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貌特征
四川成都人男的浓眉大眼,女的峨眉凤眼、椭圆脸型。武则天的祖籍是四川人,演武则天的刘晓庆也是四川人。一般的成都人大多低鼻梁、鼻孔大、圆脸型。女子皮肤细腻而呈光洁,男子皮肤粗糙而厚实。
有一句流传于街头巷尾的顺口溜:“到北京才发现自己官小,到深圳才发现自己钱少,到海南才发现自己身体不好。如今,到了成都才发现自己结婚太早。”如果要问中国哪个城市中的女人最漂亮?四川美女会力挫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的红粉佳人,轻松夺冠。因此,四川也曾被媒体冠以“红粉第一城”的美誉。
2.性格特点
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物产丰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多神仙类的人物,他们精明能干而又散漫悠闲,能享受吃喝玩乐,也喜欢谈玄探幽。川妹子既辣且媚,骂起人来“嘴巴狡”,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与人吵架的时候,往往“辣”劲十足,使对方只好落荒而逃;但是她们发起嗲来也无人能抵挡。四川出美女,川妹子聪慧能干,做事麻利,发起嗲来风情万种,勾人魂魄,故民间有“少不入川”之说,以防有人误入歧途,忘了家中的老娘。
但是由于四川人偏居一隅,他们的见识也就不免有些狭窄,有夜郎自大的遗风。虽说是藏龙卧虎,但若不走出夔门,也只能成为一些歪才怪才。四川人性情倔犟,男子有着竹子般的气质,有节有气;女子有着竹的清律,秀中有骨,雄中有韵。在四川人的随和中时常显露着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重大的问题上,四川人那敢于张扬的个性常常是表露无疑。
3.与四川人交往的方法
在与四川人交往时,应适当观其眼色行事,即使与他们有着相反的意见,最好也不要当面说出来,因为川人的自主个性是比较强的,他们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应付对策,甚至不愿意承担与他人约定的计划。在做事过程中,他们惯用一手软一手硬,因此常常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4.种族源流及特性
四川古称华阳,又名巴蜀。四川地处盆地,四面高山环抱,历史上是有名的“四塞之国”。巴蜀之地在古代交通极为艰难,故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道路的封闭无疑给巴蜀的农业文明带来较大的影响。然而就是这样的天障之险,反而激起了巴蜀人的斗志和勇气。
古代的巴蜀先民要与中原的文化相沟通,那么最大的障碍就是北方的高山秦岭。巴蜀先民在天险面前毫无畏惧,他们以着惊人的勇气,创造了高超的栈道技术,从而打破了四川盆地封锁状态。栈道使巴蜀的“四塞”转而成为“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从而使巴蜀人们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于是,环境与文化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终于形成了巴蜀文化的最大的特色。
然而,巴蜀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们逢山开山,遇水架桥。先民们为了突破封闭的状态,在发明了栈道的同时,还创造了笮桥。笮桥亦即绳桥。早在三千多年前,巴蜀先民就开辟了几条从云南、贵州和两广分别通向沿海和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从巴蜀到印度、中亚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现代史学家沿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把它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
“巴蜀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南中、中原、楚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之外,主要还表现在对滇黩南中文化的辐射,并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巴蜀文化辐射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移民有关。从先秦时期起,历代的巴蜀都容纳了东西南北方众多的移民。这种移民的特点,从历史记载中看,主要是外地人单向移入四川,而很少有四川人大规模向外移出。秦汉时期流向巴蜀的移民,主要是整合多元文化。蜀汉时期的移民特点是上层荆州士人集体的迁入,整合巴蜀文化,而下层少数民族流民的大量移入则使‘户口于此而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唐宋移民主要是文化人入蜀流寓,还有客家人的迁入。清初乾隆的‘湖广填四川,则是垦荒和经商。历史上这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带来文化的大交流和大交融,形成‘风俗舛杂的文化特色,使巴蜀文化更加五光十色,灿烂夺目。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来源于中南地区的铜锡铅原料,为辉煌的三星堆青铜文明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南各民族密切的往来交融,又为巴蜀古代文明中心的形成,培育了浓厚的文化温床。巴蜀与楚地,江水上下,一苇可航,蜀风巴俗早与楚文化交流融合,‘巴山楚水成为历史上巴蜀文化与楚文化紧密联系的一个行动比喻和象征。”
