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义,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还体现在武义传统戏剧形式——婺剧的发展。婺剧土生土长,演奏员亦农亦艺,曾以独特的唱腔、地方化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亦文亦武的风格为武义的文化生活送来一份大餐。它以群众喜闻乐见乐唱的形式,丰富了武义人民的业余和节日文化精神生活,更成为广大农村“安居乐业,人和事顺”的象征。武义民间文化主要显示出淳朴、尚农、和衷共济的文化特质。尚农是因为武义处于半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给武义人提供了富足的生活。像武义风俗里的求雨正是关心农事的体现。在武义的民间传说、谚语和歌谣中同样可以展现出其尚农精神。如故事《谷龙》:
很早以前,九峰山脚住着一个姓张的老太婆。有一日,她上山顶去采茶,不勿小心一脚踏空,从山坡上滚落来,她想:人老七十怕跌,这回总要跌死了。双眼一闭,什么也勿晓得了。
过了一会,张老太婆睁开眼睛,望望山林,听听水响,还以为到了阴曹地府了。站起来动动身子,勿疼勿麻。奇了,这一跌还没跌死呀。她注意望望衣裙,见上面有一条绿虫,她想是勿是这条虫救了自己?就把小虫带回家。家里没有地方放,就把它放在谷柜里。
第二天早上,张老太婆把仅有的一只鸡蛋拿去喂小虫,掀开柜盖一望,原来只有一个柜底的谷变成满满的一柜谷了。那条绿虫仍然躺在上头。张老太婆晓得这是一条谷龙,有了它就会有取之勿尽的稻谷了。于是,每日上午她就叫人到家里挑点谷去吃,这年刚好闹春荒,村里人全靠张老太婆救济,才没逃荒外乡。
后来,张老太婆老了,这条谷龙也就勿见了,传说又回到天上去了。
这则故事反应了群众对善良的赞美,对土地或者谷神(谷龙)的崇拜,也是农耕社会的一种文化表达。
再如下面的谚语和歌谣:
七十二行,种田为王。
万物土中生,百事农为本。
衙门钱,一蓬烟;生意钱,在眼前;种田钱,万万年。
勤勤俭俭样样有,贪吃懒做件件无。
锄头板上锈,吃得上顿没下顿。
吃山拿山要养山。
光栽不保,越种越少。
农种歌:
种山山有粟,
种田田有谷,
种起番薯火笼钵,
种起苞萝水牛角。
哪有工夫坐落唱山歌:
三尺孩童唱的啥山歌,
铜钱雇你上山种苞萝。
一餐吃了三斤白米饭,
一天吃了九斤苞萝糊,
哪有工夫坐起唱山歌!
这些故事、谚语和歌谣正反映了武义人民安土重迁,崇尚农业劳作的根本精神基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造就了武义人守土的观念。
淳朴也是农耕文化的一个表现方式。武义民风朴实,连吕祖谦也说:“负山之民,气俗敦悫,乐田亩而畏官府。傲嬉侈丽之习,独不入其乡。”前述的会道是一种互助精神的表现,也是武义民风淳朴的再现。反映这一文化特质的故事、谚语和歌谣同样很多,《怕字歌》就是一例:
不怕步子慢,就怕半途站。
不怕山难移,就怕心不齐。
不怕有失利,就怕心不坚。
不怕担子重,就怕肩头痛。
不怕理不明,就怕心不诚。
不怕事难做,就怕人懒惰。
不怕学不成,就怕志不恒。
不怕理难平,就怕心不正。
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错。
不怕人批评,就怕人吹捧。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爱不深,就怕两条心。
不怕言语差,就怕说假话。
要说和衷共济,在武义这种精神的表现就更多了。熟溪桥建桥近800年来,历次遭毁重修,武义人民都积极参与,出钱出力。当然会道是最能表现武义人民和衷共济精神的一种文化形式。
武义的民间文化以反映草根生活为特点,一直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并广泛流传开来。武义民间文化和当地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在文化上表现出武义人淳朴、尚农、和衷共济的深厚底蕴。
总体上看,武义的丰厚文化底蕴基本是由历史物质文化、明招文化、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构成的,它们各自给武义的文化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因子,充实着武义文化底蕴的内涵。
二、活力:武义新精神透视
时至今日,武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释放出活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那就是把武义的文化底蕴转化为武义新精神,让文化底蕴释放出现实的活力。所谓武义新精神是对武义过去历史、文化底蕴的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提升。它不能凭空产生,也无法由人的意志来左右,要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渊源,还要有历史的延续性,而且它还要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有历史的沟通与一贯性,还要体现对提升当代武义人文精神的引导性。
致用、兼容、开创、孝亲的明招文化特质,创新,进取,不畏牺牲的革命文化特质,以及淳朴、尚农、和衷共济的民间文化特质共同铸就了当代武义的人文精神。这种新精神概括说来就是开放、创新、实干、自强。只有开放,才有创新,开创了新的局面,就有了实干的基础,只有实干,才有硕果,有了硕果,才能自强起来。
1.开放:更香茶叶进京城
