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36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反贫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人类任何活动的前提条件,战胜饥饿、摆脱贫困,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首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提出了五层次需求理论: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四是尊重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是层次递进的,尤其是作为第一层次的生理需要是一切其他需要的前提,而生理需要的满足总是伴随着贫困与反贫困的斗争史。因此可以说反贫困是人类自身内在化的主观要求,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必要条件。

世界经济的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贫困者依然如故,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主要由非贫困人口获得,贫困者往往很少能够得到,贫者与富者的差距日益拉大。世界各国的反贫困经验说明,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并不能消除社会的贫困现象,经济增长只是为反贫困创造了条件,为实施反贫困措施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手段,提供了反贫困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消除社会贫困现象,只能依靠专门的手段、方法、措施和政策,通过政府、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对贫困的不同根源对症下药进行清除,最终实现真正消灭贫困的目的。③

3.文化变迁理论

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社会或文化的变迁,一般来说是某一社会由于其内在的原因或由于和其他文化接触而引起的变迁。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内因发展的变迁一般源自于发现或者发明;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外因发展或接触的变迁一般源自于借用或者传播。④

4.文化适应理论

文化适应是指移民以融入的方式进入新的环境。迁移人口的适应模式有两种。一是改变自我,用较长的时间进行调适。调适包括:①改变职业;②改变生活方式;③调整社会关系;④参与社交活动;⑤改变居住环境。这些主要是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沃斯的研究成果,他们强调“城市社区”与“传统社区”的差别,雷德菲尔德(Redfield)又提出了“城乡连续统(folk-urbancontinuum)”的概念,他们指出: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被视为人际关系的解组、移民不断个人化、最后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会被统一到现代文化当中的。另一种适应的模式是重建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当移民形成一个移民网络的时候,迁移会在新的社区中重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如海外华人在中国人聚居区建立起来的唐人街。这些移民在美国境内形成许多与原居住社区相似的文化,被称为“姐妹社区”(daughtercommunities),他们沿用原有的生活方式,实现了文化转移。移民专家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一些少数民族的商业飞地和小生境,如对纽约唐人街的研究(1992),波茨对迈阿密的小哈瓦那的研究(1992),赖特对洛杉矶的高丽城的研究(1988)。他们的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网络的存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不仅得到了人力资本,而且通过这些网络资本在一个新环境中求得生存。⑤

四、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移民扶贫异地开发是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1993年以前,“八山半水半分田”的武义县,23个乡镇中有13个在高山、深山区,有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和石山区,其中4万人生存环境特别恶劣。但自从1993年实施“下山脱贫”的扶贫工作以后,武义县走上了“下山脱贫”这个彻底拔除穷根的康庄大道。13年来,武义县通过实施“下山脱贫”工程,使4万多人摆脱贫困。鉴于武义“下山脱贫”工作的辉煌成果,我们运用人类学田野考察方法和人类学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1)从面到点、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的调查研究武义县“下山脱贫”思路、过程及成果,进而以九龙山村为例深入“解析”“下山脱贫”。

(2)了解九龙山村搬迁的过程,即他们从高山到平地的文化变迁过程。

(3)深入调查九龙山村村民下山后对新环境、新生活的适应情况,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就业等方面的适应情况,即他们是如何进行文化适应,走向富裕道路的。

(4)调查研究九龙山村下山后是如何重新构建新的村庄,即村落是如何重构的。

(5)分析武义下山脱贫在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反贫困战略中的价值和意义。

2.研究意义

武义下山脱贫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作为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2003年4月,肯尼亚省长代表团考察了武义县的下山脱贫工作,对武义县的扶贫攻坚战略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004年5月21日,在浙江省农办与武义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下山脱贫工作十周年”座谈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称赞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一个创举。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武义下山脱贫工作被作为扶贫典型加以介绍,把下山脱贫经验向全世界推广。因此,我们认为武义“下山脱贫”对进行人类学研究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下山脱贫”是属于移民扶贫方式,他与库区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相似,如果对武义“下山脱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将对我国的库区移民和生态移民有借鉴意义。

(2)“下山脱贫”是解决我国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武义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它省区的贫困地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武义在反贫困中,创造了下山脱贫的扶贫方法。这是一种非“输血”,又非“造血”,而是彻底改变生存环境的“换血”式反贫困战略,对全球反贫困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4)武义“下山脱贫”的制度创新很有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

(5)对武义“下山脱贫”的研究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6)“下山脱贫”中的村落重构模式可成为一种典范。

五、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经历

1.研究方法

我们应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武义下山脱贫的价值及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政府那获取下山脱贫的相关资料,掌握下山脱贫的工作流程及方法,从而对整个县的下山脱贫工作有个宏观的、整体的把握;其次以下山脱贫村——新九龙山村为调查点,对该村进行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整个搬迁过程,包括他们与政府人员是如何达成协议,如何做通接纳地村民的思想工作,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如何转变的,新居是如何建成的等等,即调查九龙山村的的文化变迁过程;第三是调查村民下山后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如何适应并能够很好的居住下来,为何没有出现一户“返潮”现象,并且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即深入调查村民的文化适应过程;最后我们运用人口迁移理论、文化变迁理论、文化适应理论、反贫困理论分析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人类学价值及意义。

参与观察法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研究者亲自参与并沉浸于一项社会活动或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环境以便对该活动、群体、环境有深入了解的方法;研究者本身成为所了解的社会、团体、活动中的一员。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一方法参与到下山脱贫农民的生活当中,深入观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适应情况。此外,我们还利用了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进行田野工作,获取了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2.田野工作经历

