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5200000013

第13章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1)

智取城防图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太原攻坚作战中,我地下工作者凭借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本领,巧妙地获取了阎匪大量军事情报,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里,说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行动。

1948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太原城内府西街谦益信自行车行经理张全禧正在整理东西,准备收摊子。忽然,进来一位农民打扮的中年人。此人头上蒙着一块白毛巾,腰间系着一条半旧的黑腰带,一进门就冲着张全禧说:

“经理,我有辆杂牌自行车,断了三根辐条,劳驾给修修吧?”

张全禧一听是规定的联络暗号,马上对答:“不客气,不客气。”

“那就谢谢了。”

“不用谢,不用谢!”

张全禧一步跨过去,紧紧拉住对方的手:“你是老李同志吧?”说着,便把那人拉进里屋,关上了门。

老李悄声对他说:“九○九负责同志派我来,给你交代一个任务:乔亚和刘鑫同志被叛徒出卖,牺牲了。城防图落到了敌人手里。咱部队很快就要攻城,要你尽快搞到一份更为详细的城防图。”

原来,为做好攻城的准备,准确地查明太原城内外的工事构筑和设防情况,我太行军区情报处所属小常村情报站的负责同志,指示埋伏在太原晋山中学校内的共产党员乔亚同志,设法绘制一份阎锡山的城防图。

乔亚同志接受任务后,秘密地展开了工作。他在1947年8月间,因领导本校的学生运动,曾被阎锡山的特种警宪指挥处扣捕过。后来,我地下组织通过多种关系,将他营救出狱,但敌人仍在暗中对他严加监视。这些,乔亚同志早已发现,可他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任务,依然团结本校的进步青年学生刘鑫等人,利用被敌人抓去修筑工事的机会,一点一滴地积累资料。白天挖工事,夜间绘地图。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绘制成了一套城防简图。把阎锡山的主要城堡、战壕、炮兵部署等情况,一一绘录了下来。由于敌人对他监视很严,他便派了一个学生,打捞成小商模样,完成递送任务。不料,这个学生中途被捕,城防图落到了敌人手里。这个学生经不住威逼利诱,叛卖了乔亚和刘鑫同志。当夜,他们被捕,第三天就被杀害了。

小常村情报站九○九首长得知此情况,考虑再三,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老地下工作者张全禧同志。

张全禧送走了老李同志,回来反复琢磨着完成任务的办法。他想,要搞到敌人整个城防的部署和设防情况,如果单靠自己收集,恐怕一时难以完成。即使搞成,也不全面。最好能从敌人内部找一个了解城防情况的人。他想来想去,想起了去年春天结交的一个阎匪军官。

那天,张全禧正在给一位顾客整圈,一个阎匪军官推着自行车,来到车行门口,对张全禧说:“前胎跑气,请给补一下。”

张全禧把他让进里屋坐下,给他沏了一杯茶,让他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张全禧便把修好的自行车交给了他。他要付钱,张全禧没有收。

过了十来天,那个阎匪军官又推着车子来到谦益信车铺。说车子骑着沉重,让给他擦洗一下。

张全禧让他放下,3天后来取。

张全禧给他擦洗了一遍,还把车子送到别的店铺,喷了漆。那个阎匪军官来取时,见车子大变了样,心里十分高兴。要付钱,张全禧又没有收。

连着几次接触,张全禧给那个阎匪军官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他拍着张全禧的肩膀,说张经理为人慷慨,讲义气。

以后,张全禧多方打听,了解到那个阎匪军官姓黄,是阎锡山的侍从参谋。他从小家境贫寒,民国初年时,曾在太原工艺实习工厂当过学徒。后来,投靠阎锡山的军队当了兵。

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和师的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因执行命令不坚决,被阎锡山撤过几次职。到现在,只落了个有职无权的闲散职务——侍从参谋。

张全禧还了解到,这个贫苦家庭出身、中途发迹起来的旧军官,还有一定的正义感。日寇投降时,他曾经对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理想,抱有美好的希望。但是,当他随同阎锡山返回太原之后,所见所闻,与他想象的大不一样。日军司令登田,依然骑马佩刀,在太原市内耀武扬威。

