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3600000010

第10章 文化变迁:从高山到平地(3)

当政府计划好某个村要搬迁时,通常都是先由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去做工作,找村委的领导和村里年纪比较大的、威信比较高的几个村民代表开会,做通他们的思想,再由他们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做好村民的的思想工作。对于接纳地的村的思想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去做。正是有了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引导,有了董主任孜孜不倦努力工作,才有了今日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2.村支书:支持与努力

下山脱贫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不只是政府部门,也需要村委的支持,特别是村支书的支持。一个村没有一个好书记,这个村也是搬迁不下来。有一句话叫“火车开得快要车头带好”,九龙山村的老支书邓寿明书记就是这样的“好车头”。董春法主任说:“如果当年邓书记不同意搬迁,那今天整个村都还没搬迁下来。”

邓寿明书记自1978年担任九龙山村村长至2002年主动要求辞掉村支书职务,共走过25年村长和村书记的工作历程。看到山上村民的贫困生活,他感到很内疚:自己一个村支书却没有能耐改善村民的贫苦生活。恶劣的生存环境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只能认命了。尽管这样,老支书还是会担心村子的未来,担心村子无法延续下去。这期间,邓书记的思想也在发生着转变。1982年,村里有人要去到南海当上门女婿,他并不支持,认为出去一个,村里就少了一个人。1988年以后,他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认为村里条件太苦,生活贫困,劝年轻人到外面去,不要呆在这里,有人家要就去给人家当儿子,还动员他们去外面当上门当女婿。就拿他的两个儿子来说吧,大儿子1989年参军去到海宁,小儿子去了杭州打工,老书记写信给他们叫他们以后不要再回来了,死都要死在外面,不要死在九龙山。九龙山建村几百年,老百姓过得这么苦,他心里觉得很酸,曾多次伤心地流泪。

当得知县里鼓励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时,邓书记便派人去找扶贫办的董主任,主动要求整村搬迁下山。虽然政府批准了他的请求,可一个更大的难出现了,全村85%的人都不支持搬迁,如何才能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呢?他首先对村委的其他六名成员作工作,如果他们思想通了,群众的思想也就好做了。开始时7名村委委员中只有他和一位经济保管员同意,另外5名成员都反对搬迁,经过多次开会讨论,最终支持搬迁的人数达到6人。得到村委其他委员的支持,邓书记更是信心百倍的给村民细心开导,把山上的恶劣环境与山下的便利条件进行对比,还把对山村未来自取灭亡的担忧告诉大家,这让村民逐渐体会到老书记的良苦用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思想,支持下山。当下山买地需要大笔资金时,他又开始为筹集资金而奔走;搬迁下山后,他又不停地为新村建设而忙碌,自家的房子却迟迟未建好。乡里组织几次去考察旅游,他都没去,他考虑到村里现在还没有富起来,不愿拿村里钱去考察旅游,觉得这样做对不起村里人。2002年他主动辞去村书记的职务,想把一点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他向笔者详细讲述了他辞退村书记一职的原因和现在的生活状况:

我是2002年退下来的,从当村长到书记总共25年,是自愿退下。为了不当这个书记,我逃避,逃到外面去3个月。说实话,在整个村里,我也不是最能干的,也不是最差的,人家都是三层楼房建好了,我家两层还没建好。人家一天出去打个零工30元,我一天出去开会才15元,我在想啊,我一生的青春,一生的精力都放到村集体这里去了,别人房子建好了,我自己的还没有建好。想留一点点时间给自己,所以我退下来。下来之后,我在家养鸡,养了两年,大概有3000只,赚了一点钱,才把房子建好。后来俞源乡的敬老院有一个名额,乡里说优先考虑我,乡长说打了很多次电话我都不在家,最后通过别人打电话到我家里才找到我,第二天我马上到乡里,他说敬老院的工作500元一个月,我叫他让我考虑一下,但他第二天早上就到我家来,他说:“老邓,你现在还能干,再过5年你还能不能干,现在是一个机会,国家创办敬老院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待遇方面我想会慢慢给你提高的。”就这样我去了敬老院,一个月500元,现在提到750元。我要在那里工作15年才能领到养老金,现在才做了3年,还要12年。如果我不做了,做了多少年,就给多少个月的工作给我,当作退休费,比如说我在那里干了10年,每个月工资是1000元,要是不干了,那就给我10个月的退休费,一万元。

邓书记在众人面前流过4次眼泪,不为别的,只为九龙山村能下山脱贫。县里有关部门重视他们,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他激动地流泪;没钱支付宅基地的费用,董主任说会尽量帮他们想办法,他又一次激动地流泪;村子搬下来以后,有一些人风言风语,泼冷水,灰心了,他也伤心地流泪;提到下山脱贫时,他又高兴地流泪。不过九龙山村终归下来了,变成俞源乡的样板村,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老百姓都是说下山脱贫好。董春法主任谈到邓寿明书记时,总不忘提起一张照片:

