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2700000039

第39章 收藏家罗振玉与他政治上的同路人(3)

王国维自沉身去,有遗折,有谥法,有赐御祭。举丧之际或有人背后稍有议论,但主流还是学界同声婉惜,各大报纸均在“王忠悫公殉节”的大字标题下刊登自沉消息,尚无人提出疑问。民俗学家顾颉刚一个月后,顾颉刚发表《悼王静安先生》,第一次把王国维“做遗老”的责任推到罗振玉身上:“因为他和罗氏的关系这样密切,而罗氏喜欢矫情饰智,欺世盗名,有意借了遗老一块牌子来图自己的名利,他在这个环境之中也就难以自脱,成了一个‘遗而不老’的遗老了。等到一成了遗老,骑虎难下,为维持自己的面子起见,不得不硬挺到底了。”(《文学周报》第五卷第l-2期,1927年8月出版)与此同时,史达发表文章,以尖刻的词句,指斥罗振玉给王国维的葬礼描上“殉节”的色彩:“他一面捏造遗表,对废帝夸示他的识拔忠贞,于是无知的废帝竟下伪谕吊唁,把不值一文的‘忠悫’谥号送给死者,做了个惠而不费的礼物。一面又对王家市恩,表示这荣誉——其实只是个不值一文的礼物,是他的力量弄来的。所以他挽王先生的联语便这样说:‘至诚格天,邀数百载所无旷典;孤忠盖代,系三千年垂绝纲常。’这是多么丑恶的臭架子!他把人家逼死了,他却说人家自己‘至诚格天’,邀取‘旷典’;他既自命忠贞,充当遗老,却自己不肯实行,偏劝人家‘孤忠盖代’,把维系‘垂绝纲常’的责任推在人家的肩头。”

(《文学周报》第五卷一、二合期,1927年8月7日出版)马衡也化名殷南发表《我所知道的王静安先生》一文,谈到王国维的遗老身份时,笔稠稍微婉转一些,但还是有让罗振玉承担责任的一层意思:“他从戊戌(1898)年以后,和罗振玉总是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过,罗是喜欢考古的,所以收藏古器物碑版及各种书籍拓本非常之多。尤其是在那时候,中国有几种考古学材料的大发现,如安阳之商朝甲骨,敦煌之汉魏简牍,千佛洞之唐宋典籍文书等。罗氏都首先见到。他处在这个时代和环境之中,那整理和研究的工作,他当然免不了参加的。于是这垦荒的事业就引起他特别的兴趣,到后来竞有很大的收获了。但这个环境也就不知不觉把他造成一个遗老。”

半个世纪以后,关于王国维的遗老身份还常常被人提起,还有新的发挥。蒋复璁在海外发表《追念逝世五十年的王静安先生》一文说:“因为罗振玉是遗老,往来的也都是遗老,大多是有辫子的,于是静安先生也留有辫子,也变成了遗老。静安先生经罗介绍,认识了升允,升允推荐给溥仪,溥仪召静安先生人宫,在遗老看来是殊荣,据我看,静安先生一生无利禄之思,并不要进宫做官,重要的要看内府的珍藏,到了今天,中外学者都要来故宫研究,其心理还不是与静安先生一样。”王自沉六十周年之际,其门生戴家祥在“国际王国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连王入宫为“南书房行走”,也不认为是遗老的矢忠行为:“至于他自己,一是不想继续呆在姬觉弥搞的仓圣明智大学,二是认为到故宫可读点外间少见之书。后清室内务大臣金梁等图谋复辟,他毫不介入,也可说明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其实,王国维的遗老身份是不容置疑的,他以自沉殉清的说法也很难被否认。张舜徽早在1956年就撰文说明了罗王两人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他写道:“王氏不独在研究学问的体系和方法上与罗氏息息相关,即其对伦理政治的主张,也几乎和罗氏一鼻孔出气。罗氏是效愚忠于清室,恋恋不忘旧主的。王氏也就濡染了这种习气,终年拖着长辫,和一般当时所谓遗老如沈曾植、升允、金梁这般人往来,不知不觉使思想议论都完全遗老化了。当1922年他四十七岁时,由升允的推荐,到清官里去教溥仪的书,他便视为一生莫大的荣誉。不久,又由空虚早已退位的皇帝‘加恩赏给五品衔,并赏食五品俸’,后又赏他‘在紫禁城骑马’,他更看成深恩厚泽,时时在想如何感恩图报。当1924年冯玉祥的军队到北京,逼逐溥仪出宫时,王氏陪侍左右,顷刻不离,连1925年他接受清华研究院的聘请,也还是溥仪吩咐他去的。后来溥仪移居天津,他还时去请安。到1927年6月2日,他竞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而死,年五十一岁。”(《中国史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经过十年改造而于1950年代末获得特赦的溥仪,在其1964年首版影响很大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又一度翻起旧说“罗买王稿”。他写道:“我后来才知道,罗振玉的学者名气,多少也和他们这种特殊瓜葛有关。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过罗振玉的帮助,王国维后来在日本的几年研究生活,是靠着和罗振玉在一起过的。王国维为了报答他这份恩情,最初的几部着作,就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殷虚书契考释》,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甲骨文的究成果。