黄兰红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平时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人类学学科正好是人文学科中少有的,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学科。人类学理论可以指导田野实践,反过来,通过田野实践可以提升人类学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与田野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人类学专业的学生,田野考察是必不可少,它正是黄兰红的社会实践课程。

(1)2006年1月14-24日,黄兰红与其师兄覃锐钧及同学张劲夫三人去到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内容是“六巷花篮瑶的社会变迁”,调查期间每天坚持写田野日记,每次访谈都做好录音和拍照;调查结束后,共整理了8份录音。

(2)2006年3月22-28日,黄兰红再次到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进行补充调查,对六巷屯的55户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村委领导进行座谈,到乡政府收集材料,等等。

(3)2006年7月12日-8月27日,黄兰红随同徐杰舜等8人在浙江省武义县进行“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的田野调查,完成《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第四章的写作任务。

(4)2007年元月23日-2月15日,黄兰红与上海大学的博士生农辉锋师兄,以及06级的5位师弟师妹在导师的指派下到广西贺州南乡镇进行了为期24天的田野调查,调查内容是续《南乡春色》之后南乡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目前正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写作。

(5)2007年7月16日-8月31日,黄兰红独自到浙江省武义县新九龙山村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内容为九龙山村下山后的文化变迁过程及文化适应过程,完成60份调查问卷及5万字的田野调查报告,为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同类推荐
  •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本书结合当今教育规律与中学生特点,系统地阐述了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模式,成功教育的经验与发展,中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建构等。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热门推荐
  •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法则

    美国精英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介绍了常青藤教育的99条法则,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当孩子具备了真正的常青藤素质,无论将来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携手,他都能从容面对,继续前行。无需走出国门,您也可以了解到美国精英教育的法则,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与世界精英同步。
  • 考个阴间公务员

    考个阴间公务员

    来到阴间后,张云浩懵了。这里竟然与地球一模一样,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的阴森恐怖!阎王大人竟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并不是传说中那样长着一张能吓死宝宝的脸!原来黑白无常竟然只是阴间其中的一个公务员,而并不是单一的!原来只要成为无常鬼差,就可以还阳以活人之躯来往阴阳两界!“我要考公务员!我要还阳!”本书《考个阴间公务员》书友群:287910730。喜欢本书的童鞋加下
  • 推销策略与艺术

    推销策略与艺术

    《推销策略与艺术》以培养学生基本推销素质和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推销活动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推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技巧。主要内容包括:推销概述,推销员的职责、素质与能力,推销员的基本礼仪,客户分析与推销模式,寻找客户,推销接近,推销洽谈,异议处理,促进成交,成交管理,电话推销,店面推销,推销管理等内容。在简明、扼要地阐述推销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本书注重应用知识的介绍,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编入了丰富的实例,编写了练习题和课堂实训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书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版式设计新颖,可读性强,适宜自学。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仙动云阑

    仙动云阑

    仙道难,多歧路。修仙之后月明初方才体会到这话的真谛,仙路之难不在乎明争暗斗,杀人夺宝;也不在乎长生之道上的踽踽独行,而在乎能否自始至终不忘初心......
  • 远古神龙

    远古神龙

    少年凌云偶得神秘钥匙,误开星空之门,入天龙大陆,得远古龙帝传承。从而喝龙血,修神法,骗龙族,睡龙女,一代枭雄,从此崛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诛神之殇

    诛神之殇

    君不见,天有天边天外天,地有地底府三千,诸神成殇几人归?远征的船队驶向远方,你可曾想过,史诗断裂的地方隐藏了怎样的过往?在更久远的神和英雄共存的时代,在所有史诗都被磨灭的时代,在这片大陆上,英雄的名号将赋予谁?当睁开眼,看到的是神界没落之前的景象,洪荒之中,你又该何去何从?!
  • 先祖遗产

    先祖遗产

    远古的上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似乎已经久远过了任何一个生灵的记忆。但当风吹起,那些灾变、瘟疫、人祸像暴怒的喷火雪山一样从大地涌出。大地尽头的北风地,一只妖被人逼到绝境,走投无路闯下的祸端,让远古订下的戒约焚泯如烟。神与妖不可避免的再次开始厮杀。此时的世间已是神和人的天地,妖怪已经无力反抗。那些穷途末路的流亡者向着先祖的故乡一路逃亡,祈求在那里能够获得安宁。而在这条看似没有尽头的漫漫长路上,某些发现似乎在印证着——此时世间的一切劫数和众生即将卷入的命运洪流,或许早已存在于先祖的预言之中。上一场战争,其实还未结束。
  • 银杏树下的约定

    银杏树下的约定

    她是社会最低级的人:小姐与最富有的黑老大的孩子,她的父亲却在之前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他和他是最好的朋友,却都深爱着她,却不知道他们却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他生病和她分手,他却因此得以机会走进她的生活,她失忆,他以为就此可以拥有她,但是订婚之后她的父亲却要回她,让他们解除婚约,她该何去何从·······
  • 逗逼帮主的日常

    逗逼帮主的日常

    这里不仅仅写的是我的故事,你可以从这里看到你们的曾经,看一代逗逼帮主玩转校园,奇葩人、奇葩事,不求文章宦达,只求青春无悔,逍遥帮主,乐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