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3700000011

第11章

土匪逃跑了,我的心算安定了。第二天才知道,一分队队员追击土匪几小时,越追相距越远,只好返回了。还未真正踏上珠峰科考征途,就遇到了意外的“袭击”。

1966年3月30日,这是我们到达珠峰北坡大本营一绒布寺的第10天。我和气象组的燕子杰同志受组长之命,乘车下山去气象站抄资料,为登山天气预报提供依据。组长交代,四天后随原车返回。

4月6日中午,经过6天的紧张工作,所需资料全部抄完,日喀则返回的奥斯汀小车来到气象站接我们。午饭后,司机、刘光达医生等和我们一行五人随车向珠峰北坡大本营驶去。

从定日气象站至大本营约60公里,汽车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山道上曲曲折折地前进着。由西藏日喀则军分区工兵连开辟出一条便道,把定日县和珠峰大本营连接起来。尽管便道相当不平坦,但毕竟能通行汽车,能运输队员及必要的物资和登山装备。司机是位老西藏,善于言谈。他冲着这条便道说:“自1960年登完山后,很少有车进山。现在好了,可以通车了。”我望着这条崎岖的山路,四周静静的,只有我们这一辆小车在孤独地爬行。我突然想起了3月18日晚上的情景,情不自禁地问司机:“现在还有土匪吗?”一句话,似乎触动了什么。司机突然自发地向两侧望望:“难说啊!我们还是加把油吧!”汽车加足了马力,加速向大本营方向奔去。

在冲过一条水沟的过程中,汽车熄火了。司机多次尝试,马达就是发动不起来。我们只好下车,群策群力,好不容易把车推过小沟。司机紧张地修车,我们在一旁等待。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天渐近黄昏,马达仍然不能发动。司机骂了一句后说:“看来要在这儿过夜了。”我们也只好听天由命,谁叫我们不会修车呢?大家正在议论如何在这儿过夜时,一名藏族青年骑着一匹马跑来,围着我们的车转了一圈,一句话没说,又离开了。他这一离开,我们马上紧张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他来这儿的目的,很自然的又和3月18日晚的事联系起来。我们五人有三支冲锋枪,两支手枪,是队里发给每个队员自卫用的。五人会议决定,今夜全副武装,轮流值班,明天一早再派人到大本营报信。

夜很静,明月当空,满天繁星。这儿离绒布寺只有40公里,海拔4500米左右。如此明月晴空夜,应该说比北京的中秋月夜还要美丽,应该是赏月的最好时辰。然而,此时的我们却完全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中。值班的和不值班的都没有睡,都在警觉地监视着四周,都在猜想着这位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藏族青年人来此的目的……

深夜一至两点,是我值班。我端着冲锋枪,围着小车不时地游动,俨然像一名哨兵。我受过民兵训练,会用常规枪支,但却从来没有真刀真枪动过手,一想到可能会遇到土匪袭击,心中不觉一阵紧似一阵,情不自禁地背靠汽车,巡视前方。这样,仿佛有了靠山,壮了胆。山谷中不时传来野狼的嚎叫,更增添了紧张的气氛。到底是怕狼还是怕土匪,真有些说不清。

当地时间5点,天微明。我们五人凑在一起,大家商议,

由我和刘光达医生先去大本营报信,请求派大车来支援。

刘光达医生是一名转业军人,年龄比我大几岁,1米78左右的个子,长得也壮实。我们两人各带一支冲锋枪上路了。山风拂面,寒气袭人。借着微弱的晨曦,我们沿着汽车的便道向大本营走去。刚走出不远,刘医生突然提议:“我们鸣枪向大本营报警,如何?”我略一思索后说:“不好!这儿离大本营还很远,报警不成,反会引来土匪。”刘医生不说话了,我们默默地快速前进。3月18日追土匪的印象太深了,我们怕招来土匪,集中精力悄悄地快速前进。

