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面临的污染污染
在海洋中,相对不受直接污染的情况下所测定的某一历史时期、某特定环境下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称为海洋污染背景值。诲区不同历史时期内的背景值是有差异的,因此也有人将背景值定义为被研究海区的“最低记录值”。在背景值的测定中,需要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采集样品,分析污染物的含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检验分析结果i然后取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应给出不确定值)作为该区域的环境背景值。
海洋污染物背景值的测定和研究,是海洋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为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海洋环境标准的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各污染物在不同地貌单元海区的背景值有显着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物质来源、元素或化合物理化性质、输入途径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海洋环境中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而产生空间位置的移动,或由一种地球化学相(如海水、沉积物、大气、生物体)向另一种地球化学相转移的过程称为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由一种存在形态向另一种存在形态转变则称为污染物的转化。迁移与转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迁移过程往往同时伴随发生形态转变。
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主娄包括以下3种:①物理过程:污染物被河流、大气输送入海,在海气界面问的蒸发、沉降;入海后在海水中的扩散和河流搬运;以及颗粒态污染物在海洋水体中的重力沉降等,都属于物理迁移过程。②化学过程: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污染物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如氧化、还原、水解、络合、分解等,使污染物在单一介质中迁移或由一相转入另一相,都属于化学迁移过程。③生物过程:污染物经海洋生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和尸体的分解,碎屑沉降作用以及生物在运动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搬运,使污染物在水体和生物体之间迁移,或由一个海区或水层转到另一海区或水层,以及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都属于生物转运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即有时有利于污染物毒性降低或消除,但有时反而使污染物毒性增加,或使其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扩大,尤其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得某些污染物能够最终富集于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某些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甚至能够引起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达远离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与常规污染物不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滞留时间长,很难降解,毒性极强,能导致全球性的传播。这类污染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进入人体,会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人体器官中毒、癌变或畸形,最后造成死亡。
2001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这个《公约》确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12种对人类、生物及自然环境危害最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别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化苯、二恶英、呋喃以及多氯联苯。
根据现有的调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把人类最大的环境——海洋深深地污染了,使得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毒水”。2000年3月,美国海洋联盟的科学家乘坐“奥德赛”号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市出发,开始对全球海洋食物网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船上的12名成员对散布于全球各海域以鱼和巨型乌贼为食的抹香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肌肉纤维内积累了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海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在一定的海水水质条件下生存,能对海水水体中污染物产生各种定性、定量反应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水生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等均可作为海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各种不同类群的指示生物在自然水域的自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中有着不同的污水生物群。有些敏感种类的水生生物只适于在清洁水中生话;而有些耐污种则可以在污水中生存,对污染物及不良环境有着较强的忍受力和抵抗力。水生生物的存亡标志着海水水质变化程度,因此除了化学方法外,还可以利用水生物作为海水污染指示生物,也就是可以借助手海水水体中出现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评价海水污染的状况。许多水生生物对海水中有毒污染物很敏感,也可以通过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来判断水质污染程度。此外,除了利用指示生物对海水水体污染程度作出综合判断外,还可以利用某些生物的行为变化和生理指标等对海水污染进行定性分析,如牡蛎肉体颜色的改变可以反映海水中铜离子的污染。
生长在船底和其他海洋设施表面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称为海洋附着生物或海洋污损生物。这类生物一般是有害的,且附着在人工设施的表面上,不同于海洋岩礁上的固着生物以及养殖的贝、藻类和钻孔生物。海洋污损生物已发现有4000—5000种,在我国沿岸已经记录有650种左右,分别隶属于海洋菌类、藻类以及海洋动物中的水螅、外肛动物、尤介虫、双壳类、藤壶和海鞘等类群。污损生物群落的成员通常都要经历由少到多、个体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浸在海水中无毒物体的表面,一般经过1~2小、时就会有细菌和硅藻附着。它们分泌黏液,连同原生动物、小型线虫、轮虫、海藻孢子及其他有机碎屑等,形成一层微生物黏膜,然后开始肉眼可见的大型生物附着。经过发展和演替,大约在1~2年后,群落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海洋污损生物严重危害海洋设施,增加船舰航行的阻力;缩小海水冷却管道和热交换器的冷凝管管径;加速海上结构的腐蚀;使海中的仪表和机械失灵;增加海中建筑物桩、柱的截面积,加大波浪和海流的冲击力;吸收声能,使声学仪器减效或失效等。因此在船舶和海洋结构物表面采用防附涂料,管道采用紫铜等方法防止海洋生物污损。但是,防附涂料中的毒性物质抑制了污损生物的附着和生长的同时也加重了海洋污染,而更安全有效的防治海洋污损生物的方法还有待进二步研究。
可怕的废水污染
