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娱乐活动,最主要的是放河灯。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曰:“中元节前,上家如清明,各寺设盂兰盆会,以长椿寺为盛。晦日,谓是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潭,泡子湖各有水灯。”《帝京景物略》曰:“岁中元夜,盂兰盆会,寺寺僧集,放灯莲花中,谓灯花,谓花灯。酒人水嬉,漫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是夕,梵吹鼓铙,与燕歌弦管,沉沉昧旦。”此日,官中也有放河灯活动,《酌中志》曰:“十五日中元……西苑做法事、放河灯。京都寺院,咸做盂兰盆,追荐道场,安放河灯,于临河去处也。”此时正值暑热尚未全消、金风乍起的时节。当经过一天的闷热,夕阳西下时,城内外的各处水面上就亮起了一盏盏随波荡漾的荷花灯,千盏万盏,灿若群星,这就是明代北京民间中元节时放河灯的景象。更有那些顽皮的孩子,举着用长柄荷叶、或是镂瓜皮掏莲蓬做成的灯,结帮成群,过街穿巷,此呼彼应的唱着:“荷叶灯,荷叶灯,今儿点了明儿扔。”明人庞垲的诗句“万树凉生露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描述的就是这一习俗景象。
中元节民间的节日饮食活动,则与一系列祭祀活动有关。在广州,“以龙眼花果相馈遗,曰结缘”;在北京,“吃鲥鱼,为盛会”,宫中则“甜食房进供佛波罗密”。
3.中秋月饼始盛
中秋节,又名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月令广义》曰:“燕都士庶,中秋馈遗月饼西瓜之属,名看月会。”届时家家户户赏月、拜月、祭月,彼此馈赠瓜果月饼是明代中秋节的主要风俗。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马,还有以木雕月姑为偶像者,但均将神像供挂在月出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对月祭拜。对京都的祭月习俗,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曰:“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中兔蟾,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载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是京都祭月的生动写照。河南民间,在中秋夜设月饼瓜果“祭月”之外,还有邀朋赏玩的习俗。嘉靖《尉氏县志》卷一。在南方明代时已少有拜月者,则“拜月”已被“赏月”代替。此时所食则多是柚子、芋头、香蕉、柿子、菱角、花生、藕等时令物品,如《广州府志》曰:“八月望夜赏月,剥竽食螺”;浙江嘉兴则是“八月望以百果为大饼,各曰月饼,以百果和糖,名曰俸糖,赏月达曙。”在江西,中秋节时,民间更有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圆饼,亦取月圆之义”正德《建昌府志》卷三。的雅兴和爱好。在苏州文人士大夫则要在中秋夜举行赏月歌会,张岱《陶庵梦忆》记当时苏州虎邱中秋夜赏月歌会盛况曰:“虎邱八月半,土着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传,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治恶小、清客帮闲、寻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鼓、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至于中秋节时明代宫中的过节活动,《酌中志》有所记载:“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买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蹗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俟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4.重阳节衍化出迎霜宴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女儿节等。明代重阳节有插茱萸、饮重阳酒、吃重阳糕(又名花糕),并以花糕供祭家堂、祖先的习尚。北方人对花糕的制作以及吃花糕都颇有讲究。如《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在重阳节,娘家必请女儿归家,吃花糕,则是明代有代表性的风尚。如《帝京景物略》载:重阳节“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福建民间多以粉米为糕,且交相馈送,谓之为“寿糕”。嘉靖《建宁府志》卷四。江西民间更有用百果及肉杂米粉,蒸食菊花糕的习尚。正德《建昌府志》卷三。河南民间均要蒸制面枣糕,上插菊花或剪彩为之,将它送赠亲朋,登同饮咏以贺节。嘉靖《尉氏县志》卷一。浙江民间除登高外,还有有蒸米作五色糕,“饮茱萸酒”参见《会稽志》。且配以豆荚的习尚。
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也是进行秋季娱乐活动的大好时光。明代汉族民间重阳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登高、赏菊、放风筝。《广州府志》曰:“重阳有墓祭者,亦日登高,细民放风鸢。”北京民间满载酒具、茶炉、食,欣欣然联袂登山,一睹如画江山,饱赏金秋的景色,曰“登高”。《帝京景物略》载曰:“九月九日,载酒具,茶炉、食榼,曰登高。香山诸山,高山也;法藏寺,高塔也;显灵宫、报国寺,高阁也;释不登,赁园亭、闯坊曲为娱耳。”这一日皇帝也要登高揽胜,以示与民同乐,《酌中志》载曰:“九月重阳节,驾幸万寿山,或兔儿山、旋磨山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
