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3800000020

第20章 成佛后的教化(3)

七天已过,集会完毕,国王辞别而去,其他人众相继离开。迦叶心想:“真是妙极了,这七日之内,年轻和尚没有到这里来。现在集会已毕,正有许多供养,如果他来,就是最好的机会了。”佛陀当即知道他的心念,于是像壮士那样一屈伸臂的工夫,从北郁单越回到迦叶面前。迦叶见到佛陀及时赶来,顿时大为惊喜,当即便问佛道:“这几天你游方到哪里去了,我怎么见不到你呢?”佛当即回答说:“摩揭陀国国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这里来作七日之会,你不想见我,为避开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单越去了。你现在想见我,所以我便前来见你。”迦叶听了,顿时心惊肉跳,连身上毛发都一根根地竖起来。“厉害厉害,这个年轻和尚,竟然懂得我心里都想些什么!虽然如此奇特希有,但还是不如我的道真实可靠。”佛陀心里想道:“优楼频螺迦叶根缘渐渐成熟了,现在正是调伏他的时候。”想到这里,佛陀便立即赶往尼连禅河。来到岸边,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对佛说道:“世尊,你现在应当进入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应当度化的都得到解脱,任务已了,现在正是进入涅槃的时候。”佛对魔王说:“我现在还未到进入涅槃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具足,所应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没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现在就进入涅槃。”魔王听后,心生忧愁烦恼之情,但无可奈何,只好独自一个返回魔宫。佛便跳进尼连禅河,运用神通力量,使水向两边分开,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见水滴,而且还有灰尘从脚下扬起。佛身侧两面的河水都奔涌上去,其势惊天动地。迦叶远远看见佛跳进河中,大为惊讶,以为佛陀被淹死了,于是和弟子们驾船前来相救。当他们来到河边,见到佛行走的地方却有灰尘扬起,这一下惊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赞叹。

然而,迦叶口中虽然赞叹,但认为佛陀虽然有此神通之力,总是不及他的道来得真实。“你这位年轻和尚,想上船吗?”迦叶问道。佛答应一声,当即以绝大神力从船底进入,上升到船中,然后结跏趺坐。迦叶见佛穿过船底,船并没有破,更加赞叹起佛的神力来。但他口中仍并不认输,说:“这个年轻和尚,竟然有这样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总不如我得到真罗汉的果位。”佛陀见到迦叶仍不归服,于是大声对他说:“你并不是罗汉,因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证明,为什么要不知羞耻,强颜胡说?你只是虚妄地自称说我有道德,其实并没有什么道德。”一语喝破迷心,迦叶当时心惊毛竖,惭愧无颜,自知没有真正的道德,因此叩头向佛作礼,说:“您真是伟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里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悦诚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个徒弟。”佛对迦叶说:“你现在年纪这么老,而且还有那么多弟子和亲眷,又为国王和臣民所钦敬,如果要决定加入我的僧团,你还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细讨论后再来找我。”弟子们见迦叶愿意随从归依释迦牟尼佛,他们本来就有心归依,现在听迦叶征求他们的意见,于是五百徒众全体同意甘愿做佛的弟子。佛说:“好!你们就是比丘了。”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他们便当即成了和尚。佛跟他们讲演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又讲演四谛法门和万法有生必有灭的道理。迦叶听完佛的说法,当下就领悟至深的道理,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后来渐渐修至阿罗汉果。

五百弟子后来也得到法眼的清净,修成须陀洹果,最后渐进修行,终于证得阿罗汉果。迦叶既从佛陀出家,因此便将原来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丢进河里,师徒相随佛陀而去。迦叶两个弟弟,一名那提迦叶,一名伽阇迦叶,看到河里飘浮着大哥的拜火用具,以为大哥出了什么事,于是逆流而上,寻找大哥。到了大哥的住处,但见庭院空寂,四远无人。两位弟弟见此情景,真以为大哥遭恶人陷害,顿时心中十分悲痛,竟至大放悲声,嚎啕大哭。这时,走来一位村民,对他们说:“你大哥扔下拜火用具,随瞿昙出家学道去了,何必如此悲伤!”两位弟弟听到村民如此说,心生懊恼,觉得十分奇怪:“大哥怎么放弃阿罗汉道,却寻找别的法门去了呢?”他们一路念着,一路赶往兄长所在的地方。他们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须发全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当即跪拜在大哥面前,问道:“大哥您本来就是阿罗汉,聪明智慧,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您,名闻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于您,现在是什么缘故要舍弃阿罗汉道,跟着别人学习呢?这绝不是小事一桩,怎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迦叶对两位弟弟说道:“我见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桩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变化;二是慧心清澈,决定成就一切种智;三是善于推知人的根本,随机说法,使他们领受;因此我愿意跟从他出家修道。我现在虽然为国王臣民所敬爱,言辞犀利,无与伦比,但究竟不是永断生死的法门,只有如来佛所演说的道法,足以断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伟大的圣人,我岂能不勉励自己,向他学习呢?