巴蜀在完成了地域上的构建之后,在汉唐之后,文化的交流就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双向交流上。而从大的意义上来讲,四川文化更多的是体现移民文化上,多民族的交融造就了巴蜀灿烂的文化史和辉煌的文明史。
[附记]大文豪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别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宋代着名文学家、书画家。他7岁读书,8岁入乡学。20岁时,他已经能“博能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20岁时,苏轼和其弟苏辙一同参加礼部会试,均中进士。当时欧阳修、梅圣俞担任考官。当欧阳修读到苏轼的考卷《刑赏忠厚之至论》,十分惊喜,打算把苏轼列为第一名,但又怀疑此篇为其门下曾巩所作,逐将苏轼列为第二名。后来苏轼在殿试中又考中乙科。欧阳修对梅圣俞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1061年,苏轼应制科考试入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科入三等的仅有吴育和苏轼两个人。苏轼的进考试卷名为《进策》,共包括25篇,文章主要阐述了苏轼的政治理想和改革主张。试后,苏轼上任大理评事签凤翔府判官。1065年,苏轼签判官任满还朝,改任殿中丞。同年5月,苏轼的元配夫人王氏病逝于京城。王氏聪明娴淑、知书达礼,苏轼与她的感情很好。王氏死后,苏轼为她写了墓志铭,凄恻动人。10年后,苏轼又写了一首词《江城了·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来怀念亡妻,表达了他对亡妻生死不渝的真挚情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在,明月夜、短松冈。
1069年,由于苏轼在变法上与王安石的政治主张相左,进而引致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化,苏轼请求外调。1071年,苏轼调任杭州。3年后,又调任密州。密州连年遭灾,苏轼积极组织抗灾救助灾民。此时,苏轼和他的弟弟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没见了。时至,调任密州,远离家乡故土,故有感而发,苏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是圆?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80年4月,苏轼调任湖州,他到任后还没有来得及仔细了解民情,生活也没有安定下来,一场横祸便由天而降。这便是震惊历史的“乌台诗案”。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苏轼在杭、密等州在任时政绩卓着,深得民望,故朝庭给予了他极大的嘉奖。这就使得变法集团中的部分人惟恐苏轼回朝担当要职,于是变法集团中的御史丞李定、御史何正臣等人立即制造流言蜚语,中伤苏轼。当苏轼被投入监狱时,太皇太后曹氏曾向神宗说:“尝忆先帝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日‘吾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做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据至于诗,其过微矣。”原朝廷重臣张方平、范镇等也纷纷上书营救。其弟苏辙也上表求情,愿缴纳本身官职为兄赎罪。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向神宗进言:“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就连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
苏轼在从湖州被押解回京的途中,曾几次想自杀都被旁人阻止,尽管苏轼对自己的遭遇还不知道半点的原因,但他只怕株连自己的亲朋好友。在狱中,一代大师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一些奸佞小人千方百计地要把一些莫虚有的罪名强加给他。一位与苏轼同关在一个监狱的官员,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此案于同年12月结案,苏轼出狱,被贬谪至黄州任监酒。在此次事件中,不仅苏轼受到迫害,被株连的人竟达二十余人。
在黄州,苏轼与自己的家人开荒种地,在亲自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乐,同时也跟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黄州,苏轼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一次巨大的转变。在黄州的山水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大师在不断地反思、自省。他开始以一种极其诚恳的态度分析自己,试图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之后,苏轼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是一种终于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沉甸的心情,成熟的心智,拉开了千古杰作的序幕,一道神秘之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