重阳节前后,宫中也要设迎霜宴、赏菊花,秦征兰《天启宫词注》曰:“重阳前后,内宫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兔,谓之迎霜兔。好事者绕室列菊花数十层,后者轩,前者轾,望之若山坡然,五色绚烂,环围无隙,名曰花城。”
5.秋季其他节俗
秋季节日除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外,在汉族民间还有立秋、秋社等节日,也有一定的节日习俗活动。
立秋,意味着秋天开始,民间有于此日戒食生水的习俗,《帝京景物略》曰:“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并有戴楸叶等活动,《酌中志》曰:“立秋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晒伏姜,赏茉莉、栀子、兰、芙蓉等花。”
九月秋社,浙江宁波民间要抬祠庙神像游街,《嘉靖宁波府志》曰:“九月,在城各坊,日舆祠庙神像游行街市,导以兵仗彩亭,金鼓杂剧各相竞赛,观者塞路,谓之社日。”
四、冬时节俗
明代汉族社会的冬时节日,主要有寒衣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节和除夕,各个节日交替进行,使明代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冬日生活充满了神秘、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1.十月初一始成寒衣节
十月初一,汉族民间称之为寒衣节,有祭祖、扫墓、送寒衣等习俗。《万历嘉兴府志》曰:“十月朔,祀祖先、扫墓”。谢肇淛《五杂俎》曰:“十月一日,闽中皆擂糍作及京饨,以祀祖先。”《广州府志》曰:“十月朔日,以五敛杂芥菜食,辟寒气,举火星醮。”《帝京景物录》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日新鬼不敢衣新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北京岁华记》曰:“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泯骨朵。”
朝廷则每年于十月初一日颁历《酌中志》曰:“十月初一日颁历,是月也,始调鹰、畋猎、斗鸡。”京军则于此日颁衣,史玄《旧京遗事》曰:“京军每年以十月朔颁给袢袄,取诸东南外廨,贵官帑银不知几十万。”京官则于此日赐貂,《旧京遗事》曰:“京朝官过十月朔,传旨赐貂,东貂紫,西貂青,然以金貂为贵,金貂黄、非上不御也。”
北京靴庄还以十月朔为靴生日,沈榜《宛署杂记》曰:“燕市卖靴人,以十月一日为靴生日,供具祭之,以其阴晴,卜一冬寒燠。”
2.冬至称“亚岁”
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在明代,冬至是个大节,与元旦、万圣节(皇帝生日)并称为三大节,明代冬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祭天、贺冬、送寒衣、绘制九九消寒图等。在冬至节,皇帝祭天,百官则要互相拜贺,曰贺冬。赵可兴《孤树衰谈》曰:“京师最重冬节,不问贵贱,贺者奔走往来,家置一薄,题名满幅。”《帝京景物略》也曰:“十一月冬至日,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民间则天贺冬之俗,而只有敬冬之礼,媳妇要给公公婆婆送鞋,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给母亲洗身。《帝京景物略》曰:贺冬“民间不尔,惟妇制履焉,上其舅姑”;《北京岁华记》曰:冬至日,“女子嫁者多归宁,为母浣濯,曰报娘恩。”在宫中,“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在南方,冬至日则要祭祀祖先,万历《嘉兴府志》曰“冬至合祀宗祠”;《广州府志》曰:“冬至作冬糍祀祖,有墓祭者。”
冬至节的饮食习俗,汉族民间主要的应节食品有米圆、麻糍、米团、馄饨之类。如云南民间要作米团,互相馈送嘉靖《寻甸府志》卷上。福建建阳民间,有“荐米圆”的食习与食尚嘉靖《建宁府志》卷四。而河南民间,除拜庆如元旦礼仪外,还要吃馄饨以贺节嘉靖《尉氏县志》卷一。在宫中,从冬至日起,“每日清晨吃辣汤、吃生炝肉浑酒以御寒。”
按照传统的农历,过了冬至节,天气就进入“数九寒天”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迎来明媚的春天,所以,冬至节时,明代宫中要向印刷《九九消寒诗图》,颁发宫眷内臣,《酌中志》曰:“司礼监印刷《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旬,自一九初寒才是冬起,至是月星辰不住忙止,皆瞽词俚语之类。”在民间,也有《九九消寒图》流行,《帝京景物略》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有直作圈九丛,纵作圈九者,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述其寒燠之候。歌曰: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在文人雅士中,当时还流行另一种《文字九九消寒图》,该图用九个文字组成,通常为“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者是“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以上诸字皆是九划,双钩,合起来共八十一划。一般是画或印在纸上的,每划都空白,如描红薄,每过一天,就描红一划,所有笔划,皆为红色时,就迎来了春天。
在江南苏州称“九九”为“连冬起九”、“九里天”。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有一首流行于苏杭一带的“九九歌”云:
一九二九,招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从这首“九九歌”反映的内容看,它主要突出了江南节令文化的习俗特色。
3.腊八吃粥