日本士兵,拒不交枪投降,还在烧杀抢掠,奸污妇女。伪省长、汉奸苏体仁公然出入于阎锡山的家门。汉奸杨诚、赵瑞竟然被提升为山西省防军司令。反动头目王靖国、梁化之、杨贞吉、赵承授等,则各立山头,明争暗斗,搜刮勒索,大发横财。这些无情的事实,使这位黄参谋逐渐产生了不满情绪。他越想越觉得自己过去的美好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加上,近年来连续遭受阎锡山的排挤打击,经济上也有许多实际困难。他便从此消极抑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痛苦之时,他也曾想过自己的出路,或是利用现有的职权,捞点外快,弃戎经商,维持以后的生活。或是到外省去,投靠旧关系,脱离阎锡山的控制。

张全禧了解到这些情况,对黄参谋的接待更加热情。他从经济入手,常常投其所好。有时,从北京托人买些好一点的水笔、图章、打火机等日常用品,送给他。逢年过节,带上许多食品礼物,给他送去。有时还送他一些现金。遇上他心情不佳,张全禧还陪他到酒馆,谈天说地,借酒浇愁。天长日久,彼此越来越近乎。黄参谋全家,都对张全禧感谢不尽。

就这样,张全禧利用巧妙的活动方式,和这位侍从参谋彼此交往着,一直维持到现在,丝毫也没有暴露自己地下工作者的身份。

张全禧分析了这位黄参谋的处境和各方面情况,决定利用他来完成绘制城防图的任务。

一天晚上,张全禧带着一个从北京买来的马蹄表,来到黄参谋家。黄参谋正伏在桌子上写东西。他见张全禧进来,连忙让坐,又去泡茶。

张全禧走近桌子一看,原来黄参谋正在给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写信。这几天,黄参谋的情绪很坏,对阎锡山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周围都是阎锡山的亲信爪牙,加上梁化之的特种警宪指挥处控制很严,彼此谁也不敢私下议论。一旦发现,不是杀头,就是坐牢。黄参谋早想向陈长捷发泄自己对阎锡山的愤怒,想写封信去,可又不敢公开投寄。最近他听说,他的一个下级军官,因双目失明,要坐飞机经天津,转南方某地疗养,便赶忙写封长信,托这个军官路过天津时,转递给陈长捷。

信的大概意思是,目前,阎锡山在山西的地盘日渐缩小,全省的军政单位和要员,都撤了回来,聚居在太原城周的狭小地区。城里城外,物价飞涨,一日数变。粮秣军饷,完全断绝,每天仅靠几架飞机空投接济,可大部分空投物资都落到了解放军的手中,城内所得无几。杯水车薪,实难长久支持下去。太原城里到处一片混乱,每天都在为吃饭闹纠纷。大部分士兵由于营养不良,变成了夜盲眼。

投机钻营,贪污诈骗之风充斥各个军政机关。古人说:“失民者亡”,这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此发展下去,前途很难料想。因此之故,我想离开此地,前往“钧座”那里效力,万请“钧座”设法予以安置……

黄参谋端茶过来,见张全禧正在看他的信,吓得心里乱跳。他脸色很不自然。语无伦次地说:“近来心情不好,随便写封信,想些办法……”

张全禧心里暗自高兴。因为这一下,可抓住了黄参谋的把柄。但他还是对黄参谋的遭遇表示同情,说:

“你还是不要太急,忍耐忍耐也有好处。其实,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天津也不一定会比这里好多少。你敢断定天津就比太原好吗?我劝你还是看看情况再说。到非走不可的时候,自然会有路可走的。”

黄参谋听着劝告,不住点头,表示感激,但他还是捏着一把汗,生怕张全禧给他泄露出去。

张全禧坦白地对他说:“请你放心,我绝对不给你外传此事。”

黄参谋听了此话,才算放了心。但他并没有细细琢磨张全禧话中的真实意思。后来,还是把这封信继续写完,托人带走了。

张全禧抓住了黄参谋的把柄,以后的交往,也就不再仅仅局限在经济上。彼此的谈话内容,带上了越来越浓的政治色彩。

有一次,张全禧试探着问道:

“黄参谋,听人家说,城里不如乡下好。乡下又不如山里好。你去过山里吗?”

黄参谋问:“你说是那个山里?”

