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大别山乃至整个中原的僵持局面,是关系全局的一篇大文章。对这样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发出电报后,仍在反复思索,并同周恩来、陈毅继续商议。毛泽东所担心的是,这样的布局能不能有把握打破中原的僵持局面。是不是还有其他更积极、更大胆、更能震动敌人的方案呢?毛泽东又想到了由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这一着棋。本来,他是准备在1948年秋季中原战局基本上得到改善后再走这一步棋的,现在考虑要提前实行。周恩来、陈毅也同意这个设想。
这是1948年的1月27日。
中央军委电示粟裕:“关于由你统率叶、王、陶三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问题……有三个方案……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电报上还说,渡江时间,可在二月,或五月或秋季。
阅完电报,粟裕敏锐地预感到这是中央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以配合正面战场,主要是配合中原战场我军作战,发展战略进攻。这一战略行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对中原战场、华东战场和解放战争的全局,都会有重大影响。于是,粟裕一边与陈士榘、唐亮等商讨部署,一边将军委的指示迅速传达到部队。
时隔三天的1月31日,粟裕给军委回电,汇报了研究贯彻军委指示的意见和部队的状况,并向军委建议两个方案:一是即将叶、王、陶纵队调到陇海路附近继续休整一个半月,至3月下旬出动;二是叶、王、陶纵仍照目前部署南下参加一二个战役,3月中旬起休整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到5月中旬出动。
粟裕还建议:将目前在中原的三支野战军由刘伯承、邓小平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散(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寻机歼敌,争取在短期内打几个歼灭战,取得较大胜利。如哭我军再能在数量及技术上对敌人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以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对于渡江路线,粟裕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由武汉以西渡江,好处是江面狭小,易于渡过,易于阻击蒋军兵舰,缺点是到闽浙赣远,一路去要减员一半。二是从湖口、当涂之间甚或南京至江阴之间采取宽正面的分路与分梯队的偷渡,缺点是江面宽防御严,好处是江南江北我群众基础好,叶、王、陶纵的干部熟悉,渡江后主力向浙赣沿线及闽赣腹地挺进亦可调动敌人。
第二天,中央军委复电粟裕并致刘、邓,饶漱石、邓子恢:
“(一)完全同意第一方案,叶、王、陶三纵即开陇海线附近再休整一个半月,三月下旬出动。三万新兵中,以两万补充叶王陶三纵。
渡江路线,争取走湖口、当涂之间或南京至江阴之间。渡江方法采宽正面分路或分梯队偷渡。望加紧布置水上及两岸工作。(二)三、八、十、十一等4纵集中配合刘邓、陈谢两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忽集忽分战法,机动歼敌……”
战将粟裕难能可贵提建议
一个重大的行动计划决定下来了。
但是,一九四八年春季,中原战局出现了重要变化。
第一,由于刘邓军实行了集结与分遣相结合的灵活战略,加上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和陈谢部的积极作战,不但基本上粉碎了自崇禧对大别山区的围攻,而且开辟了桐柏、江汉和沙河淮河之间的三个新解放区,拦腰切断了中原地区两条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攻克中原重镇洛阳,经略中原的战局已逐步走向稳定。
第二,中原三军成功地保持了从豫北经过鲁西南、豫皖苏区通往大别山区和由晋南进入豫西、陕南这两条重要通道,使晋冀鲁豫解放区一部分军需物资和三万新兵得以补充在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损耗较大的刘邓军,使他们的战斗力逐渐恢复,也保障了中原各军在此后的作战中能得到后方的支援。
第三,中原新解放区经过半年经营,特别是纠正了执行党的二地政策、城市政策、工商业政策中某些“左”的偏向后,各项工作主步走上轨道,拥有三千万人口的中原新区开始得到巩固。
第四,解放军一部分主力进入中原并吸引国民党军部分主力回援后,坚持在内线的解放军乘机相继发动攻势,取得重大战果,尤其是西北野战军在宜川战役中一举歼灭胡宗南集团两个整编师近三万人,迫使胡宗南从中原战区抽调一个兵团回援西安;同时,由于苏北兵团的积极作战,也吸引了部分国民党军从大别山东麓调往苏中地区,从而相继减弱了国民党军在中原战区均兵力。
总之,解放军在中原地区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期,逐步具备打大歼灭战的有利条件。中原战局的这些变化,引起执行跃进闽浙赣边计划的主要负责人粟裕的反复思考。
正值四十一岁的粟裕,在当时各战略区领导人中,是一位身经百战、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年轻将领。他根据中央军委批准的方案,率一、四、六纵队从平汉铁路东侧的临颍地区北上,到达濮阳地区,准备经过一段时间整训后执行渡江南下的任务。同时,派出先遣小分队到预定渡江的地段先期侦察,并密切注视着不断变化的中原战局。以往的作战经历使他熟知苏皖赣地区的地形条件,这种河流交错、稻田密布的水网地区对装备较重的第一、四、六纵队的机动作战很不利。同时,也考虑到大兵团远离后方作战,不仅在群众和地方工作上难以得到较好的配合,而且在补给和伤病员安置上也有许多困难。他回忆起一九三四年红军抗日先遣队在皖浙赣边地区的失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根据地作为依托。他还具体分析了中原战区国民党军各部队的情况,认为他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敌人在中原战场的主力第5军、第18军和桂系主力第7军、整编第48师,这样,中原战局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继续呈现僵持局面,而难以实现预定的战略意图。
