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和节起源于唐代。唐德宗贞元五年,根据李泌的建议,下诏废除正月晦日的节俗,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与上已、九月九日合称“三令节”,官府各休假一日,民间则以青囊盛百谷果实相馈赠。见《大唐诏令集》卷八0,贞元五年《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勒》;《旧唐书·德宗纪》;《旧唐书·李泌传》。韩鄂《岁华纪丽》认为中和节“作为令节,以殷促春。发挥阳和。幽赞生植。仲序中和,助发生之德,覃生育之恩,助阴阳之交泰。表天地之和同”,说明此节对农事有重要意义。唐代中和节要行祭芒神之神。《旧唐书·李泌传》载曰:“二月朔,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句芒神,祈丰年。”
与中和节相连,唐人有于二月初二日迎富的习俗。相传人有生子者,被邻家于二月二日求其子归养之,邻家因此而大富,“后以此日出野田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以迎富”韩鄂:《岁华纪丽》卷一。据宋代董卣《广川画跋》载,唐代画家陈惟岳曾作有《送穷图》和《迎富图》,董卣据此而推论道:“乃知事(指送穷和迎富)在唐为盛礼,至以图像见之”。
3.寒食禁火走入宫廷
寒食节禁火之俗,到了唐代已由民间走向宫廷。唐代朝廷明文规定寒食节禁火三天,具体日期为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一百零五天和一百零六天,俗以第一天为大寒食、私寒食,第二天为官寒食,第三天为小寒食;故又有大寒食、官寒食和小寒食之称。
大寒食前一日,俗称“炊熟日”。要预备好能供全家吃三天的熟食。冯贽《云仙杂记》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并灭掉火种。届时官府要派人持鸡毛检查各家的灶灰,灰有火烬而使鸡毛发焦者,则要受罚款、挨杖等处罚。所以,唐代寒食节期间,“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家家户户都只能冷食,杜甫有《小寒食》诗曰:“佳辰强饮食犹寒。”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全唐诗》卷二三三连宫中也不例外。元稹《连昌宫词》曰:“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元稹:《连昌宫词》,《全唐诗》卷四一九。禁火期过,方可新取火种。
4.清明取火相沿成俗
经过三天的寒食禁火,即是清明节,此日家家户户要取新火。杜甫《清明》诗曰:“朝来新火取新烟”杜甫:《清明》,《全唐诗》卷二三三。;贾岛诗曰:“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宫中则要钻木取火,给近臣或贵族赐火种。据《辇下岁时记》记载,唐代宫中,每到清明节,都要让宫禁内的小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取得新火,皇帝要给臣下“赐火”,以示恩宠。《春明退朝录》载曰:“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岁时广记》亦曰:“唐朝以清明取榆柳之火赐近臣,顺阳气也。”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所写的即是寒食后皇帝给宠臣赐新火的事,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全唐诗》卷二四五。
5.清明扫墓成定制
清明节在唐代是继春节、元宵节后的又一大的节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扫墓祭祖是主要内容。清明扫墓习俗,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唐朝,清明扫墓已成定制。史载,高宗永徽二年,有司上书,请高宗从太宗李世民祭祀高祖李渊的旧制,于清明寒食时“上食如献陵(高祖李渊陵)”《新唐书·礼乐四》。又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自此,清明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索性列入五礼之中。每逢清明节到来,“田野道路,士女启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扫墓成了一时最主要的社会习俗。白居易有诗写清明寒食扫墓习俗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全唐诗》卷四三五。
6.清明踏青取代上已踏青
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万木复苏。人们竞相到郊外远足,踏青游戏。《丽情集》记载天宝十三载(754年)清明节,唐玄宗敕诸官娥媪出东门,郊游踏青。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诗曰:“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阳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全唐诗》卷五一。杜甫《清明》诗曰:“着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杜甫:《清明》,《全唐诗》卷二二三。可见,唐代上上下下均热衷于清明郊游活动。
