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900000027

第27章 第二战场没有硝烟的战斗(4)

吴淞炮台的司令邵百昌曾是张权的老部下,张权认为吴淞口是上海之战的要点之一,如能在最后时刻争取到邵百昌的支持,那对整个起义计划的实现将有极大的好处。

王亚文劝阻道:“明天就要行动。你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再出去,以免出问题。”

“我和邵百昌认识的时间好久了,在这个时候,能拉一把就拉他一把,这对他本人有好处,对国家也有好处。”张权坚持自己的想法。

张权和王亚文分手后,乘坐吉普车赶往吴淞要塞。人民解放军渡江后,张权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曾经视察过上海四周的大场、罗店、宝山、月浦、闵行、徐家汇、真如、南翔等阵地;他特别细致地了解了吴淞要塞的火力配置、炮位工事结构、火炮的型号和口径等。视察结束,他写了详细的情报交给中共地下党组织。

这次是再度前往。

不幸的是,当张权在当日下午返回寓所时,几个持枪的人将他围住了。

张权被捕了。

按照预先的起义计划,5月16日上午10时,国民党炮兵第51团将首先占领四川北路底的一座大楼,以此为基点向通往吴淞方向的咽喉要地蕴藻浜、张华浜扩展,以便和预计16日到达吴淞的人民解放军西线兵团里应外合;届时,驻扎在市区的一个摩托化团也将在战斗打响后出击……

为了占领吴淞,张权还布置由他单线联系的海军的一个舰长,在起义发起时即在吴淞口狭窄处炸舰设障,封锁水道……

令人痛惜的是,随着张权的被捕,这次起义流产了。

1949年元月,张执一介绍李正文与国民党总统府军务局少将高参段伯宇见面,他们研究了另一个军事起义计划。

李正文1933年就加入了共产党,曾在莫斯科郊外的马拉赫夫卡据说是蔡特金的房子里专门学习过情报工作。

张执一介绍李正文与段伯宇相见时,李正文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打着漂亮的领带,文雅的脸庞上带着温和的微笑。

张执一对段伯宇说:“这是李正文同志,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

我有事先走,你们俩好好谈谈。”

段伯宇曾于1938年6月到过延安,根据党组织的考察与安排,他于这年8月在国民党第32军秘密加入共产党,其后曾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参加过党的组织生活。

李正文与段伯字在短短的时间里,研究了军事起义的具体计划、行动方式。这里头包括国民党的江苏保安总队,刘农竣的伞兵第3团,贾亦斌为总队长的国防部预干团第1总队,王海峤的工兵第4团,等等。

中共上海局经过考查、研究,确定分别派遣周其昌、张文藻、汪声明等地下联络员,分别进入刘农竣、贾亦斌、王海峤等人领导的部队。

随着解放战争的步伐加快,正在筹划中的联合起义也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复杂险情:

在溪口的蒋经国原本一直信任贾亦斌,在得到贾亦斌有可能异动的密报后,召贾亦斌到溪口谈话;

王海峤的工兵第4团奉命从原驻地向浙赣线转移;

几乎在贾亦斌到溪口见蒋经国的同时,驻扎在上海郊区安亭的刘农竣的伞兵第3团接到了由海上撤离大陆的命令。

中共上海局地下工作负责人张执一面对地图寻思良久。这位老新四军的指挥员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对李正文说:“我以为,联合起义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这几支部队的起义要立足于小股、独立。正文同志,你看呢?”

李正文说:“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们马上研究各部队分头起义的计划。”

后来的结果是,只有刘农竣的伞兵第3团的起义比较成功。

根据国民党国防部的命令,伞兵第3团经由福建鼓浪屿去台湾,刘农竣提出部队离开上海登船后,在海上宣布起义。此时,根据张执一、李正文的安排,地下党向刘农竣处派出的联络员周其昌已分别将伞兵第3团内部刘农竣这条策反线和地下党组织领导的伞兵司令部军械处主任陈家懋、伞兵第3团团副李贵田这一条线联接起来,在团内成立了起义临时党支部。

李正文指出,3团是美国顾问团亲自装备训练、被寄予很大希望的一支部队,如果起义成功,不仅给蒋介石以震动,对加深美蒋的矛盾也会有影响。他要求大家一定要把困难想足。

为了开拔方便,刘农竣奉命率全团离开安亭,临时驻防到上海浦东的三林塘。

4月初的三林塘,同整个上海郊区一样,桃红柳绿,誊暖花开。

可是,市郊的公路上四处是国民党军车的喇叭刺耳声,一些被抓去的民夫在士兵的监督下正在紧张地构筑工事,到处可见临战的气氛。

就在这时,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委员田云樵,司事先参与联络工作的舒忻一起,来到上海大沪饭店伞兵第3团驻上海市区的联络点,在四楼的一个房间里召开起义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刘农竣、李贵田,随船行动的陈家懋,副排长孟虎,以及早就隐蔽在团内工作的地下党联络员周其昌。

