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8600000032

第32章 岁月微痕(4)

当然,也有煞风景的。这凌霄花的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成年累月地拾些枯枝烂木,用于每天早晨生炉子烧开水,总是弄得乌烟瘴气。清晨,本是居民起床后推门开窗透气的时候,老人此举,惹得四邻不欢。一次,我看见一位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好心上前劝阻,没料到老人似乎早有防备,昂头怒目吼叫:“我在家门口生火,关你屁事!你嫌有烟,住别墅去!”从此,邻人噤若寒蝉,小区集体失语。

小区20多年没有物业管理。居委会干部每年上门收取60元的卫生费。我问:“养鸡鸭、生炉子的事你们管吗?”收费者一脸的无奈,说:“管不了。生炉子的老两口还都有退休金呢!”离炉子最近的那水杉树经不住长年的熏烤,去年叶子发黄,今年已经枯死,不久又会成为生炉子的干柴。谁之过?无人问!

小区内,乱搭滥建随处可见,开店摆摊比比皆是。政府在小区建了一个大型室内菜市场。有趣的是,在这个菜市场之外,又自发形成了两个占道市场,一个就在菜市场大门口,一个在与菜市场一墙之隔的1—4栋和5—6栋之间的通道上,形成一内两外、三家竞争的态势。每天清晨和双休日全天,占道市场摊贩密布,买卖热闹,顾客流量不亚于室内菜场,而室内菜场一年四季光线差,气味重,地面脏。我们也是十之八九去占道市场采购,下楼10分钟即可解决问题,何况价格内外市场都差不多。妻子还交了两位菜农朋友,常请她们从乡下捎些正宗的新鲜土鸡蛋和河虾来。

我留心看了一下,占道经营是不收摊位费的。大致是三部分人:一是菜贩子,多半骑着三轮车来;二是室内原本有摊位的,为抢生意临时在场外又占一个;三是青山湖区和南昌县的农民,多数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来,也有挑担子走来的。对占道经营,似乎有人管又无人管。上班时间,隔三差五会有几个市场管理人员出现,每当这时就有人叫:“日本佬来了!”顷刻摊贩四散。巡查结束,又“敌退我进”。但遇到上面搞卫生检查等活动时,占道市场就会暂时消失,检查一过就故态复萌。如此拉锯式的游击战,也不知何时能分胜负。

占道市场与室内市场一样,卖鸡、鸭、鱼、蛙、蛇等鲜活产品,也可以就地宰杀,立等可取。为了招揽生意,有的商贩毫无顾忌地播放录音磁带,或歌曲,或戏曲,或吆喝,什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面包)一元4只,二元9只”等等,从来无人过问。我在5楼关门闭窗,仍然声声入耳,双休日尤甚。这是室内市场不曾有过的。

也有不怕巡查的摊贩。我楼下一个卖肉的,一个理发的,任你“鬼子进村”,我自岿然不动,除了大年初一,天天开张。卖肉的是一对青年夫妻,每天清早用摩托车从乡下拉来两三爿猪肉,大半日便销售一空。立冬后还配备绞肉机,卖肉兼灌香肠,从天亮忙到天黑,买肉者排队,市场内没有哪个肉摊有这样火爆的生意。因为对猪肉是否经过检验没把握,我们从来没有去买过。

理发者是一中年男子,在树上拉一块塑料布,在地上放两张椅子,每天不紧不慢不休息,逢时过节更忙。国晖住江大南路时,是这里的常客,后搬家了,仍来此理发。他说,此人手艺不错,又无须排队,一次3元,实惠。我也曾想去试试,但妻子不让,怕不卫生。我说,见到这个场面,我们晚年生活不愁了。凭我在复旦和农场的理发水平,不差于他,万一哪一天断奶了,我重操旧业,你负责烧水。妻子说,保证卫生。

在肉摊和理发师对面,是一处玩扑克的场所。每天菜市消,牌市长。一块大塑料布下,少则三四桌,多则五六桌,从半上午打到天黑,中午也不休息。酷暑隆冬,我进空调间了,那班牌友依旧全神贯注,冷热无妨,风雨不动,令人佩服。据我观察,场地是收费的,打牌是否付费,则不得而知。

