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1400000029

第29章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3)

需要注意的是,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有正的斜率,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素供给曲线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只是作为例子来说明要素供给曲线是如何推出和形成的。事实上,要素供给曲线可以向右上方倾斜,也可以垂直,甚至可以向右下方倾斜,其形状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以及消费者的初始状态情况,或者说,取决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U(Y,l)。一般而言,在效用函数U=U(Y,l)中,无论是什么要素带来的收入都是一样的,只要其数量相同就有一样的效用;而效用函数中的自用资源却可能因为其性质不同而对效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有些东西保留下来能增加效用,如时间;但有些东西保留下来却未必能增加效用,或者即使能增加效用,其效果也可忽略不计,如土地;还有些东西保留下来反而会减少效用,如收入。保留收入意味着减少当前消费,即减少当前效用。因此,无差异曲线形状不同,要素供给曲线不同,这些都与要素的特点有关。下面我们将对不同种类的要素分别进行讨论。

§§§第三节劳动供给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供给与闲暇需求

劳动供给涉及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对任何消费者而言,其拥有的时间资源都是既定的。首先,一天只有24小时;其次,在这24小时中,有一部分必须用于睡眠而不能挪为他用。为了简便,我们假定消费者每天睡眠8个小时,因此,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为每天16小时。

由上述假定,消费者每天的劳动供给时间最多为16小时。除劳动时间之外,全部时间资源中的剩余部分我们称之为“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包括除必需的睡眠时间和劳动供给之外的全部活动时间。若用H表示闲暇,则16-H代表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因此,劳动供给问题就可视为消费者如何决定其全部时间资源在闲暇需求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

消费者的闲暇需求可以直接增加个人效用,而劳动供给可以给他带来收入,通过收入用于消费再增加消费者的效用。根据自己的偏好,消费者在闲暇需求与劳动供给之间进行选择,或者说,在自用资源和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获得最大效用。

二、劳动供给曲线

横轴H表示闲暇,纵轴Y表示收入。消费者的初始状态点E表示非劳动收入与16小时时间资源总量的组合。假设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为W1,则最大可能的收入为K1=16W1+(劳动收入加非劳动收入)。消费者在工资W1条件下的预算线为连接初始状态E点与纵轴上K1点的直线EK1。EK1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切点为A。与A点相对应的闲暇量为H1,劳动供给量为(16-H1)。于是得到劳动供给曲线上一点a(W1,16-H1)。

假设劳动价格上涨到W2,又上涨到W3,消费者的预算线将绕初始状态E点顺时针旋转到EK2和EK3,其中K2=16W2+,K3=16W3+。预算线EK2和EK3分别与无差异曲线U2和U3相切,切点分别为B和C。与均衡点B和C对应的最优闲暇量分别是H2和H3,相应的劳动供给量为(16-H2)和(16-H3)。这样又得到劳动供给曲线上两点:b(W2,16-H2)、c(W3,16-H3)。

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图6—9中类似A、B和C的其他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可得到图6—9中的价格扩展线PEP;则可得到类似a、b和c的点,这些点连接起来便是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S。

劳动供给曲线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它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涨,消费者为了得到较多工资愿意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该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工资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当工资涨到W2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将达到最大。此时如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将减少。劳动供给曲线从W2开始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的这个特点,图中消费者对闲暇的需求量随工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工资的上涨,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上升,消费者对闲暇的需求量先减后增,从H1减少到H2,又增加到H3。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时,劳动供给量先增后减,从16-H1增加到16-H2,然后又减少到16-H3。

三、闲暇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为此,我们要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来分析闲暇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再推导出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因为劳动供给实际上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在时间资源总量给定的条件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反之亦然。二者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关系;同时,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实际上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一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即工资。于是,可以将工资看成是闲暇的价格。这样,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只不过后者与前者正好相反而已。换句话说,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以变成解释闲暇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上斜。

我们知道,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对消费者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闲暇这个商品的需求也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先看替代效应。假设闲暇价格——工资上涨,则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闲暇这个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因为其机会成本上升),于是消费者将减少对它的消费。因此,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工资提高时人们有增加劳动供给量的动机。

再看收入效应,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闲暇价格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此时拥有和以前相同的闲暇量,同时提供和以前一样数量的劳动量,但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对闲暇的需求量,同时减少劳动的供给量。显然,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同方向变化,即工资提高时人们也有减少劳动供给量的倾向。这样,随工资即闲暇价格的上涨,替代效应将使闲暇需求量下降,而收入效应将使闲暇需求量上升。那么,在闲暇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闲暇需求量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就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将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若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将随其价格上升而增加,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那么,闲暇价格的收入效应会不会超过替代效应?对一般商品而言,收入效应通常要小于替代效应。但闲暇这个商品略有不同,因为消费者的大部分收入可能都来自劳动供给。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闲暇价格即工资的上涨会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收入。因此,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大。若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此时工资少量上涨的收入效应不一定能抵消替代效应,因为由工资上涨所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并不一定很大;但若工资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收入效应就可能很大,甚至超过替代效应。可见,劳动供给曲线一般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开始向后弯曲。也就是说,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四、劳动市场均衡和工资的决定