在这个会上,首先听取了刘农竣关于起义准备工作的情况汇报,并确立了起义工作的一系列具体步骤。

会议结束,刘农竣回到团部,巧妙地把纠察队内十多个比较反动的队员作为先遣队派往福州,交给他们一笔经费安置未能随行的军官家属。这些人得到美差都欢天喜地各自打算。接着,刘农竣任命周其昌为纠察队队长,孟虎为副队长,从各连选拔了一批可靠的士兵充实了纠察队,顺利地改组和掌握了这支武装。刘农竣和周其昌还加紧做了电台台长成书生的争取教育工作。

4月13日中午,草黄色的“中”字102号登陆舰,正征有条不紊地“吸入”伞兵第3团最后一批人员、物资和车辆;其中包括作为“团长的客人”、中共地F党派来协助伞兵第3团起义的有经验的轮机长武成迹和大副自力行。江水荡漾,船体上的红线也渐渐地下沉接近水面。码头上,先前等待的人员、堆放的物资愈来愈少。这预示着船上的装载工作即将完成。

根据安排,弹药、炸药放于底层,由陈家懋和孟虎负责。陈家懋幽默地说:“我要让那些捣乱的坏蛋知道,他们是在火山顶上跳舞。”

甲板上安放了枪支、火炮、汽油桶等军用物资,回旋的余地已经不多;团部以海上航行风浪大为由,把部队全部安排在船舱的两层,容易掌握的部队放在上层,不易掌握的放在下层。上船后,船长向团部报告说,这艘船从福建返沪途中曾发生过兵变,他要求加强戒备。刘农竣将计就计把周其昌负责的纠察队安排在舰桥上,两侧架设机枪护卫,电台设在后甲板上。李贵田担任行船指挥官,率领纠察队和特务连全副武装在各个舱口和要害部位巡逻站岗。

下午2时30分,随着汽笛发出沉闷的叫声,“中”字102号大型登陆舰缓缓驶离了码头。刘农竣威严地站在指挥塔上。但见吴淞口外的长江与远处的东海融合,水天一色,浩荡的水流一直涌向地平线……

下午6时,船在吴淞口外,三次遇到国民党的军舰,相互用旗语致意后。通行无阻。

7点多钟,夜幕已经笼罩海上,登陆船已经航行至花鸟山附近。

花鸟山在暗夜里影影绰绰。这座山是一个海上的坐标,它东航日本,南航台湾,北航青岛。

就在这时,无线电台台长成书生在指挥塔的舱门外喊报告,按照事先的计划,这是进入起义的标志。成书生不露声色地将一份“电报”递到团长刘农竣的手中。不一会儿,就听到皮鞋底急促碰击甲板的声音,副官按照团长的命令将已经在舱里休息的副团长、各营营长召集到指挥塔开紧急会议,大家到齐后,刘农竣宣读“刚刚收到”的这份“电报”——“伞兵第3团立即北上,增援青岛。”

同类推荐
  • 殷商崛起

    殷商崛起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夏桀即位后,更加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此时东方的商地,一个国家却在迅速崛起,并逐渐吞并其他部落、方国,谋划着推翻暴君桀的统治,剑指夏朝都城斟鄩……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大行台

    大行台

    梁武帝太清元年,东魏高欢病死,高澄继任,侯景据河南之地反,先欲投西魏,后又改投梁朝。高澄两路出兵,南讨侯景,武卫将军元柱等率数万大军日夜兼程,在颍川之北与侯景相遇,程阙的第二人生,就在这血与火的中原大地拉开了序幕......“杨忠,我见你家大儿子相貌非凡,却不知如何称呼?”“回都督,犬子杨坚。”“独孤公,听说你女婿李昞前段时间给你添了个外孙,当真可喜可贺啊。”“哈哈,你是说李渊那个小东西吧。”“二郎,若有一天,你能舍得下那个吃人的牢笼,便到西溪旁的花坞来找我。你说,那个地方也叫留下,我喜欢这个名字......”
  •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

    曾一度骄横一世,令世界战怵的奥斯曼帝国,随着斗转星移早已烟消云散,但是通过重温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和人物、制度和文化,去触摸历史风云中许多显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可以使我们在奥斯曼帝国庞杂的陈迹中披沙拣金,钩沉发微,对曾经导致他的兴起和衰落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原因,作出有益的探索,得出历史智慧的启示。
  • 话说那三国

