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8600000026

第26章 闲言轻议(3)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条例》强调,重建工作要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强调,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通过把专家在重建过程中的地位以法律形式确立,既是对专家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重建工作科学化、法制化乃至最终胜利完成的重要体现和保障。科技界充分认识自身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投入灾后重建新的硬仗中,以科学态度和先进实用技术支撑灾后重建。根据恢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基础设施等的要求,急需筛选出相关的先进实用技术,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建立有效的技术供给机制。汶川抗震救灾动员全国科技界投入其中,各级科技行政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拟定出《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科技行动(2008—2010)》方案,围绕灾区群众生活恢复与改善、生产恢复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科技创新能力恢复与提高四大方向,主攻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龙门山脉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恢复重建两个主线,选择43个行动项目,落实每个项目的承担单位与技术支撑单位,集结国家科技队伍和四川科技大军,争取全国的支援,政府、企业、高校联动,释放巨大的力量。在灾后重建中,如何围绕重建工作的需要,制定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是对科技管理部门新的要求。只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以有效的科技政策支撑灾后重建,才能保证科技在长期的重建过程中发挥持续的作用。

科技工作要进一步面向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6月23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民生乃发展之本,执政之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民生科技的基本目标。科技说到底是民生科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让人们在把握科技信息、参与科技应用、理解科技内涵的过程中,更新生活观念,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创新发展方式,享受科技成果,实现科技惠民。

要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强化针对地质灾害的预警机制,强化全民防震意识,就是一项重要任务。这次大地震是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漂移,并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所引起的一系列造山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像有些媒体所说汶川地震是三峡大坝蓄水造成的。专家认为,水库蓄水和地震核爆炸最多只能诱发3级以下的地震,而8级地震所产生的能量是3级地震的1000多万倍。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媒体大量刊发有关地震知识,是一种增强防震意识的成功宣传和教育。科技日报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发表知识见解,既探讨地震的形成及危害,又宣传防震抗震科学知识,如6月11日3个版的“地震控源”特辑,就能否利用地磁异常、潮汐、电离层扰动等预测地震进行探讨,即是一例。

普及科学知识,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要将文化、卫生、科技下乡活动和科技活动宣传周等制度化、常态化;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次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紧邻惨烈地震的北川,但师生无一伤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根本原因是校长叶志平每年都重视和开展地震危机演练。地震来临,2300多师生只用了1分36秒时间,全部疏散完毕。

日本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所以除了政府具备一套成熟的应急措施,普通百姓的防震意识也非常强。而且这与日本媒体对地震灾害报道的不遗余力有很大关系。日本媒体经常“报忧不报喜”,总是提醒人们要有防灾害意识。日本人经常被告诫:30年内可能发生大地震,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为了纪念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是防灾周,其间,日本全国会有将近200万人参加防灾演习。有的日本家庭还会准备一些防震装备,比如水、干粮、手电等,一旦不幸被埋也能获得更大的获救机会。从去年开始,日本灾难应急机构还强制要求在日本本土销售的手机安装GPS定位装置。这样在人员被掩埋的情况下,即使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救援者也能根据GPS信号来定位。

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7.2级地震,造成10人死亡,13人失踪,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大,就与公民良好的防灾意识和完备的防灾体制有关。据共同社6月14日报道,日本广播等媒体成功发布了地震预警。由于地震发生在不同地区,各地接到的提前预警时间也各不相同,最快的是提前12秒预报,最慢的则是提前4秒。

为灾后重建提供广泛深入持久的科技支撑。如果说救治伤病员、抢救被困群众是一场速决战,那么灾后重建则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文化、法律、环境、心理、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中央提出,3年重建“十二五”巩固,这需要进行长期而缜密的规划,要有坚强有力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撑。

以史为鉴。唐山重建花了10年时间,在废墟上崛起很不容易,但限于当时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灾后选择了原地重建,某些地区没有完全避开地震断裂带。同时,城市总体设计水平也不高,建筑样式雷同,地标式建筑不多。汶川重建吸取了唐山的教训。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22个专业学科的专家队伍进行现场调研,评估灾区地质条件,对重建项目进行科学选址。北川等县城的重建就是遵循这一规定,在经过充分调研、周密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高起点地进行的。

以都江堰市为例。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在这次大地震中受损严重,要让古迹重现风貌,势必需要周密的规划。全球10家知名机构的80多名专家赴灾区都江堰考察,为制定规划方案做准备。专家提出,新的规划不仅要面向当地居民、工业,也要给外来旅游者更多的空间,要走国际综合旅游休闲胜地的路子。都江堰还将顺势启动聚源新区建设,搭建新兴产业平台,建设现代行政金融新区。灾后重建重大区域交通项目也将提上日程,包括成都中心城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成都中心城至都江堰“IT大道”、成都中心城至都江堰沙西线快速路等等。