小区也算得上是移民社会。20多年间,居民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初,这里的房子多为省直单位所买,作为福利房分配给机关干部职工。如今,这批人多数都有了新房,这些房子或卖或租,新进者多为进城的农民工、小商小贩、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过去,一楼一院、左邻右舍,同事居多,彼此熟悉,现在进进出出,相见不相识。过去,非年非节,很少听到鞭炮声,现在三天两头,燃放鞭炮,震耳欲聋。过去,大家生活起居,休息时间大致相同,现在人员混杂,流动性大,起居迥异。每天清晨,树上鸟雀尚未开口,人们还在梦中,送菜的机动三轮车就呼啸着进进出出了;中午,午休者少,外出、玩牌者多。楼道里,夜间普遍无灯,妻子不拿手电筒不敢出门半步,而晾晒衣物、堆放杂物、梵香祈祷者甚众。

早两年,我在省人大上班,这半年退休在家,如闲云野鹤,出门往何处去?开始出小区门往北400米,进南昌大学校区散步;再向南300米,到南昌工程学院(原省水利专科学校)蹓跶。因为工程学院在瑶湖有新校区,原生活区人员锐减,教学区空空如也。偌大的校园闲置,十分清静,绿地、曲径、操场都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有时操场上只有我和妻子在活动,整个校区俨然是我们的私家苑园。我只要在南昌,每天早晚两进两出,有时看书写作倦了,中间也去。

闲在蜗居有故人。每听到敲门声,我就会起身开门,心里想“看‘难民’的来了!”来人说:“你怎么住这样的房子?”我说:“我怎么不可以住这样的房子!”颜回“在陋巷,不改其乐”,我本草民,回到草民,衣食无忧,心静如水。

2010年8月

搬家滋味

迄今为止,我经历过8次搬家。前4次是随父母迁徙,后4次是自己当家。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从1952年起,我家20年中二上二下庐山。

我6岁那年,父母从北香炉峰下东林李家河村移住庐山。父母一人一副箩筐,我则抱着一个小板凳,从慧远路上山。休息时,父母放下担子,坐在路边石头上,交谈中充满着对上山后新生活的憧憬;我则坐在小板凳上,望着东林满脑子是童年岁月的回放。

父母上庐山,是代堂祖父为上海一位文化老板看护别墅,即大林路685号,同时兼种菜为生。不久,这栋别墅被九江国棉一厂购得,改作工人休养所,父亲随之进厂当炊事员,留下母亲和我继续看房子。

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休养所停办,庐山精简人口,母亲被下放,在九江国棉一厂保育院做临时工。一个冷风瑟瑟的早晨,母亲叫来大舅、二舅,依旧是两副箩筐,就把10年的家当一次挑下了山。那年,我上初二,因为眷恋庐山,就独自搬到窑窪,同二叔二婶住在一起,自己起火,继续在庐山中学读书。

一年后,九江国棉一厂休养所复办,妈妈又上庐山看房子,我也重回大林路。这时如琴湖已修建,我把这栋临湖的别墅取名为如琴湖楼,一直住到1965年上大学才离开。

第二次下庐山,缘于“文革”的“斗批改”。九江国棉一厂休养所房产收归庐山管理局,母亲只得第二次到九江。这时,我已大学毕业,经过军垦农场劳动锻炼,分配在南昌工作了。父母都已50多岁了,能够在九江团聚,我也放心。我家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庐山。