张全禧说:“比如,像辽县(今左权县)、昔阳那一带。”

黄参谋连连摆手说:“那些地方都是八路军的地盘。我怎么能去?没有去过。”

说完,稍微停了一下,他又感慨地说:“不过,叫我看,这年头,城市也真不如山沟里好。起码不受这么多的窝囊气。”

两个人聊到这里,张全禧进一步摸了他的底,又趁机给他描绘了一番山里的景致,便告辞走了。

半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张全禧又去和黄参谋闲聊。聊着聊着,话便转到正题上,他说:

“黄参谋,说实在的,我过去曾经去过太行山里,也多少认识几个解放军。现在我想,咱们要是能和解放军取得一些联系,万一将来城破呆不下去,我们也可另图打算。你说,我这想法怎地?”

黄参谋听完,没有马上表态。停了一会儿,他开始追问张全禧的身份和历史。

张全禧毕竟是个老地下工作者。他严守党的地下工作原则,一点也没有泄露自己地下党员的身份。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我的老家住在太谷小常村。5年前,才搬到太原,撑起了这个谦益信车铺。在老家时,有一次我掩护过八路军的两个地下工作人员。和他们也算是认识,有那么一点点联系。”

黄参谋问道:“现在还有联系吗?”

张全禧说:“在老家时,他们常来看我。现在来到省里,和他们见面的机会少了。”

黄参谋哼哼哈哈地应着声,态度还是不明朗。张全禧分析,他之所以还犹疑不决,一是因为对我党我军的具体政策,还不十分了解。再者,是因为他总认为只有去投靠老上级陈长捷才是出路。因此,张全禧和他谈到这里,再没有往下说,便分手了。

1948年11月,天津解放,敌警备司令陈长捷被我军活捉了。

张全禧得知,心中暗暗高兴。他当天晚上,便带着这个消息去找黄参谋。一进门,见黄参谋独自呆呆坐在那里,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看来,他已经得知陈长捷被活捉的消息了。

张全禧见这是个好机会,便说:

“黄参谋,形势发展很快,有的根本估计不到。看来,投奔天津这条路,是走不通了。我们还是另图打算吧!”

黄参谋情绪很坏,答腔道:“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呢!弄不好,太原城破,我也会走陈长捷的路。”

张全禧便给他分析了他与阎锡山的亲信爪牙的区别,肯定了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指出,只要愿意和人民站在一起,再不做有害于人民的事,人民是既往不咎的。解放军也是会衷心欢迎的。

张全禧如此这般一说,果然奏效。黄参谋沉思了片刻,忽然问:

“张经理,依你之见,我现在这个样子,能不能去投靠解放军?”

张全禧说:“让我说嘛,那有什么不能的?你要真心诚意,我可以帮忙。我们村就有解放军的地下工作员。我和他们联系联系。”

张全禧边说,边注意观察黄参谋的表情。见他并无反感,又接着试探着说:

“如果真的要走这条路,得赶快下个决心。再说,要走也不能就这样走。最好,在走之前能做一些工作。”

黄参谋听张全禧说的都在理,一个劲地点头。最后,他长吁了一口气,说:“原先,我是‘亲训师’的参谋长。那会儿,就是活捉他阎锡山,也能办得到。现在,兵权失手,不能接近他,又能做些什么工作呢?”

张全禧听他说完,故意在地上踱来踱去,嘴里念叨说:

“既然要做点事,就要干点像样的事。什么事对解放军最为有用呢?……”

他想了片刻,止住脚步,为黄参谋出主意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解放军很快就要攻城了,你可以利用你的参谋身份,到前沿各个阵地去视察,了解—些城防部署和工事构筑情况,为他们攻城提供点情报。解放军一定很欢迎。”

由于形势所迫,天津走不通,太原呆不住,要投奔解放军,也只有立功赎罪才稳妥。黄参谋答应了。两人又详细研究了一番,决定搞个阎锡山的城防图,及时为解放军提供一份重要的军事情报。

这天,黄参谋把张全禧请到家中,取出一套军官服装,给张全禧穿上。给他明确了“参谋助手”的职称,两人便同坐一辆军用吉普车,开始到各个前沿阵地进行“视察”。

他们先城东,后城南,又汾西,一处一处仔细察看,一项一项都牢牢记在心里。他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前沿各阵地。他们白天去“视察”,晚上就把收集到的工事、炮兵位置、主要部署、火器配备,一一标绘在图上。

