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9500000013

第13章 鄱阳湖文化(3)

陆修静在庐山期间经常到东林寺与高僧慧远和田园诗始祖陶渊明谈禅论政,互相切磋,往往相谈甚欢。陆修静用智慧、才识、毅力改造的道教空前中兴强大起来,和佛教的代表慧远高僧、田园诗始祖陶渊明三者互相融合,成为三足鼎立的其中一派泱泱大教。陆修静对道教的贡献,搜集整理道教经典,完善道教斋蘸,是普教于道教,惠及于后世。他在庐山创建修道多年,恋恋不舍庐山,他在行将就木、驾鹤西去时,向南朝宋后废帝临终表达了归葬庐山的夙愿,恩准后魂归庐山,安然入土。

实际上他以超然物外、超凡脱俗的姿态,临终叮嘱门徒将他的尸骨装入布袋,抛葬庐山大虚馆后空崖中,以酬灵山。但他的门徒于心不忍,违愿入坟茔,入土为安,永久祭祀。元徽元年(477年)仙逝,他的归葬处由此得名“布袋崖”。

陆修静虽已仙逝,但他的道法遗泽后世,他的遗风导引道俗,他的故居为世瞩目,“宗有道也”,被后世传颂的“道德”由此而来。佛家以慈善之道,儒家以孔孟之道,三为一体,综合为传世、治世、育人之古今经典。(资料来源于“庐山文化研究丛书”)

三、佛教文化

(一)东林寺

美丽壮观的庐山秀甲天下,高人蔚生,地灵人杰,东晋远公大师肇建东林祖庭。后来的东林寺,缁白二众谨律之侣,绝尘之士,四方不期而至,启立白莲社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修持念佛三睐,求生安养佛国。莲社123位高贤,悉皆蒙佛接引。成办净业,为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谱写出壮丽的篇章。东林祖庭,遂尔便以中国净土宗第一道场,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

千百年来,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东林寺的兴衰,悉与国家政运相连,唇齿相依。本寺前任方丈果一上人,自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驻锡本寺,披荆斩棘,仿古宋式大殿为中心的东林道场,蔚具规模。果一上人于1994年73岁时,化缘周讫,舍报西归,启建48米接引佛像是他圆寂前的最后愿望。继任方丈印大和尚赓续未竟事业,惕励朝夕,先后完成佛像报批、奠基、规划等一应前期工作。整个阿弥陀佛大铜像,于2009年全部完工并开光面世。这是果一上人,及继任的方丈印大和尚无量功德,这将是佛教文化上又一高峰。

●东林寺与西林寺之创始人——慧远高僧。慧远(334年——416年),东晋高僧。俗姓贾,雁门烦(今山西代县)人。从道安和尚出家,后从荆州抵庐山,见庐山旷阔、娴静,可以息心,遂于西林寺旁筑龙泉精舍,后建东林寺,率领一百多人结成白莲社,开创“净土宗”。慧远在庐山上三十多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送客不过“虎溪”。《庐山略记》(又名《庐山记》),从庐山的地理位置,得名缘由开始叙述,接着描绘山中的悬崖峭壁,泉石瀑布、鸟兽、草木等奇特景致,在写作中又杂以司马迁东游之史实及董奉为人治病的传说故事,使文章中的写景披上了灵异神秘的色彩。

由于鄱阳湖畔,庐山脚下东林寺、西林寺和铁佛寺的佛教文化的影响,引来了世俗的朝政大臣、社会名流雅士,他们共同寻求儒学的“四书五经”内没有的佛学,通过佛教文化释悟和点化,来解除人世间的烦恼。特别是国家动乱时期,许多士大夫开始关注人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佛教里的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证方式对朝政官员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很多朝政大员、士大夫都转入了对佛教的信仰,许多官员在当时文人、墨客普遍信佛的风气影响下,他们接触佛教禅宗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唐、宋名人白居易、伍乔、苏轼父子,崇尚佛教后,自号东坡居士,三苏父子都和佛教有极深因缘。尤其濂溪先生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创建濂溪书院。他经常到东林寺、西林寺、铁佛寺和大林寺谈佛参禅,对庐山和寺院有较多题咏。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路盘松顶上,人在半空行。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天风佛襟袂,缥缈觉身轻。”这首诗的境界与他的为人一样,也是静而不寂,饶有生趣。