接下来的4次,是我成家以后的事。

我结婚时,借住省革委机关医务所的一间库房。二年后,省教育局建起两栋宿舍楼,我分得一套,搬进新房,自然高兴,一住就是20年。

这期间,李蔚从小到大,到上海读书并工作了。我也从省教育局调省社联、省社科院工作,在李筠初中毕业的那年,举家迁往青山湖畔省社联宿舍。刚到省教育局宿舍时,三室一厅,有房间没有家具,也无钱购买,做木工的堂弟国斌利用国庆休息,自带工具到南昌,为我做了大衣橱、床头柜和小方桌,精致、大方、实用。但在搬家时,受世风影响,我们也头脑发热,买新换旧,淘汰了旧衣橱。新衣橱大则大、美亦美,但华而不实,除面料为实木外,均由化纤板制成,质地差,等再搬家时,一拆便散架了。我和国斌弟当年在窑窪,同睡一张床,一同上山砍柴,他尚未成家便英年早逝。每当我想到国斌弟,便会想到他做的衣橱;每看到衣橱,便会想到国斌弟。剩下的床头柜和小方桌,我将永久使用、保存,再也不会送人了。

2008年春,南昌市修建青山湖隧道,省社科院院子开膛破肚,宿舍被拆,政府承诺原地还建。我被迫在青山湖小区租住二年零七个月。这一出一进,两番折腾,一言难尽。

老家难搬。前两次搬家,家底薄,没有房产,不存在装修问题,没有也不需要找搬家公司,只是请几个同事帮忙,找个便车,半天工夫便告完成。这两次就不同了,既有家当,又有房产,几十年的积累,虽请搬家公司,依旧难度不小。

还建房比原住房面积大些,质量、结构也好些,但装修实在磨人。时下装修成风,我们也不是桃花源中人,今年春节过后便开始张罗,五一正式开工,一直弄到12月初,方告结束。经请专家检测,甲醛含量未超标,这才动手搬迁。

财富的后面是心累。家底殷实了,倒腾必然辛苦。这么些年,赈灾多是要钱不要物,半新不旧的衣物连农村亲友都不稀罕了。我和妻子喜新不厌旧,家具、衣被、杂物多了,丢了舍不得,留着自然累人。尤其是带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东西,像母亲当年为我们赶做的鞋子,岳母为李蔚等缝制的衣服,千针万线,明知已经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但我们仍然认为与其丢掉,不如留着。

最难办的,还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几十年来,我的藏书聚少成多。第一次搬家时,只有一个书架的书,第二次是3架书,这两次粗略估算,镂石斋、筠蔚斋和东林草堂三间书房,藏书达万册。按说也不算多,但因为房间小,藏书容量有限,装箱时已经清掉一部分,搬家公司还拉走3车。搬回来时,书增多了,又清理掉一部分,仍有3车。搬家工人说最怕搬书,一见我家书多,就说“亏大了”,提出要加钱。搬书确实辛苦,原定每车200元,我另加100元。原200元中,大头归公司,这100元则由三四个工人自己分。临了,工人说:“从没搬过这么多的书,财富啊!”我说:“有书真富贵,无病小神仙。”工人们连声说:“对!对!”大有同怀之感。

我是学历史的,一直在科教部门工作,故而藏书比较杂,文、史、哲、教、科,相关资料、剪报、杂志等都有,妻子的外文工具和外国名著也不少。自己的著作和文稿,自然难以割爱;其他的书刊资料,无一不是一本本、一页页留存的,也难舍弃。比如,一套《报刊文摘》,我从创刊订到现在,每年自己订成合订本保存着,搬出社科院时,狠狠心丢了。后来调省科技厅工作了,时间和精力不容许再读更多的专业书刊,遂把订阅并积累多年的《文史知识》、《人物》杂志,狠狠心停了。一套《新华文摘》,从1982年订阅并积累至今,妻子早就说要清理掉,朋友也是留者说留有理,丢者说丢有理。我坚持到搬回新房,但实在放不下,上了架又拿下来,斟酌再三,决定赠给庐山图书馆。庐山图书馆闻讯,非常高兴,两位馆长踏雪下山,亲自登门取走。

还有当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我收集了一些“文革”中学生自行油印的毛泽东讲话,陆续装订成《毛主席文集》5册;油印本《复旦大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名词解释》上、下册;另有“造反”活页文选,零星购买,系统订成,共计20册,取名《文革文选》。还有多种小报和从庐山开始的剪板几大本,头天丢下,第二天又拾起来,想想已辗转保存近半个世纪,几成“文物”,如今当做废纸卖,实在可惜。如此反复,还有数次。