山路崎岖,山谷中异常寂静。就这样,我们默默地走了3个多小时,来到一处比较宽阔的河谷中。谷底无水,但可见雨季时河水冲刷的痕迹。忽然,在前进方向左侧山坡上发现有座房舍,炊烟袅袅,显然有人家。可以想像这家人正在做早饭。想到人家做早饭,我的肚子咕咕叫起来了。从前一天午饭后,已整整过了20个小时,滴水未进,经过一个晚上的紧张后,现在骤感饥饿了。本想上山坡讨点水喝,顺便打听一下路,但一想到昨晚的情景,这种念头很快就打消了。

我们继续前进着,时而穿越山谷,时而翻过山脊,沿着简便的汽车道向前进。为了不走错路,我们基本上不离开这条汽车便道。所经之处,大多在海拔4500米左右。高山缺氧,加上又饥又渴,我们的步伐越来越慢了。下午两点多,又来到另一条更宽阔的河谷中,估计河底宽达一公里左右。一路走来,从未遇到过一个人,原来紧张的心情似乎随着步人宽阔的河谷放松了。我们走走停停,不时还坐在河滩的大石上休息。不知是心情稍轻松了一点,还是为了壮胆,我哼起了“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的歌曲来,刘医生也打起了精神,和我一起边走边哼。

下午3点多,在河谷的拐弯处,我们遇到了几位藏族同胞,正在河边生火做饭。他(她)们一见我们两人,便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原来,这些藏族同胞是刚为我们送柴火到大本营后返回来的。见我们身着登山服装,自然对我们格外亲热了。香喷喷的酥油茶又解渴又解饿,连喝了两大碗。临走时,我不知该如何感谢藏族同胞,从口袋里掏出唯的一一张一元钱,硬塞在一个小孩的手里。

我们不断回头向藏族同胞挥手致谢,直到拐弯处看不见了,我们才加速向大本营奔去。

大本营越来越近。下午6点钟,山谷中已逐渐转暗,我们来到绒布河的下游拐弯处,这里离大本营只有四公里左右了。经过一阵紧张的赶路后,刘医生实在走不动了,他在河边坐下来,对我说:“小高,你快点回大本营报告吧,我实在不行了。”我不放心他一人留在这儿,动员他和我一起走。他又说:“没事了。这儿离大本营很近,常有为登山队送物资的藏族老乡经过,你快走吧!”我一想也有道理,带着我的冲锋枪加速向大本营走去。

我一个人在黑暗中赶路,心里确实紧张。之前我们两人一道奔走,虽然心里也不很踏实,但总还有个伴,有相互支撑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和刘医生分手了,才感到“孤独”的滋味,真不好受。路不平,天又黑,心又急,越想赶路,越走不爽快,跌跌绊绊,汗都急出来了。心里觉着似乎有人在后面跟随,于是竟跑起来。在海拔近5000米的山路上跑,哪能坚持多久?我累了,只得冷静下来:怕什么呢?前面是大本营,后面是刘医生,我带有一支冲锋枪,又不是烧火棍!我鼓励着自己:你还当过基干民兵连长呢,怎么这样没有用?我紧握冲锋枪,做好随时射击的准备。“大不了一拼”,心里想开了,人就踏实多了,赶起路来也不跌跌绊绊了。

到了大本营,已近晚上8点。队员们正在吃饺子。我赶到队部向许竞队长汇报了情况,请求派车去支援。许队长当即做了安排,留我在队部吃饺子。我真想大吃一顿。但许队长对我说:“一天没吃饭了,先吃20来个,喝点汤,休息一会儿再吃”。这也许是经验吧。我虽然很饿,也只好遵命了。

队部派出两组人,一组先去接刘医生,一组驱车去救我们的小车了。

4月7日(星期四)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和登山队老刘步行约50公里到大本营。真苦呀!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又饿又渴又累又怕。为了留在小车上的三位同志,我们几乎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山路上走着。最后4公里,我只身一个人在黑暗的山谷中穿行,一步高来一步低地奔跑前进。说真的,我有些后怕。因为那是我一生的第一次啊!”

