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要“送彩礼”,又叫“送聘”、“行礼”。男方将女方索要的聘金、首饰衣物、鹅酒筵席送往女家。富家必须备三金:金钏、金镯、金披坠。普通家庭也要给女儿6至8身绸缎衣服、1对戒指、1对耳坠、1套头饰、各色勒子、带子、内衣料等。穷苦人家则没有这些讲究,送些衣帛,表示意思就罢也有在“送日子”之前举行的。
结婚前一天晚上,北方风俗,女方派出两人,一人打着红喜字纱灯,抱个陶娃娃;一人提个红布木箱,箱中装着新娘一套衣物、麸盐和几个面石榴,上面放新娘一面照面镜,二三更时到男方门口,连放三炮。男方开门施礼,将客人迎入洞房,把红箱和瓷娃娃放在炕头,开箱取镜照面,表示见过新娘;客人往瓷娃娃两腿间洒点水,表示贵子撒尿。“踩花堂”仪式结束后,男方设宴款待来客,来客要取“踩花堂”钱。
踩过礼堂,女方即要“过嫁妆”,又称“送嫁妆”、“铺房”。多在娶亲前一日,女方雇挑夫向男方发送妆奁。嫁妆的多少厚薄,代表一着女家的财势、新娘的身份,决定着新娘到男家后的地位,因此“一物不备,女不登车”。女方也都尽其所有,为女儿置办嫁妆。大户的陪嫁,有“十里红妆、千亩良田”之说;不少人家陪嫁妆不惜超越自己实际经济能力,所谓“痴人变产以应。”张孝先:《切问斋文化钞》卷四《饬禁婚嫁丧葬奢示》。北方嫁妆论“抬”,京师中等人家,嫁妆即可达24台、32抬之多。嫁妆中,箱笼器具、桌椅被褥应有尽有。橱有书橱、衣橱;柜有立柜、帮柜、顶柜;箱有安东箱、台湾箱、描金箱、撞箱;桌有春台、梳妆台、画桌、琴桌、四仙桌;椅凳有圈椅、一字椅、茶椅、板凳、春凳、小脚凳;盆桶有大小浴盆、铜面盆、小脚盆、马桶、八小箱、八柜、八铺、八盖;日用铜锡瓷器手炉脚炉、新娘手绣的衣、裙、看鞋、枕头、面巾……令人眼花缭乱。嫁妆中塞着核桃、枣、花生、麸包,祈祝新娘早生子,早得福。女方派一小亲家(小男孩)押妆,派伴娘铺陈、看守洞房,不许闲人擅入。送妆前后顺序、铺陈左右位置都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变动。
接着是“娶亲”。这是婚礼的核心,也是最为隆重热闹的组成部分。各地具体程序不一,大至如下:新郎身着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披红插花,率迎亲队伍迎新娘。迎亲队伍中有一负责迎娶的“全福”女傧作为“娶亲太太”。又有两名或四名或八名南傧相。后面是伞扇旗镜、吹鼓手组织的仪仗及迎新娘的喜轿,加上尾随看热闹的,浩浩荡荡数十百人。迎亲队伍到女家门口,鸣放炮竹,叫做“催门炮”,给门人仆人“开门封”。女家开门,迎接新郎入席。新郎吃些“下马点心”,即到女家祠堂祭祖;叩拜女方父母、亲友、邻里;然后吃“腰食”(饺子)。与此同时,男方持红柬奉凤冠、霞披、宫花、脂粉等物;催请新娘上妆登轿,连请三次。女方则以“全福”女傧作为“送亲太太”,为新娘梳妆打扮,盘头、开脸、清眉、涂脂,着凤冠霞披、绣花罗裙、大红绣鞋,盖上盖头,吹吹打打,将新娘送至花轿前。新娘新郎在轿前拜过轿神,同吃合婚饼。之后,两名伴娘搀扶或由兄弟、舅父抱新娘上轿。鸣炮鸣锣,并由女方两名男傧监押起轿。
新娘轿子到了男家门口,大门许久紧闭不开,叫做“劝性子”。开门后,轿身要向喜神方向落地,新娘怀抱瓷瓶、铜镜等镇邪器物,脚不着地,踩着事先铺好的红毡或米袋子,在伴娘的搀扶和导引下,跨马鞍、跳火盆,缓缓而行,两侧有男方二人向新娘头上抛撒五谷杂粮,行至中堂,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新郎用结有“同心结”的“牵巾”将新娘牵进洞房,坐在喜帐之下,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男女傧相将喜果抛撒满帐,称为“撒帐”。新娘新郎喝交杯酒,叫“合卺”。喝完交杯酒,新娘出洞房设宴待客。
亲朋好友则要“闹洞房”。无论老少亲朋都可到新房调笑嬉戏,想方设法捉弄新娘新郎,谓“越闹越发”。有的地方闹洞房要从新婚之夜开始一直持续缠。
“回门”。新婚夫妇先行家礼,叩拜祖宗、父母、亲戚。完后新娘乘花轿回娘家,并在天黑前赶回。
