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热衷于学问和著述的作家,他的性格非常优柔,再加上过于率真,因此在辛辛苦苦撰写著述后,如看到与自己观点相异的读物,就忍不住赞叹说:“噢,原来还有另一套思考方式啊!”于是将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曾付梓问世。
过度掉落“铁床陷阱”,将自己意见视为绝对,而强烈排斥他人意见,固然缺乏包容力。但像前述作家一样,也太矫枉过正了。事实上,朴实是非常珍贵的特质。孩提时代,心灵如张白纸,全然地接纳“这种想法”或“那种意见”,才得以培育出正确的观点。长大成人后,则须具备不掉落“铁床陷阱”的正确态度。在我们内心,须有坚定的信念,只是不可过分执著。对于其他各种各类的看法应坦然地接触,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格。
烦恼的头发
有一位中年男性,长了一头浓密的黑发,这本是他值得高兴的事。可是,最令他烦恼的不是工作,而是他的一头乌黑的秀发。剪短的时候,他觉得留长发好看。好不容易头发留到肩上,他觉得怪怪的,又去烫成卷发。过不了几天,他又觉得还是剪短比较像个男人的样子。一年365天,经常看到的情况是——随着他的心意摇摇摆摆,他的头发也跟着长长短短,反反复复了好几次。
两年过后,一位朋友忍不住问他:“老兄,你到底喜欢长发还是短发?”
他耸耸肩,说:“唉!不知道!我还在摸索呢!”
埋怨现状永远比提出建议简单;破坏现状永远比建设未来容易。但是,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不满也永远不会改善。人生,很多时候说“不知道!”可以代表谦虚;但是,对自己身上的事推说“不知道!”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不负责任;二是缺乏自信。
头发爱留多长,是自己的事。工作该怎么换,也要靠自己决定,这些和别人都没有关系。不过,若是能早点拿定主意,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别人才能给予适当的配合或协助,自己也比较容易成功!
人生的休止符
一位老板如愿以偿地开了一家咖啡馆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自己做老板的辛苦。光是全年无休的工作方式,就让他尝尽了“为了理想,失去自由”的滋味。
“何必这么辛苦呢?每个星期休息一天吧。”朋友劝他。
可他有千百个理由:“店租很贵,一天不营业就等于成本相对地增加;附近商圈竞争激烈,一天不开店,生意就会被别人抢走……”
于是,这位老板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开店、打烊,欢喜、抱怨。
直到有一天他的忠实顾客开口跟他说:“老板,你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是不是工作太累了?应该休息一下或出去旅行。”
听到“休息”和“旅行”,虽然他整个人像触电般震动了一下,回应说:“是啊,是啊,你说得有道理。”心里却想:“你懂个什么!每天做生意,损益都快不能打平了,还想休息?”
后来,生意越来越差,客人越来越少,他越来越焦虑。请教一位很有经验的开店前辈,对方提出的建议,居然和那位顾客给他的忠告一样:“休息一下,至少每个星期有半天暂停营业。”
“如果不营业时,有客人想来惠顾呢?”他问。
“如果他们真的很喜欢你的店,自然会配合你的营业时间来。”
“可是别人都全年无休啊?”他又问。
“是店面全年无休,不是工作人员全年无休。等你生意稳定了,多请几位人手来帮忙,人员就可以轮休,店面全年无休。”
这次,他照做了,效果很神奇。一星期少了半天营业时间,业绩并没有往下滑,顾客反而都对他说:“老板的气色看起来越来越好了。”
动听的乐章,中间常有一两个休止符,人生也是这样,不可能不需要几个休止符。休息,不一定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有时候,休息只是为了让你有机会转身审视过去;有时候,休息就只是为了休息而已。
另一种快乐
成功者曾是某公司一个普通的职员。他从一个普通职员起步,成为一个大公司的老总。
有一天,朋友和他聊天时问他:“还是一个普通职员的时候,你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看其他人那么悠闲自在,你当时就不会像他们那样好好放松自己吗?”
“我喜欢忙。因为忙至少表示公司暂时还少不了我。如果你不忙,很可能这就是你即将被炒鱿鱼的危险信号。”成功者深有感触地说,“人人都崇尚自由,然而,自由的底线是自律,越过这个底线,不仅会失去快乐,而且自由也会丧失。”
一个成功的人,需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比如,别人在喝酒、猜拳的时候,你能否去工作?别人在跳舞的时候,你能否去读书?别人还在蒙头睡懒觉的时候,你能不能早点起来?别人在休息的时候,你能否去流汗?别人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你能否去冒风险?要获得成功,你必须克制自己,在这些方面付出代价。
说到底,自律就是要克制人的劣根性。不能自律的人,迟早是要失败的。生活中,不少人都成功过,但是只是昙花一现,根本原L大j就在于他缺乏自律、忘记了自律。倘若一个人忽然一夜暴发了,他就会认为:原来成功这么容易啊。这样,他就很可能放松自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试想,他这样是不是会造成家庭不和?家庭不和就会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会无心工作,无心工作就会导致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就可能使自己血本无归,因而使自己再变成穷光蛋。
自律也可能是“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但也是人生的另一种快乐。
CD人生
有人说,人生像是一张CD。CD里有轻快的旋律,也有幽沉的曲调;有欢乐的歌词,也有低迷的独自;有惊心动魄的前奏,也有戛然而止的结尾。
还有人说,听完一张CD,像是经历了一场高低起伏的人生。如果只喜欢其中的某一首曲子,反复听久了反而觉得腻,所以,还是规规矩矩地从第一首开始听吧,听到喜欢的旋律响起,才有“终于轮到它了”的惊喜。就如人生里期待已久的某一刻,会让你有“终于走到这里”的感动。
人生总是要经历高低起伏,才不会觉得腻。若是一个停留在高音的状态,又怎能体会低音的深刻?