腊八节原是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自从佛教传人中国后,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日成道,故又名成道节。明代汉族则将十二月八日的腊八节,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无论朝廷官绅,抑或民间士庶都有吃腊八粥,冬藏腌制食物(腊八蒜、腌酸菜等)、驱疫(跳灶王、击年鼓)等风俗。《燕都游览志》曰“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帝京景物略》曰:“是日,家效庵寺,豆果杂米为粥,供而朝食,曰腊八粥。”《酌中志》曰:宫中“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部云,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在民间还有一个神话传说,腊八这天天廷要派牛魔王、弼马瘟和猪八戒下界,视察人间牲畜情况,因此在腊八节必须给牲畜好草好料好食,以免牛魔王诸神惩治。此外,浙江地区还有腊八祭祀万回的殊俗。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曰:“杭城以腊八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祀之人在万里外可使回家,故曰万回”。万回本为唐代一僧人,姓张,民间称万里寻兄。唐代民间已信仰万回,认为万回能预卜休咎,排难解纷,宋时已被奉为欢奇神。
4.腊月祭灶迎玉皇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祭灶节,又名灶王节、小年等。葛洪《抱朴子.微旨》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故祀之。明代汉族社会在祭灶节时有祭灶、迎玉皇等风俗。
祭灶,又称送灶神,即指送灶神上天的祭祀活动。《月令广义》曰:“燕俗,图灶神,锓于木,以纸印之曰灶马,士民竞鬻,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为送灶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为秣马具。合家少长罗拜,祝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帝京景物略》则曰:“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槽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记称,灶,老妇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曰啖灶余则食肥腻时口圈黑也。”可见,明时祭灶多同男子主祭,祭灶要焚烧灶马、供奉糖饼等物,唱祭灶歌,尽管全国各地风俗习尚有差异,但其内容大同小异。如福建惠安,明张岳《惠安县志》曰:“除夕先六日,言百神有事上帝,画幢幡、舆马,仪从于楮,具牲馔而送之。至正月四日,及迎而复之,如送之礼。”谢在杭《五杂俎》曰:“俗谓灶神是夜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恶奏于天地。”广东,《广州府志》曰:“腊月念四日为小年夜,祀灶用爆竹饴糖。”
迎玉皇,则于腊月二十五日早上行之,《帝京景物略》曰:“腊月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
5.除夕节俗日丰
除夕,是一年之中最末的一天,又称年三十、除夜、岁除,它是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吃年夜饭、换门神、贴春联、挂年画、挂签、贴窗花、驱疫、谢年、守岁熬夜等是其主要风俗活动。
关于明代汉族社会的除日送岁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对北京除日之俗有详尽描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曰烧松盆,煨岁也。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架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聚坐食饮,曰守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北京除日习俗有送玉皇、收瘟鬼、煨岁、祭祖先、辞岁和守岁等内容。同样的记载,我们在刘若愚的《酌中志》中也可见到,《酌中志》曰:“三十日岁暮,门神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也。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织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煨岁。”明人邱瑜《长安除夕传》中有句曰:“帝城团鼓迎年急,邻院松盆煨岁明。”此外,京师民间还有过“小除”的习俗,《北京岁华记》曰:“先除一日曰小除,人家置酒宴,往来交谒,曰别岁;焚香于户外,曰天香,凡三日止;贴宜春字,小儿女写好字。”其主旨,则在于驱邪恶、保平安、祈合家幸福。
至于全国各地,除日送岁习俗大体与此相同,但由于历史、地理条件之,各地的送岁之习也略有差异。如浙江嘉兴,万历《嘉兴府志》曰:“除夕易门神桃符、写春帖,井俱封。爆竹燔柴,设酒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在福建,谢在杭《五杂俎》曰:“除夕人家更春贴,燃爆竹于庭,以豚糕相馈,曰馈岁;设酒食聚食,曰别岁,又曰困岁;达旦不寝,曰守岁;子弟向家长拜庆,曰辞年;饭兼数日之炊,曰宿岁饭,亦曰隔年阵。”在广州,《广州府志》曰:“除夕,祀祖,家人聚饮,夕团年酒;围坐达旦,曰守岁;相遗以物,曰馈岁;易桃符,小孩卖痴呆。”如此等等其中封井、制宿岁饭、小孩卖痴呆等,则是南方特有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