清明节间因有寒食禁火之俗,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唐代盛行打秋千、蹴鞠、拔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据《开元天宝遗事》所载:天宝年间,每到寒食清明节来临,宫中都要竖立起秋千架,令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唐玄宗看得高兴入迷,因而呼之为“半仙之戏”。民间女子也爱在清明之日荡秋千。唐代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曰:“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全唐诗》卷一二五。;杜甫《清明二首》诗曰:“万里秋千习俗同”。韦庄更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寒食清明打秋千的画面:“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之一,《全唐诗》卷七00。清明还兴踢球。唐人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写过时人足球赛的情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似月圆”。唐代清明节拔河也是一项盛行的节日娱乐活动。据《全唐诗话》记载:唐中宗李显于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封氏闻见记》对此记载甚详。
唐时,三月三日上已节祓禊色彩日趋淡漠,更多的增加了水边游乐的成分,杜甫《丽人行》诗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全唐诗》卷二一六。即写三月三日上已节,贵族妇女在水边游乐之事。由于上巳节与清明节在节期上常有重合之时,且又均以游春踏青为主要习俗内容,故上已节逐渐为清明节所替代。
三、夏时节俗
隋唐时期的夏时节日主要有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和五月五日的端午节;同时,立夏、夏至等也有节俗活动。
1.端午竞渡由祓除到娱乐
唐代是龙舟竞渡活动划时代的转变时期,竞渡逐渐从祓禊、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成为竞技性娱乐为主的节日活动。龙舟与竞渡两词作为一个名词连起来使用也出现在唐代中期。张说《岳州观竞渡》诗中描写当时竞渡情景曰:“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张说:《岳州观竞渡》,《全唐诗》卷八八。龙舟竞渡时,箫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声、浆声、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如储光羲《官庄地观竞渡》诗曰:“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储光羲:《官庄地观竞渡》,《全唐诗》卷一三九。张建封的《竞渡歌》更是有声有色地描绘端午竞渡的喧闹情景:“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张建封:《竞渡歌》,《全唐诗》卷二七五。这场竞渡由官府主持,赏赢罚输,故而双方竞争激烈。
唐时的舟竞渡并不固定于五月初五端午节,据元稹《竞渡》诗载述,在楚地“年年四五月”都有竞渡之俗。《旧唐书·杜亚传》则曰,江南地区春日有竞渡之戏。
隋唐时期,端午节期间妇女还有斗草之戏。《隋书·地理志》。
2.端午铸镜之俗出现
花鸟螺钿铜镜唐代端午节工匠有端午日铸镜之俗。是日午,工匠铸铜镜于船,专贡皇上,称“天子镜”。宋洪迈《容斋随笔》载曰:“唐世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镜以进,故国朝翰苑撰端午贴子词多用其事”。李肇《唐国史补》曰:“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州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六七十炼已易破难成,往往有自鸣者”。白居易《百炼镜》诗曰:“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太宗常以人为镜,鉴今鉴古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白居易:《百炼镜》,《全唐诗》卷四二七。
3.端午射粽成俗
唐代的粽子成了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当时长安有专营粽子的店铺,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花样多有翻新。《文昌杂录》载曰:“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当时唐玄宗吃了“九子粽”之后,曾作诗赞曰:“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全唐诗》卷二三。唐代皇帝还把自己爱吃的百索粽赐臣下,以示恩宠。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诗曰:“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粽子还成为唐代皇宫里娱乐的工具。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置于盘中,再制作纤巧的小角弓,架箭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得食之。因为小粉团粽子滑腻又小,颇难射中。这本是宫中游戏,后来传遍长安城,一时都仿效之,射粽子成了端午一种风俗。
4.端午赐扇成惯制
唐代皇帝常在端午赐给大臣扇子。据《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八年(644年)五月五日,唐太宗御笔亲题“鸾”、“凤”、“蝶”、“龙”等字样于扇上。他对司徒长孙无忌及吏部尚书杨师道曰:“五月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遂以扇赐宠臣。另,据《新唐书·礼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常在五月五日奠衣扇于诸陵来祀祖宗;《中华古今注》载曰,唐贞观年间端午节,赐给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旧唐书·李元红传》载曰,李元红曾于五月五日受赐紫服金鱼而感到庞幸无比。
四、秋时节俗
