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2007年部分海洋油气区专项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未对邻近其他海洋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在钻井、采油、作业平台应配备油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之全部达标排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
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严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禁止向海上倾倒放射性废物和有害物质。2007年主要倾倒区及其周边环境监测表明,所监测倾倒区的底质环境状况总体保持正常,倾倒区尚有底栖生物存在,其优势类群主要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倾倒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倾倒区的环境功能要求。今后应加强对倾倒区的监督管理和监测,严格执行倾废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备案制度,及时了解倾倒区的环境状况及对周围海域环境、资源的影响,防止海洋倾倒对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等造成损害。
不要对海洋索取太多
原始的资源种群本身有维持平衡的调节能力。在被开发利用以后,只要捕捞适度,原来的种群仍可保持一定的数量水平。如果捕捞量超过种群本身的自然增长能力,将导致资源量下降,表现在总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随捕捞力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捕捞对象的自然补充量也不断下降,引起资源衰退乃至枯竭,产生过度捕捞现象。
所谓过度捕捞系指对资源种群的捕捞死亡率超过其自然生长率,从而降低种群产生最大持续产量长期能力的行为或现象。根据性质的不同,过度捕捞可以区分为生物学过度捕捞和经济学过度捕捞,后者增加了对捕捞成本的考虑,前者通常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生长型过度捕捞、补充型过度捕捞和生态系统过度捕捞。以鱼类为例加以说明。
生长型过度捕捞是指鱼类尚未长到合理大小就被捕捞,从而限制了鱼群产生单位补充最大产量(MYR)的能力,最终导致总产量下降的现象。降低捕捞死亡率(即降低捕捞力量)和提高初捕年龄(即增大渔具的网目尺寸)是解决生长型过度捕捞的关键。
补充型过度捕捞是指由于对亲体(产卵群体)的捕捞压力过大,导致资源种群的繁殖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补充量不足的现象。合理增加产卵群体的生物量(如根据鱼类的繁殖规律合理设置禁渔期和禁渔区)是使已捕捞过度的资源种群恢复到可持续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两类过度捕捞是指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群因盲目加大捕捞力量和缩小网目孔径而导致的过度捕捞,主要表现在渔业对象产量和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的下降,并且与生态系统过度捕捞有直接的关系。
生态系统过度捕捞是指过度捕捞使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改变,大型捕食者的数量减小,小型饵料鱼的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向小型化发展,平均营养级降低的现象。
个体大、经济价值高、位于食物网上层的肉食性鱼类是渔业优先捕捞的对象,当它们因被过度捕捞而资源衰退或衰竭时,捕捞对象逐渐转向个体相对较小、营养级较低的物种。但当这些物种也被大量捕捞而资源不足时,渔业对象又会转向价值更低、个体更小、营养级更低的物种。于是出现了沿食物网向下捕捞的现象,加上兼捕和渔具、渔法对生境的物理损害等因素,使之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负面影响,下面将分别加以讨论。
虽然世界海洋渔业捕捞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有很大提高,近年来基本上在8000万~9000万t左右徘徊,但是海洋鱼类的捕捞量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传统渔业对象渔获量的衰退最为突出。