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尽管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仍然向右上方倾斜。这是因为,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也许会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入市场供给,因此,总的市场劳动供给量一般仍随工资上涨而增加。

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总是向右下方倾斜。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也一样。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综合起来,就可以决定均衡工资水平。图中劳动需求曲线D和劳动供给曲线S的交点E为劳动市场均衡点。该均衡点决定了均衡工资为WE,均衡劳动数量为LE。可见,工资水平是由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的,且随着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节土地供给和地租的决定

在讨论土地供给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第一,生产服务的源泉和生产服务。除了劳动这个要素特殊之外,生产服务的源泉是指生产要素,它是生产服务的载体,如土地、资本。生产服务是指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使用。

第二,源泉的供给(以及需求)和服务的供给(以及需求)。源泉的供求是指生产要素的卖和买;服务的供求则是指生产要素使用权的买卖,而非其“载体”的买卖。有些生产服务的源泉及其服务都可以在市场中交易,例如,土地和资本;有些则不能,例如劳动服务的源泉——劳动者。劳动服务可以被买卖,但劳动服务的源泉即劳动者却不能被买卖,至少现在的文明社会是这样。

第三,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如果源泉和服务二者均可在市场上交易,则就有两个价格,即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例如,就土地而言,有一个“1公顷土地(即源泉)的价格”,还有一个“使用1公顷土地1年(即服务)的价格”。再如建筑物和机器,它们本身有一个市场价格(即源泉价格),还有一个使用它们一定时间的价格(即服务价格)。这两个价格显然不同,因而有加以区别的必要。生产服务源泉的价格,特别是资本物品(如机器)的价格,是由它们的市场供求曲线所决定,其过程与产品市场中的产品价格的决定大致相同。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生产服务价格的决定。我们把土地服务的价格称为地租,资本服务的价格称为利息。

一、土地供给曲线

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土地价格即地租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土地的市场供给与土地价格的关系。

假设土地所有者是消费者,其行为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他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的。那么,土地所有者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由于土地供给本身并不直接增加效用,土地所有者提供土地是为了获得收入,而这些收入可以用于消费,从而为他们带来效用的增加。因此,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是在土地供给所可能带来的收入与自用土地之间进行选择,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为:

U=U(Y,q)

其中,Y、q分别为土地收入和自用土地的数量。

土地自用是指土地所有者消费性地使用自己的土地,如把土地用来建造花园或盖房子。土地的这种消费性使用自然会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效用。但是,土地的消费性使用只占土地的一个很微小的部分。如果假定不考虑土地的消费性使用这个微小部分,即不考虑土地所有者自用土地的效用,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等于0,这样,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可以简化为:

U=U(Y)(6.19)

即土地的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而与自用土地数量大小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就必须使土地收入达到最大。而为了使土地收入达到最大就要求土地所有者尽可能多地供给土地。假设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数量为既定的,则他将供给数量的土地——无论土地价格R为多少。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将在的位置上垂直。

我们也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得到相同的结论。,横轴q表示自用土地的数量,纵轴Y为土地收入。土地所有者的初始状态E点表明,此时非土地收入为,拥有的全部土地数量为,预算线EK1和EK2分别对应土地价格为R1和R2两种情况,即K1=·R1+,K2=·R2+。U1和U2为无差异曲线,它们都是水平的直线。水平直线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与自用土地数量无关。如在水平直线U1上,尽管自用土地数量不同,但每一点的收入均相等,它们是无差异的。当然高位的无差异曲线仍表示较高的效用,U2>U1,因为前者收入大于后者。

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簇表明:无论土地价格如何变化,最优的自用土地数量总为0,土地供给总量为,等于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全部土地资源。假设土地价格为R1,预算线为EK1,此时最大效用组合或均衡点为K1,因为它是在预算约束EK1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U1的点。同时,K1点表明,此时最优的自用资源为0,土地供给量为。假设土地价上涨到R2,预算线变为EK2,最大效用组合为K2点,与K2点相对应的最优自用资源仍为0,土地供给量仍为。也就是说,土地供给量总是,与土地价格无关,土地供给曲线垂直。

显然,在上面的讨论中,之所以得到土地供给曲线垂直的结论,并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或假定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为我们假定了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如果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没有自用用途时,土地对该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事实上,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土地,同样也适用于任何其他要素。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设只能)用于一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一定是垂直的。

