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400000071

第71章 结语(2)

确实,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重性,《红楼梦》中曾说“大有大的难处”,推而广之,历史悠久也有历史悠久的难处。汉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硕果累累,它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却也产生了阻力;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却也造成了中外交流的障碍;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总而言之,汉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正面和负面,开放和保守,积极和消极的东西,不是象中药铺那样分格放置而可随意取舍的,而是交融杂揉,难解难分,它的优点可能就是它的缺点,它的缺点也可以就是它的优点。因此,简单化,一刀切地肯定或否定,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慎重态度。列宁曾说:

“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真正获得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纠缠在许多细节或各种争执意见上面,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就告诉我们:研究汉民族的振兴当然不能离开汉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而汉民族的振兴也一定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妙手回春”。对此,既有历史的根据,又有现实的证明。

历史的根据是唐文化的辉煌成就。本书第四编第一章第三节对唐文化的形成及其成就已作了详细论述。现在用这个事实来说明的是,东汉以后,中国四分五裂,汉民族也跌入了历史的低谷,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甚至灭族的危险之中。但是经三国,历魏晋,过五胡十六国,涉南北朝,受尽了千辛万苦。但是,曾几何时,到了唐代,汉民族却傲然挺立在当时世界先进民族之首列。尤其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唐文化中吸收、融汇了那么多少数民族及至外国的文化,用当时的话来说,汉民族文化的“胡化”,但无论是印度的佛教,还是胡食,或是胡乐、胡舞,都没有也不可以改变汉民族文化的性质,它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使汉族文化,通过这种“异花授粉”,“远缘杂交”而更加丰富多彩,博大清新,从而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

现实的证明是:“温州模式”的崛起。先让我们看几个数字。

1978年温州市农村的人均收入是55元,1980年为165元,1985年达417元。

1978年温州市的总产值中,种植业占64%,工业与其他各业占36%;1985年完全翻了个头,种植业占25%,工业占65%,其他各业占10%。

温州市农村每户每年净收入超过5000元的已有40万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数字虽枯燥,看后却令人振奋,从这些抽象的数字中,我们不是看见了温州经济的起飞吗?昔日贫困落后,人均耕田不到半亩的温州农村,现在已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农村之一。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温州经济起飞中起决定作用的又是什么呢?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历来汉民族文化批判最多,否定最彻底的是宗法关系和宗法思想。地处东海之隅,交通很不便的温州农村正是一个封建宗法关系相当发达的地区。但是,温州农村经济的起飞,恰恰就是在被封建宗法包围和被守法思想浸透了的家庭这个细胞里起步的,从而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的“温州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生产者的利益同经营者的利益直接联系了起来,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农民自己的资金、住宅和传统技术来发展生产;可以灵活经营,及时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应变能力强,打开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的新路子。反过来,在温州农村经济的起飞过程中,又刺激了宗法关系的发展,据《社会报》记者报导:温州农村家庭中不少老人的地位在提高;村中修路造桥的公益事业,常常由长辈出头号召;不少家庭作坊中,雇工往往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不少雇主还有意识地在企业中培养家族意识,鼓励雇工在本企业内通婚;许多村镇修整或新建了宗族祠堂,凡此等等,进一步表明宗法关系和家庭观念已成为温州农村共同致富的纽带和生产分工的基础。奇怪乎?奇怪也!在汉民族文化传流中崛起的“温州模式”,确实令人深思。它以活的事实,深刻地启示了我们:“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汉民族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妙手回春”而振兴?答案可以是多方面的,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战略、对策、规划等都是振兴汉民族,使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各个不同层次的蓝图。但是,无论是过去提的“四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还是现在不少人又进一步提出的文化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统统都是表象的东西,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才是深层的东西。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价值问题最有代表性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思维机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它实在是社会结构中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整合的一个聚焦点。因此,它决定着民族振兴与否,决定着现代化的建设和程度。