4.冥婚与抢亲流行
在清代汉族社会中,还流行过一些特殊的婚姻制式,如冥婚、娶木主、娶烈女和抢婚等。冥婚,凡男女在生前未婚而死,或已经订婚者未完婚而死,两家父母为之举行婚礼,使死者在“阴间”仍成为夫妇。冥婚有迁葬、嫁殇、迎茅娘、抱主成亲等形式,亦行“六礼”,设喜筵,一切“率如生者”,只是使用的聘礼不是实物,而是用纸制成的冥器。冥婚过后,两家父母便成为亲家,建立了姻亲关系。山西流行的冥婚,“男家具饼食,女家备奁具,娶日,纸扎男女各一,置之彩舆,由男家迎归,行结婚礼。此事富家多行之。”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第1996页。
在福建泉州地区有“娶木主”和“娶烈女”的特殊婚姻制式。娶木主有两种新类型:一是女方未婚先死,男方在另择配偶结婚前,要先迎已死的元配者木主,第二日才可迎后配的新娘。整个仪式分在两天进行。第一日,先用花轿迎娶已故元配者的木主。木主完全按活人装扮,用芋魁作头,插上首饰花针和花朵,披上头巾,戴上首饰,如活人一般迎进洞房,置于眠床架上。第二日,再用花轿迎娶后配的新娘。新娘入洞房后,先立于门后,双手捧拜木主,口称姐姐。陪伴者念道:“拜阿姐,拜得心欢喜,桃花来接李。”说完,将木主送上厅堂就位。二是姑娘尚未定婚先死,她的父母为了能给她找到配偶,便将她的婢女作为新娘,抱着死者的木主出嫁。这种婚姻只有家境贫困的男人才愿意接受。男方可从这门婚事中减免全部聘金和彩礼,同时又得到可观的嫁妆。
“娶烈女”,即男方定婚后,男方忽然死亡,女方不敢违约另嫁,只好作为烈女被男家迎娶进门。迎娶时,其女照新娘的装束戴花冠、乘花轿,男方邀像乡老长辈迎接。烈女进门后,将被送入烈女房,脱去喜服,换上孝衣,到厅堂拜天地与公婆,并随男方家人痛哭一场。清季,烈女的生活十分不幸,一进夫家就被关进烈女房,终日不得出来与外人接触,房门及窗户紧闭或遮盖,唯有一妇女服侍其生活。
清代前期,抢婚之俗仍屡有发生,赵翼《陔余丛谈》中说:“村俗有婚姻议财不谐,而纠众劫女成亲者,谓之抢亲。”近人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中谈到有强抢寡妇为妻的,“浙江新昌俗例,凡孀妇无子,强横者每伺其葬夫时劫之,无过问者”。
5.各地婚俗有别
有清一代,汉族各地的民间婚俗因历史地理及经济、文化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异,但基本上是在传统“六礼”程式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民俗,而使婚俗凸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如山西的“新娘看鞋”,清季,缠足陋俗仍很盛行,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物色新娘“看脚不看头”。这也就是说选择新娘的标准,不在于她的容貌是否漂亮、动人,而在于她的脚是否为“三寸金莲”,假若女方是天足,纵使再漂亮,也难以被男方相中。由于有看脚之俗,脚上穿的鞋便成为唯一表现新娘的饰物而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出嫁之前,做姑娘的要亲手缝制各种衣、裙、包、套、鞋,作为赔偿物送到婆家。在晋中地区婚俗中,陪嫁的“看鞋”(即绣鞋)至少要做4双,多的有做8双、10双,都要成双数,以图吉利。这些“看鞋”要成双成对钉在大红纸板上,以备迎娶之日供亲朋邻里审视、评议。鞋面上绣的图案又的双石榴”、“葡萄”、“喜鹊登梅”、“梅兰竹菊”、“牡丹花”、“莲子荷花”等吉祥瑞丽之图。杨文龙、王岩文:《晋中旧俗——陪嫁必备看鞋》,《民俗》杂志1989年10期。
中原地区的“公鹅催妆”习俗,也很有特色。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催妆的形式更为特别。婚娶日的前一天,更加携礼品去女家“催妆”,其礼品中有一只公鹅,女家手下后,要为这只公鹅配一只母鹅,待婚礼整日,随新娘的花轿带至新郎里。