借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则可以这样说: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为0,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一定垂直,即使该资源价格下降,它也不会转移到其他用途上去(因为无利可图),即它的供给量不会减少。例如,考虑某种高度专业化的劳动,若该种劳动只适用于某种特殊的生产,则当劳动时间无自用价值时,它对该生产的供给曲线垂直;当劳动有自用价值时,供给曲线在劳动价格大于其自用价值之上时垂直。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任意一种资源对其用途的供给曲线在其机会成本水平之上垂直。

二、地租的决定

将所有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就可得到整个市场的土地供给曲线。再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土地供给曲线相结合,就可决定土地的均衡价格,即地租(Rent)。图中土地需求曲线D与土地供给曲线S的交点是土地市场的均衡点,该均衡点决定了土地的均衡价格为Re,土地的均衡数量为既定的土地数量。

同类推荐
  • 探索与发展

    探索与发展

    本论文集由109篇获奖论文集结而成,包括《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监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管理的思考》、《有效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等。
  • 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

    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

    本书以我国物业管理实务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有关物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程序以及操作实务与技巧,并兼顾了典型物业的管理及国内外物业管理的介绍。
  • 综合营销策划

    综合营销策划

    本书共分15个章节,内容包括综合营销策划总论、营销策划创意、营销策划模式与营销策划书、SWOT分析、企业营销定位策划、市场竞争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光之魔

    光之魔

    在死亡中孕育,从死亡中诞生,是生与死的结合,世人眼中的悲伤之子。他讨厌光芒,他害怕悲伤,所以他要驾驭光芒,所以他要走出悲伤。
  • 命运之核之天下

    命运之核之天下

    他、从出生就注定不凡;他、从弱小到巨擘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是怎样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又是什么让他难以抉择?我-----就是我自己的天下······
  • 泰达西诺尔

    泰达西诺尔

    剑破苍穹,盾御四方。林秋,纵横四块大陆称霸泰达西诺尔。人魔神煞皆俯于脚下!
  • 极品神医混花都

    极品神医混花都

    桃花村走出来的少年,用他出神入化的医术,踢开了都市的大门。带着千年门派的传承,神秘的身世,面对强大的敌人,少年在花都将上演怎么样的爱情,友情,忠诚,与背叛,少年又将何去何从……
  • 倾国倾城:绝世世子妃

    倾国倾城:绝世世子妃

    前世,她被渣男贱女害死。一朝磐涅重生,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渣男配上了贱女,绝配!小心翼翼蛰伏的庶妹还敢兴风作浪?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但不知何时招惹上天下第一公子?他腹黑,邪魅一只,却独独对她宠溺入骨;她呆萌,扮猪吃老虎一枚,却不知何时丢了自己的心,既然丢了心,那便攻心!某女:“你的头发丝到脚后跟都是姑奶奶我的!”某男:“你的髓里你的骨里都烙印着爷的痕迹!”爱了,那便一生一世一双人永不悔。宠文1v1。
  • 杠上妖孽娘子,誓要掰直

    杠上妖孽娘子,誓要掰直

    当两大妖孽相互碰撞时,会发出怎样的火花?她,六岁时,父亲车祸而亡。而她用她那双稚嫩的肩膀打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却惨遭挚爱背叛。最终落得一个戳目剖心,抛尸荒野的下场。重活一世当复仇女王归来时,又是怎样的风华绝代?乱了谁的心,迷了谁的眼?某男看着某女身后的那一群人,大手一挥,把某女挡在身后说:“娘子,这桃花太多,为夫为你挡挡!”
  • 近身特卫

    近身特卫

    血贱三尺为红颜,浮尸万里为老婆,近身特卫为你开启一道旖旎的美艳和人生。且看最牛的特卫如何纵横在这繁华都市,指定属于自己的规则。女神总裁,美艳上司,清纯护士,各色美女袭来他又何如应对?最强护卫回归都市,再续强者传奇。
  • 却魂

    却魂

    你相信这世间有鬼吗?我相信,但是它们不是鬼它们叫魂而我,就是却魂师。不要试图动她,否则死。
  • 美女校花之校园修仙传

    美女校花之校园修仙传

    唐峰下山历练,寻找突破契机,然而引发了一场修真大战,唐峰从此走向了自己的帝王之路。泡御姐、泡校花、众多美女投怀送抱。天地不仁,我便逆天!世人不仁,我便成神!
  • 凶残娇妻:总裁爱不完

    凶残娇妻:总裁爱不完

    家族灭亡,感情遭到背叛,面容被毁,黎涣的人生在这一刻,发生翻天覆的变化。以全新面容归来,为了组织也为了自己,她要让那个负心的男人一一偿还。可当真相解开时,又是谁的守护与诚挚,成就了一世情缘。黎涣:我这一生,坎坷波折,以为无依无爱,却不曾想,只那一人,是我此生的劫,却也是我最温暖的港湾。顾长源:“阿涣,若此生不能护你周全,便让我生生世世为你生,为你而灭,至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