2.南极历险

1989年1月14日,“极地号”在普里兹湾被浮冰阻挡了20天后,终于有了前进的希望。当天,晴空万里,气温回升,前进方向的浮冰纷纷破裂,机会来了。从指挥台的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南面有一条狭窄的水道,那正是极地号渴求的希望之道。

极地号发动了马达,队员们都登上了甲板,有人呐喊着助威,似乎要出力把船向前推。

下午5点多,船长亲自操舵,寻找着冰缝中的水道,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极地号绕道前进。每绕过一座冰山,每穿过一条狭窄的水道,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晚上7点多,眼看离岸边已不远了,但在极地号前进的方向上,有两座大冰山并排站立着,宛如列队“夹道欢迎”极地号似的,仅留出一条能勉强通过的狭窄水道。极地号缓缓地向这条狭窄的水道滑行过去,唯恐碰上冰山。也许是由于“狭管效应”的作用吧,当极地号刚刚挤过这条狭窄的通道后,其中一座冰山慢慢转动约90度,横亘在极地号的后面,堵住了刚通过的狭窄水道。当我回头看到这个情景时,我惊讶了。我想,我们的退路已被冰山堵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了;这就像古代“火牛阵”中牛尾巴上的火点着了一样,牛群只能向前冲锋了。

下午7点20分,极地号终于来到了离岸约400米处。全船上下热血沸腾,雀跃欢呼!有高呼“万岁”的,有喊“中山保佑”的。先期乘直升机到达岸上筹备建站的16名队员,来到岸边一个小山头上向我们振臂挥手,欢呼。岸上岸下一片欢腾!

我走到船头,像历次登山前建气象站一样,习惯地观察着周围环境,了解情况。当我往左前方观望时,看到那儿留有冰川运动的痕迹。我再反复观察,确认曾有过冰川运动的踪迹。这是我多年与冰川学家们合作考察学到的一点知识。“就像登山队不能在雪崩的通道上扎营一样,此处不宜抛锚”,我心里这样想,并将这个想法转告了大副。大副为难了,他想了一下,说:“要躲开这个地方,只能往右侧水域靠,但离岸太近,怕水的深度不够,船搁浅。”由于本船的声纳测深系统失灵,大副打算抛锚后放下小艇,用竿子测深,再决定可否往右靠。我想,这应该是比较安全稳妥的办法。

船抛锚了。大家忙碌着,热火朝天地准备卸货,人人都想把前面耽误的20天抢回。大副正指挥卸下小船,测量水的深度。其时,22点左右。

晚饭后,我和王君(海洋学家)来到船头,但见船头周围的冰山位置变化甚大,很奇怪!我们细细观察海水对一弧形冰山内曲处的冲击,我们有同感:似乎有海潮在急速进退。

我们正在纳闷中。突然,一声沉闷的巨响把我们惊呆了。在极地号左前方约1千米处,卷起的水柱和雪柱高百余丈,就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一样。我惊奇地望着,拍照着。尽管我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脉见过雪崩,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壮观的场面。我猜,这可能是冰崩带来的结果。

翻滚着的冰山向极地号冲来,隐约可见冰山的颜色时蓝时白(后来知道,冰山在海水中漂移时,水上水下的重量比约为1:7,白色是冰山的顶部,蓝色是冰山的底部;冰山翻滚,才能呈现蓝色与白色交替出现的现象),翻滚着向极地号冲来。我和王君、陆君等站在船头,拍照着,观察着。翻滚的冰山越靠近,我们的心情越紧张。

这突发的事件更令船员们心急如焚。本已受伤的极地号(在刚刚进入浮冰区时,极地号船头左侧吃水线以下就被浮冰撞破一个约150平方厘米的洞)不能再经受冰山的冲击了。必须赶快起锚,否则船身会被冰山挤破,至少会加大原已撞破的洞。大副下令,船员起锚;然而忙中有乱,一大块冰夹在锚链上,绞车拖不动锚,船员急得满头大汗。冰山翻滚着冲向极地号,非常危急。大副下令:“不行就砍断!”我们站在旁边干着急。船员急中生智,迅速正反方向转动绞车,迫使锚链几上几下,硬把这块冰挤碎。锚终于被启动了,我们和船员都松了一口气。