九龙山的书记很有意思,有一次一个报社记者要我送他两张照片,我选了一张在九龙山村与邓书记的合影,照片上的邓书记头发老长,蓬起来,胡子垃渣,人瘦瘦黑黑的,很难看。我把那张照片拿出去是因为我是第一次到九龙山,觉得很有意义,但邓书记动员我不要拿那张照片去,形象太不好。后来形象大不一样了,头发也漂亮起来了,服装也漂亮起来了,好像变了一个人,各方面都讲究起来,过去是一点都不讲究的。现在生活质量大提高了,卫生观念也改变了。你现在到新九龙山村,可以看到天天有人扫地呢,很干净。

对于过去的形象,邓书记自己也这样说:

当时还照有一张黑白相片,有蒋岩金书记、老董和我,拿着规划图。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过去我是那样子的,那年我正好50岁,今年是61岁,拿那张照片与现在的照片相比,看起来还是现在显得年轻,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为了下山,思想负担重,人开心不起来。

的确,现在的邓书记精神抖擞,能够做非常精彩的汇报,没有人能想到他曾经是一位不太会表达的书记。下山后由于经常有省市委领导到村里来视察,从开始时不会讲到现在的精彩汇报,邓书记的变化实在是大。

3.村民:搬与不搬之争

在实施下山迁移中,政府一直坚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搬迁的群众必须自觉自愿,思想通的,愿望强的先搬;思想不通,愿望不强的,决不勉强。高山深山群众吃尽了山高路远、生存环境恶劣的苦头,单从愿望上来说,大多数群众是希望搬迁到山下平原地区的。但愿望终归只是愿望,真要搬迁下山,一开始还是有很多人顾虑重重。

九龙山村搬迁下山之前,为了干活方便,村里已经有几户人自发的搬迁下山了。但是当全体村民知道九龙山村要搬迁下山时,全村近85%的村民表示不同意,7名村委委员中中人有2个人支持搬迁,可见大家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经过多次村委和村民会议,邓书记把县里、乡里以及董主任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情况一次一次的跟村民讲清楚,他们的思想也慢慢在改变,尤其是县委蒋岩金书记来过之后,群众思想一步一步跟上,也一天一天的发生转变。从1996年3月份开始就不断地做工作,开会时有人说这是在做梦,不可能的;有人说自己没钱,建不起房子,还不起贷款;有人说山下没饭吃;还有人说这是“空口说白话”。就这样,对于“搬”与“不搬”,村民之间产生很大的分歧,发生激烈的争吵。随着一次次村民会议的召开,支持搬迁的人数也在增加,原来一部分反对搬迁的村民也开始转向观望的态度,随大潮。最后,经过多方的努力,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转变观念,同意搬迁。但也还存在一些“顽固”分子。邓书记就向笔者谈起这样一个人:

村里有个老党员,现在不在了,当初我入党的时候是他培养的,我们要搬下来他是不同意的,他说早知道我是这样的人,当时就不该让我当书记,他还说把全村人带到下面去吃什么,吃泥土啊。泥土都还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

总的来说,村民对于搬迁下山,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例如:我下去吃什么?我下去能干什么?我下去住哪里?我死后该怎么办,葬到哪里去?这些问题如果都能够解决好,他们就没那么多顾虑了。过去做工作,老年人的思想最难做,年轻人思想开放些,比较受不了爬山的辛苦,相对容易通些;再一个是年轻人喜欢持观望态度,不知道究竟是下去好还是不下去好,看不准,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这些顾虑究其原因可归为三种:

(1)恋土。年老岁大村民,故土情深,舍不得几代人置下的几间老屋和家产,恋土观念重。他们认为“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老人还会考虑墓地问题,他们住在山上,不通公路的,死后不用火化,可以葬在山上;如果到了山下,在通公路的地方,死后必须火化,他们不太愿意;认为自己反正年纪都这么大了,不下山住死后就不被烧成灰;再有些想法是,就算不怕火化,那骨灰盒又该摆什么地方呢。老人的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墓地问题,政府也已经做出了规划。老董说,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就是再三的跟他们讲清楚:你在山上过了一辈子苦生活,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的?走的是什么路?看什么电影?看什么戏?这样的生活都是过得非常艰苦,而下山以后,到平原去,到集镇去,到城里、城郊去,样样生活都好起来,那里看电影,看电视,走路,坐车,骑车,甚至发展到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而山上是连自行车都没有。

(2)怕吃苦。一些人想到下山要买田地、要建房、要还债,就担心起来,担心将来还不起债,担心今后的生活太苦,认为“子孙后代虽然可以享福,但我们这代人是要吃尽苦头了”。有一个村的党员干部说:“什么下山脱贫,下山脱贫我可以预料,一年稻,二年草,三年讨。”意思是下去第一年没有钱建房,只能在宅基地上种稻子,第二年建好地基就没钱了,地基上就长出草来,房子盖不上去了,第三年就只有去讨饭了。该村4/5的人都下山了,那位党员干部却没有下,后来见到下山来的村民都建起了新房,他便也要求下山。下山后,他第一年建房,第二年建好,于是又编了三句话:“一年建,二年好,三年跑”,意思是第一年建房,第二年建好,第三年跑市场了,赚钱去了。还有些人在山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惯了,怕下去后会比较辛苦。再就是因为家庭穷,下山怕没有钱建房子,也怕房子建造不上去,借钱又借不到。因此,有一部分人思想上想搬,但是考虑到自己经济承受力又不想搬。而政府的帮助也只能在统一的政策范围内,不可能给他们一个特殊的待遇。