傅斯年则是《殷虚书契考释》系“罗买王稿”一说的始作俑者。他在1945年发表的《殷历谱序》写道:“此书题罗振玉撰,实王氏之作,罗以五百元酬之。”一年后,郭沫若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而发表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鲁迅与王国维》,以有成就的甲骨学者身份,进一步发挥了傅斯年所谓“《殷虚书契考释》是罗买王稿”的无根之说。他写道:王国维对于罗振玉“似乎始终是感恩怀德的,他为了要报答他,竟不惜把自己的精心研究都奉献了给罗,而使罗坐享盛名。例如《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实际上是王的着作,而署的却是罗振玉的名字,这本是学界周知的秘密”,是罗花了二百元买去王的稿子,其时这相当于五六口人在日本一年的生活费用,“王考虑很久,没有别的办法,乃接受了罗的好意”。

郭沫若发表这篇文章以后的几年里,《殷虚书契考释》的原稿尚在罗振玉第四子罗福葆(君羽)手中,他是罗家子弟中唯一在伪满政府中当过行政官的,抗战胜利后移居北京,约在1951年将此稿卖给陈梦家。陈则以实证解决了《殷虚书契考释》究竟出自于何人之手:“1951年我得到《殷虚书契考释》的原稿本,都是罗氏手写,其中书头上常注有某条应移应增改之处,并有罗氏致王氏便笺请其补人某条者,称之为‘礼堂先生’。《考释》的纲领和分类次第,与罗氏以前着作实相一致,不过有所改善而已。在编作中二人对细目的商榷则确乎是常有的,由稿本与初刊本相较,王氏在校写时对于行文字句的小小更易是常有的,但并未作重大的增删。都邑一章引用今本《竹书纪年》,和王氏的看法大相违背。”(《殷虚卜辞综述》第二章第一节,中华书局1988年版)1956年张舜徽发表《考古学者王国维在研究工作中所具备的条件、方法与态度》一文,他指出,王国维非常尊重罗振玉学术上的贡献,“后人徒然看到罗氏所着《殷虚书契考释》是由王氏手写上石,竟臆断此书为王氏作。如果真能起死者而问之,王氏也不会接受的。所以王氏平生治金石,治甲骨,无疑是受罗振玉的影响为最大”。

与“罗买王稿欺世盗名”同样具有巨大影响的是生活上的“逼债说”,此事由史达《王静庵先生致死的真因》开头,他在《王静安先生致死的真因》一文中写道:“据熟悉王罗关系的京友说,这次的不幸事件完全由罗振玉一人逼成的。原来罗女本是王先生的子妇,去年王子病死,罗振玉便把女儿接归,声言不能与姑嫜共处。可是在母家替丈夫守节,不能不有代价,因强令王家每年拿出二千块钱交给罗女,作为津贴。王先生晚年丧子,精神创伤已属难堪,又加这样地要索挑唆,这经济的责任实更难担负了。可是罗振玉犹未甘心,最近便放了一枝致命的毒箭。从前他们同在日本,曾合资做过一趟生意,结果大大攒钱,王先生的名下便分到一万多。但这钱并未支取,即放在罗振玉处作为存款。近来罗振玉忽发奇想,又去兜搭王先生再做一趟生意,便把这存款下注作本。王先生素不讲究这些治生之术的,当然由得他摆布。不料大折其本,不但把这万多块钱的存款一箍脑儿丢掉,而且还背了不少的债务。罗振玉又很慷慨地对他说:‘这亏空的份儿你可暂不拿出,只按月拨付利息好了。’这利息究要多少?刚刚把王先生清华所得的薪水吃过,还须欠些。那么一来,把个王先生直急得又惊又愤,冷了半截,试问他如何不萌短见?这一枝毒箭,便是王先生送命的近因。”