否则,我岂不无心无眼了吗?”两位弟弟听到大哥如此说,想道:“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随佛出家,我们岂能不跟着哥哥一起修道吗?”于是,两位弟弟各自带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随佛出家,须发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

他们后来都证得阿罗汉果。三迦叶归依佛,加入佛队伍,僧团立即扩大为一千余人的组织,这对佛教的传播及扩大影响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三迦叶的归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使王舍城的人民争先恐后归依佛陀,并且让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放弃传统的婆罗门信仰,成为各国中第一个归依佛、信奉佛教的国王。王舍城中有位迦兰陀长者,他有块面积很大的竹园,频婆娑罗王用巨款在竹园内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精舍,请佛陀和弟子们居住。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舍,这座精舍成了佛陀弘法传教的第一个大本营,也是佛陀和弟子安居的理想场所。

4.竹林精舍

佛陀在伽阇山顶住了一段时日,准备前往王舍城,途中住在善建立支提的杖林。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闻讯即带领十二万婆罗门长者前来拜见。由于佛未得道前与频婆娑罗王有过约言,而且三迦叶又已经归依,所以频婆娑罗王很快非常热忱地信奉了佛陀的教化,并约请佛陀第二天到都城吃饭。频婆娑罗王这样想道:“世尊刚刚来到这里,又带来这么多僧人,没有住的地方,而且老是栖宿在野外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应当布施一座园子,权当作僧伽蓝,让佛陀和他的僧众住,这样比较方便讲法。”他一想到这里,便亲自骑着大象前往王舍城调查哪座园子最为合适,最后确定迦兰陀竹园是王舍城最好的园子。第二天上午,佛陀手持衣钵,与众比丘一起进入王舍城。他们一行来到迦兰陀竹园。频婆娑罗王远远地看见世尊到来,便赶紧从大象上跳下来,恭敬地迎接佛陀。他当即从大象背上取下被褥和垫子,在地上厚厚铺了四层。铺好之后,恭敬地请佛陀坐在这个座位上。佛陀依言坐下。频婆娑罗王又拿着金瓶盛满清水,请佛陀盥洗,说:“王舍城就是这个迦兰陀竹园最好,现在恭敬地奉施给您,希望您欢喜接受,不要推辞。”

佛陀说:“您将园子施给我以及四方僧众,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园子施予我和天下僧众,那么园子里的房子、衣钵等物,其他天人、魔鬼、梵志、沙门、婆罗门等就不能使用了。因此,他们都应恭敬地对待它,就像恭敬侍奉塔寺一样。”频婆娑罗王当即答应佛陀的要求,命令能工巧匠即日修建僧堂、房舍以及楼阁亭台。每一处都雕文刻镂,摆上庄严的宝物;又从外面引进河水,在有水的地方搭建桥梁。迦兰陀竹园原本就森林茂密,冬夏常青,再加上建筑的因地制宜、奇特精妙,使得这个园子不仅堂厦广大,而且成为一个极为清净的讲道场所,极有利于说法修行。其实这个园子又叫寒林,属摩揭陀国迦兰陀长者所有。原来是施予耆那教的尼乾陀的。迦兰陀长者听说佛陀到王舍城来了,当下后悔起来,他想:“佛陀要是先来,我就奉与他和众僧,现在已经施给尼乾陀,再不能反悔。怎么办才好呢?”迦兰陀长者至心虔诚,竟至为此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据说,此一心念竟感动了某一位大鬼将军。大鬼将军当即召集夜叉,推搡挝打尼乾陀,将他赶出竹园。尼乾陀只得怀着满腔悲愤,恨恨而去。尼乾陀被逐出园,迦兰陀长者心愿已遂,满心高兴。于是他报告国王频婆娑罗,为佛陀搭建精舍,僧房床座,无不安排停当。然后请佛陀入住此园,接受供养。竹林精舍的建立,标志着比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从游行逐步转为定居生活,同时标志着佛教僧团的成立。这在佛教史上是一件大事,游行沙门从此不仅仅作为一个修行者出现,而且可以被纳入一个有序的组织,进行广泛而深远的传法讲道实践。早期佛教沙门称为释子沙门,其教法称为释子之法,表明佛教在当时只是各种游行者共同体中的一派。但佛教所表现出的非派阀倾向,即以普遍弘法作为目标,促成以各地僧伽为基础,形成作为横的纽带的四方僧伽的观念,由此从释子沙门共同体小的原始僧伽,发展为归依惟一师、法的教团。印度雨季是六月至九月,这三个月中降雨量非常大,河水暴涨,道路泥泞难走,这给出家者游行生活带来相当不便。出家者在这期间必须停止游行,寻求避难场所,因此定期定居生活成为游行者共同的要求。印度僧徒都有三个月致力于坐禅修道的安居习惯。