现代净土宗大德吴璧华居士,字钟熔,清光绪三年(1877年)秀才出身。25岁得官费去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振武学堂和士官学校,回国后被四川总督赵尔巽看中,聘去督连新军,先后担任兵备、参谋、教练总办。民国七年(1918年),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兵连祸结,政客们翻云覆雨,他亲眼目睹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深感痛心,后遇佛法,如饮甘露,从此长斋茹素。民国八年,吴璧华与杨、潘、黄等人发起筹建鸥海医院;次年北方5省灾情严重,吴璧华又在北平发起“佛教筹赈会”,劝募救灾资金,星夜操劳,奔波于各收容所之间。他清正廉洁,尽心竭力,救人无数,功德无量,并倡导众人念佛,灾民呼之“吴菩萨”。

吴璧华在东林寺《净土圣贤录》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吴璧华居士功德千秋,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历朝历代朝廷名臣、文人、墨客多与佛有缘。唐代白居易信佛与他本人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早年离家,实践到社会下层的苦难之中。战乱带来家庭变故之苦、功名未就的精神压力、羁旅思乡、患病体弱、流离失所等种种疾苦,使他对世事人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缘于对人生各种不同的遭遇,及面对各种问题产生的困惑,白居易在青年时代就开始与僧人往来,特别是对德高望重的方丈,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解决人生烦恼、痛苦的方法。他在《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诗中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白居易还在《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一诗中表达了自己渴望皈依佛门的心愿:“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鲜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唐贞元二十年(804年),白居易33岁,作了著名的《八渐偈》,就慧偈云:“慧之以定,定犹有系,济之以慧,慧则无滞。如珠在盘,盘定珠慧。”

白居易信佛修善,与东林寺和西林寺结下不解之善缘,并留下许多传世名篇,其中《东林寺白莲》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诗云:“东林北圹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泄香银襄破,泻露玉盘倾。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华,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饶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成。”

白居易在《在家出家》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禅坐生活。诗云:“衣食支分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都不应。”

白居易经常出入东林寺、西林寺之间,他的净土信仰,开始由早年的修学禅宗求生兜率天弥勒内院,转向求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信仰。这也是他一生崇尚佛门修学的归宿。

唐代李白被后人称作“诗仙”,他一生遍游名山圣水,为了寻求清净,也曾来到庐山脚下的东林寺。黄昏时刻,晚钟荡破霜气弥漫的夜空,悠悠传开。月色映在虎溪上,水面上泛出宁静的清光。寺院周围显得格外清冷,实在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在幽寂环境的影响下,诗人“宴坐寂不动”,进入了禅定,禅定间诗兴大发:“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水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岳飞(1103年—1141年)字鹏举,民族英雄。在南宋抗金战争中,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大败金兀术,敌军望而生畏。他于公元1131年至1134年间随军驻于庐山脚下的江州(今九江市区)。在这段时间里游庐山东林寺,写下了七律《寄东林慧海上人》诗云:“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概括了他在这段日子里的生活和思想。1136年,岳飞的母亲在鄂州辞世,岳飞把母亲安葬在庐山西北麓的株岭山中。他的诗歌充满强烈的爱国感情,因诸多原因留传下来的并不多。

●奇景石门涧。从九江向东林寺,经过105国道,进入天池草堂,右手边有“为善最乐”庙,停车场、铁索桥、峯岩石刻、铁云庵花园、铁云垛、杜宣亭、鸳鸯桥、空中飞渡、宝珠峯、石门山庄。中间有三妙亭、观音亭、慧远大师像、石垒经书、石门大像、巨型石刻、试剑石、讲经台、山门涧、龙宫亭、白龙潭、九龙潭、猴子观瀑、百丈梯。最右边是铁船峰。左边有大型停车场,云海灵观,报国寺、章志远美术馆、庐山高牌坊,园佛殿、天池塔、清凉台、文殊台、龙首崖、古庙城、将军桥、石门涧、悬索桥、(停车场)星龙索道等等。石门涧内景点多多,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四通八达,令游人目不暇接,实乃人间天堂。

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因天池、铁船三峰对峙如门而得名。内有景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瀑布从天而降,雄、险、奇、秀自然景观百余处,石门涧从远古至今,地质变革,生物进化,天斧神工而成的历史文化综合大观园,游人赞曰:“石门冠天下,涧景醉游人。入涧如仙境,忘记进家门。”

(二)西林寺

庐山西林寺座落于庐山北麓香炉峰下。东林寺在庐山之东南,西林寺在庐山之西北,故名“西林寺”。西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和二年(366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初时结庵草舍,沙门竺昙死后慧永继承师业。晋太和二年江州刺史陶范为之立庙,命名为“西林寺”。公元731年,唐玄宗敕令重修,香火鼎盛,元、明兵焚,次后反复年年,近年重修。庙宇雄伟、佛像高达,规模空前,庄严别致。宋苏轼来游,挥笔《题西林壁》一诗千古传闻。

