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说过:“须承认,经济学构成一种特殊困难的情况,因为在这门学科中,相对于其它任何学科而言,普通常识比我们能够积累的科学知识要走得远多了”。
昆曼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正是具备了通俗易懂的特点,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普通的社会生活现象,将经济学鲜活化。
重温田忌赛马——“权衡取舍”原理
“取”和“舍”是每个人都面对过,或者正在面对,又或者将要面对的。但是,怎样考虑才能在取舍的时候实现利益最大化呢?这就是“权衡”的问题了。昆曼将“权衡”与“取舍”相结合,站在经济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生活知识。这就是昆曼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的第一个:人们面临的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这是司马迁在《史记》的第六十五卷《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记载的一段话,讲的是田忌赛马的故事,这句话正是改变田忌赛马结局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一场人们对事物的“权衡取舍”过程,也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People face trade-offs)的较量。“权衡取舍”是昆曼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个,虽然,认识到“权衡取舍”本身并不能带给我们什么,不能告诉我们在面临选择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具体决定,但是,只有了解到选择中“权衡取舍”的重要性,才能在选择面前表现的冷静、镇定,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让自己获得最大收益,这也是这一经济学原理的主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田忌赛马的故事。
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一次,他与齐威王约定赛马,他们把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一一较量。可是,齐王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好,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给了齐王。后来,一旁的孙膑给他出了个注意,即“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意思说要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这样必定能够三局两胜。
田忌照着孙膑的意思继续与齐王赛马,结果如孙膑所料,田忌最终三局两胜,赢了齐王。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件事情的输赢、得失关键在于决策人有没有权衡的能力和取舍的魄力。敢于大胆的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才能收获更多的惊喜。如果怕自己的下等马白白“死”在对手的上等马下,而是用自己劣势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硬拼,那么结果失去的就不是一匹下等马那么简单了,输掉的必定是整场比赛。可见,要想获得就要学会权衡;有权衡,则必定就会有取舍。只有我们在选择面前,能够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对事物做出正确的权衡取舍,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收益。
经济学的“权衡取舍”理论告诉我们:资源(经济学中的资源是非常广泛的,比如金钱、身体健康等)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必须做出“权衡取舍”,而且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中,“权衡取舍”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一个家庭存了20万块钱,是选择全家出国旅游,还是选择购买汽车、添置家具呢?旅游就不能买车、不能添置家具,买了车、添置了家具就不能出国旅游;再比如,一个女孩要选择与A结婚,还是与B结婚,选择了A就不能选择B,选择了B就不能选择A。而应该选择A还是选择B,就需要女孩自己进行权衡了,但是她一定不能同时与两个人结婚;还比如,看电视时,选择看电影频道就不能看娱乐频道,选择看新闻频道就看电影频道,而到底要看什么,不同人则会做出不同的 “权衡取舍”了。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但是前提肯定都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取舍”,尽量让选择的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不要与道德和法律相抵触)。
“权衡取舍”这个经济学原理是说:为了得到我们需要的、想要的、喜欢的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也同样需要的、想要的、喜欢的东西。做出的决策需要我们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选择目标中“权衡取舍”,最终才会做出决定。
儒家一代宗师孟子曾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的选择是熊掌,或许别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是无论是哪种选择,都离不开“权衡取舍”。孟子还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生”和“义”的追求,孟子选择了舍生取义。或许会有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站在道德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不是经济学的范畴,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仅仅是不同的人对“权衡取舍”的不同看法罢了。
每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可能权衡的侧重点不同,取舍的对象迥异,但是其中的意义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是自由的、不可剥夺的。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事情。二,“权衡取舍”可以帮助人们变简单的思维方式为丰富的思维方式,以便能与复杂的真实世界相协调。清楚认识自己面临的选择目标,才能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决策。第三,“权衡取舍”的增加,意味着人们选择和自由度的增加,是良好社会体制的表现。无论是消费、工作、工作方式、宗教信仰等,社会多样化的选择完全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认识“权衡取舍”的经济学原理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选择,做出正确的“权衡取舍”。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商业、政治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是我们不得不知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家:格利高里·曼昆(N. Gregory Mankiw)
格利高里·曼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MIT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兼任著名的智囊机构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货币经济学项目主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顾问。著作《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都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是美国最畅销的教科书之一。
比尔·盖茨的选择——机会成本
选择就要付出代价。当你在得到一个机会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另一个机会,而该选择哪个机会,则是我们需要计算的机会成本,即选择一件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件东西所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为什么要做出选择呢?因为我们想要得到。
为什么要做出放弃的决定呢?因为,为了能够得到想要的,我们必须选择放弃。
