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6000000052

第52章 京派领袖

如果说,建筑被林徽因视为“神圣的事业”,那么,文学创作则是她灵性的使然。作为一名建筑学家,林徽因也许无意在文学领域做出多大成绩,但是她过人的艺术涵养和文学天赋,以及机敏的思维和言辞,使其成为“京派文学的精神领袖”。

“京派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平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由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组成。这些人大多是京城的教授和大学生,有的已经是享誉文坛的名家,有的是刚刚起步的明日之星。而林徽因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比新秀有些资格,比起名家,又少了些像样的建树。

现在普遍认为,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第一人,他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但按照萧乾的说法,京派初期的“盟主”是周作人,但周作人的前辈身份和消极思想已经与年青一代的文人产生代沟。林徽因文学素养不俗,人也生得美丽,又善言谈,自然而然成了“当时京派的一股凝结力量”。

这一时期,林徽因在《新月》《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和《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许多诗歌、小说、戏剧和文艺评论,同时还积极扶植新人,选编集结,设计封面,为发展“京派文学”做了不少贡献。

1936年9月,在上海筹办《大公报》沪版的萧乾回到北平,为了纪念《大公报·文艺副刊》接办十周年,举办了全国性文艺作品征文。林徽因选编的《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这个时候到了最后审定阶段。

这部小说选是林徽因受萧乾之托编辑的。萧乾到《大公报》之后,林徽因一直是他的热情支持者,每个月萧乾回到北平,总要在“来今雨轩”举行茶会,邀来一二十个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品茶,谈文学,谈人生,萧乾的许多稿子都是在这样的茶会上征得的。林徽因每请必到,每到必有一番宏论,语惊四座,成为茶会上令人注目的人物。萧乾早就钦佩林徽因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今年春天就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她。

《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编选了三十篇作品,林徽因为作品集写了序。在这篇序言中,她不仅概述了对入选作品的看法,而且直接阐述了她的文学观点:

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诚实的重要还在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完整,文字的流丽之上。即是作品需诚实于作者客观所明了,主观所体验的生活……所以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他的作品才会充实伟大,不受题材或文字的影响,而能持久普遍的动人。

小说集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快售罄。于林徽因而言,文学创作终究只是她的爱好,不能算作事业。但是,对于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受到这样良好的反馈,她终究还是感觉欣喜与欣慰的。建筑寄托了她对艺术的想象,而文字,则是另一个世界里,诗意的栖居。

林徽因一生留下的文学作品字数总共不过十万,却“篇篇珠玉”,堪称绝佳之作。她的写作,是生命激情的迸发,是心坎里流露出的深情,无论悲喜,字字关情。

不久,林徽因还与梁思成合作,为《大公报·文艺副刊》设计了若干幅插图。其中一幅叫“犄角”的插图,是在北戴河冒着暑热赶制出来的。林徽因附信说:“现在图案是画好了,十之八九是思成的手笔。在选材及布局上,我们轮流草稿讨论。说来惭愧,小小的一张东西,我们竟做了三天才算成功。好在趣味还好,并且是汉刻,纯粹中国创造艺术的最高造诣,用来对于创作前途有点吉利。”

萧乾接到插图非常高兴,在使用时还特意加了评语,说这幅“美丽的图案”“壮丽典雅”,是这期副刊“精彩的犄角”!

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说:

母亲文学活动的另一特点,是热心于扶植比她更年轻的新人。她参加了几个文学刊物或副刊的编辑工作,总是尽量为青年人发表作品提供机会;她还热衷于同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创作。她为之铺过路的青年中,有些人后来成了著名作家。关于这些,认识她的文学前辈们大概还能记得。

林徽因诗歌写得好,散文、小说、戏剧、杂评的水准也颇为不俗,赢得了北平作家们的钦佩和喜爱。她经常发表关于文学的精辟见解,语惊四座。所以萧乾说:“她又写、又编、又评、又鼓励大家。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

她就像浩瀚苍穹里一颗明亮的星星,锋芒耀眼,出类拔萃,总能给身边的人带去优美和益处。

她对生命,永远那样认真。

同类推荐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鲁迅

    鲁迅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热门推荐
  • 秦末我为王

    秦末我为王

    秦末乱世,战乱不断,一个孤儿历尽千难,成为传世王者!
  • 秦桑低绿枝

    秦桑低绿枝

    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于丹。本书所讲的是一个贫瘠的中年男人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失去了人生方向、甚至迷失了他的人生价值。所剩的仅是的一个对故人的承诺,而就在他兑现那个承诺的过程中,却意外的收获了财富、声誉、地位以及爱情。面对着突如其来的人生变革,他茫然不知所措、完全失去了掌控。却不知自己正一点点的被自己所释放的欲望所吞噬。
  • 默念私语

    默念私语

    默,叹然。窃窃私语的是一段感悟。默念,过往匆匆的流逝。唯有内心的独白。只有自己才懂。
  • 穿越之修仙

    穿越之修仙

    李依菲,死后发现自己尽然穿越到一本小说中,成为里面的恶毒女配,重活一世,李依菲低调做人,摆脱作者的金手指,怎奈却出了一个他。
  • 花千骨之骨画奇缘

    花千骨之骨画奇缘

    冥皇登场长留,冥皇六界之外,不受任何天条、法规的控制,但他,却掌握所有人、仙、神、鬼、妖、魔的生死,只要他愿意,那些对于人们来说十分重要的六界中任意一界的生死……全在他的一念间....
  • 梅森的巫师之旅

    梅森的巫师之旅

    因为精神力的波动频率,无法和魔法元素相合,所以无法学习魔法的梅森。艾尔伯特,因为无意间买下的蓝色水晶球,踏入了巫师的世界。开始了传播巫术,掠夺位面,驱逐神灵的传奇道路。
  • 遥遥一瞥——只为等你

    遥遥一瞥——只为等你

    从来都是以美女学霸形象出现的夏沫遥,今天也会倒霉,而且不是一般般的倒霉。玩个游戏而已,输输赢赢都正常。可是,怎么回事,衰神附身了,怎么输得如此彻底啊!输也就算了,还要接受惩罚啊!惩罚也就算了,怎么是表白啊!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跑去和别人表白,这时,舍友奕琳刚从电脑那回过神来,眼睛闪着一抹精光,不怀好意地说:“惩罚还有一个选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 你不知道的刑侦内幕:一线警察讲段子1

    你不知道的刑侦内幕:一线警察讲段子1

    《你不知道的刑侦内幕:一线警察讲段子》是由资深警察何斌经过五年采访,根据一线警察口述资料,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刑侦纪实故事集,书中精选了四十多个真实的经典案件,包括杀人案、抢劫案、诈骗案、盗窃案等不同案件类型,将凶杀、绑架、奸情等犯罪元素一网打尽。
  • 我的青春里有你

    我的青春里有你

    我的青春就那么点小事,你的青春也那么点小事,这些小事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大事。我们的青春总有那么多的相同又有那么多的不同。在我的青春里找你的故事,我的青春里有你。
  •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