慧远初来时曾居于此,西林寺后的西林塔,又称“千佛塔”,唐玄宗敕建。后又在明王鸣玉重修,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塔顶曾裂开,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又自行愈合。其中奥妙却无从得知。塔高7层,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龛。

底层南面开门,正门向南,塔身向南每层门顶上皆有题额,底层至7层分别为千佛塔、羽室才、金刚、无上法、聪雨花、无明藏。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乃西林寺的标志建筑。

1989年,来自台湾的觉海法师回大陆探亲。她不顾年逾古稀,亲赴东林寺,见果一法师,言其不忍看到两林荒废冷落,发愿要重建西林寺。觉海法师的想法立即得到九江市及各级政府部门及佛界人士的一致赞同。

1989年9月,重建工程全部启动。工程分两期进行。1989年9月至1992年为第一期工程,其间购地10亩,修复了千佛宝塔,新建了大雄宝殿,左、右寮房,接待室,膳厅,山门,又建了3.5米高砖墙,围长900米。第二期工程自1992年12月至1996年10月,完成建设项目:天王殿、阿弥陀佛殿、地藏殿、观音殿、藏经殿、大客殿、大斋堂、两个佛池。

重建西林寺耗资多,规模大,历时7年有余,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现已初具规模。

西林寺现任住持觉海法师,于台湾临济寺出家。曾募资鼎立支持东林寺大雄宝殿的建造。后又立志重建西林寺道场,变卖在台湾产业和所有积蓄,历经7年独资新建西林寺,并立下规矩;不化缘、不求援、不赶经忏、不卖门票。在重建西林寺期间,觉海法师不辞千辛万苦、夜以继日、精心筹划、自行设计、自行督检施工质量,采购运输建筑材料。

如今西林寺巍峨于庐山之北,重放佛光,终于了却了觉海法师的一大心愿。现在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唐诗》第744卷中有伍乔《题西林寺水阁》诗一首。诗云:伍乔,南唐庐江人,曾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苦读诗书,南唐中主李景时考中进士,官至考功外郎。他的诗歌清幽深远而多有苦寒之气,诗歌细腻、工整,意象清冷孤寂,使诗意境显得凄清,突出伍乔诗歌风格。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冷派,山寺云间峭峻峰。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三)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庐山西北麓,莲花峰下,距九江城约10公里,唐贞观年间由昆仲禅师始建,迄今1300多年历史。现为江西省九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市批准的重点开放寺庙。

住持释妙乐,湖北黄梅县人,俗名王艳华。由于历史因素,至1988年,铁佛寺仅存破殿1间,风雨沦桑,几乎是一片废墟。1987年,经九江市政府批准,由释妙乐负责复修工作。她带领佛门信众,废寝忘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的甚至捐出家产,未向国家要一分钱。10多年来日夜操劳,建起这座占地总面积210亩、庐山最大的比丘尼道场。1988年,募修木雕佛像,1993年挖山奠基建大雄宝殿;同年佛像开光法会香火鼎盛。铁佛寺在妙乐大师的努力铁佛寺大雄宝殿下,迎来了一个新的佛教文化高峰。1996年相继又建千佛殿,念佛堂前的象征树又绿绿葱葱。(相传这棵象征树随着寺庙的兴衰而枯荣)妙乐还热心公益事业,自己节衣宿食,千辛万苦,10多年来共向全国各灾区捐款、捐物累计人民币1.3亿元,各种主要建筑物达19处,总造价1.5亿元之多。

现在,铁佛寺既是规模宏大的女众丛林,也是庐山著名的宗教文化旅游胜地。这里远眺鄱湖浩渺,近观群山秀水,俯视烟霞变幻,仰见层峦叠翠,云深林郁,秀水奇石,四季如春,锦绣仙境,游人如织,徜徉其中,既可领略庐山自然风光的毓秀灵韵,又能感受中国佛教文化的神异庄严。这座鄱阳湖畔的圣庙不只是慈善功德的铁佛寺,更是一座深蕴文人墨客的圣地,一座净化人心的佛苑,铁佛寺以秀丽壮观的庐山同在,铁佛寺的慈善功德万世长存。