(3)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下山脱贫好是好,只可惜国家补助太少了”。正因为存在着这怕那怕,实施下山脱贫之初,等待观望的多,积极主动的少。一些村民依赖性强,过多地想依靠国家补助来完成下山搬迁。

三、下得来:搬迁过程

高山深山里的群众要想真正下得来、稳得住、富得快,需要政府和村民做出不懈的努力。先是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高山深山里的贫困村了解情况,看是否存在“七大难”问题,一旦确定为搬迁村,就要详细了解村里的户数、人口数等情况。然后再了解接纳村的情况,看看他们的户数、人口数以及田地的数量,从而知道他们所能接纳的户数和人数。当这些情况都弄清楚后就开始做下山村和接纳村的工作,还要带下山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接纳村去看建房用地、口粮田和公墓山。如果下山村对这个地方不满意,政府就想办法再找一个接纳村,当然如果多数都满意,就直接定下来。在做接纳村的思想工作时,也会带着接纳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上山参观,让他们切身体会高山深山农民的艰难,对他们动之以情,使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双方的工作都做妥后,就开始谈土地转让费,之后便签定下山脱贫土地安置协议书,然后到建设规划部门,由建设规划部门认定这块地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再到土地管理局,审批建房用地。如果涉及到林木的,还需要林业部门批准,涉及到水面的,要水务部门批准,等等。总之,一个山村的搬迁,需要走很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是不可忽视,困难重重的。正是因为有了县、乡(镇)政府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创造出世界扶贫史上的奇迹:14年间,有346个村、14955户、45657人实现下山脱贫。

1.政府扶持:政策和资金的倾斜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热门推荐
  • 三千位面我为尊

    三千位面我为尊

    主角得到神秘系统,系统内有三千位面。于是主角做起了主神的勾当,让别人卖命给他干活,自己享受所有人的成果逍遥世间。主角从一位貌似成熟的幼稚青年逐步成长为掌控众生的真正神灵。
  • oz深渊魔王

    oz深渊魔王

    有精美可爱的人设!轻松欢乐的日常!流畅刺激的打斗!新人新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人设基本来自谢拉.卡珊娜的《OZ大乱斗》,感兴趣的可以玩玩拉姐的游戏。
  • 无敌主上:狂妃,别逃!

    无敌主上:狂妃,别逃!

    他,是冷血,残暴,孤傲,目空一切的无敌主上,她,是一个睡了一觉就莫名穿越的平凡女孩。他孤傲,无视世间所有,却将她宠得无法无天。敖凌,残暴待天下,只对你一人温柔。
  • 即墨遇缘

    即墨遇缘

    “再穿一次短袖,我们就毕业了”纪念我的初三,我的朋友,我爱ta们
  • 玄天妖僵

    玄天妖僵

    一介书生,寒窗苦读十年,还没到京城却被妖邪杀死,后被山中村民一起埋在了凶地,他会诈尸吗?
  • 情感专家

    情感专家

    她用手掐我,拿打火机烧我,扔茶杯砸我,但是她给我的工钱很高。放心,我有我的办法对付她。我喜欢拿到一切不属于我的东西,从小别针到别人的男人。我爱上了一个人,我想带她走。可是,带她走,我就必须杀死我的妻子。年轻的苏锦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电台情感节目录制,不料一夜成名,变成了一个神秘的情感专家。在朋友的怂恿下,她来到一家心理诊所做起了坐诊专家,其间遇到了各色各样的遭遇情感困惑的人,她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无力去应付这人世间的情感,她根本无法真正地做一个公正的专家,在一次无意的催眠中,她发现关于自己居然还有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尚未解开。心理的摧残,情绪的失控令苏锦红摇摇欲坠,而她的生命之谜究竟是什么?
  • 冷酷男友我回来了

    冷酷男友我回来了

    两年前,他冷酷的说,像你种又丑又平凡的的丑女,我只是跟你玩玩罢了,她伤心欲绝,两年后,她涅槃归来,只为复仇。。。。。。
  • 冰山相公甩不掉:休书无效

    冰山相公甩不掉:休书无效

    第一次他搞大了别人肚子要纳其为小妾,身为妻子她就得忍着,要看着他和小妾拜堂,还要给红包;第二次他带个女人回来,她视而不见,背地躲着明枪暗箭;第三次,他要进她的房间,她直接叫人找了个女人来,“你来我的房间,不过是为了xxoo,喏,这里有个女人,她会让你满足的。”
  • 腹黑小丫鬟:爷你先等等

    腹黑小丫鬟:爷你先等等

    贝果果是凌国公府三小姐的丫鬟,一次意外穿越到了现代,到底一身本事的她到了现代会闹出什么大事呢?会遇到些什么人呢?而她该何去何从?
  • 武陵记

    武陵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