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5300000003

第3章 保安族简况(3)

1979年2月22日,临夏回族自治州通过文化考核选拔回、东乡、撒拉、保安等4个民族新干部90名,其中保安族20名。1980年7月20日,经选拔的保安族男女青年90名,在本州民族学校学习毕业后,全部分配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工作。

4.保安族聚居区的民族基础教育

随着保安族聚居区基础教育的需要和适龄学生的增长,1952年7月建立了大墩小学,从1953年起,保安族地区还采取办冬学、夜校、识字班等措施开展扫盲工作。及至1962年7月,建立了干河滩小学。

保安地区经过发展,聚居区内各族适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受教育需求水平提高,其民族基础教育也相应得到发展。为适合这种教育需求,除了增加小学数量、增加招生名额外,还要升级提高成立中学。1979年11月14日,经临夏州、县两级革委会的批准与批复,成立了临夏县保安族中学,校址选在原魁峰中学内,甘肃省拨款22万元扩建,并决定刘集中学高中并入保安族中学。这是甘肃省第一所保安族中学,被列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重点中学,于1980年9月1日正式成立并上课。全校学生280人,其中保安、东乡、撒拉、回、土等少数民族学生占80%以上,19名教职工中少数民族有15名。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为落实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自治县在1980年12月决定对包括保安族在内的全县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了免学费、书费的举措。

1983年5月1日,自治县政府决定,征用大河家公社干河滩大队第四生产队土地2.7亩,扩建干河滩小学。考虑到当地偏远山区学生的交通条件,1985年11月21日,甘肃省政府投资开办大河家干梅小学四、五年级寄宿班。据1985年春季统计,积石山自治县完全中学3所,小学145所,其中村小18所,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达7263人。为使男女具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考虑到少数民族的男女风俗习惯,在1988年10月15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大河家梅坡小学开办女童班,提高了撒拉族女童的入学率。到1998年底,保安族聚居区共有2所中学,10所小学,在校学生18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8页。

保安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使少数民族考生得以享受高等教育,有机会进入高校、职业学校继续求学。高等学校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高等与职业教育人才。1986年4月20日,甘肃省高校招生对少数民族和老区的考生实行照顾办法马少青编着:《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3页。保安族在中央、省市地方的大中专学生逐年增多,仅1981年至1988年,保安族学生累计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有200人,其中本科12人,中专188人。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8页。

5.水陆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聚居在自然地貌条件较差、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地区,使得保安族的生产生活一直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甚至威胁到生存。于是兴修水利、引水抗旱、平田整地成为保安族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也是满足粮食自给的前提。经多年努力,保安族交通、通信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1954年10月,政府投资7500余元建成长2.4公里的保安三庄水渠,使2700亩土地得到灌溉。1956年9月,临夏县水利建设中,保安三庄增加了10多条支渠,使灌溉面积扩大到5000余亩。1958年7月,临夏县人民政府先后拨款近万元,建成了大墩渠等水利工程。1959年保安三庄扩大了大小农业水利渠道,增加了灌溉面积。1969年8月,保安三庄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平田整地。1984年投资11.6万元总装机容量390千瓦、扬程130米的大河家电力三级提灌工程竣工,有效确保灌溉面积为0.135万亩。1992年1月24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筹资230万,铺埋输水管道57.5公里,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4万多人和1.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1954年,修通了临夏市至大河家长为105公里的公路,并在大河家开办了邮电所。1957年4月15日,韩家集至大河家公路正式通车,同年8月,临夏县韩家集至大河家全长60多公里的电话线路及广播线路架通。1958年1月,大河家黄河渡口架设的钢丝绳渡船竣工通航。1982年12月,全长13.73公里,途经刘集、肖家大庄、崔家、保安三庄至大河家的公路竣工通车。1988年11月14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黄河大桥竣工通车,直接连通甘青两岸,为甘肃省“七五”期间重点工程。截至2000年,积石山自治县有临夏-大河家公路干线89公里,各级县乡公路100公里,乡村公路234公里,有桥梁15座。马少青编着:《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1975年元月开始兴建临夏-三角-吹麻滩的送变电工程,9月1日通电,修建的吹麻滩变电所成为全县供电网中心,它为全县1镇14乡和青海民和县的局部地区供电。早在1974年元月,临夏县架通了从吹麻滩到保安三庄的辐射状送电线路,1984年又扩建了吹麻滩变电所,使全县18个乡镇全部通电。《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92~93页。