(四)云居山真如禅寺

云居山座落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南东部湖区,位于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幕阜山脉余脉。地域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古代名“欧山”。战国末年,秦兼并六国,楚怀王被骗入秦,楚将欧岌为保护怀王后裔康王避难于匡庐,秦将王翦急追。混乱之中康王走失,大将欧岌到处寻找不见,遂遁入此山修炼得道。人们为了纪念欧岌,称此山为“欧山”。后人以此山雄伟险峻,常有云雾所绕。唐朝后将此山改名为“云居山”,简称“云山”。云居山位于武汉至南昌与九江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上,至永修县城约30公里,沿南浔公路向北至九江90公里,往南至南昌95公里,海拔900多米,沿盘山公路行15公里直达山门。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司马头陀至该山南麓保定寺(即今瑶田寺),见道容禅师曰:“吾自南岳来寻此山,历经十五载。今获胜地,愿与禅师阐扬佛法。”是夜梦五神人来曰:“求珠尝入九重之渊,搜宝必登万仞之颠。”上十里许,山水奇胜,真方外之金汤,法门之带砺也。次日司马头陀请当地樵人开道,与道容登山,途中遇白鹿衔花,前边引导,遂至山顶,见峰环如城,中央地势平坦,湖澄似镜。峦岫环列,犹如莲花盛开,中间显现一片好大平垠。二长老甚是得意,于是道容禅师率徒诛茅垦荒,开基建院,是为“云居禅院”。

同类推荐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社交礼仪、国学常识、中外未解之谜、文化典故等知识。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爱上男神TFBOYS

    爱上男神TFBOYS

    夏雨沫洛被一个男子欺骗去害tfboys,但是最后谎言被揭穿了,还有许多坏女主算计她,但是最后误会化解了,夏雨沫也和tfboys的其中一位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在一起之后就要写,tfboys的其中两位找到了,他们爱的人。之后就写他们的幸福生活。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 最强炉鼎

    最强炉鼎

    别人都是被穿越,但封羽却是被老头子给坑的穿越了。*********一个诡异山洞、一片异界大陆,一觉醒来封羽却变成了一位拥有号称最强炉鼎体质的少年。从此金钱环绕、美女云集,开启了一段新的传奇!
  • 许你一世缱绻

    许你一世缱绻

    我入你城今生事,换得三生缱绻情,却道世无常,偏心生执念根深种,只待转世还前身……
  • 腹黑少爷恋上呆萌少女i

    腹黑少爷恋上呆萌少女i

    一个完美的冷酷少爷,爱上了一个呆萌的青春少女,他,为她破列了许多第一次,从而他不再冷酷,他,为了她,放下了许多面子,他说:“这一辈子,我只爱你一个人,永远不变,直到永远!!!”这一次,她为爱掉下了爱的眼泪,她大声的说:“我,月凌叶,非你不爱,非你不嫁。你朴夜炫,是我的人了,别想逃走了!!!”他们就这样大声地笑了,没有一点防备。。。。。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龙傲天因庶出从小失宠,洗礼的时候更被查出是九阴绝脉无法修炼武技,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当他的血激活了拣来流星里的神器戒指,拜神为师并修炼超级功法血法,从此开始不断变强,参军征战屡建奇功,统领大军横扫大陆,挑战最强武者,屠神灭佛。
  • 飘物语

    飘物语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命运之神似乎对他有更高的要求将他推向……
  • 婉清游

    婉清游

    苏婉清作为现代女子来到一个陌生的朝代,自己却失去了所以得记忆。总觉得自己于这个朝代格格不入,却不明其所以。经常梦见自己变成男子,每次都被惊醒。在自己大婚前一晚被父亲打晕,醒来已成人妻,却数日没见过新郎。带着疑问等到回门日发现自己一家尽数被灭口,一切都葬身火海。苏婉清带着疑问寻找自己的记忆,却发现一场巨大的阴谋……自己从哪里来,因何而来?早已沦为这命运中的一颗棋子!
  • 水璃阁

    水璃阁

    一人一狐一鬼机缘巧合开了一家古董店,实际上却是处理各种在人类看来的灵异事件,水璃阁之主沈语璃,美艳狐妖师兄炎墨,古玉之鬼玉骨,三者受人之托来到灵异古宅却发现,本以为破败的宅落繁丽无比,美丽得不似真人的少年,桃花落尽满眼残红,究竟是谁的梦境?隐约传来的绝望呼唤引出了一段被遗忘却无法逃离的缘债,这前后的因果似乎与沈语璃有关。缘起缘灭,只有如血的桃花漫山飞舞······而这一切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