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一个相当会分析时事的人,他会在别人大意之时,趁机给人以打击,取得出奇制胜的成功。为了削掉司马懿的兵权,曹爽与门客商量封他为太傅。当诏书下达时,司马懿毫无防备,大吃一惊,但又不能抗命,只得交出带兵的印信。从此,军权落到了曹爽手里。面对这一变故,司马懿不得不审时度势,让自己变得柔弱下来。如果不柔弱,曹爽就会彻底除掉他,于是他进行了相应的变化。
一天,曹爽让李胜借升任青州刺史前去辞行之机,察看司马懿的动静。
李胜来到太傅府,只见司马懿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由两个丫头扶着才勉强撑起身来。他装出一副病危将去的样子瞒过了李胜,等李胜走后,司马懿便披衣起床,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等李胜禀报后,可以稳住曹爽后便可动手。
李胜赶回大将军府,果然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大喜,心理暗自窃喜,自己再无后顾之忧了。过了几天,他带着魏主曹芳,出城去打猎。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儿子和众将,直奔朝中,威逼郭太后下旨,说曹爽奸邪乱国,要免职办罪。太后无奈,只得下旨。从此,司马长重掌了政权。
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发动政变呢?就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弱,什么时候应该强;什么时候应该静,什么时候应该动。拉罗什福科有一句著名的话:“知道如何隐藏自己聪明才智的人是最大聪明的。”正所谓愤怒埋藏在心底,他们总见机行事,相时而动,始终不让感情左右理智。
朱棣也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他可以用自己的理智稳住别人,在意外中取胜。他为了争夺天子之位,积极在北京操练兵马。但南京的建文帝察觉了燕王朱棣的企图。于是派了两个心腹来监视他,并要采取措施除掉朱棣。怎么办呢?事情紧急,但起事的准备又没就绪。朱棣审时度势后,采取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就是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还发狂似地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两位临视的人听说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羔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云。二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
他们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着该怎样对付燕王了。
后来朱棣为什么能成功呢?同样也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情况危急之时,他能敏锐地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来应对;准备就绪之后,他又绝不犹豫不决,而是立即采取行动。所以,能把握住自己的人很快就能控制别人;反之,不能把握自己的感情,任性胡为,逢己就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将受制于人。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审时度势,他就能心明眼亮,就能观察出客观情况的细微变化,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审时度势,他就不能心明眼亮,对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就会熟视无睹,等到自己身陷绝境时,才会恍然大悟,但已悔之晚矣。
(第八节)、空静心态下的审时度势
每个人都应该从内心中寻找宁静,真正的宁静是不受环境干扰的。有恬静的心就等于把握住了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指挥自己。
汉朝的韩信不愧为一代名将,在用兵打仗时,他做到了“静”,他能冷静地分析敌情,巧妙地设计出“背水一战”的经典之作。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却总是受到自己情绪情感的影响,他不能做到“空”。在风云变幻的楚汉相争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蒯通,用冷眼看世界,极善审时度势,把当时天下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他深知韩信在楚汉相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便想去开导韩信背叛汉王刘邦,自己另树一旗为王。
蒯通再三说服韩信,从当时的时势、韩信所处的环境及其实力等诸方面规劝他造反自立。可是韩信考虑许久后,还是决定效忠汉王的恩惠,不起兵造反。韩信虽然认为天下形势确实如蒯通所言,但由于他不能做到“空”,他不能排除自己固有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所以,他对刘邦的认识根本不能做到客观准确。
蒯通见韩信受“忠信”的思想影响很深,又进一步耐心地劝他说他将会得到兔死狗烹的结局,韩信认为蒯通的劝说语重心长,可是他固有的情感使他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便推托说自己要权衡一下,再作决定。蒯通见韩信已被自己说服,便告辞了。
蒯通等了数日,却不见韩信有自立为王的迹象,便又去找韩信,并劝说韩信快作决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当即拒绝了他的劝说。并说他考虑再三,他不愿意忘恩负义,否则会遭报应。况且自己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累累,又一向以忠信对待刘邦,相信刘邦一定善待自己。
蒯通听后,明知再劝也没用,便转身告退。他担心招惹是非,便仰天长叹,佯装疯癫,逃离汉营。
从韩信的这个决定我们可以看出,韩信无疑受到了自己内心情感的影响,他的内心不“空”,对刘邦存在着强烈的感恩之情,而这种感恩之情严重影响了他对刘邦的认识和判断。应该说,一个人知恩必报无疑是一种美德,韩信不起兵自立为王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他忠于刘邦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人在审时度势在必行时内心一定要“静”和“空”。韩信只做到了“静”,没做到“空”,此时,他的判断会受到自己感恩之情的影响,那么,彼时,他的判断就必然会受到怨恨之情的影响。
当刘邦怀疑韩信要起兵谋反时,便用计削掉了韩信的兵权,但刘邦并未置韩信于死地,他也许对韩信还有感情,因此只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可是令人注意的是,此时韩信对刘邦的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他对刘邦有感恩之情,而现在他对刘邦则怀着极大的怨恨;以前,韩信的心态不“空”,受到感恩之情的影响,现在他的心态仍然不“空”,受到了怨恨之情的影响。
