生无所作为。这就是虚名可以毁掉人生的例子。

还有一些人取得名誉之后,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拼死拼活地要维护自己的名誉,结果,早早地就被名誉累死了,这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一位作家朋友,极看重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得了肝病,不愿告人,也不去诊治,将病情当秘密一样守护,惟恐自己给人留下一个弱者的印象,结果到了挺不住的那一天已经晚了,被人送进医院不到两个月便与世长辞,年龄不过43岁。可以说,他是被自己的名气累死的。

图虚名者是不能获得大胜的人生的,因为虚名误事,不少有权有势之人就是因为好大喜功而落到身败名裂的境地。敢于直言的魏征不图虚名,追求为百姓办实事,出实效,切实为大家的利益考虑,因而办起事来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唐初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政策,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军事上实行“府兵制”。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太宗多次下令免除百姓的赋税劳役。他还特别注意减轻刑罚,让老百姓在比较缓和的社会气氛中生活。这在古代被称为“慎刑”。

隋朝立国之初,文帝制定的法律是比较宽平的。到炀帝时则使用严刑峻法强化统治,结果弄得“民不堪命”,四处起来造反。唐高祖在位时制定的法律,基本恢复了隋初的宽平。唐太宗特别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下令对法律再加修订,有些条文进一步改重为轻,原来规定判处绞刑的某些罪,改为流放服劳役;判处斩首的罪人,要由宰相和六部尚书讨论决定,须经过5次复奏才可执行,以免出现错杀冤狱。“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这是太宗规定的立法和执法原则。

但是,李唐皇族本乃世代武臣,太宗本人年少时长于骑射而不精学业,带兵打仗恃勇斗狠,英武过人,称帝后也还是容易激动使气,常因一时喜怒而滥行赏罚。他也自知这样做的后果,因而多次要求大臣注意向他提醒。

贞观初年,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人告发,受到追赃和解职处分。他因自己是秦王府旧人,就向太宗求情,希望能得到宽大处理。太宗派人传话说:“你是朕的旧部下,贪污大概是因为穷迫,朕送你100匹绢,你继续当刺史,今后自己可要检点才好。”这显然是越法而徇私情。魏征知道此事后,立即进谏批评道:“庞相寿贪污违法,不加追究,还要加以厚赏,留任原职,就因为他是陛下的旧人。而他也并不以自己贪污为罪过。陛下为秦王时旧人众多,如果他们都学这个样子贪赃枉法,就会使廉洁的官员感到害怕,影响吏治的清明。”太宗看过奏章,不得不改正对庞相寿的宽纵处理。

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太宗行幸九成宫。返回时,随从的宫女先行,住在围川县(今陕西扶风)的官舍中。仆射李靖和侍中王硅随后到达,地方官员让宫女移住别处,腾出官舍让李靖等人住宿。太宗知道后生了气:“难道让这些人作威作福,为何轻视朕的宫人!”下令要查办地方官员。魏征劝阻道:“李靖和王硅都是陛下的亲信大臣,宫人不过是皇家的奴仆。大臣到地方府县,官员要向他们请教朝廷的法度;大臣回到京城,要向陛下奏告百姓疾苦。官舍本来就是大臣会见地方官员的处所,地方官员也不能不去拜见大臣。至于宫人,她们除了供役之外,并不接待来访者。如果因此而查办县中官吏,就会使天下人感到惊讶。”太宗一听,立即省悟,就按下这件事不再过问。

不久,长乐公主要成婚,太宗因她是长孙皇后所生,准备办一份丰厚的嫁妆,比当年他的妹妹永嘉长公主(李渊之女)增加一倍。魏征知道后又进谏道:“这不可以。当年汉明帝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能跟先帝的儿子比。封的县数比光武帝的儿子、明帝自己的弟弟少一半。史书上将这事当作美谈。当今皇上的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既然加了一个‘长’字,就是表示尊崇的意思。感情尽可以有深有浅,但礼法却不能超越。陛下现在这样的做法,与汉明帝比起来,恐怕是大大的不如吧!”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意见,长孙皇后也表示同意,并派人送钱40万、绢400匹,作为对魏征的赏赐。

曾在隋朝任官的郑仁基有个女儿,容貌美丽又富有才学,长孙皇后奏请把她聘为充华(后妃名号之一),太宗同意后,下了册封的诏书。魏征知道郑家小姐已经许配了夫家,就进谏劝阻道:“陛下身居楼阁之中,就应希望天下百姓有安身之屋;陛下吃着精美食物,就应希望百姓也饱食不饥;陛下看看左右妃嫔,就应希望天下男女及时婚配。现在,郑家女儿已经和人订婚,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就难道合乎为人父母的心意吗?”太宗一听,立即表示自责,决定停止册封。但有人提出,郑家小姐并未出嫁,而且诏书已下,不宜中止。和郑家姑娘订婚的陆爽本人也上表说:他和郑家并无婚约,是别人不清楚在乱讲。太宗再次征求魏征的意见。魏征如实指出:“这是陆爽心里害怕陛下以后会找他的麻烦,才违心上表的。”于是,太宗重又下了一道敕令:“今闻郑家之女,先已受礼聘,前出文书之日,未详审事实。此乃朕的不是。”果断地收回册封诏命。

