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4000000022

第22章 整合博弈:综合拳更有力(3)

戚姬见到刘邦,跪在地上痛哭不已。刘邦窥破了戚姬的心意,说:“你莫非是为了如意改封就国的事吗?我本想立如意为太子,只是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等等再说罢。”戚姬更加哭泣哀求,刘邦不禁动摇,最后决定第二天跟群臣商量改立太子的事。只是由于大臣的反对,才未成议。

但吕雉知道,刘邦还会重新提出废立太子的事。她自己想不出保全太子的办法,便拉拢张良,让张良替她出谋划策。张良说:“如果让一些贤能而又卓有名望的人辅佐太子,皇上就会觉得太子既贤明又得人心,即使要废,也要慎重考虑。如果这样,或许能保全太子。”吕后连忙又问哪里有这样的人,张良说:“听说陕西的商山一带有四位年老的隐士,称为‘商山四皓’,皇上曾多次聘请征召,都被拒绝了,如果能请得他们前来,或许有用。”于是,吕雉就派人千方百计地请来了“商山四皓”。

刘邦在平定了英布等人的叛乱以后,鞍马劳顿,再加上征战中所受的箭伤复发,病势沉重。戚姬日夜侍候在旁,暗想万一高祖驾崩,自己母子绝无生路,便婉转哀求刘邦设法保全其母子的生命。刘邦想来想去,并无其他方法,只有重提废立太子一事。

张良为太子少傅,听说了这事,立刻进去拜见刘邦。张良说了许多道理,刘邦居然不理。张良自跟从刘邦以来,刘邦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唯独这次例外,张良知道难以劝谏,便在家里装病。太子太傅叔孙通听说了,进宫直言抗谏说:“从前晋献公宠爱骊姬,废去太子,晋国乱了20年;秦始皇立胡亥,致使秦国灭亡,这是您亲眼所见。吕后与陛下患难夫妻,只生太子一人,且太子仁孝,天下共知,为什么要无端废弃呢?如果不听,我便以死相谏。”说着就要拔剑自刎,刘邦连忙止住说:“朕本是说说而已,并未当真。”

不久,刘邦特召太子宴饮,实际上想考察虚实。

“商山四皓”听说了,也跟太子一起进宫,刘邦见太子身后坐着四位须眉似雪的老者,十分惊异地问是什么人。四位老者一一自叙姓名。刘邦非常惊愕地说:“朕访聘你们已有好几年,你们总是不来,现在难道是跟朕的儿子交游吗?”“四皓”齐声回答说:“陛下轻贱士人,随便辱骂,我们忍受不了污辱,才不来见您。现在听说太子仁厚爱士,天下士人都伸长了脖子盼望太子,愿为太子效死。我们几个人特意远道而来,是想敬奉辅佐太子。”刘邦听了,叹息不已。

等太子和“四皓”离开时,刘邦急忙把戚姬叫来,指点着“四皓”的背影说:“不是朕不愿立如意为太子,实在是太子羽翼已成,已不能废弃了。”戚姬听后,知道再无希望,当即悲泣欲绝。

这样,吕后借助“四皓”的名望,以及张良的忠义保全了儿子的太子之位。

这是一场复杂的官场博弈,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吕雉巧借别人的力量,来打败对手,使自己摆脱厄运,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7.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有选对了贵人,你的才华和抱负才能实现,如果你一时不慎看走眼,另投他主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手上有一粒理想的种子,就一定找一个理想的地方把它种下去,别让你的理想因气候或水土不服而埋没了。聪明的人知道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主子身上,他们会另寻他主,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让自己的理想再度萌发。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愚忠之臣,他们死守做臣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昏庸无比的皇帝,也死心踏地地跟着,到头来一腔热血最终洒在了崩溃王朝的废墟中,成了那个时代的殉葬品,他们的精神固然值得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实在是有待商榷。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跟着前进,姜子牙助文王灭纣便成为了永垂千古的美谈,而那个可怜的比干臣相的下场便是愚忠之臣的镜鉴,识时务者为俊杰,在非零的博弈中,审时度势,寻找最佳的“主子”,便成了聪明人的选择。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字伯温),便是这样一位“喜新厌旧”之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14岁的时候便才华横溢了。

少年得志的刘基,颇想为元朝尽忠,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做斗争。可是不久之后,他因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得罪上司,被排挤回家。

官场的第一次失意并没有使年青的刘基灰心丧气。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干足可以与诸葛亮相比,很多人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他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光明。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刘基做梦也没想到,正布置出兵呢,朝廷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此时的刘基已年近50,他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要付之东流。谁知道此时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过朋友再三劝告,刘基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

刘基到了应天之后,心情仍然很抑郁。朱元璋召见他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只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给予文人们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感到终于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他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大小,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和别人谈起也常把刘基比做汉初的张良。这就更加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最后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几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最后得以在朱元璋的荫庇之下,成为大明的开国功臣,而他的一身才华和智慧也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每一个人在寻找自己的靠山时,都需要领悟这种灵活应变的博弈策略。

8.借人力撑起一片天

一个人有无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个性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借用别人的力量,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大事之道。

关于用人,《论语》中早有记载。子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说,舜无为而治,让人很羡慕。但他仍然能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原因何在呢?《论语》的另一章节中作了解释:“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舜之所以能够无为而治,是因为他懂得知人善用,做到了先人后事。孔子的学生仲弓要去地方当官,来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子日:“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认为知人善用才是为官之道。

纵观古今,大凡贤明君主无不是礼贤下士,靠着手下一批精锐的勇士和志士为自己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在项羽和刘邦的博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

项羽取得天下的那一年刚刚27岁,正当青壮年,事业大有可为,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亚历山大大帝可以与之媲美!可垓下之役,项羽一败涂地。临死的时候他感慨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失利是因为老天爷不给我机会,是因为马跑不动了,是因为手下人无能!他临死的时候也没明白自己败在什么地方。

刘邦,比项羽要大二十几岁,年轻的时候吊儿郎当,也没有过人的智慧。项羽打天下的时候,刘邦已经快五十岁了,而且项羽还处处占有优势0但最后,刘邦却获得了胜利。原因何在?