众所周知,汉民族传统人去基本特点,就是以伦理原则作为绝对的价值尺度。具体来说,就是主体对包括人事、社会生活、自然万物等进入人的认识领域的一切对象在内的客体的评价均以道德原则为准绳,符合者为有价值,不符合者则无价值。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今天已成为汉民族振兴和中国现代化的桎梏。事情难道不正是这样吗?请看:

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把自然万物的无限多样,社会变化的无穷无尽,人生现象的五彩缤纷,都归结为一元化的价值活动,或“唯上”,或“唯书”。

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存天理,灭人欲”,把人们的物质利益与伦理原则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东西,严重压抑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造成了“吃吃做做”,“不饿肚皮”就好了的自我满足的安贫心理;致使一些人宁可把钱拿云垫棺材底,也不舍得消费的心理,有的甚至怕“露富”,而心甘情愿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只看重精神的价值,而轻视人本身的价值,于是人的个性没有了,有的只是家,或家的放大“族”,或族的放大“国”,这样的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受到全面压抑,而造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从而使不少人对“大锅饭”、“铁饭碗”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感情。

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往往怕冒险、怕失败、怕吃力不讨好,容易满足于现状,安居中游,从而与世无争,与人无患,以求得明哲保身。

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奉平均主义为天经地义,稍有不公则大发牢骚,甚至跳街骂娘。最令人可恶的是嫉妒心的泛滥,你美叫你臭美,八分钱邮票的匿名信,叫你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

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重官轻文,喊了多年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在一些地方总是落实不了,致使不少青年人立志要当官,而绝不云搞学问。

凡此等等,还可以列出许多,但仅此也就足已看出汉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与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价值观是相矛盾、相冲突的,如果不加以扬弃,不吸收全人类的先进价值观念,创造性地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崭新的价值观念,那汉民族的振兴,以致中国的现代化都有可能被拖延,甚至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温州模式”何以能够崛起?其关键之所在就是因为温州农民的价值观念逐渐地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冲破了大一统的观念,冲破了贵贱等级的观念,冲破了人治的观念,冲破了共性至上的群体观念,冲破了克已寡欲的观念,冲破了封闭自守的观念,冲破了中庸之道的观念,总而言之,一句话,冲破了以伦理原则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终于顽强地顶住了多次被斥为“资本主义泛滥”的高压(对于这种压力,笔者在与温州相邻的金华市武义县生活了20年,是深有所感的),终于在被社会议论了一段时间以后而得到肯定。温州农村经济的起飞并不是靠“引进”实现的,而是在汉民族的传统基础上实现的。温州的农民还是温州的农民,所不同的是他们改变了价值观念,初步实现了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温州模式”崛起的奥秘就在于此。由此可见,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汉民族振兴、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啊!

事实上,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中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汉民族的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已经发生颧正在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西安市总工会对此作了一个有意义的调查,指出了当前价值观念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1.服从意识淡了,分析意识、批判意识强了;

2.保守意识淡了,开拓、创新意识强了;

3.依赖意识淡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强了;

4.政治意识相对淡了,经济意识、科学意识、审美意识强了;

5.道德意识相对也淡了,功利意识强了,向二者并重趋向发展,正在形成新的伦理道

德观念;

6.集体意识在某些方面淡了,在某些方面强了,自我意识强了,向二者结合趋向发展。

7.尊卑意识、等级意识淡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强了;

8.“人治”意识淡了,“法治”意识强了。

我们相信,只要价值观念在这些变化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继续扩大和深化,那么汉民族的振兴、中国的现代化都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发展下云,甚至可能以人们预想不到的速度前进。

俱往矣,汉民族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日,而不是在过去。

1980年2月初稿于浙江武义桐琴果园

1981年12月二稿于浙江武义熟溪桥畔

1983年12月三稿于浙江武义白洋渡

1986年8月定稿于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畔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重庆往事