顷刻,船被浮冰挤向岸边。

冰崩不断发生,不时卷起高高的水柱,冰山不断翻滚着,咆哮着,向极地号冲过来。大约23点钟,两座大冰山同时从船头左右两侧向船挤压过来。我感觉,双手只要一伸似乎就可碰到这两座冰山,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知是紧张还是害怕,我的呼吸急促,两腿发抖……但我同三四位队友一直站在船头,伺机拍照,默默地等待着,听其自然发展。(事后才知道,当两座大冰山分左右两侧向极地号冲击时。岸边山头上的16名队友在远处看不清,认为极地号就要完了,他们有的泣不成声,有的跪在地上,默默祈求着极地号的安全。一位队友刚出船舱,见到两座冰山正在向船头挤压,扑通一声跌倒在甲板上起不来了;全船的年长者陈总指挥因此而心脏病突发,就地抢救。)

也许是中山先生英灵保佑吧,说来也巧,中山号像一条鳝鱼从一双巨掌中溜掉一样,船头从两座大冰山挤压中溜了出来(事后知道,那是船长亲自操舵,将船逃开的)。一会儿,两座大冰山搁浅了,宛如两座屏障,阻挡了从正面袭击我船的冰山,逼迫它们绕道而行,成了极地号的天然屏障。

极地号暂时脱险了。

探险英雄的故事

1.航行次数最多的宇航员

美国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1983年至1996年共完成太空飞行6次,合计53天。下图是他完成最后一次航行任务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旁的留影。这次航行自1996年11月19日至12月7日,历时17天15小时53秒,飞船共绕地球轨道运行278圈,创运行圈数最高纪录,飞行里程超过1127万公里。美国宇航员约翰·扬是1965年至1983年第一个完成6次太空飞行的人。6次航行合计34天。另一位完成6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是富兰克林·张一迪亚士(哥斯达黎加),他在1986年至1998年共在太空飞行6次,合计52天。

2.人类飞行的最快速度

迄今为止,人类飞行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39897公里,由美国空军上校托马斯·斯塔福、空军中校尤金·塞尔南和中校约翰·扬于1969年5月乘“阿波罗10”号指令舱返回地球时创造。

3.女子飞行的最高记录

美国人凯瑟琳·桑顿在“奋进STS61”号航天飞行工作期间,1993年12月10日借助轨道推进器创造了600公里的女子飞行最高纪录。

4.人与同伴隔离的最远距离

同类推荐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圆桌小骑士(绿绿的小蚂蚱)

    圆桌小骑士(绿绿的小蚂蚱)

    小蚂蚱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离家出走了,还打电话告诉绿绿老师说他被一个坏老头绑架了。5555,绿绿老师急得差点在大街上哭了起来——差点哭不等于真哭,勇敢的绿绿老师居然单枪匹马地把小蚂蚱救了出来,可出来一看,“绑架犯”和赶来救援的警察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世界真叫人看不懂哦!可勇敢的绿绿老师有时也挺软弱的,他生病了,自说自话地以为得了禽流感,把自己关在家里,自怨自艾:这么年轻还这么帅,就要……关键时刻,小蚂蚱出现了——真是一对亲密无间的难兄难弟哦!
  • 海上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海上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早这么想就对了

    早这么想就对了

    思维能力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都将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早这么想就对了》精选365个经典的思维游戏,让读者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一起思考,逐步形成有条理、有创新、有辨别能力的黄金思维体系,从而提高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轻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热门推荐
  • 最美的遇见,因为是你