新娘在结婚之日,或婚礼前后,要按传统俗规完成那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动作,以接受未来的福运。
四川一带有新娘出嫁上梳前“坐斗”和“发亲”的俗规。新娘上梳前,要在堂中设席,东面置一斗,斗中装着米,用红纸封笺于上,并扣着竹器具,新娘在开始梳头时,必须把双脚放在上面,以预示婚后荣华富贵。对此有民谣广传于世:“脚踩金斗四角方,荣华富贵米粮仓”。“发亲”在新娘坐斗上梳后举行,弯下腰取下插在米中的竹筷,向后反投,站在新娘身后的家属要迅速用衣襟接住,然后新娘跨过内屋的门坎,在哥嫂的劝说下上轿,前往男家,叫“发亲”。
“过米筛”是一种厌胜习俗,流行于台湾等地区。在新娘坐的花轿背面,悬挂着一个彩色米筛,筛面画着八卦和太极图,也有的筛面写着“百子千孙”这样的吉句。这个谜筛具有镇邪的作用,并象征家道昌盛。当新娘坐的轿行至新郎家门前,新娘出轿时,必须要由全福人手擎米筛遮挡新娘的头。民间认为,这样做,新郎可在婚后治服新娘的邪念。
“打新娘”是新娘在婚礼之中必须承受的皮肉之苦,此俗流行于江西吉安一带。当新娘入乾宅与新郎交拜祖宗天地后,新娘不得用自己的脚行走,必须由其长辈如伯父或叔父抱负而行。这时,亲戚、好友,以至邻居,无论大小长幼都可以用木棒任意打击新娘的背、臂等处。新娘必须忍受这种棒打之痛苦,不得反抗。如此做的目的是明白地告诉新娘婚后规规矩矩,不得有半点越轨行为,可见清代汉族社会妇女地位之低下。
“坐富贵”是一种老的婚俗,全国许多地区都有流行。道光《泰州志》载:“初更后,彩舆(花轿)到门,婿拈双红纸,拈后,立堂中,迎彩舆入,遂先乳房,立床左;女戚二人,始舆扶新妇入房,立床右;揭中行合卺礼,谓之“坐富贵”。亦有新郎,新娘盘膝坐于床头,不言不动半小时,认为此做法可时婚后大福大贵。
“走仙桥”是流行于浙江宁波地区的一种婚俗,是新娘回门时的一种仪式。在回门那一日,当新娘和新郎从岳家返回的时候,一出轿门,新娘便要从预先用长凳连接起来的“仙桥”上,由新郎搀扶着徐徐走进“桥”的另一头——新房门口。假若新娘走得十分稳当,那么,便要在新房门前的“桥”头处再叠上一条长凳,并递上油包一只,令新娘咬住走过,名曰“鲤鱼跳龙门”,福星高照。其仪式的深层含义是引魂入室,另新娘早怀孕,早得子。
伴娘是汉族传统婚礼中陪伴新娘的女子,亦称“喜娘”、“喜婆”、“陪妈”“喜嫔”、“女傧相”。女子出嫁时,娘家必须在请两位熟悉婚嫁礼仪,善于辞令的妇女护送陪伴新娘,名曰伴娘。伴娘在婚礼的进程当中既要负责为新娘指点各种礼仪,亦要在亲友闹房时从中斡旋,使新娘免早或少受谐谑之苦。由于伴娘在婚礼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伴娘的选择往往重其容貌和辞令。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说:“伴娘果美丽者,闹房之人,视线所集,不于新娘而于伴娘矣。”实际上,伴娘充任的是新娘的保护者和礼仪的教导者,是女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调媳妇”的习俗流行于山西一带,在明时已经形成,到了清代,其情节更趋系统化。“调媳妇”又叫“教媳妇”,调教的内容包括:夫妻和睦、孝敬公婆、生男育女及乡规民约、家法家规等等。“教媳妇”是通过讲故事并模仿其情节而完成的,在讲故事之前,新媳妇必须站起来拜三拜,讲完后,还要再拜三拜。若不按规矩做,就要重拜一遍,这是对新媳妇进行的礼俗教育的开篇。教媳妇的故事据有关史料记载,包括吃《长命淇子》、《白四角》、《插花》、《求子》、《曳曳呆呆》、《揪苜蓿》、《磴被子》等。《磴被子》是“教媳妇”的最后一个故事其情节是令新媳妇将炕头卷起的被卷一脚磴展,若未磴展,还得重来。这是启发新媳与新郎同眠共枕的意思。狄西海:《陕西婚俗“教媳妇”》,《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2期。
三、寿礼风俗