    重庆往事

    重庆,是一处很特别的地方。重庆城,是一座极其特别的城市。重庆人,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群体。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深入重庆历史与现实的角角落落;以个性感悟又略带伤感的记忆,捕捉重庆那些美丽且具价值的人文画面;以现代时尚的旅游视角,描绘勾勒出重庆一幅幅立体多面的绚丽图景。
热门推荐
  • 大荒皇朝

    大荒皇朝

    大荒世界,人与异族共存,然而一代人皇陨落,新任人皇不堪大任。异族入侵,诸王并起,在这个时候穿越而来的李灵玉背上了天煞孤星的骂名,被家族冷落,最终自我放逐……
  • 自由民

    自由民

    意外让崔举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能是穿越。可能是到了一个蛮荒星球。总之崔举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其实他真的来到了唐朝。不过在这里。放马种地,打猎杀敌。该做的一样不少。不该做的偷偷摸摸也敢干。总之这是一个边疆自由民的故事。
  • 小法传承在异世

    小法传承在异世

    大学小处男,宿舍玩LoL被队友坑死,偶得小法传承,穿越到异世界发现自带无限乱斗系统,开始一段无限装B的旅途。不种马,不后宫,不太监!慢热文
  • 做事的抉择

    做事的抉择

    本书从世界文化背景考察中国三星堆文明,不免旁及现代人文科学领域中一些重大的尚在探讨中的课题,是一本用现代方法研究古代文化的学术书。
  • 吾为天煞孤星

    吾为天煞孤星

    吾命生煞乱,诛天地神魔,乱大地苍茫,扰尘世纷纭,踏众生浮沉。盖以天地,不称尊,则天地无尊;吾不言天,则众生不可言天!杀!杀!杀!
  • QQ书城月刊第3辑

    QQ书城月刊第3辑

    十月,在不期然间便悄然而至。仿佛是拂晓时静谧的天地间,突然响起神秘地吟唱:神说,要有光。晦凉如水的黑色便真的慢慢褪去,天际逐渐被晕染出缕缕绵延的红霞。薄光微泛着凉意,一寸寸漫透而来…一夜凉风打落的叶片,仍微微透着脉络分明的静美绿意;沾着露水的红叶,明媚鲜妍不输夏花之绚丽。神说:十月,带着历史的写意与渊源,去腐除苛哪怕沧海桑田,只为你演绎一场救赎。
  • 长夜殇歌

    长夜殇歌

    传说在离天大陆上,有一个能自由穿梭在各个禁迹的神秘旅人,她听着宇宙的成长,唱着轮回的毁灭,时间在她身上不曾老去,她是世界的源....但百年之后,她却神秘失踪....神秘的少女远古的龙族魔族的叛变...这一切,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 黑羽残魂

    黑羽残魂

    自身黑暗就注定邪恶?天生光明就是善良?神魔之身,一念之间。黑羽残魂,断念重铸,是非善恶,尽在吾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回大唐做公主

    穿回大唐做公主

    柴绍闪身躲过李秀宁的剑,伸腿一勾把李秀宁绊倒在地。他顺势扑到李秀宁的身上,一手压住她的武器,一手按住她的肩膀。在李秀宁刚准备反抗的时候,他的双唇已经封住了李秀宁的嘴。“唔~唔~”李秀宁支吾的反抗徒劳无功。柴绍离开她的嘴唇,一脸坏笑的说:“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做我的女人,你的天女教我罩了。不然的话,哼哼。”说完,他丢下李秀宁扬长而去。程咬金赶忙冲上去扶起李秀宁问:“神仙姐姐你没事吧?”李秀宁站起来骂道:“这孙子,他刚才,,,居然伸舌头!”正当天女教上下面面相觑的时候,派去攻打石家堡的王伯当带着人赶了回来。“报告教主,我们赶到的时候,石家堡已经被柴绍的人打下来了。”“又是这个柴绍!老娘跟他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