    最美的遇见,因为是你

    儿时的青葱岁月,她是仰慕他的“丑小鸭”,他是大家眼中的“白马王子”。同学聚会,她摇身一变,教育界的新秀,最年轻的教育科长,他依旧是众人眼里的白领精英。大家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那她就为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努力一把吧~片段一:赵晓溪说:我喜欢过你。冯易庭以为这只是以前的告白。却不知,这句喜欢,在晓溪的心里藏了15年。片段二:晓溪说:我的委曲求全不是让你肆意挥霍我对你的感情。我只是在用我的方式来迎合你,成为你心里喜欢的人。片段三:晓溪:“三个人的舞台太挤,我愿意离场,成全你们的大结局。”这时,冯易庭却不肯放手,“曾经都是你在追随我的脚步,今后让我来追随你。你才是我此生最美的遇见。”
  •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万里江山锦绣,铮铮铁骨男儿。英雄何处能觅,泊船万里东吴。燕舞榭莺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凄凄斜阳草树,寻常粉墙巷陌。金戈铁马驰骋,气吞万里如虎。四个现代人身怀绝世大杀器,机缘巧合穿越至北宋,从开始置身事外到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好男儿沙场点兵,关山万里突进,掀起腥风血雨,复我汉唐雄风。
  • 花花公子拽千金

    花花公子拽千金

    “给我从我的房间出去”时娜美的脸气的通红,羞愤的指着躺在自己床上没皮没脸的无赖“不要嘛~~~~伦家一个人睡觉会害怕的啦”某男瞬间变为小受,娇嗔的对着时娜美撒娇时娜美无奈的扶额走到床前,连人带被子扔在门外,邪恶的笑道“既然你会害怕,那你就睡我房门外吧,这样你不害怕,我也不会害怕,多好啊”某女双手叉腰,毫无形象的把门重重一关,留下在风中凌乱的某男“媳妇,伦家错了啦,让伦家进去吧”“..........”某男气愤的对着房间里的时娜美怒道“时娜美,你最好别让我抓住,不然我让你三天下不了床”房间内的某女一头黑线
  • 终结的炽天使同人之架空

    终结的炽天使同人之架空

    就是同人啦,人界与冥界,背景架空。更新会很慢的,希望大家喜欢。
  • 剑染巫音

    剑染巫音

    即便是过去了十数年之久,当年陈一天手持失却剑独闯巫界的故事仍在巫灵大陆广受争议。可当已是不惑之年的陈一天终虏获圣女竹君子芳心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却是整个大陆的仲裁,武巫二道,终究是水火不容么?后数年,其子陈土现世。为救其亲而独闯前程,出天雷,入疆战,走天武,就巫界,遂成另一段传奇。只是路程,百般艰难,那个初期不谙言辞的少年,最终却不得不成长为自己需要变成的样子。武巫二道,难道非得分个胜负么?回到我们故事的开篇:那时候,陈土还没融合那锁灵印;那时候陈一天还在天武门;那时候,竹君子还是巫界圣女。那时候,阳光明媚,岁月静好。那时候,真好。
  • 绝品乞丐

    绝品乞丐

    你负责带碗,我负责哭,美人陪伴行侠仗义,咱俩合作愉快!面包会有的,美人也会有的,放心,什么都会有的……。看我乞丐如何纵横红尘都市!【欢迎加入丐帮】:519399267
  • 巧吃食物治百病

    巧吃食物治百病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
  • 相思风华录

    相思风华录

    “让一让!让一让啊!主角要开挂了,主角要开始装逼了,主角的光环要开始闪烁了!”“你见过毁容的丑逼主角么?”——摇头。“你见过哪个主角身边既没有boss又没有大神,只有战斗力渣五级、除了吃还是吃的妖艳贱货?”——摇头。罢职山神被不会卜卦却爱听故事的女神棍逼良为娼的日常。至于到底是谁制服了谁,谁又在被制服的过程中一点点把自己的节操吃掉?一篇一故事,一卦一浮生,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梦醒时见你

    梦醒时见你

    他是她苦苦寻觅一生的渴望。从年幼丧父的噩梦中苏醒,一齐伴随余念的,不止是寄人篱下的恐惧,也有当年素不相识却给予她温暖的少年。她记得他那双深邃如海的浅色眼眸,亦记得他身上若即若离的兰花气息。此去经年,再相逢,余念没能认出自己心心念念渴求的少年,却被他的另一重凛冽强势的性格所吸引。他是她的雇主,邀她一同破解大大小小的怪异悬案,剖析所有掩埋多年的真相。他们也深陷危机四伏的漩涡,一路向前,只求解开困扰余念多年的她的父亲死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