瀛州刺史卢祖尚被改任交州(今越南北部)都督,受命后又反悔,以身体有病不愿前往。太宗派人去劝说,又亲自面谈动员,卢祖尚仍不肯赴任。太宗一怒之下,将其处死。事后太宗感到后悔,觉得没有依法处置,太过分了。后来,他与大臣议论北齐皇帝高洋,魏征借此话题批评太宗说:“高洋嗜酒昏狂,残暴淫乱,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也有一点长处,在和大臣讨论政事时,如果自觉理亏,也还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太宗听出其中话意,自责道:“卢祖尚抗旨固然有罪,但依法不至于处死。朕一时发怒便杀了他,看来连高洋也不如了。”

名相魏征若只是徒慕虚名,大可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去给李世民上谏。他只须为表面的太平盛世歌功颂德,锦上添花即可。但魏征没有这样做。他以一贯的实在作风遇事从不从自己利益出发来考虑,而是更多地办实事,出实效,为江山社稷着想,为百姓谋利。百代之后,青史仍留魏相之名,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就是舍本逐末。

我们社会上有很多先进人物,他们常常在这种名誉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总是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给自己带上了名誉的枷锁,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不为虚名所累,就是一切以人为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眼面前的花环、桂冠挡住了前面的道路,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拨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而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荣誉。

同类推荐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胡雪岩外传

    胡雪岩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该书选取四库全书中的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热门推荐
  • 与吸血鬼的非日常

    与吸血鬼的非日常

    一如既往的日常,循环不断的日子一旦被打破了,人会怎么样呢?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少年与一个吸血鬼一同发生的非日常日子。(轻小说,文风倾向于动漫同人,新人还请多多关注~☆)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你的指尖,我的流年

    你的指尖,我的流年

    我以为早已预料到以后,却独独算漏了你的出现。我以为心脏是为呼吸而存在,却被你的容颜完全占据。到头来,我所以为的以为,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你的指尖,我的流年。你是一眼万年的璟年,你是悠悠流年的璟年,你是我满页青春写下的歌。【璟年,你是缠绕心肺的疼痛,可我甘之如饴。--安好】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玄行记

    天玄行记

    这是一个仙神圣羽,妖魔鬼怪的诸天世界。龙宫偷宝,凰巢看鸟,九幽冥地乱行,无尽血海漂漾。。。。。光怪陆离尽在其中。
  • 鬼域帝都

    鬼域帝都

    鬼是百族之一,鬼是不同于人的物种。鬼也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爱情。何时起,鬼既然成了恐怖的代名词。何时,鬼成了不祥之物。一切竟在鬼域帝朝。揭露,鬼究竟为何物,是正义还是邪恶。鬼域,一片混乱。各类鬼王占领一方。鬼众没有一方庇护之所。鬼诞生于地,为天理不容.生于血池.方经历十八劫难才可以得道。鬼按实力划分:鬼婴儿-鬼众-鬼卒-鬼将-鬼帅-鬼王-鬼神-鬼仙。及其传说中的鬼帝.出生时鬼婴儿成虚无飘渺之形。经历七七四十九天凝聚鬼体方成鬼众.鬼众为凝聚九纹成鬼卒本书讲述:无名小鬼武凌帆从一默默无名的鬼卒成长为鬼帝,守护鬼域建立帝朝的故事。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西游记之定海神针

    西游记之定海神针

    孤儿齐小悟做兼职意外被东西东西砸到,没想到竟是传说中的定海神针化身定如意女子,不仅出现在齐小悟的生活中,还将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云惜星辰

    云惜星辰

    好人不长命,那为何还要当好人?誓言即能随风散,何苦还要入情深?阴差阳错,带着前世的记忆轮回转世,是祸还是福?若是此生为祸害,是否可以贻害千年!“子钧,等我长大你娶我为妻吧!”“叔叔有妻子了。”“我知道的,人死如灯灭!”她若是死了,你会像曾经忘了我一样,那般决绝。
  • 琴瑟之音

    琴瑟之音

    人类与魔兽的世界,相争又相扶将魔法演化到极致,或攻,或防,能治愈,亦能杀人龙啸九天,琴音合鸣的盛况,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