高强度捕捞的结果造成大多数高等级(或高营养级)鱼类的数量急剧下降,出现过度捕捞的局面。例如,大西洋西部的金枪鱼的产卵群自1970年以来下降了80%;墨西哥湾则自1975年以来下降了90%;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大浅滩的鳕鱼资源从1992年崩溃后就几乎不能形成渔业,至今没有恢复的迹象;乔治浅滩传统捕捞对象鳕鱼(包括鳕、黑线鳕和无须鳕)从1960年代初占渔业资源总量的55%至1990年代初下降为10%左右(LalliandParsons,1997)。我国一些传统渔业对象(如大黄鱼、带鱼等)也因过度捕捞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0)的报告称,70%以上的海洋鱼类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
过度捕捞导致渔业对象逐渐转向营养级次较低韵、个体较小的种类(原先它们是被传统渔业对象作为食物的)是过度捕捞的另一重要表现。黑海在20世纪60年代商业性捕捞的26种鱼类中,很多种是大型捕食者,由于过度捕捞(还有污染及筑坝),目前可供商业性捕捞的种类只有5种较小型的鱼类(其产量也比以前增加了)。南极的商业性捕鲸使鲸的数量急剧下降,结果以南极磷虾为食物的动物数量上升了。我国东、黄海在20世纪50~60年代是以底层鱼类(带鱼、小黄鱼)为主,70年代初以中上层鱼类(太平洋鲱鱼)为主,随后有蓝点马鲛和鲐鱼,至80年代和90年代则转变为以小型中上层鱼类(如黄鲫、鳗鱼)为主。由于这些小型中上层种类处于较低的营养级次,生物量明显高于以底层鱼类为主的群落,导致近海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降低了,生态系统过度捕捞的迹象已十分明显。
这种渔捞对象的转变有哪些生态上的后果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反映了海洋生态系统接近顶级的种类减少了,群落结构产生了变化,同时也引起浮游生物群落和底栖生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比例的改变,群落的营养结构也会随之改变。此外,新的捕捞对象多为中上层鱼类和小型种类,它们的资源量变化较大,也比较容易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因此,近20年来渔业产量的提高是否能保持稳定上升趋势,现在还很难下结论。
人类过度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还会导致那:些珍贵物种濒临灭绝,以盈利为目的,大量捕杀海洋哺乳动物和使这些物种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就是其中明显的例子。鲸类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鲸皮、鲸骨和脂肪都是市场上的俏货,长期以来鲸被大肆猎捕。虽然为了避免鲸类的灭绝,半世纪前国际捕鲸委员会就提出控制或暂停捕鲸活动,但有些国家仍以各种借口(如辩称用于科学研究)继续大量捕杀。据报道,从1940~1986年,商业性捕鲸者捕杀了大约50万头鲸。例如,座头鲸在被大量捕杀前的种群数量估计有125000头,现在只剩下12000头。露脊鲸也从50000头下降至3000头。南大洋特里斯坦一达库尼亚群岛周围的露脊鲸在19世纪和20世纪60年代出现两次灭绝高峰。其他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也属濒危物种,包括海豹、海狮、海象、海獭和海牛中的一些种类,有的则已经灭绝,如无齿海牛已经在1768年灭绝,从它被发现到灭绝仅27年。海洋哺乳动物往往是个体大、生命周期长、达到生殖年龄时间长、产仔量少的海洋高等动物,种群对被过度猎捕特别脆弱,种群数量很难恢复。
鲨鱼也是被大量捕杀的对象。鲨鱼翅是上等食品,近20年来捕鲨已成为一种快速发展的职业,有的渔民甚至仅把鱼翅割下,鱼身就丢弃于海中。已知有些鲨鱼(如柠檬鲨)的幼鲨数量已急剧下降。必须注意,鲨鱼也是性成熟慢、生殖周期长、每次仅产少数几条幼鲨的K一选择种类,过度捕杀使种群急剧下降并难以恢复。
除了鲸、鲨鱼外,其他许多海洋动物(包括鸟类、爬行类等)也面临被人类过度捕杀的局面。陆地上,没有任何一种鸟类像海鸟和海滨鸟一样遭到那么直接的损害。例如,一种最有名的不能飞行的大海雀由于被大量捕杀以获取肉和蛋,最后一只大海雀于1844年被冰岛居民杀死后,宣告这种海鸟的灭绝。一些含脂量:限高的企鹅也难免厄运。例如,由于被过度捕食,导致Mac—quarie岛上的王企鹅群落毁灭;在Falkland岛上的岩企鹅在19世纪中叶至少被杀死200万只。又如,日本短尾信天翁和美国东海岸的燕鸥也几乎被完全杀死。
海龟由于其药用价值高而成为另一类被人类利用而遭到损害的海洋动物,很多渔民利用一切机会捕获海龟。海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中,只有成熟后的雌龟每2~4年到海岸筑巢下蛋,这种习性是沿海居民捕获海龟的最好机会。例如,1947年到墨西哥海滩筑巢的雌棱皮龟有42000只,到1968年时只有5000只,现:i生则一个产卵季节里仅300多只海龟到海边筑巢。海龟产下的蛋及幼龟返回海洋途中也大量被居民掏取与捕捉,并且受到鸟类等其他动物的捕食,因此海龟也是亟待保护的海洋动物。
很多海洋无脊椎动物也被过度采捕。例如,在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大约有15种海绵动物因商业捕捞而遭到毁灭性灾难。珊瑚礁中各种美丽漂亮的珊瑚以及一些腹足类软体动物(如法螺)都被大量采捕并且作为观赏、古玩商品出售。