在一次次劳神费力的弃留选择中,有一类书我是毫不含糊要保留的,这就是同事、朋友、老师、同学的赠书。对我而言,这些赠书尽管水准、价值各不相同,但我都视为一种信任、一种友谊,一种交流,一概予以珍藏,集中存放于东林草堂。每次回东林,坐拥书城,随手翻翻,如见故人。

这回被清理掉的书,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我多年外出包括出差、出境、出国工作、考察、学习时,着意购买并保存的一些介绍各地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书籍或资料。另一类是一些带宣传性的应景之作。如此一来,留下的书籍就以原创性的理论、史学、文学、哲学、教育、科技、管理居多了。有朋友来,说我家的装修是简约而不简单,除了书房就较为简单。有褒有贬,也是实话。

搬家,可以折射社会变迁、家庭变化和个人情趣。我一生钟情于书,从学生时代起,到工作,到退休,既以书为伍、为伴、为富、为贵,就必然为书所喜、所忧、所乐、所累,并且无怨无悔。下次搬家恐怕还是如此。

2011年1月于东林草堂

人大这三年

参加工作40年,曾作为社会科学界代表,当选江西省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作为科学技术界代表,当选全国人大第十届代表,省人大第十届、第十一届代表以及常务委员会委员。参政议政并非只是荣誉,真要做到认清使命,履职行事,亦非易事。

1993年初,当选省政协委员的头一年,我认真写了一份提案,建议成立江西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资助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我当时担任省社联副主席,深感理论界写书不易、出版更难,而省社联自身又无力解决,在宣传口多次呼吁也无果而终,这回想通过政协渠道再争取一下。谁知政协七届第一次会议闭幕不久,提案却辗转来到省社联交我处理,令我啼笑皆非。此后9年,我再也不写提案,有话就在会上说,或者在别人提案上应邀签个名了事。现在回想起来,当了两届省政协委员,实在是有负重托。

当了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也乏善可陈。那5年,在省科技厅厅长任上,每年3月赴北京开会,大会是保证必到的,小组讨论则常常请假,不停地跑中央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特别是2002年省政府与科技部建立工作会商制度以来,每年为策划、联系、落实会商事宜,费心费力费时。5年中,我写过两个建议提案,其中一个是《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编号5930),3月提交,7月答复。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复函称:

“关于您提出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工作归口管理的建议,关系到多个部门有关职责的调整,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研究,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和体制的不断完善。

关于统一规范省级知识产权工作机构的设置问题,考虑到各地状况差异较大,知识产权管理任务繁简不一,根据机构编制管理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地方知识产权机构的具体设置形式,应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按程序报批。”

对这个答复,我只能说满意。关于第一点建议,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和体制至今原封未动,也许有关部门还在“配合”调研之中。至于江西省知识产权局由处级到副厅级的升格问题,是在2006年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创新大会时,省科技厅积极争取,省编办从30多个申报单位中破例同意,并报请省委批准的。

就我而言,认识到人大这个平台的重要性,并不辱使命,有所作为,还是从省科技厅卸任后,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这三年。

同类推荐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
  •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报告文学集(写“妇女回家”“优化组合”后女性的命运)。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 ,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热门推荐
  • 天使折翼在流年流氓横行

    天使折翼在流年流氓横行

    流年不利会招什么?苍蝇.不?如果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江之韻是运气太好?哥哥死了.闺蜜翻了.和自己耍流氓到大的那个无赖拍了拍屁股就挽着白富美进了大酒店.还那么的心安理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摊上不知道从那个阴沟出来的变态.加上那些不知道阿猫阿狗的外挂..: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与i个温柔.善良.可爱.美丽.高贵的女神.我也不是傻白甜好不好.你不要以为我好欺.某人眉头一挑:“你根本就不是个女人,哪里搭上边了?:呐呐泥?江之陨呵呵阴险一笑:我艹你姥姥.终于江之陨在变态流氓无赖的揉捏.吸引.手把手教导下.成功了远离了自己成为白富美的目标人生.进军腐女渣渣百毒不侵的境界.女流氓的成名之路......
  • 香草恋人心

