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2700000039

第39章 党支部书记要学会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具体地分析具体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党支部书记掌握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进而做好工作。

一、矛盾是客观而普遍的

要正确运用矛盾分析方法,首先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在人类社会直至整个宇宙,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同时,事物之间也充满着矛盾。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它都存在着。这就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正视矛盾。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认识事物中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改造事物,就是解决事物中存在的矛盾。人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同志问发生了分歧、冲突,在前进的道路上受到了挫折,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不能回避它,而必须有勇气正视它,然后正确分析它、解决它。

一切矛盾都是由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两个对立面构成的。观察任何事物,都必须同时看到事物中矛盾着的两个侧面,坚持两点论,实行两分法。例如,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又都有他的缺点;做一件事,既肯定其成绩,又看到其不足而须改进的地方。观察事物,都要看到两点,不能只看一点,否则就要陷入片面性和绝对化。

矛盾双方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立关系,一是统一关系。对立关系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统一关系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例如,劳动与休息,两者是对立的,休息多了,劳动就少;光休息,就没时间劳动。反之,光劳动不休息,人就会累死,劳动时间过长,休息时间太少,人也会累病。两者又是统一的,善于劳动又善于休息,休息好就能促进劳动,而劳动好,又为休息提供良好的条件。总之,任何矛盾的两个方面,都不能单独存在,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假如没有同它对立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二、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列宁说: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此,我们认识事物,必须注意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这才能“对症下药”,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矛盾(问题)时,首先要区分这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矛盾。否则,用解决此类事物矛盾的办法去解决他类事物的矛盾,就会做出错事。其次,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再次,要具体分析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双方具体特点。例如,我国的商品供求矛盾,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表现是不同的。70年代基本上是卖方市场,许多商品供不应求,不得不凭本、凭票、凭证供应。90年代,许多商品供过于求,出现了买方市场。

在复杂的事物中,往往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但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但同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找准事物的主要矛盾,并解决好主要矛盾。为此,一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解决;二是要有坚毅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三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知道,寻找主要矛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找错了的情况不是没有的。60年代与70年代,本来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起政治运动。这就极大的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是永远不变的,而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如客观形势的变化)发生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时期,既要看到主要矛盾,集中精力抓好当前的中心工作,又要随时注意主要矛盾可能发生的变化,善于预见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从而为解决新的主要矛盾准备力量。我们还应注意到,主要矛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次要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时为了解决主要矛盾,需要先从解决次要矛盾入手,以便为解决主要矛盾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在集中主要力量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还应兼顾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矛盾统一体内两个对立面,各自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另一个方面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犹如江河中的主流,矛盾的次要方面犹如江河中的支流,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要注意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并善于抓住主流,以确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如果一个事物主流是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那么这个事物在总体上就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就应基本肯定,促其发展;反之,就应予以否定,促其变革灭亡。如果分不清该事物的主流和支流,那么对该事物性质的认识还不清楚,对该事物的态度就不能马上下决心;如果弄错了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即把主流当作支流,又把支流当作主流,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造成工作损失甚至失误。因此,只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正确地总结工作,真正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思想水平,以便做好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注意抓主流,但并不能说可以轻视支流。支流对主流起着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里的“锁”就是具体的矛盾或问题,这里的“钥匙”就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具体方法。

(一)矛盾的最终解决和暂时解决

一种是矛盾的最终解决。即该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旧矛盾消解,新矛盾产生。另一种是矛盾的暂时解决,它不导致矛盾统一体的解体,而是造成对立面新的平衡和统一。这两种方式都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矛盾的解决是有条件的。如果解决矛盾的条件不成熟,就硬要去解决矛盾,不但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如何对待矛盾?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巩固现有的矛盾,发展现有的矛盾,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另一种是当旧矛盾不解决事物就不能发展时,就需要通过解决矛盾的办法,实现事物的发展。这时如果还要维持原来的矛盾,就会妨碍事物的发展。

(二)矛盾解决的两种基本模式

1.统一式。其结局表现为矛盾统一体和矛盾双方依然存在,只是对立钝化,双方各得其所,相安无事,甚至互相促进,相辅相成。陶传友同志认为“统一式”又分以下四种形式:(1)运动式。即事物在其发展中产生出适合于矛盾双方在其中运动的形式。矛盾的双方在统一体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从而维持统一体的相对稳定,使各自的性质、功能、要求得以维持和发挥。世间的许多矛盾都是在运动中不断得到解决的。

(2)并进式。矛盾双方由于相互竞争而相互促进,从而造成同步发展的局面,每一方的发展都依赖于对方的发展,并以对方的发展为条件,结果双方的对立钝化,统一体更加巩固,整体功能趋向强化。

(3)互适式。其特点是,矛盾双方各自减少或弱化不适于对方的成分和性质,而增加或强化适合于对方的成分和性质,从而使对立钝化,使矛盾得到解决。

(4)易位式。矛盾双方既不相互适应或协调发展,暂时又都,吃不掉对方,在斗争中,对立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方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旧的方面由大变小,由强变弱。对立双方的力量消长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地位上的变化,互易其位,使矛盾得到暂时的解决。