为了进一步搞到阎锡山的城防作战方案,他们又以“核实校正作战图”的名义,向各守备部队索取了各种有关作战的资料。哪个地方是主要防御方向,哪个地方是次要防御方向,哪个地方组织了几层火力,哪个地方为扼守的要点,哪个地方兵力较弱,哪个地方是结合部,哪个地方是炮兵的火制区等等,都明确地标在了他们自制的城防图上。

经过他们的合作和努力,11张城防图绘制成功了。

11张图,卷起来一大卷,叠起来一大摞,目标很大,难以隐藏。如何把它送出城去,成了一大难题。

黄参谋在积极想办法,张全禧更是急得每天睡不着觉。

要是送不出去,或者被敌人查获,前功尽弃,人头落地,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不能给我军提供情报,会给部队攻城造成极大的困难和伤亡。他记取了乔亚和刘鑫同志的教训,和黄参谋商定了送图的任务,一定要由他亲自来完成。

想来想去,他们终于在修自行车工人张宪明同志的协助下,想出了一条办法。他们把一辆半新半旧的自行车拆开,从车梁的焊接处锯断,在每个管子里都塞进三张城防图。又将前后车轮的内胎也割开,各放进一张城防图。然后,又照原样把车梁焊接住,把内胎补好,打上气,一点痕迹也不露。就是敌人检查再细,也检查不出来了。

第二天,天刚刚发亮,张全禧就打点好行李,等着黄参谋。

8点多钟时,黄参谋开着吉普车来了。谦益信车铺的几位工人,把那辆自行车捆到吉普车后边。黄参谋将开好的几封信,交给张全禧。两个人一同坐进吉普车里,便朝大南门开去了。

黄参谋很顺利地把张全禧送出了大南门。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他们停下来。张全禧从车后将自行车解下,便向黄参谋告辞,推着车子向杨家堡走去。

近来,太原城内外防守更加严密,城内不允许任何人随便出入。即便是军人,也需经太原市警备区批准。但在杨家堡一线的前沿阵地上,负责防守的亲训师第三团团长原是黄参谋的老部下。他见到张全禧递给他的信,得知是黄参谋的“卫士”要到太谷去安顿家眷,便毫不为难地笑脸放行了。

张全禧推着那辆自行车,顺利地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安全到达了“九○九”情报站。

城防图很快由一九三师,转到了太原前线总前委指挥部。它的及时到来,为太原总前委指挥部制定攻城作战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

首战牛驼寨

牛驼寨位于太原城东北五公里处,高出太原城约300米,可鸟瞰全城,是离太原城最近的一个制高点。历史上,李自成攻太原,是由此攻破,日寇占领山西,也是由此入手。

阎锡山把它建为东山四大要塞之一,精心设防,重兵镇守,怕的就是历史重演。我军瞅准要害,抓住战机,大胆插入敌纵深,袭取了牛驼寨。从而,打开了攻克太原的门户。

敌人的第7次反扑,被打退了。阵地上暂时平静下来。

同类推荐
  • 决胜天下

    决胜天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一声高呼,秦末风云起!烽火狼烟,兵锋天下,群雄逐鹿始!若陈胜不死,谁当坐拥天下,美人入怀?回到秦末,自当金戈铁马,决胜天下!……“项羽、刘邦,你们还是靠边站吧!”
  • 千秋事

    千秋事

    晋安建国两百年后,因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引发天下大乱,地方割据势力不甘再受无能朝廷统治,蠢蠢欲动;各地百姓也因民不聊生,纷举义旗,起兵造反。于是,烽火四起,遍地狼烟。
  • 陈涉传

    陈涉传

    一个残酷的王朝一个没落的贵族在大泽乡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率900人,誓要灭秦!他就是年轻的陈涉!
  • 大汉之我为汉王

    大汉之我为汉王

    刘子刚,现代小职员,抑郁寡欢,大醉后穿越至大秦,当此时,暴秦苛政,群雄崛起,逐鹿中原,顺天意,承民心,高举义旗,诛灭大秦,剔除刘邦,决战项羽,我为汉王。
  • 大宋传奇之帝国

    大宋传奇之帝国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这个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热门推荐
  • 军医穿越:纨绔太子妃