    香草恋人心

    传说,眼角有痣的女生,上辈子都有一段未了的缘,所以这辈子会有恋人天使守护。因为亲生父母在车祸中丧生,李香草从小便被富贵人家收养,而她的守护天使,一边是青梅竹马、像大哥哥一样的韩季以,一边是霸道恶魔,还未经同意就订婚的未婚夫尹秀赫。
  • 谋妃誓不二嫁

    谋妃誓不二嫁

    她穿越了,乱世中成了一个亡国公主,前有阴谋,后有追兵,为了安身立命化身细作,披红妆,千里和亲。大婚之夜,他用力的掐住她的脖颈“可知本王为何娶你?”她嗤笑“你娶,为一座城池,我嫁,为你半壁江山。”和亲不但没有改变命格,相反让她卷入一场后宫争斗,狼烟起,群雄逐鹿,战场上,他高头大马之上,洋洋得意的笑着“夙百里,我说过,你一定会是我的女人。”她冷嘲的笑着“夙百里生是连城的妻,死是大曌国的妃,这一切与你何干?”“夙百里,你不要忘记了,他是你的杀父仇人,你们有着国仇家恨。”男子几乎咆哮着提醒她这个血淋淋的事实……百里风霜绕连城,宁负江山不负君。
  • 腹黑大小姐:邪王魅妖

    腹黑大小姐:邪王魅妖

    作者简介废一枚,总之就是女主各种腹黑装小白打滚耍无赖,男主又各种更腹黑更装清高更不要脸。明明一见钟情却非要慢慢调教,于是女主表示很愤怒,怒极攻色心,直接扑倒,完事后抹抹嘴,冷艳高贵的一笑,看上了人家就直说,非要老娘把你扑倒才爽?
  • 一见倾心:首神大人好妖娆

    一见倾心:首神大人好妖娆

    【相遇】她是有幸得到天地点化的雪山灵狐花若水,他是仙界首神沧溟。第一次相遇,她五岁人童模样懵懂可爱,他一见倾心便收做义女。虽小水儿从未叫过沧溟父亲,但也是心中将沧溟当做父亲看待。【极宠】沧溟疼她护她,她便养成了刁蛮的性子。“首神!若水殿下又不小心烧了整个藏书阁怎么办?”“再修便是!”【变故】花若水十七岁生辰之时,整个仙界都来祝贺。但九天玄女自小爱慕沧溟大闹一场突生变故。“怎么可以?您是水儿内心最最最敬爱的如同父亲一般的人物啊~”“花若水~”【再遇】五年后,她带着一个面容极其像她的儿子回来!沧溟“我没有想到我们再次见面会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花若水拿剑指着沧溟“你好!首神大人”
  • TFBOYS之爱的三部曲

    TFBOYS之爱的三部曲

    本文男主是TFBOYS,会分为三卷,每卷的主角都不同,一个人是主角,另外两个会是客串,不仅团粉可以看,也照顾了一些唯粉。文中的TFBOYS的人设也变了,他们不再是明星,只是普通人,因为如果是明星,会牵扯到娱乐圈,我对娱乐圈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就给他们换了个身份。
  • 古炎修魂记

    古炎修魂记

    逆天武魂,吞噬天地,四大兽王,伴我同行。所有武魂任我挑,五湖四海任我游,一剑斩断尘世恨,快意恩仇度一生!这本书只有一个女主,这本书只有一个位面,这本书少了些套路,多了些善美,我写的不是小说,而是自己童年的梦想。
  • 系统之武道苍穹

    系统之武道苍穹

    地球小子秦亦凡携逆天“源武系统”降临修仙界,独创武道一脉!在这个黑暗的修仙界中,使武者的威名声名远播,战斗于天下,武道的境界:后天,先天,武魂,武宗...仙道的境界:练气,筑基,金丹,元婴...,本书QQ号:865793401有疑惑或者有问题的可以加我!PS:作者QQ1196644947,(新书(人道御天)已经发布,搜索书名,或者搜索笔名:御树凌风,你就可以找到新书,绝对更好看!已有完本170W.人品所在,保证不太监!)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