安居又叫做坐夏、坐腊、结夏等。结夏时间,印度有两安居之说,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从五月十六日开始,至八月十六日结束,谓之前安居;后三月从六月十六日开始,至九月十六日结束,谓之后安居。在此期内,僧徒应当定居一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这样房屋的需要产生了,于是僧寺也陆续建造起来。起初,佛教徒以乞讨为生,因此居无定所,所以安居场所一般都选择城镇或农村。竹林精舍给佛陀和早期僧团提供了较好的结夏安居场所。为适应三个月集体生活的需要,僧团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和行事仪式,如布萨日(斋日)、自恣日等,而且为维持生活,也一改平时不积储财物的习惯,而必须接受教徒或平民的施舍。这样原来规定的行乞就不再必要,所居住的住处和园子逐渐变为永久性的安居地。不过,从游行生活转为定居生活经历了缓慢的过程,而这一转变早在僧团开始时就已经进行了。从迦兰陀施舍精舍这事,可以约略看出,当时印度的宗教信仰比较驳杂,而且讲道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尖锐的斗争。每一教派的进入,必会给当地原来所在的教派带来残酷的打击。因此各种教派之间寸土必争的事实也在情理之中。佛教是一个骤然而起的新兴宗教,它势必给当地占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等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因此,婆罗门教派以及其他争夺徒众的集团必会给予佛教徒以报复。以佛陀为首的佛教于是必须走上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道路。佛陀自然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

5.佛教的发展和壮大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讲法,吸引了许多有慧力和善根的善男信女们前来听佛宣讲佛法,许多信众当下便即归依三宝。佛教僧团随着佛陀的教化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最后成为一支庞大的佛教僧团队伍。他们到各地传教,接受供养,同时便在当地发展僧团组织,因此佛教势力便逐渐遍及整个印度。佛教初期历史中,有两位最重要的被佛陀许为弟子中最优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是在王舍城化度为僧的。舍利弗,汉译为鹙鹭或鹙鹭子,因为鹭鸟的眼睛生得非常锐利,舍利弗的母亲眼睛生得十分犀利,人称舍利,他从母得名,所以就叫做舍利弗。舍利弗是王舍城中一位非常聪明智慧的婆罗门学者,他精通印度的智书、十八经、四吠陀典。他七岁那年,参加一次由十六国论师组成的辩论大会,因为舍利弗辩才无碍,在非常激烈的论辩中,最终战胜十六国大名鼎鼎的论师,由此而名闻天下。目犍连与舍利弗是师兄弟,二人又是极亲密的朋友。这两人在未出家之前,曾有过誓约,不管将来谁先听到好的道理,都要相互开悟,共同得益,不得有一方吝惜,藏而不告。