四川地震灾区人文、自然景观丰富,要注重人本发展,在推进城市化、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宜居宜学宜业宜游城市。注重特色发展,发挥自然禀赋和产业特点,培育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历史的眼光推进科学有序发展,在为后人打下基础的同时留出发展空间。

重建家园不仅是物质的恢复,还包括健康心理的重塑。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肢体等苦痛,摧残人的心灵,使人容易产生否认、冷漠、幻觉、愤怒、无助感甚至自杀念头等不良情绪,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依靠科学的心理援助,医治受灾群众的心灵创伤,重建起明亮欢乐的精神家园,与建设物质家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此,汶川抗震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汶川地震救灾暴露我国直升机软肋,科技面向民生就要像发展大飞机一样加快发展直升机。汶川地震的受灾面积相当于半个英国或一个韩国,且地形地貌异常复杂。98架直升机参与救灾,显然有些捉襟见肘。抗震救灾的严峻事实,使人们痛感直升机数量不足。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拥有民用直升机1万多架,俄罗斯拥有直升机3000多架,加拿大1000多架,巴西500多架,日本1800架(其中800架是军用机,1000架归警方、消防及民间企业所有)。日本还有直升机航线,由民间航空公司“东邦”经营。德国平均每万人就拥有1架直升机,能在15分钟内到达任何出事地点。中国拥有直升机160架,数量尚不足当年世界总数的1%;军用直升机的平均拥有量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情形与中国的幅员、人口规模、市场需求不相称,也与军队规模和任务不匹配。

在总量不足的前提下,缺少重型直升机则显得更为突出。在抗震救灾中,因为没有重型运输直升机,在地面交通短期不能恢复的情况下,起重机、挖掘机等重型救灾设备无法迅速调入灾区。在堰塞湖抢险中,不得不依赖来自俄罗斯的米-26重型直升机,才把重型机械吊运至堤坝上。从性能上看,灾区有的地区海拔高达4200米,国产直升机有的无法达到这一高度。中国急需直升机,特别需要发展大运输量、多用途直升机。

数量不足必然导致训练以及使用经验上的不足,配套设备也不完善。尽管参与救灾的机务人员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不俗的技术水平,但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以及专业配套设备的不足和落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直升机救灾使用的效率和效果。直升机在军事上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在民用领域,直升机的用途更为广泛。无论医疗救护、抢险救灾、农牧监测、地质勘探,还是重型设备吊装、交通指挥、治安巡逻,到处都能看到直升机的身影。

从这次抗震救灾出现的直升机来看,型号较多,且几乎全部来自国外。比如“米”系列是俄罗斯的,“黑鹰”是美国的,“超级美洲豹”是法国的,其实国产的“直-8”也只是法国“超黄蜂”的仿制品,“直-9”则是从法国引进的技术。中国的直升机产业还不能为军队现代化提供足够数量和性能优良的机型。从这些角度来说,中国直升机产业比大飞机产业的情势更严峻。基于直升机在民用和军用上的重大价值,中国很有必要像发展大飞机一样发展自己的直升机产业。为此,国家科技计划要向民生科技倾斜,国家在启动16个重大科技专项时,应增加直升机重大专项,同时对事关民生的重大专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加强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目前,地震的预测预报还是一道尚待攻克的世界难题。科学研究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强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科技工作者要弘扬汶川抗震精神

目前,探讨汶川抗震精神的文章很多,角度不同,各有千秋。汶川抗震精神内涵极为丰富,至少应该包括:

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是在抗“非典”过程中凸显的理念,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种人本精神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升华。“生命高于一切”,成为从政府到百姓的共同价值观。不仅在“黄金救援”时间内首要任务是“救人”,而且此后数天仍把争分夺秒地进行拉网式搜救作为重中之重,因而从废墟中抢救出8.4万名幸存者。直至震后200多个小时,还使被瓦砾埋压的多名群众得以生还。大灾有大爱,救援人员扒开废墟时,发现一位死去的女教师用背承受着水泥板的重压,保护一位幼儿活了下来;还有一位高中老师以同样的方式使4名学生幸存。为表达对生命的崇敬,国务院决定在震后一星期的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以国家名义第一次为普通百姓的死表达哀思。民族精神在全民肃穆默哀的那一刻,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凝聚仪式和心灵洗礼。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对生命价值的敬畏和尊重,赢得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我们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说到底是要发展民生科技,科技救国、科技兴国,本质上是科技富民。坚持以人为本、敬重生命,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立场、基本道德和基本职业要求。