2.扬弃式。其结局表现为统一体瓦解,矛盾双方由于至少有一方改变了原来的存在形式而丧失了同一性,即不再作为矛盾双方而存在。陶传友同志认为这种模式又分以下四种形式:(1)去偶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克服”另一方。它适于那些具有新旧意义的矛盾。由于新生事物必定要战胜腐朽事物,因而必然出现这类解决的形式。

(2)双亡式。即矛盾双方“同归于尽”,同时被其他因素所消灭。例如,封建社会的地主与农民代替了奴隶社会的奴隶主与奴隶。

(3)融合式。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过程,最后融合为一。矛盾的每一方都克服着对方而又吸取着对方的长处,都被对方克服着又被对方吸取着,结果使双方融为一体。

(4)分离式。矛盾双方经过斗争,相互分离,不再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又都保持自己的独立存在,并与其他对象结成新的矛盾统一体。如邻里因纠纷而迁走,干部因不团结而调开等。

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即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地分析、对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必须反对千篇一律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死抱着本本不放的教条主义和因循守旧的经验主义。

同类推荐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治术

    治术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9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威望、奖惩、利用、做势、同盟、控权、无为、经权、决策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治政之术。术是一门学问,治政、生活、工作、交往、经营、战争等都离不开术。治术是理政的必要手段,是官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 冷战后的联合国

    冷战后的联合国

    本书作者以丰富独特的经历,展开历史性的回顾和评述,书中将析论冷战后联合国体制和使命策略的发展变化,多方位地刻画它在国际矛盾纷争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和其缺陷不足。并为联合国的将来和世界和平提出一些建议。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热门推荐
  •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门果报录

    公门果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青春的激流中逆流而上

    在青春的激流中逆流而上

    一个叫安纺的女孩,受尽挫折又怎样?自己是一整套悲剧又怎样?变得叛逆,变得自闭乖戾又怎样?一切只是伪装谁能真正看懂自己?谁知道坚硬的盔甲下面是一颗遍体凌伤的心?谁知道她的世界从来没有射进过阳光?
  • 玖檀香:狂妃

    玖檀香:狂妃

    若是回到从前,我愿从未遇见你。我这一生中的孽缘——第一次见面,他守她在身后,句句苛刻至极,第二次见面,他扣她在墙角,抬起她的下巴,一双桃花眼与她对视,第三次;她入宫为妃,她为的到底是利是弊,她做的选择到底是对与否。总之,他们早已命中交割,命运的的轨道早已论定,她是否愿意,为了他,放弃一切。
  • 穿越之俊俏王爷理智妃

    穿越之俊俏王爷理智妃

    “怎么,这狗都愿意配合你去咬人,看起来狗缘不错嘛”颜画画一脸我要气死你的表情“你,你...."某王爷气结”我,我,我怎么了,嘿嘿,我说某人为什么人缘不好呢,感情都用在狗身上了。“颜画画说完这话头也不回的往前飞奔,对,她就是要远离这个可恶的男人看着背影越来越远的颜画画,某王才反应过来”喂,喂,你给我回来,我这来负着伤呢...."不就是犯了点小错吗,刚才还救了你呢,现在说不管就不管,女人可别后悔.....
  • 荒雨

    荒雨

    寂寥的夜空,下着雨,雨水顺着铠甲的纹路滚落在冰凉的岩石上。他平静的俯视着这片苍茫的大地,却不知自己到底身在何处。他仰望着天空,赤红的雷电划破了漆黑的夜空,照出了他呆滞的双眼。他期待着走上莫须有的轮回,盼望着在那里能够赎回他犯下的罪孽。他乞求在轮回里遇到错过的亡魂,弥补他心中的悔恨。
  • 腹黑对胃:总裁霸纵倾城妻

    腹黑对胃:总裁霸纵倾城妻

    面上温润如玉实则腹黑霸道的竹马boss,低调腹黑青梅女神,强强联手,秒灭渣渣。
  • 清风亭稿

    清风亭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我的神偷王妃

    穿越之我的神偷王妃

    时空的另一端,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小偷,组织的摇钱树,从小的孤儿,被组织的老大捡回去训练,练就了一身本领,伪装,唱歌,跳舞,还学了武术,小偷这种危险的活,是需要技术的。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她在一个镜子前面不幸被子弹击中了心脏,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活下来,好像灵魂活过来了,这个身体,还是和自己一样的脸,主人的性子很是懦弱,在府中就连一个丫鬟都可以欺负她,因为,这个在世界是强者生存的地方,自己修炼的能力太弱了,根本比不上别人。但是在遇到师傅的时候,她不在是没有武功的废物了,后来一个男子突然闯入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她的世界颠覆了,她有他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可以欺负。
  • 创曼

    创曼

    “创曼”是一个地方,简单的说就是书中主角的家乡。故乡在每个人心中是深刻的;是独特的;是难以忘怀的。她是我们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多年后我们心灵的归属。主角在18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创曼”这个地方,经历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后,在他即将离开“创曼”时明白了这里不仅仅是养育他的地方,更给予了他希望和理想。“创曼”在他心中已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强不息,向着未来奋斗的家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