    军医穿越:纨绔太子妃

    什么?!睁开眼她就变成了太子妃?哎呀,这下子可以做一个作威作福的米虫了!纳尼?!她嫁了个病秧子太子爷?天呀,老天爷这是在考验她吗?家里边是疑心重的病秧子夫君,家外头是几个虎视眈眈的小叔子,头顶上还有个不怀好意的皇后婆婆,下面是几个不省心的小姑子,连玥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是精彩极了,比狗血还要狗血。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撸起袖子擦狗血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比赛中,辩手们都希望通过辩论来说服他人,而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工具——规则。这薄薄的《辩论守则》是一本介绍议会制辩论赛的辩论指南,阐释了国际通行的辩论赛制的各个组成元素、规则、句式及回答方式,裁判的评判标准以及这些规则存在的理由。虽然重点在讲规则,但规则中却包含着如此设置的智慧和理念,是高效、有序、公平辩论的有力保障。此书已被许多大型国际辩论赛采用,影响深远,相信辩手、裁判和辩论爱好者们都能从中获益。
  • 酒醉红颜:胭脂美

    酒醉红颜:胭脂美

    红颜笑,知己醉,胭脂泪,心憔悴看女王降临,如何虐汝等千百遍,看花开花落,岁月轮回,如何再续前缘——我华丽的转身瞬间,哪个人是否还是?那一世刹那的你。站在这里,我在等一人,等我的永恒.....微风乱了,我的眸子,我的发丝,我的记忆——几世情缘的永恒。此时若得相望,盈一樽月光独饮寒夜茫茫,这一梦悠长饮尽这杯,渡三生忘川三生忘川相忘彼岸
  • 穿越之萌萌小农女

    穿越之萌萌小农女

    一个萌萌哒农家女子,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女汉子,身体灵魂结合便是萌萌哒女汉子。进鬼屋被吓晕的祈千千穿越到一个农女身上,她就似神一般的人物。上山砍柴、下田种地、开阔果园、恶斗亲戚、发家致富不在话下。在祈千千洗澡时屋顶塌陷,一男子跌进她的浴盆中。从此,那身着华丽衣衫,冷艳孤傲,失忆谁人不记得的男人就是她一生厮守的夫君……
  • 咸鱼要革命:星途坦坦

    咸鱼要革命:星途坦坦

    洛一一从成为星云娱乐的实习生开始,就噩梦连连。她比任何人这都清楚,蔚风和穆子宸就是噩梦的初端。一个绯闻不断,却没有一个女主角是她。一个整日惹是生非,却每件都和她有关。
  • 佛家修道之霸者无敌:冥佛

    佛家修道之霸者无敌:冥佛

    (算不得简介,只是感慨罢了——说明了就失去了紧张、焦急、不安、愤怒、不解、神秘了.....)无法逃离的现实,珍爱的人们已尽化为星光——被妖魔夺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被最为信赖的人们出卖离弃——佛道?鬼法?魔鬼?茫茫人海,故人何在??悠悠天地,谁知我心??无事东风,摇摇欲坠——命运左右不了我,诅咒是影响不了我——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心如醉深似海。一入江湖身不己,痴心不改死不休。
  • 浮生锦年

    浮生锦年

    每个女孩,都会经历一些事情让自己成长:也许是不成熟的恋爱,也许是对亲情的渴望,也许是甜蜜地友谊,也许是步入社会的洗礼······金妙言也是如此,她渴望爱,渴望信任,渴望朋友,渴望长大。经历了劫难,她变得成熟,经历了失恋,她学会珍惜,失去了爱人,她懂得了感恩······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你我也是。在她身上,你或许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兰槿

    兰槿

    幽幽兰槿,难知君心。她不过长得像极了他的逝去的爱人,而就是这张脸,让她把自己爱恨都圈禁,让她把所有美好都面目全非,所谓初恋郁郁而终……而究其缘由,这不过是一场美丽的罪过,她最终会不会选择离开,我们谁也无法知晓。
  • 一缕梅香

    一缕梅香

    楔子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李婉清身着一袭月白色缎织衣,千万青丝只一半用一根银质的梅花点翠簪别住,剩下一半披于肩,墨发侧披如瀑,素颜清雅面庞淡淡然笑。举止处有幽兰之姿。在这银装素裹的冬日里,就像是一幅画般。侍女玉香在一旁看着自己家的小姐,不禁叹气:若不是去年之约,小姐也不会在这受冻了。抬头望了下天,轻声对李婉清说:“小姐,这都快正午了,咱得快回去,否则又得挨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