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9200000048

第48章 路名杂谈

每个城市都有纵横交错的道路,有的方正笔直,有的弯弯曲曲,有的犬牙交错,有的斜里冲刺,就像一张蜘蛛网。路,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又像人的经脉血络,通达全身,使整座城市跳跃,活泼起来。路,有的城市叫“道”,譬如天津的和平道;有的叫“街”,譬如北京的长安大街,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对于那些细如静脉血管的小路,有的叫“胡同”,譬如北京;有的叫“里弄”,譬然上海;有的叫“巷”,譬如南昌。而路的冠名,许多城市根据地域特色,人文历史,民间传说,不一而足,细细推究,妙趣横生。

考究北京的地名,首先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肃穆之感。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等级森严的皇城。它的布局结构,严谨方正,四平八稳。“井”字形的规划,以皇城为核心,道路的命名也以皇城城门和地理位置为主,如前门大街,地安门大街,东单大街,西单大街等。而城门之外的路,则以“门外”相称,如西直门外,东直门外,崇文门外,宣武门外,概莫能外。当然,北京的地名也有诙谐逗笑之处,譬如菜市口,骡马市,灯市口,珠(猪)市口,显然是以集市贸易为特征而命名的了。这些地名,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古时北京普通人的生活特征和内容。皇家的尊严与民间的随意在地名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穿行在北京那如同迷宫般的胡同里,也会产生一种历史沧桑感。那伸手可及的屋檐,那斑驳离乱的墙体,那曲里拐弯的小路,窄处仅可容一人坦然而过,俩人相遇则必侧身相让,这种尴尬,此时则化作一段历史,无言中能让人得到一种莫名的快感和满足。站在胡同中这样的小路上,望着那无边的院落以及院落中伸出的树干昂然刺向天空,我真怀疑自己是否身处京城抑或是在偏远的乡村。直到来到车水马龙,宽阔笔直的长安大街,我才相信自己的确脚踩在京城的路上,北京的路就是这样奇特。传说北京的建筑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平民百姓的屋脊不得超过一般的城墙高度,而胡同中的道路,或许没有什么规定,否则也就不会有仅容一人而过的小路了。

比较北京,上海的地名似乎使上海更像一个全国的中心,得到各地人的认同,随之而来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产生大上海是我们大家共有的感觉。这缘于上海是以全国各省和城市的名称来命名道路。不管是哪省之人,在上海都可找到以自己省份或城市命名的道路。走在这条道路上,或许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在上海逛了外滩,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豫园和浦东新区世纪大道之后,我就喜欢徘徊在江西中路上。站在与福州路交叉的路口,看看三十年代就已落成的新城饭店及周边的建筑,放飞自己的无穷遐想。遥想当年,旧中国到处还是穷乡僻壤之时,大上海就有如此高大的建筑,它的繁华自是不言而喻的了。尽管这是半殖民地的畸形产物,但它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的终结,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最终还是回归到人民手中。有次,我还徒步走完江西南,中,北路,为的是一穷江西路的全貌。在上海还有条南昌路。虽然不是主干道,但许多名人别墅沿途掩映在法国梧桐中,为南昌路平添了许多文化氛围,夯实了南昌路的历史底蕴。走在南昌路上,思乡之情蓦然而生。相信许多外省人走在上海以自己省份或城市命名的马路上,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这或许是家乡情结使然吧。你看,远到宝岛台湾的高雄,西至新疆的乌鲁木齐,西藏,东北的大连,四平,包括香港,澳门,知名的或不太出名的城市,在上海都可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城市的路。从上海道路的命名方式,也可见大上海的包容性,也足以让上海在全国有了独特的地位,那就是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南昌市的路名也很有特色,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历史文化气息。同时,也反映了南昌的特质和细节,细细品味,咀嚼,就会逐渐品出些韵味了。以老城区的主干道来说,大都以历史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如阳明路,叠山路,中山路,孺子路,永叔路,象山路,船山路,子固路等,我为这些路的命名抚掌叫好,拍案叫绝。因为,正是如此带有纪念性的命名,使这一条条路鲜活起来,充满了历史文化感。走在这条条名人路上,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其人,促使人们常怀于心,不知其人其事者,但有好奇求知之心亦会追本溯源,刨根问底,或于家中,翻开尘封的书本,探究其实。这无形中传播了文化,传播了历史,传播了知识。为酿造一个好的社会氛围,亦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譬如阳明路上,拆去老市委的旧房,辟为绿地,建起阳明公园,塑起王阳明的雕像,为阳明路增色不少,亦使阳明路更加名实相符。心中只期盼南昌城内条条名人路上,都如同阳明路,建一公园,塑一雕像,树木葱茏,芳草茵茵,促使南昌早日成为花园城市。当然,南昌城的路名,也带有纪念意义,如八一大道,声震中外的南昌起义之地,当然要有一条最主要的大道来命名纪念;解放路,顾名思义,则是南昌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之路。而老城内的一些街巷的命名,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如万寿宫一带,就有棉花巷,筷子巷,醋巷,萝卜巷,珠宝巷等,这和北京菜市口等的命名都是异曲同工,如出一辙。此外,三眼井,六眼井,友竹花园的街巷命名,都是以明显的地域特色,而由老百姓自发叫出来的。朗朗上口,易记实用。

