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2500000051

第51章 极度重视教育(1)

学习是最高的善。

——《塔木德》

19世纪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往《圣经》中所说的“流奶与蜜的地方”巴勒斯坦,结果,那里满目疮痍的破败状况令他无比震惊:大地裸露着难看的胸膛,昔日的田园已变成瘴气迷漫的沼泽,山丘光秃,梯田坍塌,风沙扑面,到处是污秽的垃圾……这位文学大师开始是震惊,继而绝望,他以令人窒息的笔调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首当其冲……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的土地。”然后他叹息着离去。一个世纪过去了,世世代代犹太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随着以色列的成立,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帝的选民”犹太人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经济上,以色列不仅是世界上的工业强国,而且成为世界农业强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近8000美元的水平。以色列其棉花产量居世界之冠,并有许多农产品大量出口。教育方面,以色列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每年的人才供大于求,16岁以下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文盲已基本扫除,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大学毕业生占全国总人数的10.5%(犹太人中占12%),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此外,以色列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居世界前列,每年人均读书比例居全球之冠。慨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个500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在短短几十年内怎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这就是极度重视教育的结果。犹太民族以尊重知识、注重教育而闻名于世。《圣经·箴言》就告诫人们:“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行尊荣”。早在上古时代,犹太人就热衷于教育,并已开始形成自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流散时期的犹太人,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始终把教育视作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事业,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色列建国后,极为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兴国”的口号,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备而有效的教育体制,使发达的教育事业成为这个年轻国家创造奇迹的坚实基础。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犹太人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文化水准很高的群体,并为人类的思想、文化宝库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 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着许多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在言谈中,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不可开交。这时,穷困的拉比说出了自己的高见:“要论财富吗?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好像冥冥之中果真有上帝的安排一样,航行途中,一群海盗无情地袭击了这艘船,富翁们引以自豪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个个都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之后,这艘船因为缺乏继续航行的资金不得不停泊在一个港口。船上的乘客都下了船,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谋生。这位拉比因为拥有知识而被人们所器重,他被当地的居民请去当了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高尚而幸运的人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而那些与拉比同行的富翁却朝不保夕,艰难度日。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告诉拉比:“还是你说的话对,拥有财富的人会一夜之间失去一切,而一个有学问的人会永远富有。你拥有学问就等于拥有了一切。”犹太人从这则故事中得出的结论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这种观念并非一时的看法,而是早已植根于犹太民族的脑海之中。《塔木德》圣典,就充分体现出犹太人的求知热忱。

《塔木德》被誉为“犹太智慧的基因库”,而作为希伯来语音译的“塔木德”一词的本意正是“钻研或研习”。以“书的民族”而著称的犹太人对读书确有一种特殊爱好。在大多数犹太人看来,喜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博览群书的人会备受人们的青睐。曾经长期与犹太商人打交道的日本富商藤田在谈及对犹太商人的印象时就深有感触地说:一旦接触犹太人,你就会明白,犹太人是“杂学博士”。与犹太人进餐时,他们的话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体育、娱乐等各个领域,你不得不为其知识的广博而吃惊。即便一般认为与商业买卖没有多大关系的东西,犹太人也有相当的了解。比方,栖息在大西洋海底的鱼的名字,汽车的结构,植物的种类等等,其了解的程度几乎与专家相同。这些广博的知识不仅丰富了犹太人的话题和人生,而且对犹太人做出正确的判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以色列,犹太人嗜书如命的特点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以色列每年出版的图书达2000种以上(不包括教科书和再版书),14岁以上的公民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共4000多所,平均不到1000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在全国580万居民中,办借书证的就有100万。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比例上,都位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以色列出版的各种刊物达890多种,报纸29种。在街头的报刊亭里,每天都可以买到当天出版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世界报》等西方各大报纸。总之,犹太民族是名副其实的“书的民族”、“知识的民族”。正是在这种刻苦求知的优良风尚的滋养下,犹太人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观。