1981年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后,国家民族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各种优惠政策到位,原来登记为回族的一部分保安族人恢复了保安民族,有的因母亲是保安族,后代也就登记为保安族,为此,各乡的保安族人口有一定增加。

1999年12月31日,中共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在积石山庆祝大河家黄河水电站建成发电。

2000年7月7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新建尕虎林积石民族村,举行了首届保安族艺术节。

四、保安“三庄”说

关于保安族聚居地,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有“保安多庄”和“保安三庄”说。其中“保安三庄”说可分为“因袭沿用”说、“类型代表”说和“偏重扩大假相讹传”说等。

(一)保安“多庄”说

此种代表性说法基于调查研究,认为如前所述,保安族迁徙前曾居住在隆务河畔的八个村庄,而不是“保安三庄”。迁徙到现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后先定居在六个自然村,而不仅仅是“保安三庄”,到现在已形成了23个村庄。

(二)保安“三庄”说

就保安族聚居地而言,出现的“保安三庄”说成因较多,大致有三种代表性说法,分别为:

1.“因袭沿用”说

此种代表性说法认为,仍按同仁时居住的习惯,尕沙日的保安人聚居在大墩村,下庄的保安人聚居在干河滩村,保安城的保安人聚居在梅坡村,形成新的“保安三庄”,并沿习相称至今。其中还有下庄的部分保安人“尕马家”先落脚在藏麻坝、旧城、甘藏沟,不久后定居在柳沟的尕集村、斜套和刘集的高赵李家村。

2.“类型代表”说

此说认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按地理位置来划分,大墩、梅坡、甘河滩三个行政村归大河家公社;安民湾、石家洼、崖头、李家、高赵家村、阳洼、肖家归刘集公社;沈家坪归石塬公社;斜套、袁家村归柳沟公社。保安民族聚居和杂居的村划归四个公社管理。当时的大河家公社包括现在的四卜子乡,按自然气候划分,四卜子川几个村和大河家的康吊村、大河村是川水地方。而保安族聚居的大墩、梅坡、甘河滩,则靠近积石山麓,地理、气候、人文习惯是一个类型。因此,把上述三个村称“保安三庄”。因而保安三庄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形成的说法,并不代表保安族就居住在保安三庄,保安三庄的人不是保安族(聚居和杂居区)的全部人口。

3.“偏重扩大假相讹传”说

上述众说外还有“偏重扩大假相讹传说”。媒体报道、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各式文件中,大多集中反映大河家公社的“保安三庄”,忽略了其他村庄。久而久之形成了保安族仅就居住在“保安三庄”的错误印象,以大河家公社的“保安三庄”取代了整个保安族居住的23个村庄。

“保安族原居住地,由于时代久远多变迁,造成集体失忆,乏以深入细致调查,讹传外界普遍认为保安族聚居地方仅有保安三庄——大墩、梅坡、甘河滩而已,忽视了其他保安族居住的20个自然村。而且进而推理保安族迁徙前曾居住的同仁地方保安堡、下庄、尕撒尔三个自然村,也称做保安三庄牵强附会的错误说法。”迈尔苏目·马世仁着:《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0~132页。

复习思考题:

1.谈谈你对学习了解民族文化知识的认识。

2.简述保安聚居地自然环境特点。

3.试列举清同治年间至今保安族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同类推荐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热门推荐
  • 倾城决

    倾城决

    岳纤灵是蜃罗门门主最得意的小弟子,如果没有意外,以后就是弟子中第一人。然而风暗胤却是她的意外,将她拉出人生原有的轨迹万劫不复。那一年梨花纷扬,她如果不遇见他,也许一切都好。但青夙却对她说:“这一切都是既定的劫数,于她,于风暗胤,也于他自己。”最后倾城诀,诉尽平生事……
  • 绝世风华,废女逆天