    话说那三国

    武将叱咤疆场,谋士翻云覆雨,天下纷乱,群雄角逐······抱歉,作者智商有限,只能想到这么多。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我们迟早会走散

    我们迟早会走散

    我只想记录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美好的或是不美好的事情,这样就会记住生活中自己喜欢或是不喜欢的一些人,因为我知道,某一天,我们一定会走散。
  • 相思无痕

    相思无痕

    温西只想找到莫名其妙不见了的师父,回到山中过着养花遛鸟的快活生活而已。但是生活永远不会让人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她遇上了一些人,遇上一些事,喜怒哀乐统统经历了一遍。最后,她都不知道究竟她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了。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天地四象

    天地四象

    穿越,都是比较振奋的,先不说之后的称霸了,最起码都是安全的吧?你见过穿过去,就成了“杨过”的伤残穿越么?更悲催的是,穿越之后还遇见好几个跟自己一样的穿越者,这该怎么办?
  • 寄浮笙

    寄浮笙

    前世的因,来世的缘,今生相见,不是途增一段无果的苦难,待世事化云烟。而是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和月。愿我们亦是如此
  • 情商归零运动

    情商归零运动

    作者零在人类的历史和社会中,我只是一个小人物,甚至连个小人物都算不上。所有人都将融入社会中。大部分人可以适应这个社会。一部分人如鱼得水。一部分人会有困惑和苦恼。有困惑苦恼的人中,一部分会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另一部分拒绝改变。
  • 所谓邪道

    所谓邪道

    “何为邪道?”“邪道?坏事做尽!人人得而诛之!”“是旁门左道!"“呵呵,邪道?这只是一种让人惧怕的力量罢了!只是那些伪君子们眼红而又得不到罢了!”——我们猪脚的答案。本人乃老书虫是也,第一次写书不保证更新。望书友见谅。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爱惶恐,首席纠缠不休

    爱惶恐,首席纠缠不休

    冷少誉是萧伶葵前世欠下的债,从第一次遇到他开始,萧伶葵就清楚。三年前,她救下了浑身是伤的冷少誉,管吃管住,管医药费,甚至连繁衍后代的事情都管上了。可男人并不买账,伤好之后,拍拍屁股,一张支票就给她打发了。三年后,冷少誉回来了。第一次见面,男人赏了她杯红酒,不过是泼在她的脸上,他勾着唇,邪魅的道:“要么拿着钱走,或者我的车从你的身上碾过去,把你送走。”第二次见面,冷少誉正和名模在办公室里激情燃烧,只甩给她一个光洁的背影。第三次见面,他守在她家门口,久别重逢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在她还没回过神来之时,他不但坐了,而且差点做了。就这样她成了男人的专属,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做着妻子该做的事情,却并没有这个头衔。直到一个大她一轮还多的男人出现在面前时,冷少誉才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危机。接着冷少爷打了飞机回加拿大,拿着户口本攥着她就到了民政局……“就这样,我要结婚。”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因为结婚的前夕,新娘失踪了……★一年后,她挽着别的男人的手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在新婚当天,教堂大门砰的一声被人踢开了,来人衣衫褴褛,满身酒气,气喘吁吁的牵起她的手。“走,跟我回家看孩子。”新郎官眸中闪过一抹危险的光亮,一柄手枪抵在抢婚男人的头上:“女人,命,你只能选一样。”某人无耻:“不好意思,两样都不是你的。”★片段一★冷少誉深邃的眸子望着她,眼里蒙上了一层妒火“你说是在桌上好,还是在地上好?干脆在沙发上吧!”她震惊:“我有选择的权利吗?”男人看着她,语气冷的惊人:“没有。”“……”她咬着唇,垂下头,不语。此时蛊惑的声音又在耳边响了起来“既然你和洛旻彦是在阶梯边撞上的,那,我们就到楼梯口去。”“……”于是小白兔被大灰狼堂而皇之地抱到了楼梯口。★片段二★“儿子一个人怪寂寞的,不如我们给他添个伴儿吧!”男人凑近他,几分蛊惑诱导着。“他这么小,你让他交女朋友。”萧伶葵大惊。“不不不,是,我再给你种一个。”于是小白兔再一次的被大灰狼吃干抹净。PS:女主玛丽苏,跳坑请慎重。。。。。男女主身心干净,微虐加荣宠~~~~(*__*)嘻嘻~~~求不扑……街……
  • 温城往事

    温城往事

    最后,我们都不再非谁不可,就只是带着曾经的回忆,往各自的方向远去……谢谢你,喜欢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