清代汉族社会比较重视寿诞礼仪。寿诞礼仪的中心意义在于祝福、庆贺人生的健康长寿。在清代,民间对不同年龄段的寿诞仪式有不同的称法,四十岁以前一般叫“过生日”,过了五十岁才叫“祝寿”,也有过了四十九叫祝寿的。
1.生日吃面
在清代汉族民间,过生日往往要设宴庆贺,不过一般是家宴。山东民间小孩的生日家宴一般是吃面条,喝“长命汤”;南方江浙地区小孩过生日时要给小孩吃一对鸡蛋。世家大族小孩过生日也有接受贺礼的,《红楼梦》写宝玉生日,“张道士送了四样礼,换了寄名符儿,另外几处僧尼庙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儿,并寿星纸马;王子腾那边仍是一套衣服,一对鞋袜,一百个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这些送礼的除了王子腾外,都是出家人,可见小孩子过生日还是不兴官宦同僚一类人送礼。此外,也不要求别人上寿,《红楼梦》里写:家下行走的男女(丫鬟奴仆等)“先一日给宝玉上了寿,但王夫人有言,不让年轻人受礼,恐折了福寿。”不过,在广大汉族民间,凡遇逢十的生日,则叫“过大生日”,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等,则亲戚朋友要以礼相贺,俗称“贺十”。
2.祝寿成风
祝寿礼仪一般在40岁以上才开始举行,甚至更晚,各地风俗不同,没有统一的年龄。山东泰安地区人从66开始庆寿,有的地方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留了胡子就可以庆寿。但一般规律是:年龄越大仪式越隆重,逢十之寿则要举行隆重的庆典。古语云:“人逢七十古来稀”,因而,这个年龄以后的寿礼就更为隆重,“八十大寿”往往为寿礼之极,儿孙们往往要倾其所有,为其操办隆重热闹的祝寿庆典。
清代汉族祝寿之礼有一套仪规。先要设寿堂、摆寿烛、挂寿幛,铺排陈设,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届时,寿堂正中设寿翁之位,司仪唱赞,亲友、晚辈上寿。辈分不同,礼数有别。“拜寿”时,平辈往往只是一揖,子侄为四拜,孙辈则要八拜。有的并不设寿翁之位,客人只是往寿堂礼拜,儿孙辈齐集堂前还礼。
拜寿礼毕,中人以上之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宴席的肴馔无非山珍海味之类,但少不了的是面,俗称“长寿面”。富贵人家的寿筵往往十分排场阔气,《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写贾母八旬大寿(八月三日),从七月二十八日起到八月初五止,宁荣两府齐开筵宴,仪注也较平常为多,除上寿、唱戏外,还要到几处庙里跪经,请人念“宝安延寿经”,焚天地寿星纸,放生。
清代前期,汉族社会做寿已成风气。普通人家因经济实力较弱,故做寿也较简单。通常是在家中设一寿堂;晚辈向长辈送些寿礼,至于亲友送礼的多少则取决于该长辈的知名度、威望和家中的经济实力;送罢礼,晚辈和来客要向寿者拜寿;最后,吃一碗寿面了事。
就贺礼而言,一般人家通常送寿桃、寿联、寿幛、寿面等等;而豪门大户的寿诞,所送贺礼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十分贵重。《红楼梦》描述贾母80大寿送礼情景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自七月上旬,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杯4个,帑银五百两。元春又名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只,伽南珠一串,福寿香一盒,金锭一对,银锭四对,彩缎十二披,玉杯四只。余者自亲王驸马以及大小文武官员之家凡所来往者,莫不有礼,不能胜记。堂屋内设下大桌案,铺了红毡,将凡所有精细之物都摆上,请贾母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