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充满着数学的原理。粟裕算了一笔细账,认为解放举三个纵队进入江南后,在没有根据地作依托的条件下作战,减员必大又无法得到补充;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以同样的代价可以歼敌三至五个整编师,这对打开中原战局更为有利。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比较和思考,粟裕逐渐形成一个主力暂不渡江南进而留在中原作战的构想。粟裕把自己的构想首先向刚从中央回来的陈毅作了汇报。
陈毅初听大感意外。他亲身参与了渡江南进战略方案的制定,以至一时难以接受。但是,与粟裕的一次次促膝交换意见,使陈毅进入深思。
陈毅是个善于坚持自己意见也善于放弃自己意见服从事实、服从真理的人。他开始被说服,并欣赏起粟裕的这种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大胆直陈的勇气。陈毅明确表示:粟裕的建议很重要,他鼓励粟裕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报告。
而粟裕本人哩,有时候心里也仍然陷入极大的矛盾——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有局限性,对中央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但他又想到,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
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
粟裕是个思虑周密的人。他向刘伯承、邓小平作了报告,他深知刘、邓的意见和支持的重要。4月16日,他以电报的形式把意见陈述给刘、邓,“请钧座予指正”。
4月18日,粟裕又以个人名义向“中工委并请转中央军委”发出电报,首先说明是“斗胆直呈”。电文长近三千字,除他的主要想法外,又增加了对淮河到长江间派出数路强有力的游击兵团,对江南苏浙皖赣闽及湘黔派出多路坚强的远殖游击队等具体意见。同时,还说明“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
同日,如粟裕所期望的,刘、邓发电报给军委及陈、粟,表示:
“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我们担心的是过江很少把握。”“如果过江与自身准备尚不充分,则以迟出几个月为好(先派多支小部队去)。
……如果粟部迟出,加入中原作战,争取在半后方作战情况下多歼灭些敌人,而后再出,亦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
毛泽东在接到粟裕的建议和刘邓的电报后,立即电召陈毅和粟裕到中央去当面汇报。
1948年5月,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中共中央书记处在这里召开了特别会议,除五大书记外,粟裕被特邀列席参加。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亲自听取了粟裕的汇报。
敢于实事求是地大胆对中央战略行动方案提出建议的将领,是难能可贵的;而善于实事求是地听取部属不同意见的最高统帅,更是大智大勇的。毛泽东听取粟裕的意见正说明当时党内军内的高度民主,这是革命战争得以迅速胜利的重要保证。
会议在倾听粟裕的意见后,决定:华野应继续依托中原、华东两解放区,会同中野作战;同意一兵团在整训结束以后,4到8个月内,暂不向江南作战略机动,先加入中原作战,以便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粉碎敌人在中原的防御体系。5月5日,中央把这一决定电告了刘、邓和华东局,电报中说: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从而,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的胜利蓝图从这时起开始描绘。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激战正酣,粟裕又给中央军委发出了一封建议电报:
“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暴露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刨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9月25日,军委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11月6日,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决战——淮海战役拉开了帷幕。65天后,人民解放军共歼敌22个军、56个整编师,总计55,5万余人。
粟裕同志以其过人的胆识和他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作风,赢得了战场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体现了一代将星的风范。
作为最高统帅的毛泽东,能实事求是地重视并采纳部属的不同意见,表现了高度的智慧和勇气。由此,我们更领略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那虚怀若谷的伟大战略家的非凡气度。
后来的实践证明,“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战略,更有利于战局的发展。当初的暂缓渡江终于演变成了即将来临的“百万雄师”由靖江至湖口的全线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