武义新精神之一是开放。要想武义发展,没有开放是完全不可能的。尚农安土的武义人向来是以俭朴淳厚着称。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武义人只爱种田养家,不喜欢嬉闹玩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武义人少地广,田地多,一年丰收,三年不愁。不象义乌、永康人多地少,只好以收破烂、修铜补锅来补田亩收入之歉。而且武义人一个时期来十分恋乡,舍不得离家创业,民间流传的“武义人看不见壶山就要流眼泪”,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武义人由于田亩的丰收,常常会陷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精神状态,如民间的口头语:“正月嬉不穷,十二月做不有”,“夏天冷粥喝喝,弄堂角榻榻”,“冬天日头孵孵,苞萝糊糊糊”都是一种满足于农耕文化心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武义人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武义呆,永康鬼,东阳棒槌,金华牛。”十足的一副各地人精神的写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武义人逐渐转变观念,意识到只有走出去才能求发展。这中间涌现出大批外出创业的典型,最有名的当数远上北京销茶叶的俞学文,走到昆山开超市的张建平和南下湖南湖北养珍珠的陈祖良。这里我们主要看俞学文走出武义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俞学文出生于武义南部山区,那里被喻为武义的“西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87年,年仅18岁的俞学文就开始了人生的创业。他从报上搜寻致富信息,并贷款1万元办起猪场。冬天,十几只小猪生病了,怕小猪冻着,他跳进猪圈里搂着小猪睡觉。他的这番苦心不久后便有了回报。他养4个月的猪比别人养一年的还大。这事成了当地奇闻,县、市媒体纷纷报道,俞学文一下子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那是俞学文特别风光的几年,养着猪、鱼、鸭,种着水果、茶叶,倒腾着小买卖。21岁便盖起三层小楼,骑上了全镇第一辆摩托车。但是好景不长,饲料价格一个劲上涨,养猪成了赔钱的买卖,加之鱼又被洪水冲走,眨眼之间他亏损了好几万。痛定之后,他悟出:农村信息闭塞,很难大有作为。同时他在承包经营茶园的过程发现:十个茶农九个亏,成片成片的好茶藏在深山无人采。俞学文蹲在茶园中,嚼着片片茶叶,苦苦的思考:家乡的茶呀,为什么寻不到好婆家?家乡的父老乡亲呀,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摸黑的耕耘,勤劳为什么不致富?于是他开始思索如何走出闭塞的大山,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把武义的茶带出大山。他的想法得到妻子朱丽俐的支持,为了能和俞学文一起去北京创业,朱丽俐毅然辞掉了当时在武义锅炉厂令人羡慕的工作。怀揣着创业的2000元钱,他们夫妻踏上了北上的火车。窗外秀美的景色并没有吸引俞学文,此时在他的脑中正闪现着一个个问号:到了北京,如何振兴家族产业、如何开拓市场……
起初,他在北京马连道开了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茶叶店——赣香茶庄,走街穿巷地吆喝,但始终是经营惨淡。那时,茶叶一条街的老大是福建的茶商,占领了北京各大商场。“老板特牛,瞧不起我,茶叶卖给他,上门七八次都要不回钱来。”俞学文憋了口气,“总有一天我要超过他!”平时一有空,俞学文就去商场、超市学习经验,启发灵感。工夫不负有心人,俞学文很快发现,北京茶叶市场非常大,但茶叶包装很落后,不利于储存,也不够美观,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消费观。于是,他倾其所有从杭州订购了茶叶筒,重新包装的茶叶在京城卖的特火,常常货还没入库,就让等在店里的客户“抢”了去。茶叶筒救活了茶叶店,这一年俞学文净赚32万元。他用这笔钱,在北京注册了更香茶叶有限公司,从此打起茶叶品牌的主意。家乡武义有座海拔800多米云雾缭绕的小和尚山,虽是茶树的天堂,但山高路远无人问津,他在那儿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研制出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茶,并通过国际IMO有机食品认证。如今的更香茶成为北京茶市的“有机茶第一品牌”,更香茶香飘满京城。
俞学文就是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开放精神,果断的走出武义的大山,走出一番事业的新天地。如今的武义有更多的俞学文们走了出去,武义人不再持有“看不见壶山就要流泪”的闭塞的心态。他们不仅大胆走出去,形成“北茶、中超、南珠”的开放局面;而且还勇敢的把外边先进的资源引进来,形成“洼地效应”,为武义经济的崛起打下基础。真是开放精神的激发,武义迎来了今天的大发展。
2.创新:下山脱贫奔富路
武义新精神之二是创新,它展示了武义人拓宽思路,与时俱进,跳出传统的窠臼看问题的风貌。下山脱贫是武义最具创新性的一项伟大德政工程。这项山区贫苦农民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做的伟大工程就是在武义人民创新精神指引下实施开来,并取得极大成效。前文已多有叙述,在此要引证的案例是“党员家庭”挂牌的创新。