刘邦定天下后,一语道出了他战胜项羽的原因,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垧,不绝梁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

项羽单手就可以把鼎举起来,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把天下打下来了,刘邦一个将近五十岁的老头,最终能战胜他,主要是因为他能知人善用、乐于纳谏。

曹魏时期的《人物志》说人可以分为“英”和“雄”两类。夫草之精修者为英,聪明秀出谓之英;夫兽之特群者为雄,胆力过人谓之雄。英类人物可以为相,如张良萧何等;雄类人才可以为将,如韩信关羽等。只有把两类人物的优点会聚一身的才可以是君临天下的大英雄,项羽和刘邦都是这样的大英雄。不过刘邦英气较多,可以识人才,听人劝;项羽雄气较多,自我英雄主义严重,连他的义父范增都容纳不下,以至最后垓下大败。

刘邦虽然不如项羽有谋略和英勇善战,每次和项羽对阵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知道任用张良和萧何为自己出谋划策,任用韩信为自己领兵打仗。项羽虽勇,然而敌不过这众人的智慧。“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何况张良、萧何、韩信这类将相人才呢?这正是刘邦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脑袋一双眼睛,所想的、所看到的都是极为有限的,作为君主,要想成就霸业,单靠自己的智慧和眼力是远远不够的。但如果懂得看人、用人,便可以为自己减少很多负担,即使不事事躬亲,也可以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

同类推荐
  •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在指导你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做人的品格

    做人的品格

    即便一切都住令你堕落,但品格却使你永远高尚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之所在。如今,物欲的横行使欺诈成为常态,但是,伎俩和权谋或许能让你赢得一时,良好的品格却能让你赢得一世。
  •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首先什么是雪球?我恐怕也没有答案。但我知道雪球是一个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服务于投资者需求的公司。在有雪球之前,投资这个事情已经存在,互联网这个事情也已经存在。那么互联网满足了投资者的什么需求呢?
  • 思路决定出路1

    思路决定出路1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热门推荐
  • 这一年发生的事

    这一年发生的事

    主要介绍我的同学的故事,白手起家,令人敬佩
  • 混元剑塔

    混元剑塔

    一名法官死而复生却进入另一片天地,进入绚丽多彩却又残酷冷漠的修仙世界,一个地球上的凡人如何能够在修真界立足?世间险恶、神魔混乱,他又是否能安然度过,走向永生不死,踏上通天大道……
  • 养小院

    养小院

    何为“养小”?反正不是你认为的那个养小。她们叛逆而鲜活,在大众眼中神秘而英姿飒爽。她们用最美好的年纪体验着一场人生的不可思议。
  • 天王穿越带个天后回现代

    天王穿越带个天后回现代

    ,,,,,,,,,,,,,,,,,,,,,,无无无无
  • 爱上鹿晗不后悔

    爱上鹿晗不后悔

    作为一个行星饭,她不后悔喜欢上了鹿晗,她为了鹿晗从普通人改善到了一个让所有人崇拜的完美之人,所有人都羡慕她,可即使这样,她还是愿意在鹿晗身边做一个小小的助理……
  • 傀儡师多鹤

    傀儡师多鹤

    ......这是不守城发生的第九起命案。而这九起命案惊人的相似。不守城开始人心惶惶,人们几乎停止了往日悠哉游哉的生活,从街上到卧室,从白天到夜半,无不有人讨论着,“有人开始掠杀活人来获取傀儡道具”。“有人开始掠杀活人来获取傀儡道具”——不守城的人们为此失眠了几个晚上。
  • 遥望明月星

    遥望明月星

    深邃的古堡里,樱花飞舞,命运之轮的翻转,将一位幸福的小公主送入永无休上的勾心斗角之中。巨大的宫殿里,是数不清的关系;美好的学院里,竟暗含着危机。朋友、兄弟、闺蜜……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利益的驱使,她想逃,却无处可逃。轮轮回回翻翻转转,到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忘心湖旁,她折起一只只千纸鹤,他手里捏着一根彩色的棒棒糖,这曾是他(她)们最美最珍的回忆。他说:我不管你究竟是谁,至始至终,我爱的只有你一个……
  • 破木珠

    破木珠

    吉林乌拉的一双兄弟,种种变故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正与邪,黑与白的大对决。。。。。。
  • 千金已嫁狂少对不起

    千金已嫁狂少对不起

    一场意外的车祸带走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是故意而为还是天命难为?后知后觉的她选择了为父母报仇,千分之一的生还率,她活下来了,却成为了实验品,体内究竟被埋下了怎样的种子?一场怒火,她毁了实验根据地,银蓝色长发,金色的瞳仁无一不在宣誓着她的身份,她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却要遭人追杀,她要让那些人付出千百倍的代价。爱恨情仇对她来说是过眼云烟,悲伤逆流淡漠的她也有自己的真爱。
  • 麒麟玉之南宋奇情

    麒麟玉之南宋奇情

    小溪小溪你是谁?是谁在呼唤我?是我,小溪......(本书纯属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