兼捕(bycatch)是渔业捕捞的伴生物,系指在对渔业对象的捕捞过程中捕获、抛弃或伤害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的行为或现象。
渔业捕捞就是利用一定的渔具获取某种渔业对象的过程。几乎所有类型的渔具(无论网具或钓具)对捕捞对象的选择性都是有限的,因此,只要捕捞不停止,就难免发生对非捕捞对象的兼捕问题,只是轻重有别而已。由于兼捕现象与渔业捕捞相生相伴,随着过度捕捞问题的常态化,兼捕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所以可以认为兼捕问题是过度捕捞问题的一种延伸,加重了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容易受到兼捕的海洋生物通常是因繁殖或摄食活动而与渔捞对象同时出现在同一区域的种类(如海龟、海鸟、海洋哺乳类和鲨鳐类),以及一些营固、附着生活或行动缓慢的底栖生物(如珊瑚、海绵和海胆)。另外,一些受船舶抛弃物所吸引的海洋生物(如海鸟)也往往成为兼捕牺牲品。
由于外海渔业捕捞的成本高、渔船上保存渔获物的仓库(常常是冷库)容量有限,经济价值低的兼捕物(含加工处理后的鱼头、鱼尾、内脏等废物)通常被渔民抛弃,这些兼捕丢弃物常常引起取食者的摄食行为改变,甚至造成局部海域海底缺氧而影响底栖生物定居。
被丢弃的兼捕物还包括法律上禁止捕捞的物种(如多数海洋哺乳类和海龟)和个体大小未达法律允许捕捞标准的幼鱼,由于受到网具的伤害,它们在被抛弃时往往已经死亡或者濒临死亡,一些受伤的个体回到海洋中多数也难以生存。例如,捕虾作业网具的网孔较小,在捕虾时会将许多底层鱼类的成鱼和大量幼鱼一并捕获,导致这些生物的兼捕死亡,其中对幼鱼的兼捕往往严重影响资源种群的补充量。据报道,墨西哥湾的虾拖网每年要捕获红笛鲷幼鱼1000万~2000万尾,相当于各年龄组总数的70%以上,使已经受到过度捕捞的红笛鲷资源雪上加霜。
另外,被渔民有意或无意丢弃在海洋中的网具也会对海洋生物造成误伤,这类连带性死亡也是兼捕的一种类型,常常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例如,海洋每年被捕杀的鲨鱼中有一半是死于刺网的连带网杀。
从全球渔业的情况来看,兼捕造成的海洋渔业资源损失是惊人的,兼捕量(含丢弃量)通常占到渔获物总量的25%~40%。最新统计显示,世界海洋渔业的年丢弃物总量约为670万t,占总渔获量的8%。
海底并非由各种沉积物简单、无规律的覆盖着,而是各种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以及生物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大多数海底结构(如沙滩、泥滩中的洞穴)并不易被人们肉眼观察到,但是我们知道海底是结构高度复杂的复合体,为许多生活在海洋底层的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育婴场和避难所。
商业用底拖网(或耙网)作业对海底生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据报道,一个宽20m的捕虾拖网每小时拖5km,10h内就可扫遍1km2海床,有的海区的捕虾作业每年可横扫同一海床好几遍。应当指出,底栖环境被破坏后的自然恢复过程是很缓慢的,每一次底拖网作业后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拖网不仅直接影响与其接触的目标(如对虾)和非目标生物(如珊瑚和海绵),更严重的是拖网像风暴一样干扰海床,卷起沉积物(包括有毒物质的再悬浮),造成海床自然条件发生变化,破坏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干扰了支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的海底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碳固定、营养物质循环、碎屑分解作用和营养物质重新释放回到水层等过程。
由于过度捕捞底层渔业资源已导致传统捕捞区域和捕捞对象的资源严重衰退,底拖作业正向新海区和新资源挺进。随着拖网船只、船舶马力增加和作业区的增大,拖网作业对海底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这将会给各种软相、硬相的海底生境造成长期和积累的影响。由此可见,渔具对海底生境的破坏也是过渡捕捞效应的又一延伸,使本已受到过度捕捞而处境堪忧的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难上加难。
另外,由于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匮乏,捕捞难度加大。有些渔民为了能捕到鱼类,在某些局部水域(如东南亚的一些珊瑚礁区)采取了违法的“炸鱼”或“毒鱼”等野蛮作业方式捕鱼,其后果是大大小小的各种鱼类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或死亡,更严重的是这些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繁殖的环境也被破坏了。
海洋也需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