有一天,马胜比丘穿着袈裟手持铁钵到村子里乞食,他举止上下都非常庄严,自然威重,过路人都为其仪容举止所打动,而油然生出恭敬之意。舍利弗正好在路边见到马胜比丘,看到马胜比丘相貌堂堂,威仪济济,心中涌现出十分欢快喜悦的情绪。他一会儿高兴得全身跳荡不停,一会儿停在路边,紧紧地盯住马胜比丘,仿佛要将马胜比丘看透似的。舍利弗心想,这位长老必定得到了一位高明的师傅调教,不然不会有这样好的仪表举止。于是,他当即上前问马胜比丘:“我看你像是新出家的,却能有这样好的仪表举止,感到十分奇怪,因此想问你:你现在的大师父是什么人?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诫?又跟你演说了什么样的道理?请你能如实回答我。”马胜比丘回答说:“我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他得到一切种智,是天人之间伟大的导师,相貌端正威严,而且具有极大神通,世上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他。他教了我几句偈语,我就说给你听吧: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了,对于因果缘起的道理,有了很深的悟解,心里顿时感到非常悦乐。他自言自语道:“一切众生,都执著于我,因此永远轮回在生死途中。如果消除了我的思想,就会立即远离于我。譬如太阳光线能破除黑暗,倘若没有了我的思想,也便能如此破除因执著于我而生出烦恼黑暗的障碍。我过去所学的东西都是不正确的见解,只有现在听到的才是真正的道理。”舍利弗告别马胜比丘,回到家里。目犍连见到舍利弗突然之间变得庄严安详,颜容和悦,仪表举止都有了特别的风度,跟往常大不一样,因此感到十分奇怪,他便问舍利弗道:“你肯定得到了特别好的道理,请你一定遵守誓约,详细讲给我听。”当时舍利弗把在路上见到马胜比丘的事一五一十对目犍连说了,目犍连听后顿时心生慧解,善根成熟,当时就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对于佛法心生敬仰,决心放弃外道删阇耶的主张,相约共同前往佛陀住处,请求佛陀披剃出家。两人门下各一百弟子,都跟着舍利弗、目犍连二位一起投奔佛陀。佛答应他们的要求,当即给他们披剃,变成比丘。佛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将来在我佛法中为最优秀的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同类推荐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环球科学朝圣: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的故事

    环球科学朝圣: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的故事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热门推荐
  • 阴山天师

    阴山天师

    郭毅在一场危险的招灵,意外获得的阴山传承。不明不白的摸爬滚打,成为一方驱邪师。路途之中却一直麻烦不断,人的阴谋、鬼怪的报复、官方的阻拦。仍旧没能阻止他的步伐,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他成为阴山天师的见证!
  • 盛世藏家

    盛世藏家

    一次奇遇,使得施远得到了古代养生奇书长生诀,它和玉之间的独特联系,也使得施远踏入了瑰丽绚烂的收藏领域
  • 仙为

    仙为

    古老的神话,传承至今,流芳千古的传奇人物,让人羡慕。当陈世踏上这条梦幻般的仙人路,注定了会有一段精彩无比的征程,追寻旧时传说,开创新时代,如梦似幻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一生追仙路,看陈世如何追仙!
  • 骨生婉花:王爷的冷酷王妃

    骨生婉花:王爷的冷酷王妃

    茫然,无措,惊恐……这些从来都不属于她。喜悦,快乐,开心……这些也从来没有在她脸上出现过。她是从严寒中走出来的无心之人,她是从未在自己的内心走出来的人,她是从未相信过任何人的人。当命运的齿轮转动,当她成了她,她依旧是那个冷到极点的人……吗?
  •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追妻8000年:妖孽狐帝缠上我

    追妻8000年:妖孽狐帝缠上我

    “小音,我饿了。”“小音,去给我煮壶咖啡。”“小音,你,睡在这里!”……一滴鲜血,她无意中放出了被封印在古镜中自称灵神的“狐妖”,就此被他缠上。她的乳鸽汤,他喝了!她的烧鹅腿,他啃了!她的吊椅,成了他的专座!她的银行卡,他存了好多好多钱(女主瞪圆双眼,money!)!她的床,他与她共眠(女主花容失色,他……他……他在解裤扣)!“我……爱你!”在城市的高空,她揉着他毛茸茸的耳尖终于表白。[八千年的等待,月圆之约,是谁与谁的曾经?镜中双影缠绵,锁住的又是谁人记忆?]
  • 古董帝国

    古董帝国

    穷人,最缺的就是成为人上人的野心。周洋是如此渴望成功,金钱,美女……自此,周洋一步步走上了创立古董帝国的道路。
  • 丹心剑神

    丹心剑神

    黑夜之下,少年眼睁睁地看着师父死去,他看向枯寂冰冷的星空,苍天诅咒?总有一天,我会捅破这所谓的苍天!……一滩不堪的烂泥,也敢面对浩瀚的星空!一枚黯淡的剑心,也能掀起无边的风暴!天地为炉,万物为药,熔炼绝世神丹!剑斩六鬼,魂御太虚,成就不败剑神!一眼万世轮回,一步仙凡无间,一剑仙神尽灭!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