隋唐时期民间社会有立秋日要饮秋水的习俗。据传立秋日饮过秋水或瓜水,并男吞赤小豆七粒,女吞赤小豆十四粒,则可止赤白痢疾等疾病。韩鄂:《四时纂要》。
1.七夕风俗的丰富
隋唐时期的乞巧习俗基本沿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固有传统,但其内容更为丰富,乞巧方式已有穿针乞巧、蛛丝卜巧等多种。唐代最为流行的乞巧方式是传统的“穿针乞巧”,《开元天宝遗事》记当时宫中七夕“穿针乞巧”习俗曰:宫女“以锦彩结成楼殿,高百丈,可容数十人”,上面陈列瓜果、酒菜以奉祀牛女二星;嫔妃穿针乞巧,针有五孔、七孔、九孔等。崔颢《七夕》诗对长安七夕“穿针乞巧”习俗也有所描述,诗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崔颢:《七夕》,《全唐诗》卷一三0。又,祖咏《七夕乞巧》写的也是“穿针乞巧”,诗曰:“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祖咏《七夕乞巧》,《全唐诗》卷一三一。
对“蛛丝卜巧”之俗,《开元天宝遗事》也有记载,曰:“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云仙杂记》则曰:“洛阳人家乞巧,使蜘蛛结万字”冯赞:《云仙杂记》,引《金门岁时记》。杜甫《牵牛织女》诗曰:“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杜甫:《牵牛织女》,《全唐诗》卷二二一。宋之问《七夕》诗曰:“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宋之问:《七夕》,《全唐诗》卷五三。“蛛丝卜巧”之俗不仅少女行之,而且在童男中也有流行,河北《乐亭县志》曰:“童男置蜘蛛于小盒,次日视丝稀密为乞巧多少,亦开元遗风”河北《乐亭县志》,清光绪三年刻本。
七月七日乞巧节,民间又有于此日祈子之俗杜台卿:《玉烛宝典》。;官府作坊的织工要于此日祭机杼,《新唐书·百官志》曰:“织染署每于七月七日祭机杼”;宫中又有“晒书会”,民间则于此日暴晒衣物,《岁华纪丽》曰:七月七日“暴书策,晒衣裳”韩鄂:《岁华纪丽》卷三。
2.中元祀祖成俗
七月十五中元节,寺院设盂兰盆会,《岁华纪丽》曰:中原地区,“释氏盂兰盆盛于此日”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唐代宗好佛,王缙为宰相时,尝七月望日于内道场设盂兰盆,饰以金翠,费资十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帝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皇帝各号于幡上以织之,并从宫中抬往寺院陈列,排开仪仗,百僚分官阶,排列于光顺门等候。幡花鼓舞,近呼道路,岁以为常。《旧唐书·王缙传》。
3.中秋赏月定型
中秋节俗,发展到唐代,主要是赏月习俗盛行。朱弁《曲洧旧闻》曰:“中秋玩月,不知起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转引自《笔记小说大观》第八册,第140页,江苏广陨古籍刻印社1983年4月版。杜甫有《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涉及中秋月。而最早将赏月与中秋联系的诗作,应推初唐李峤的《中秋月二首》,其一曰:“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其二曰:“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全唐诗》卷六一。此后,中秋赏月诗常现于唐代文人笔下。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中秋赏月在宫中已成习俗。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中秋都要在太液池赏月,后来还修了专供赏月的“赏月台”。《龙城录》则记载了唐玄宗在天师作法下中秋游月宫的传说。《漱石闲谈》载曰:中秋夜道士罗公远掷杖化为银桥,请唐玄宗游月宫,见广寒群仙歌舞,问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记其歌舞,回人间教习歌女。尽管这些神话是编选出来的,但也反映出唐玄宗时宫廷确实十分崇尚中秋赏月的风俗活动。
此时,民间拜月、赏月风俗也流行极广,且内容比宫中更为丰富。诗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楼赏月赋诗抒怀;有的寻找江河湖水,静坐一叶扁舟,以观皎洁月辉;有的则入寺观道院清静之地,或直上高峰赏月。缘此,当时下来的此类诗作大约超过写任何一个节日。如李峤《中秋月》,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等。
民间百姓则千家万户在庭院、楼台、地坪摆百果礼品拜月。待到月儿当空,全家便在清澈的月光下赏月叙谈,分享供月礼品。
中秋吃月饼风俗,据记载也始于隋唐。据《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极美,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赐给他们。这是月饼初见的记载。
4.重阳登高进入宫廷
唐代登高流行,杜甫有《登高》诗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全唐诗》卷二二八。因为登高时有插茱萸囊之俗,故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曰:“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沈佺期《九日临谓亭侍娈应制得长字》诗曰:“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郭震《秋歌》之二也曰:“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郭震:《秋歌》,《全唐诗》卷六六。;开元年间诗人万楚有《茱萸女》曰:“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裙。”分别见《全唐诗》卷一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