在制度保障方面,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并建立专效机制,县委副书记卢跃东、组织部部长王建四等领导多次深入农村,走村入户,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有的党员意识淡化,平时不把党员身份放在心上,淡忘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平常时候掩着看不出来,关键时刻躲着站不出来,危难时刻藏着豁不出来。”有的夫妻不敬,子女不教,不孝顺父母,邻里不和,严重损坏了党员形象。但是他们在调查中又发现柳城畲族镇县前村实行“党员家庭”挂牌的活动,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推动了农村党建工作,而且更好地发挥了农村党员的先锋作用。于是,县委及时总结了柳城畲族镇县前村的经验,2006年4月在柳城畲族镇召开了“全县农村党员家庭挂牌现场会”,决定对全县9901名农村党员进行“党员家庭”挂牌。
“党员家庭”牌子的底色为红色,中间是“党员家庭”字样,左上角是由黄色的锤子、镰刀交叉组成的党徽图案。牌上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分别写着“牢记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等口号。武义县委建立了长效制度,加强对“党员家庭”牌的管理。对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从各乡镇、街道党委批准其为正式党员之日起,由党员所在村党支部授牌;因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迁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从组织关系迁移日起,由乡镇、街道党委通知原组织关系所在村党支部,将“党员家庭”牌及时收回;对已故党员,由村党支部收回“党员家庭”牌,时间掌握在一个月内;党员受到刑事处分、除名、开除党籍和自动退党的,不保留“党员家庭”称号,由村党支部根据上级通知,及时收回;武义县还要求每位农村党员和群众爱护、珍惜“党员家庭”牌,不得以任何理由污损“党员家庭”牌。许多乡镇还结合开展“党员家庭”挂牌工作,开展了清理村庄绩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党员家庭”挂牌形成制度后,迅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如在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特别困难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党员干部们把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当做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办。为了节省开支,泉溪镇加丰村村两委党员干部投工投劳,义务挖掘村活动场所场所的地基。王宅镇两端头村5个青年党员自发承担起挖墙脚、抬石头等基础性工作。西联乡殿下畈村党员朱文浩等10名党员几乎每天来到建设工地上参加劳动。王宅镇周岗村老党员们经常到建设工地查看,检查、监督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质量和进度。履坦镇后桑园村、茭道镇沙溪村等村的党员干部经常主动和县有关部门联系,共同商议解决建设中的难题,有力的推动了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到2006年8月武义县177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基本上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或修缮任务。柳城畲族镇祝村姜乾丰、祝水富等老党员积极支持村庄整治工作,主动参加旧房拆迁,帮运建筑垃圾。柳城畲族镇车门村党员们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对70多位本村及附近村村民进行板栗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并帮助他们分析今年的板栗市场行情,指导他们种植。柳城畲族镇县前村潘水梅患有尿毒症,该村党员带头捐款,两次为她捐款2000多元。王宅镇陶宅村党支部书记夏福卿说,在他们村,党员们都乐于奉献。党员陶振起近段时间来,每天早上六点就到到山上巡查,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对于“党员家庭”挂牌制度的推行,壶山街道三板桥村党支部副书记何林芳颇有感受,“给党员挂牌后,增强了我们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强化了农村党员的角色意识,时刻提醒要注重自己的党员身份,要自我约束、自我加压,接受群众监督。”王宅镇陶宅村党员陶云贵说,“可不能小看这块牌子,挂了这块牌子后,村民都知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感到自豪,也觉得有了压力,不知不觉中我就变得注意起自己的言行了,增强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王宅镇陶宅村党员陶银法的家属说,“我既然是党员家庭里的成员,总不能给党员家庭抹黑吧,连平时讲话、做事都要注意分寸了。”
所有这些反映,都说明“党员家庭”挂牌制度的实施,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农村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内规章制度,从而更有效地协调了人与人、党员与群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