同类推荐
  • 梦的叫喊

    梦的叫喊

    分为北风吹动、山高水远、岁月的灯火、镜里镜外四辑,主要收录了结局或开始:门、梦的叫喊、水上夜晚的光、纤夫、在秋林、春夜的沉思、灯光、仰面看天、倾听水声、春雪入长安等作品。
  • 历代名人咏四川

    历代名人咏四川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四川就产生过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代即号称“天府之国”,三国时代建立过与中原、东吴鼎立的蜀汉政权;四川是首都文化的发源地,区内的峨眉山为佛教名山;川酒、川茶、川菜、川剧等,是四川地域文化的结晶,早已起向世界,名扬四海。自古人文多入蜀,剑门蜀道、嘉州峨眉、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而世世代代的读者,大都通过这些诗词了解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 暗香

    暗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十年代出生的铁路技术高级工程师周桂欣的一生。小说从他考上江南理工大学讲起,以他与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夏丹的重逢作为结尾,讲到了他与孙教授的师生情、与夏丹的恋情、与家人的亲情,以及与童养媳即后来的妻子张翠翠的情感纠葛。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 望海楼笔记

    望海楼笔记

    本书包括:治学漫话、乐府谈苑、唐诗杂扎、赋文散论、文论管窥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

    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

    在连续的噩梦成真后,霍端敏决心凭借自己的力量扭转乾坤。严格贯彻“三不要”原则!一不要:不要让霍家树大招风到皇上动手,谦逊低调才是正经!二不要:不要上演可以预见的九子夺嫡悲哀。娃娃教育要趁早!三不要:不要与后宫的美人勾心斗角了,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至于皇上什么哒,他原本就不爱她,相敬如宾好了!皇上:朕也不要……
  • 异界之我的女神老婆

    异界之我的女神老婆

    如果穿越不能拳打大能,脚踩天才,勾引仙子,那这个穿越…将会毫无意义。所以,张起凡带着神女和系统一起穿越,只为了向所有人宣告:诸位请让开,我来了!
  • 生命向左向右

    生命向左向右

    公司的办公室,并不是由一群有着同样理想和信仰而组成的团体。他(她)们的组合,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生活的不同追求。有的人,野心勃勃,一心想着升职加薪。有的人,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工作能减就减,能拖就拖。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用锋利的匕首从身边趟出一条血路,踩着同事的肩膀上位。有的人,懵懵懂懂的当好自己的混世魔王,根本不知身边早已血雨腥风。有的人,面带微笑,心藏暗刀。有的人,心慈面软,处处挨刀。
  • 后妃传:宫锁红颜

    后妃传:宫锁红颜

    她一入宫,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偶然的一次陷害,使她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放了我的家族!”她大喝!他冷笑。。。她为了家族的命运,忍辱负重,终于,她再不能忍!回头转,已是红尘之深。。。
  • 道士小鱼儿

    道士小鱼儿

    道士小鱼儿,投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师傅,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无所不会,由此闹出了无数的笑话。
  •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但只要把与她相关的名字罗列起来: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莎乐美”便会如雷贯耳。这位出生于俄国,夹杂着法、德、丹麦、俄国四种血统的女子,一生之中,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吸引并征服了众多“时代名人”,直至生命末年,依然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她凭借的不是超人的美貌,而是迷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非凡的领悟性和异常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她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和无可妥协的独立灵魂,本书讲述的就是莎乐美充满传奇的一生,由法国知名女作家、国务秘书弗朗索瓦丝·吉鲁完成。
  • 狂玄至尊

    狂玄至尊

    强者不需要解释这个世界要么忍要么残忍,那么我宁愿选择残忍,因为我一人忍过多次。
  • 神秘的地域

    神秘的地域

    本书介绍了诸如响沙、悬棺、玛瑙湖、象牙矿、古崖居、“迷魂阵”、“大气魔镜”、等神秘之地,以及“世外桃源”、“度日如年”、“颠倒时空”之地等等。
  •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从什么地方入手?冯立鳌同志的《博弈春秋人物正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书以前771年周室“骊山之乱”后的平王东迁为分析的起点,其时,周王朝的统治力严重衰落,齐桓、晋文、楚庄等七八个政治集团相继崛起,各诸侯国争相发展自己的力量,华夏族的整个天下呈现出剧烈动荡的局面,文化的一统局面也随之破碎,代之而起的是群星灿烂、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观。
  • 我们假装放手

    我们假装放手

    喜欢你那么多年,你怎么会真的相信,我笑一笑就是放手了?爱在潜伏,就等一句:我好像喜欢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