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那些小时候遭受过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父母却不敢把孩子放出去,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就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往往不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弦子生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这在表面上看起来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如果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就会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便会引发种种问题…
6岁的豆豆活泼可爱,由于她的妈妈是她所在幼儿园的教师,所以她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被老师“特殊照顾”,没有经历过一点点挫折。可是当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学前班以后,因为没有了以往的“特殊照顾”,她便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这天,因为她在课堂上和别人说话,老师就批评了她几句,谁知她竟当场大哭了起来,竟闹着不再去上学了……
生活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妈妈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衣服,妈妈们就不再让孩子走近洗碗池。这样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系鞋带,学不会洗碗。他们长大后遇到困难时,也会想办法绕开,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
其实,孩子这种脆弱的心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做,孩子能参加的活动不让参加,长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于冒险的天性慢慢就被泯灭,养成了胆小和懦弱的个性。
同时,父母的纵容娇惯磨灭了孩子的坚强意志。比如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味地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摔破了皮,有的父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个说法”……父母的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累、什么是挫折,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除此之外,在离异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其情感世界更容易变得残缺不全。这样的家庭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怜爱,常常溺爱孩子,因此也造成了孩子脆弱的心理。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是竭力帮孩子逃避困难和挫折,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战胜挫折。帮助孩子战胜脆弱,培养坚韧的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是当今家庭教育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父母应如何做呢?
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父母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名人的例子,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和永远地放弃自我。要让他们从不知道,失败并不可耻,只要肯努力,总会成功的。
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挫折
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孩子心理的韧性。同时父母还要指导孩子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因此,父母在平时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父母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好的事情,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
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或者指责、谩骂孩子,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直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因此,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增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所以,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着的品性。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这也是父母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