◇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这是以色列开国元勋本里安的名言。在犹太人的历史传统中,宗教和文化教育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犹太人看来,人一生有三大义务,而教育子女当位列其首。《圣经?申命记》中说:“听着,唉,以色列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是唯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须铭记在心。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都要谈论它们”。《圣经?箴言》更明确地告诫以色列人把教育儿童作为毕生最重要的事情,如:“父亲要给子女的教诲,就是智慧之言”;“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背弃你母亲的教导。”犹太人之所以如此强调成人对子女的教诲与指导,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虔诚、平和、优雅的个人性格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中世纪以来,遍及欧美的犹太社团都极为重视教育与学术研究。尽管“世界对犹太人的态度是黑暗的,但学术的光不会熄灭”。为了让孩子成为有知识的人,犹太人对教育怀着极高的热忱,“上学成了他们的期望,智力受到赞扬,高学位为他们所追求”。以色列建国以前,犹太复国主义者就试图把教育作为复国的手段之一。建国以后,以色列历任领导都很重视教育。用前总理夏扎尔的话来说,“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前总统纳冯教授在卸职以后又勤勤恳恳地当上了教育部长,而且还干得极为投入。这在其他国家是极为罕见的,而在以色列却十分平常,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真正认识到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著名科学家卡齐尔1978年卸去总统职务之后,毅然来到了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和特拉维夫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并常常给学生上课,三尺讲坛成了他的工作领域。以色列历任政府尽管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不尽相同,施政纲领也各有差异,但在教育问题上的政策却始终如一。它们都“遵循前辈的传统,把教育视为以色列社会的一种基本财富以及开创未来的关键。教育制度的目标,是把儿童造就成这个由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共处的民主和多元社会中富有责任感的成员”。

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是仅仅为了粉饰舆论,而是实实在在地投入,千方百计地为教育创造条件。《塔木德》上曾经指出:如果学习是最高的善,那么,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机会与条件便是仅次于学习的善。因此,许多犹太社团都把教育投资视作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从上世纪的一本年鉴上我们可以看出阿什肯纳齐人的教育观:每一个社群都抚养年轻人并且每周为他们提供去学院院长处学习所需要的经费。他们还支持每个年轻人辅导两个小孩,以便他能和他们口头讨论他已学过的《革马拉》……从而体验《塔木德》观念的精妙。小孩将由社群慈善基金会或公共食堂提供伙食。如果社群是由100个家庭组成的,那么它至少要抚养300个青年和儿童。一个家长将被指定抚养一个青年和两个儿童。在整个波兰王国的犹太家庭中,几乎没有不潜心钻研《托拉》的人。要么家长本身是个学者,要么他的儿子、女婿或在他家吃饭的青年是学者……在每个社群,学院的院长都享有盛誉,富人和穷人均听从他的教诲。没有人对他的权威性表示疑问。每个人的行为都顺从他的吩咐。他手持木棍和鞭子,惩戒和责打越规者,颁布法令和禁令,建立护卫队。但是,每个人都热爱学院的院长。由于学习和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单靠社团本身来筹措,往往力不从心。为此,犹太人把教育事业与慈善传统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把“什一税”作为追求学问的经济支柱。犹太人很早就接受了“什一税”的观念。关于“什一税”的用途,犹太教律法上虽然有很多详细的规定,但有一点极为明确,即什一税首先要用在“那些把时间都花在研究《圣经》和其他典籍的人身上”。此外,一些犹太商人在发迹之后也纷纷解囊,为教育和研究提供经费。在他们中间早已达成一种共识:发财致富并非最终目的,而要以金钱来“购买生活的权力”、“购买知识与经验”。直至今天,犹太人捐款的第一投向仍是学校建设。在以色列的一些大学里,奖学金、研究基金都由外国犹太商人提供,很多教学设施如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也由犹太富商赞助或捐赠。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这三所最有名的大学中,至少有一半董事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在他们看来,帮助以色列兴办教育才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把钱投入文化事业甚至比帮助以色列购买军火更有实际意义。以色列建国以后,历届政府一直在教育方面投入了较高的经费,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没有低于8%,这一比例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资源贫乏、军费高昂的年轻小国来说,确实极为不易。

◇ 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同类推荐
  • 十心伴你成功路

    十心伴你成功路

    本书的日益丰满,也见证着我的成长历程,每一个章节的完成,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精力更加充沛,信念更加坚定,态度更加阳光。写至此,心里充满无限的感激与感谢。感谢我生命里出现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点点滴滴让我感受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 成功素质解析(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成功素质解析(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个人的欣欣向荣;成功意味着更好地享受生活;意味着获得赞美,赢得尊敬;成功意味着自由;更重要的是,成功意味着生命中更多的快乐与满足,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 进与退的人生经营课