    绝世风华,废女逆天

    前世,世界著名王牌特工之一的北冥莲夜,完成无数任务只要是她出马,任务和资料都很完美的完成她美丽而危险,每次杀人都不留痕迹,如同死神一般夺走别人的生命一次意外的爆炸,她受了很严重的伤,要一年才能恢复。她的搭档零嫉妒她,把资料泄露出去了以后遭追杀,死在他们手上再次醒来,穿越在一个废柴身上因为被人陷害而不能修炼,又因说是杂种而流放,惨死于魔兽森林这个王牌特工刚好穿越在废柴身上顿时,天上的上古预言之星陨落命运的转盘开始启动,这途中,谁又失了心?谁又动了情?男主本来只是想看一下这个所谓的“预言之人”,却没有想到会为她动了心不知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还是命运的联系渐渐忘不了她,她也因为他的纠缠而慢慢的产生了感情男强女强,男主腹黑强大,女主强大成熟。看他们是怎么风生水起玩转这个世界的!
  • 娘子你是逃不掉的

    娘子你是逃不掉的

    凌陌瑾经历了很多,家族的利用、父亲的冷漠、母亲在自己面前跳楼、认识的好朋友背叛了自己。搭档的背叛下暴炸时,她放弃了逃跑。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自己的奉出的真心都得到了什么?穿越时空凌陌瑾真的不敢了,她只想平淡的生活,没有人打扰,看看这个世界,尝尝美食。过一下从来没有的慢节奏的生活。初遇时,两人相看两厌。再见时,恨不得没有对方。可是从什么时候,我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你。“凌陌瑾,你别跑”妖孽男子气冲冲的看着前面策马奔腾的女子,“你干嘛,非得追我”“我这辈子就是认定你了、要定你了、吃定你了。”
  • 豪门重生:千金小姐不好惹

    豪门重生:千金小姐不好惹

    她是凌家大小姐,有着人人羡慕的生活,但却被亲情蒙蔽了双眼,直到临死之前,才知道继妹,继母的阴谋,一朝重生,她发誓,一定会毁了她们,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只是,为什么,这个男的甩都甩不掉,还赖着不走……
  • tfboys之巧克力爱恋

    tfboys之巧克力爱恋

    三个漂亮异常的杀手少女在一次杀手任务中偶然爱上了三只,偶然在一个学校,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最后你生还是我生?他死还是她死?悲惨还是幸福?这一切应该是冥冥中早以注定的,但六个不平凡的少男少女就是要拼尽力气,放手一搏。他俊酷,他呆萌,他高冷,她冷酷,她淡定,她清新、、、、、、
  • 黑尸派对

    黑尸派对

    备受世界瞩目的科技结晶——超大型载客飞机!是游戏还是阴谋?备受末世瞩目的斩尸亚人——代号(嗜血)洛本阳!是英雄还是枭雄?一个失去亲人,失去一切,在深渊中挣扎,在末世中崛起的少年!
  • 卡之本纪

    卡之本纪

    末日下的都市,可怕的丧尸,肆虐的动物,末世的人性,危机四伏的废墟,除了尽力生存,一切都是梦想,唯一能救你的,只有神秘的卡牌。(致童年游戏王)
  • 玄天九煞

    玄天九煞

    废柴龙浩宇,励志在天龙大陆要成为一代强者......
  • 超级教官俏佳人

    超级教官俏佳人

    面对巅峰的雇佣军团;面对王者的杀手组织;面对各国的超级兵王;面对商人们的阴谋计;他都勇猛面对,并且将这些人一一斩杀,他是西伯利亚死亡之营的最强教官,本想好好的训练成员们,却意外卷入一场阴谋之中,冷艳高贵的女教官,富有正义感的女学员,还有护士,教师,他该如何选择?这些人是敌,还是友?
  • 应天语

    应天语

    自天地分成,万物生长,世间之物是以人,灵力最盛,给予了无上智慧,凌驾于万物生灵之上,是谓王者,统御世间。而每一个“天地宠儿”都必经着红尘五味、宿世牵绊……求道升天,万般劫难……冥冥天威,谁可打破这宿命的轮回?终于万年之前,有一人历经艰险,参透红尘,得应天道、长生登仙。只是传说他参透天道时,为世人留下两句话"泱泱天道万妙法,长生极乐需应天",和其一生参悟天道的宝藏,而后净身飞仙而去。之后世人便以这双语中的"应天"称其谓"应天老人"至于那不知为何物的宝藏,亦称"应天宝藏"。岁月穿梭,时光荏苒。万年间,对于"应天老人"的传说与宝藏,不曾减弱,世人仍是不惧艰难的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传说,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