在我的老家,有几个地名,在未见地名汉字之前,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概因家乡土话与普通话音相去甚远。直到不久前返回故里,看到汉字标出的路牌,翻看资料,方才领悟其深奥真谛。譬如解元坊,孺学头,擂鼓岭,这些地名,一看汉字,便知其命名大有来历,大有讲究。这些地名的命名,都是民间智慧的体现。提纲挈领,一语定音。这说明老百姓中,藏龙卧虎,大有高人。所以,我们的地名命名,还是多听民意为上,因为地名,究其特质,也是为民所用的。

地名,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习俗的体现。或许,不经意之间,通过考究地名,我们也能获得意料之外的收获。

同类推荐
  • 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本书精选了100余篇外国最经典的散文,并配以精炼的解读,立意在于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是作者闲时心得随笔,内容涉及社会风云变化、生活喜怒哀乐、对爱得追寻与渴望、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喟叹等等,借不同体裁、不同人物之眼,传递出“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的健康心态。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的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20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做解读和评论。全书以西方文艺理论及文化研究为工具,以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研究和阐释诗歌中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侧重于研究在国内尚未受到重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领域极重要的诗人及作品。
  • 我们这代人

    我们这代人

    人生就像站台,我们不记得自己走了多少路,但我们记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人和事,它们就像根扎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不会被岁月所磨灭。当涌动的记忆成为文字,更能触动我们的回忆,本书旨在纪念“我们这代人”曾经的经历,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无论是失还是得,无论是值还是不值,它们都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热门推荐
  • 信仰之神

    信仰之神

    “你是我第一亿八百六十六个学徒,我的记忆即将苏醒,宇宙……颤抖吧!”神之所以称神,是因为他做到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但人也不是禽兽,他想七情,要六欲。大魔将醒,叱咤风云,蒙乐无意触犯,惹得大魔叫苦连连,区区一个小子竟然有如此能耐?欲杀之,必看之!
  • 重生之守护一生

    重生之守护一生

    那一年我错过了你,这一年我回到了2006,这一次我拥有了你却彻底失去了你,然后我遇见了古灵精怪的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海洋,踏上一个传奇之路,一路上有我守护着你们一生!
  • 辟邪剑法

    辟邪剑法

    一次死亡的新生,一个仙侠的国度,一本辟邪剑法,一次苦苦的追寻。在磨难中成长,在苦痛中悔过,在逆境中重生。敬请期待,《辟邪剑法》。
  • 绝代风华之毒医行天下

    绝代风华之毒医行天下

    她,是二十四世纪的毒医。她,是凤家不受待见的小姐。一朝穿越,草包变天才。丹药很珍贵?她把丹药当糖豆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英魂之颠

    英魂之颠

    什么?另一个时空的我穿越过来和我互换位面?就这样香歌来到了一个科技超级发达的地方。什么?这个地方科技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东西?觉醒英魂吧!努力变强吧!去追寻世界的真相吧!
  • 牧令须知

    牧令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青子衿之桃花依旧笑春风

    青青子衿之桃花依旧笑春风

    21世纪妙手神医莫菡被老师的强力粉笔头砸穿越,来到了一个迷一般的世界。被人抱大腿求收养,被炼药大师当猴儿耍,还被一个傻不拉几的美男当成此生最爱……虽然很讨厌他的死缠烂打,但……似乎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开心呢……
  • 死神救赎

    死神救赎

    因为死神的插手,将一切美好的事情,变得血腥起来,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屌丝李旭,却是在这个时候获得了一个机遇,只是他最终的目标,却是很浅显,那就是找回他曾经熟悉的她。--最讨厌写这些简介了,奈何情断。
  • 新非人协会

    新非人协会

    在超过30年的创作生涯之中,不断在小说的取材方百,寻求新的变化——再没有比千篇一律的故事更闷人的了。在寻求过程之中,有时会有「神来之笔」,有时苦苦思索之下,忽有所得。很有趣的是,所得的效果好或坏,和得到的过程是信手拈来或是辛苦得来完全无关。一系列「非人协会」故事,就是随手偶得的,忽然想到了.写成了故事,怪诞莫名100%幻想,可是故事却又十分热闹。这个题材,可以一直写下去,但不知道为了什么,只写了6个故事,就没有继续。一定有原因的,但真的不记得了。某天,收到「香港小说会」发起人施仁毅的电邮,他计划召集会员来续写「非人协会」,而且一起做善事,喜见少友们对多年前的作品有此兴趣,欣然答应。倪匡(卫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