    进与退的人生经营课

    人生如路,生命如轮。我们倚轮前行,道路时而平坦,时而曲折,偶有高山挡道,亦有湍流拦路。若生命在前行中多一点策略,人生在进退中多一点领悟,就能更加巧妙地达到理想的终点。
  •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随处可用的24条处世法则

    本书将多面的人性集成为24条处世经典法则,揭示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善意与劣根,规则与潜规则,内容包括:“识相法则:准确地揣摩他人心理”;“应变法则:适应人情关系的突然变化”;“借力法则:借人声望,成己之事”;“收买法则: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等。
  •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撷取《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溶于现代生活理念,退却纷繁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困惑,消除人们因万千事态而产生的焦虑。愿读者能从老子思想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家园,从而活出最阳光的自己。一部现代人进行自我心理修复的范本,一部教你从容生活于世间的智慧真经。取国学奇葩以润心,调心灵鸡汤以自养。《道德经》是现代人真正的心灵鸡汤,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其阐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对于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抑郁及心理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西方的马斯洛、罗杰斯、荣格,日本的森田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都曾将道家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实践。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就那样死去

    就那样死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黄泉路上无老小,管你姓甚名谁,就那样死去又何妨?
  • 轮之回

    轮之回

    他,本是刚高考完的穷小子;他,意外得到后土的传承——轮回;他每逆推一次轮回便能得到前世的记忆与技能;你喜欢白娘子吗?就让许原来弥补遗憾吧!你喜欢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吗?就让许原来发扬华夏的书法风采吧!且看许原如何逆袭高富帅,如何抱走女神白富美!
  • 泥行记

    泥行记

    金大安三年冬,中京城外大雪纷飞,凛冽的寒风猎猎的刮着,城下的雪几有没足之势,教人难以出行。自蒙古大军过紫荆关,居庸关,便直逼中都,数月间亦朝此而来。数月前的野狐岭大战,金军大败,国内上下震惊,蒙古铁骑如洪水般而来,誓要踏平金国土地。
  • 爱在当下

    爱在当下

    刘蕾雪在经历了初中、高中与各种男生的情感纠葛后,她的心智和对于感情的认识逐步成熟。然而命运的光环依然给她丰富的生活以无数的选择和挑战。她徘徊于校园绩优股的学生会主席和受万众宠爱于一身的校园歌王之间,情感的取舍,男女间友情的困惑,稚嫩而匆忙的第一次……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单纯。80后的我们虽然青春将逝,但曾经在大学校园里那个光彩四射的自己始终是我们能骄傲呐喊“我是最棒”的筹码。不管结果我们选择了谁,或是放弃了谁,那个我们曾用生命去爱过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消失在我们青春的回忆里。
  • 蝶舞剑起

    蝶舞剑起

    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大陆……一位少年偶得一远古神塔,引得八方来抢夺,挚爱也因此身亡,他仰天大笑,何为正为邪?。穿过一千年重生,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曾经的挚爱是否还在?为寻挚爱,成魔又如何!为掌握命运而战,世人皆敌又如何!神阻我杀神,天阻我破天!一剑破苍穹,一人一剑,问苍茫大地……
  • 专属格差恋

    专属格差恋

    只不过是八岁罢了,这个年代年龄还是问题吗?王欣雨!你别跑。我本不想走进你的生活,是你自己闯到我的怀里来的,就怪不得我一把抓住你了吧。李浩然,我输了,我想我是真的喜欢你了。我们之间没有输赢,如果真的要说,那就是我们都输了···
  • 寒裂苍穹

    寒裂苍穹

    几世轮回,主角向寒被宿命选中,带到了阔别亿万年的异世大陆。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无数回的欢笑羁绊,他的眼睛愈发腥红,心却是逐渐清晰。“我尊重以及敬畏一切生命,但必要的时候,我会夺取它,这就是万物生存的法则,异界的法则,我的法则。”
  • 爱,不需要替身

    爱,不需要替身

    八年后,她“重回”他的身边。他娶了她,便与她有爱与恨的纠缠。两年后,他发现她不是“她”,便对她说:我们重新开始吧!年,“她”回来,却把恨都寄予在他们的身上。于是,一步步的计划开始了......
  • 若,繁华殆尽

    若,繁华殆尽

    他四年前的消失他四年后的归来这前前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