想要多少
一个冬日的黄昏,美国钢铁大亨卡耐基独自漫步于纽约的曼哈顿广场。这时,一个衣不遮体的人抖抖瑟瑟地向他走来。
很明显,这个人似乎流浪街头已有多日,愁容满面,饥不可忍。
卡耐基心里想:他一定会走过来乞讨几美元,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正如卡耐基所料,那人走近卡耐基央求说:“先生,能否给我几美分?我想买块面包填一下饥饿的肚子,不然我熬不过今夜了。”
一看见他还是个年轻人,卡耐基一开始有些犹豫,但想想在冷月夜他还食不果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几美分实在是微不足道。
“为什么你只要几美分,不要几美元呢?”卡耐基还是感到奇怪。
“对,就几美分。我只要几美分买块面包就行了。”那年轻人忙不迭地回答。
哦,原来如此。卡耐基掏出几美分递给他,并说道:“年轻人,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就看你想要多少。”
年轻人听了后一怔,然后,猛然看了卡耐基一眼,接过钱转身离去。
后来,这个年轻人才知道这个人就是卡耐基,并牢记他所说的话,经过拼搏也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有人常感叹,为何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有如此悬殊的差别?为何有的人的人生充满了喜悦,事事都那么顺利,而有的人却露宿街头,靠乞讨为生?这可能正印证了卡耐基对那年轻人所说的话:人生会给予你所要的一切,只要你真的想要,想要多少。有了这种信念,才不会苟且偷生,而是积极地面对人生。
感受惊喜
有位作家在一个残疾人联谊会上,与中学时的一位同窗不期而遇。
坐在轮椅上的同学说道:“老同学,还认得我吗?”
看着眼前这个轮椅上的同学,作家在朦胧的记忆中想起来了,中学时期,这位男同学是一个追、赶、跑、跳、蹦,终日驰骋于球场的活泼男孩,万万没想到今日也成了“轮椅族”。
一阵寒暄过后,这位后天残疾的男同学说:“如果不是毕业后的一场劫难,我总认为人到了适婚年龄,结婚生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老天和我开了个玩笑,让我成了后天残疾者;也没想到还能结婚,老来得女,我终于认识到了人生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事。”
又在一个毕业典礼上,许多家长们坐在一起,聊的不外乎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右邻的妈妈对作家说:“恭喜你儿子如愿考上了重点中学,其实,以他在班上的一贯表现,上重点中学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虽然这位家长说话的口气是那么的肯定,可左邻的妈妈则忧心地说:“我家的儿子按理说是可以考上重点中学的,可是偏偏事与愿违,我真感到难受。”
生活中,我们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经常用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去面对很多的人、事、物,包括自己的家长。君不见,妈妈终年替我们做饭,我们觉得理所当然,丝毫没有惊喜的感觉。可是。偶尔朋友请我们吃了一顿饭,我们却感激得五体投地。
如果一切事都是理所当然,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平淡无奇,甚至还会引起冲突,不但少了一分赞美,也多了一分苛责,甚至也失去了感恩的心。如果我们能换个想法,凡事抱持着“理所不当然”、“事事皆非想当然耳”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就会更加知恩、惜福、感恩、感德,就更能珍爱世间万物,就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惊喜。
清空心灵的垃圾站
一个深为数学老师器重的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前都会得到数学老师布置的两道数学题,晚上做好后,第二天上学后交给老师。
有一次,这个学生回家后,发现老师给的他两道题中,最后一道似乎有些难度。他想:以往每天的两道题,我都很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早该增加点分量了。
回家后的当晚,他和以往一样志在必得、满怀信心地沉入到解题的思路中。最后一道题稍微难一点,他多花点时间,再换了一种思路,终于把这道题给解决了。但他还是感到一些内疚和自责,认为辜负了老师的栽培:一道题竟然做了几个小时。
第二天上学后,当他把这两道已解好的题一并交给老师时,老师惊呆了:原来,最后的那道题竟是在数学界流传百年而无人能解的难题。老师没在意把它与另外一道普通题混在一起,交给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在不明实情的情况下,意外地把它给攻克了。
这则故事颇令人深思。这个学生一贯都能攻克老师布置的作业题,但是,假如知道这道题的来历,他还会在一夜之间将它攻克吗?由于心理上的怯懦和准备不足,加之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为自己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障碍。这个学生因为没有这些障碍,攻克了世界数学难关,这也正印证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古训。
存储在心灵中的传统观念,自觉不自觉地引导我们继续采用原有的行为方式,尽管主观也不希望那样,但这种方式很难从心灵中清空,使得我们在生活中,往往知难而退,优柔寡断。
这才是人生最大的难题。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放下一切身体或心灵的负重,清空这些垃圾,那么就可轻装上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