选择有时很容易,但有时却很难,难就难在选择的双方都有多种多样或者不相上下的优势。如此说来,我们就不做出选择了吗?当然不是!只要了解了其中的经济学理论之一——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选择一件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件东西所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在面临选择时,就会做出明智的决定,做出最经济、所获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要想对中选方案的经济效益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做决策前进行分析,把已放弃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而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必须将价值较小的一方作为选择的机会成本。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的例子,下面让我们来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前任总裁比尔·盖茨面对选择时,是如何计算机会成本的: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可是他对法律一直没有兴趣,反而对计算机情有独钟。在他19岁时,有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选择,是继续读书直到拿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学位证书呢,还是辍学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比尔?盖茨热爱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是他的梦想,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是他所渴望的,可是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也是他钟爱的,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学业,开办软件公司。时间证明了他的选择是对的:1999年,在美国的《福布斯》杂志评选中,比尔·盖茨净资产850亿美元,理所当然的登上了世界亿万富翁的首榜。
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回母校参加募捐活动时,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回哈佛上学,弥补他曾经的遗憾?对此,比尔·盖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做出任何回答。不难看出,比尔?盖茨是不愿意为了哈佛的学位证书而放弃自己的工作了。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常理,上学是他喜欢的事情,在他实现创办软件公司这个愿望后,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继续学习,实现他的哈佛梦想,可是他为什么却又选择放弃呢?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没什么好困惑的了。比起放弃学业继续经营公司,放弃经营公司去上学的机会成本更大,至少他会失去世界首富的地位;而且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上学对他来说,得到的利益几乎不可能比他经营公司的利益大,所以他当然会选择机会成本较小、利益较大的一方了。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中意义上的成本,而是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角度看,我们计算机会成本是为了做出最佳的选择要素组合,从总体上得到最大的利益。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不愿意上大学的例子,那就是姚明,一个在世界享有盛誉的篮球名将。姚明同火箭队签订了5年的合同,火箭队付给他的价钱是7000万美元,加上他平时代理的广告,据说他的年收入突破了1亿美元,但是如果他选择上大学这些收入很可能都会失去,也就是说他选择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更大。
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存在一些世界名人身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就会有机会成本,因此,这是一个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我们在决策时,经常会比较目标选择中的成本和收益,只有选择目标所获利益高于成本,人们才更倾向于采取行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行为的成本是隐藏在事情的背后的,比如贩毒、走私等,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是总有一天会被绳之以法,如此一来,机会成本可就不可估量了,但是仍然有人会铤而走险,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完全认识到做这样事情的机会成本到底有多大罢了。
经济学家: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
保罗·安·萨默尔森,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193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任助理教授。曾任麻省工学院经济学副教1945年任弗莱契法律与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关系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195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基础》、《线性规划写经济分析》、《经济学文选》和《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选》。
TCL冰箱与农夫山泉的异业联姻——边际变动为了让利益能够最大化,在我们做出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其行为结果如何。当发现该策略不利于做事或者使用效果不明显,出于理性的考虑,我们就会做出合理的调整,这就是昆曼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2004年7月,TCL冰箱和农夫山泉冷饮正式实现联姻,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疯狂的促销热浪。TCL冰箱和农夫山泉的联姻是异业合作的新尝试,是一种新的销售思维方式的创新,另外还隐藏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边际量。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从这次异业联姻所起。
当时,TCL冰箱在市场上销售量平平,其“保护伞”式的品牌延续在冰箱市场上并没有得到优势。面对冰箱行业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市场的不景气,TCL可谓是忍辱负重,勉强维持生命,但是在诸多同行精锐品牌日益威胁的情况下。TCL冰箱也只能在行业的二线徘徊了。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TCL首先将自身产品的优势和竞争弱势做了全面的梳理,经过讨论发现,冰箱业一直以来在品牌的推广和市场的竞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另外,TCL断定,即将来临的一轮竞争必定会倾向于亲身体验,消费者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比商家的自吹自擂更能获得广阔的市场,而让消费者认同冰箱的“新鲜”是关键。
冰箱具有“制冷”的特性,而“新鲜”是亮点。那么,如何将自己推销时宣传的“新鲜”变成消费者的亲身体会,让消费者自己点头认同呢?对,冰箱自己不能说话,那就找张代替冰箱说话的嘴巴。
这时,TCL将眼光瞄准了饮料行业。饮料与冰箱的销售旺季一样,消费者对饮料的要求就是爽口,清凉,而把饮料放进冰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就等于间接的肯定冰箱的性能。这时,TCL把目光定位在了农夫山泉上,农夫山泉的品牌打的响,宣传工作做的成功,而且能够大胆的接受新思想,执行力也非常强。所以成了TCL的首选联姻对象。
TCL为农夫山泉提供了搭乘产品推广的便车,实施了捆绑销售的方式,不仅如此,TCL还答应了农夫山泉的过分要求——在自己的活动和媒体广告中,与农夫山泉共享传播资源。但是,TCL并不吃亏,因为以往,这些传播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让这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与农夫山泉进行资源交换岂不是更好。
TCL还想搭乘农夫山泉在样式广告的快车,跟着农夫过把“奥运”瘾。为了让农夫山泉答应这个要求,TCL在大型的“户外SHOW”活动中一同邀请了农夫山泉,在“户外SHOW”中,TCL将农夫山泉的饮料放进冰箱,为购买冰箱的消费者提够免费的饮料品尝,来宣传自己冰箱的“新鲜”效果,而农夫山泉借助此活动大力地宣传了自己的饮料。双方各自获得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