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的说法有所变通:“据说他的死,实际上是受了罗振玉的逼迫。详细的情形虽然不十分知道,大体的经过是这样的。罗在天津开书店,王氏之子参预其事,大折其本,罗竟大不满于王,王之媳乃罗之女,竟因而大归。这很伤了王国维的情谊,所以逼得他竞走上了自杀的路。”

郭说到了溥仪手里,情节上又略有变化,在1964年出版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这样写道:“罗王二家后来做了亲家,按说王国维的债务更可以不提了,郭沫若(左二)与友人合影其实不然,罗振玉并不因此忘掉了他付出过的代价,而且王国维因他的推荐得以接近‘天颜’,也要算做欠他的情分,所以王国维处处都要听他的吩咐。我到了天津,王国维就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之后,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头,罗振玉竟向他追起债来,后来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国维,逼得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于1927年6月2日跳进昆明湖自尽了。”对这段话,溥仪还特别加了页下注,讲了一个“传闻”“我在特赦后,听到一个传说,因已无印象,故附寄于此,聊备参考。据说绍英曾托王国维替我卖一点字画,罗振玉知道了,从王手里要了去,说是他可以办。罗振玉卖完字画,把所得的款项(一千多元)作为王国维归还他的债款,全部扣下。王国维向他索要,他反而算起旧帐,王国维还要补给他不足之数。王国维气愤已极,对绍英的催促无法答复,因此跳水自尽。据说王遗书上‘义无再辱’四字即指此而言。”

面对弥漫于世的不实之论,继祖师作为罗振玉嫡孙而从知情人的角度,作为古文献知名学者而从文化史的角度,都有权利还历史以清白和公正,遂在1982年第8期《读书》杂志上发表《跋(观堂书札)》一文,最先披露了王国维在1926年10月24、25、31日给罗振玉的三封信,其内容主要讲王之长子潜明去世后,王将海关恤金寄罗,而罗先不肯收,直到最后才勉强收下。这一事实令罗振玉收藏的萧云从(明)的山水画“逼债说”不攻自破。不久,继祖师又以《(观堂书札)再跋》一文再论及此:“殷南、史达等人因为钦服王先生的学问,而恨其不能随俗浮沉,又惜其中寿而死,不能竟其所学,但是他们不从王先生的思想、情感、行动、生活方面去找他所以决然一死的原因,而产生了不切事实的歧想,说是死于逼债,谁逼的呢?却是与王先生志同道合了大半辈子,平时推财不吝,晚年偶尔产生龃龉,连自己女儿应得的一份三千元恤金都辞让不受,但偏要为女儿向王先生每年索取津贴两千元的罗振玉,这不是天大的滑稽吗?但他们主观上还是从倾佩和爱护出发,王先生之死完全和他们的主观愿望相反,于是极力把王先生拉到自己这一边,而不顾客观事实。殷南等人是如此,王门弟子中某些人也是如此。”(《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三封信发表后,王门子女也出来说话了,王东明评论道:“以上三信,先父在沉痛中,用笔仍委婉恳切,尚期异日再见,毫无绝情之意。经过一再恳求,大嫂才把遗款收下了。”又说:“先父返平后,因大嫂曾变卖首饰为大哥治病,将医药费用寄至罗寓,归还大嫂,罗将此款退回,又寄,又退。最后结果如何,已不复记忆,至传闻罗向先父索大嫂生活费大洋每年贰千元之说,似不确实,若果有其事,先母必然知道,而先母从未提到过。至于与罗氏合伙做生意,赔本后逼债之说,更属无稽……先母在世时我曾问过她,她当即否认。”她还谈到自己的一点认识:“我常常痴想,如果二人不失和,父亲伤心时得到挚友的劝解慰藉,迷惘时获得劝解宣泄,或可打消死志。拉一把与推一把,其结果就不可以道里计萧云从(山水画)了。当然,这只是为人儿女的想法,试想一个人不惜以死为解脱之道,其原因绝不会是单纯的。当然,如因此而径指罗氏逼死父亲,也是有失公允的。”(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10月23日)读者当然能够理解作为女儿这样讲时的心情,毕竟她还是很理智、很客观的。至此,王国维致罗振玉最后三封信发表,罗王两家后人均出面否认,“逼债”致死说才得以澄清。

罗振玉和王国维一起,作为国学大师而在殷商甲骨文字、敦煌写经、汉晋简牍,以及古器物学领域内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并导致“罗王之学”的形成,改变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面貌,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将永远造福于后世学人。然而,作为效忠于溥仪的政治同路人,两人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不但导致了王的自沉,也导致了罗最终走上叛国之途。