任何企业都需要水,并且随着企业规模、性质不同,对水量、水质和水温的要求也不一样。任何企业都要排污水、废水,由于所需原料、燃料和工艺流程不同所排放的废水造成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工业废水污染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沿海居民对滩涂养殖利用面积正逐年扩大。从养鱼、养虾、养蟹、到养殖更有经济价值、更珍奇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市场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提高了饮食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给一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时常发生海水赤潮等海水变质现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气候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除前面所述的两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主要表现在:①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②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如,2001年天津海事法院受理的河北省乐亭县19家养殖户状告河北省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等五单位滩涂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陆地工厂利用通海河道排污造成海洋污染的案例。本案19位原告都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小河子(滦河)入海口两岸对虾和滩涂贝类养殖区从事日本对虾和青蛤养殖。滦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境内,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在滦县响螳分流,进入乐亭中部的支流最终流入小河子,在王滩镇新海庄入海,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有上万亩虾池及滩涂贝类养殖区。200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滦河上游排放污水造成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部分渔业水域污染丽引起养殖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事故。事故造成小河子入海口两岸受污染水域的养殖面积共计7056.15亩,其中对虾养殖水面面积6561.15亩,滩涂贝类养殖面积495亩。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韵污水所致。
2005年河北省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76平方千米,其中,中度污染海域111平方千米,严重污染海域97平方千米,其余为轻度污染。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入海排污口中,多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海洋生物资源呈现不伺程度的衰退趋势,鱼类回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鱼类明显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
由于大量污染物超标超量入海,导致近年来河北省海域赤潮频发,2001年以来发生赤潮18次,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危害。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有其突出的特点:
(1)污染源广。除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外,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人类的海洋活动主要是航海、捕鱼和海底石油开发。目前全世界各国有近8万艘远洋商船穿梭于全球各港口,总吨位达5亿吨,它们在航行期间都要向海洋排出含有油性的机舱污水,仅这项估计向海洋排放的油污染每年可达百万吨以上。通过江河径流入海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污水量更是大得惊人。
(2)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它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得以减轻,甚至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它们可以通过生物韵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美国向海洋排放的工业废物占全球总量的1/5,每年因水生物污染或人们误食有毒海产品造成的污染中毒事件达1万起以上。
(3)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比如海洋遭受石油污染后,海面会被大面积的油膜所覆盖,阻碍了正常的海洋和大气间的交换,有可能影响全球或局部地区的气候异常。此外石油进入海洋,经过种种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黑色的沥青球,可以长期漂浮在海上,通过风浪漉的扩散传播,在世界大洋一些非污染海域里也能发现这种漂浮的沥青球。
(4)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较大,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20‘世纪50年代中期,震惊中外的日本水俣病,是直接由汞这种重金属对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病,通过几十年的治理,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消除其影响。“污染易、治理难”,它严肃告诫人们,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也是沿海污染的重要来源,舍汞、铜等重金属的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毒性都很强。它们经雨水的冲刷、河流及大气的搬运最终进入海洋,能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使鱼、贝类的繁殖力衰退,降低海洋生产力,导致海洋生态失调,还能通过鱼、贝类等海产品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如DDT的降解产物DDD、DDE)在海洋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其危害程度按其数量、毒性及化学稳定性有很大的差异。
污染海洋的农药可分为无视和有机两类,前者包括无机汞、无机砷、无机铅等重金属农药,其污染性质相似于重金属;后者包括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等农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海洋环境中分解,仅在河口等局部水域造成短期污染。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DDT和六六六),是污染海洋的主要农药,据美国科学院1971年的估计,每年进入海洋环境的DDT达2.4万吨,该值为当时世界DDT年产量的1/4。
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绝缘油、热载体、润滑油以及多种工业产品添加剂的多氯联苯(PCB)和有机氯农药—样,都是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可统称为卤代烃或氯化烃),由于它们在化学结构、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近似处,所以它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通常放在一起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各国认识到PCB对环境的危害,纷纷停止或降低PCB的生产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