于是,韩信潜入国相陈豨府密谋造反,并达成一致。陈豨起兵后,刘邦决意率国亲自讨伐叛贼。临行前,把朝中政事委托皇后吕雉与萧何掌管。
韩信回都城后称病闭门谢客,一面密使人和陈豨联络,一面同家臣密谋,准备夜间出其不意,袭皇宫捉吕后与太子,以应陈豨。
不料消息走漏,吕后得知此事,非常震惊,急忙召萧何进宫商议捉拿韩信的良策。萧何和吕雉共同设下一计,二人当即分头行动。吕令人先在朝门前后埋伏众武士。
果然,高祖平定叛乱的消息传出后,群臣纷纷来朝庆贺,惟独不见韩信。萧何就以探病为由来,到韩信府上。他先打听病势与诊治情况,接着提到陛下亲征陈豨,代地叛乱已被平定,文武大臣皆入朝祝贺,惟他没去,恐怕主上怪罪。韩信听说陈豨谋反失败,虽然心有疑虑,但事情已经凑到一起,逃脱也来不及了,反而会暴露自己,只得硬着头皮随萧何入朝祝贺。
韩信刚入朝门,就被人捆绑起来。韩信还要挣扎,吕雉迎头怒喝他与陈豨谋反的罪责。韩信知道事已败露,自己又中计被捉,无话可说。吕雉可不是一个受感情和情绪左右的人,她不等刘邦回都,当即下令,把韩信押出宫外杀头。
刑前,韩信才恍然大悟,仰天长叹自己被女人所害。其实,韩信哪里是死在女人的刀下,分明是死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之下。
以前,他内心不“空”,可以自立为王的时候,他没有自立;而现在,他内心仍然不“空”,不可以造反的时候,他却准备造反。从客观情况来看,他这次准备的造反,条件根本就不成熟。那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因为他内心有怨恨,怨恨影响了他对情况的认识和判断。倘若,韩信以前能做到“空”,也许在蒯通劝说之时,他就自立为王了;倘若,他这时做到了“空”,就应该把怨恨之情深深地藏匿起来,最好是消化掉,就像曾国藩说的一样:“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因为,此时已没有了造反的时机,怨恨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更会给自己带来祸患。既然要忠,就索性一忠到底。但韩信就是韩信,他不是以理节情的曾国藩,而是一位只静不空的名将。他的认训和判断从头至尾都受到自己情感情绪的影响。他在战场上能做到冷静客观,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是心存杂念,被情感所左右,从而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综上所述,一个人只有保持空静的心态,才能做到审时度势。正如申居郧所说:“心平气和,以之应人则善,以之处事则祥。”
(第九节)、站远点看东西
有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是说,当你陷于事情之中时,自己往迷惑不清,而置身事外的人却十分清楚事情的特点和你的处境。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看别人的时候十分清楚,别人的错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由被动转入主动,自己身临其境之时,也就分辨不出东西,更认不清自己了。
有一个女孩,长得一般,自己有一些钱。一个男孩看上了她的钱,与她交上了朋友。旁边的人都看清了这个男孩的动机和目的,也都明白女孩的可悲处境,但这个女孩就是毫无察觉,就是执迷不悟。女孩的女友看不过去了,把自己的看法对女孩说了,可这个女孩根本就听不进去,爱情让她失去了理智。直到有一天,男孩骗光了她的钱,然后又离开了她,她才恍然大悟。
我有一个朋友,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来下海经商,炒股炒了很多年。一次我们谈起炒股的心得,我说:“炒股主要在于冷静客观。”他说:“什么冷静客观?人只要有钱在股市里就永远做不到冷静客观。除非你不炒股了,对股市也就冷静客观了。”他的话虽有些偏激,但也的确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人一旦以功利目的去看待事物,就很难做到冷静客观。有一个词语叫“利令智昏”,意思是说,利益常常会使人丧失理智的判断。然而,人又不可能与事物脱离开功利关系:我们上学读书,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我们精心选择工作,是为了能获得高的工资和地位;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做生意,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正如一句话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充满名与利的角逐场,离开名利的地方就只有寺庙了。而现在,即使在寺庙里,也并不清静,也都充满了名利之争。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审时度势了呢?不是!
我们虽然不能像高僧那样六根清净、心如止水,但我们却可以对功名利禄暂时保持一定的距离。美学家说距离产生美。对审时度势者来说,距离能使我们看清事物的真相,做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
人们一般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变化,这样的认识往往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叛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篇小说《看画》,就说明了这一道理。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十分精美的画,把它挂在一个他能从境子里看到的地方。画家家里的猫把这件事告诉了森林里的众兽,众兽激动万分,都想看看这张精美的画。一头驴先去,它站在镜子前面看了很久,回去后说猫撒谎,那根本秒是一幅精美的画,仅仅是一头漂亮友善的驴。接着,熊又去了,回来后说猫和驴都在撒谎,那根本不是一幅精美的画,也不是一头驴,除了有一头熊外,啥也没有。众兽大为惊奇和迷惑不解。现在谁都渴望亲自去看一看,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大象便一一派它们前往。
第一个是牛,它发现除了一头牛,啥也没有。
狮子发现除了一头狮子,啥也没有。
豹发现除了一头豹,啥也没有。
骆驼发现画里有头骆驼,别无他物。
于是,大象大怒,说如果自己亲自前往的话,定会真相大白。
它回来后将众兽都训斥了一顿,说除非是个近视的傻瓜,否则,不论谁都能看出,除了一头象之外,啥也没有。这个小说的寓意就是:任何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
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庐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形象。那么怎样才能认清庐山的弄虚作假面目呢?诗人从侧面做出了回答,他说,人们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就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