“九?一八”事变后,罗振玉积极参与制造“满洲国”的活动,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等职。1937年6月退休。1940年病死旅顺。

同类推荐
  • 铁血续明

    铁血续明

    平明乱,灭建奴,扫边患,扬汉域。左手文化,右手武功,势要大明帝国拓疆万里,扬威寰宇!大明帝国兵锋所向之处,就是我华夏文明传播之时。尔等化外小民,岂不喜闻乐见,实乃你们之福。如若不然……本书有沉重,有轻松,亦庄亦谐。欢迎书友加入《铁血续明》讨论群:236475854恳请帮忙收藏推荐,谢谢!
  • 三国之八极纵横

    三国之八极纵横

    滚滚长沙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乱世,出现了太多英雄,又埋没了太多英雄,高顺以八百陷阵营无敌天下,麹义率先登死士决胜幽州。看古武术传人韩麒带着这群埋没名将如何争霸天下。
  • 田雨公传略

    田雨公传略

    本书主人公田雨公(1808~1876),字敬堂,又字砚农,号杏轩。清嘉庆十三年八月初十出生于山西省盂县香河村。在历史过往中曾出现学而优,优而仕,仕而有名者如明之史文焕,清之武全文、王珻、武承谟、张在田、田兴梅、田嵩年、田国俊、刘声骏、李嵉龄等令后人景仰的先贤人物,田雨公便是众多佼佼者之一。
  • 不列颠风云传

    不列颠风云传

    历史背景为欧洲中世纪中期,具体在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后发生的事情。但内容多为虚构,请勿与历史挂钩。
  • 舞弄风云

    舞弄风云

    我应该做统军百万的元帅还是做万古帝王呢?还是帝王吧!我要开创一个万世不灭的基业新书《正邪星主》正式发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推荐
  • 轮回传纪

    轮回传纪

    七星锁芒,八卦封天,阴阳相合,是巧合?还是惊天的布局?上古禁空的神之禁地,旷古神秘的万龙伏尸棺,极北之地冰封千年的神秘女子,漠西大荒的乱葬众神墓地,南冥九幽深渊的炼狱魂界,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通天之塔封印的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古老千年传承的预言,在无尽的永恒之后,是一切的结束,还是宿命的轮回?一切都仿佛刚刚开始…
  • 常伴你侧

    常伴你侧

    白琳和青梅竹马秋冷陵游玩间,遇到了继位后微服私访的赤燕国皇帝慕容启天,他对白琳一见钟情,于是展开轰轰烈烈的追女大战,三个人一起游历各国,白琳和慕容启天两人从误会到相识再到相知,后到相爱,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而暗恋着白琳秋冷陵在无果后黯然退场。白琳和慕容天启最终修成正果,白琳被封为皇后成为了后宫之主,引起了慕容启天那些妃子的记恨,为了维护爱情和地位,白琳不甘示弱开始了争宠大战,中途遭人陷害,让人以为是她把和嫔推入湖中,后和嫔被检查出怀有身孕,柳妃添油加醋,白琳的侍女也指正是她,白琳辩无可辩,慕容天启对她失望,之后又经历了许多,白琳最后坐稳皇后宝座,两人感情更胜以前。但是……
  •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食梦事件记录册

    食梦事件记录册

    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人们的梦境会被吃掉,被吃掉梦的人将会不断的出现新的状况,究竟是生理病毒,还是另有隐情。
  • 快穿之男主大人别想逃!

    快穿之男主大人别想逃!

    不定期更新。一一一一一分一一割一一线一一一一一一(1v1)遭男友背叛因意外死亡的她被神秘系统选中为宿主来完成随机任务,需要帮助女配们攻略心仪的男主,并且帮助她们完成未了心愿才算完成任务,才可获得积分,积分足够后则可以实现任何愿望。……在穿越过程中碰到了各种各样的类型男主,苏宁表示吃不消啊!!!“唉,没办法!为了能回去!我一定要把‘这些’男主给攻略了!”————最后苏宁才知道,原来这从一开始就是场阴谋!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五(2)班的那些事

    五(2)班的那些事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读者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美丽人生。在日常生活里,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呵护心理健康。殊不知,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悉心护理的。《悉心呵护心灵健康》为您解答一些心理上常见的问题,教你如何投资和呵护心理健康,让朋友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理。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