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5300000001

第1章 保安族简况(1)

(第一节)保安族基本情况

一、概况

保安族是甘肃省的三个特有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

保安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3月20日,由政务院批准确认的一个单一民族。同年3月27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保安族人民成立了保安族自治乡。1980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甘肃省的第一个多民族自治县。

(一)民族基本特征

保安族人一般体格健壮,男子性格强悍,善骑好猎,善于经商,擅长打刀工艺,以手工业和商贩业为主,兼顾农业生产。女子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兼顾商贩业。按本民族传统的观点,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0页。历史上保安族一直被称为“保安回”。如今的保安族聚居地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由青海同仁的居住区迁居于甘肃大河家地区重建形成的。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行政区划简图

二、民族人口变迁与分布

新中国成立以后,保安族的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1953年7月第一次人口普查,甘肃省有保安族4949人。1964年7月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统计保安族人口为5055人。1982年7月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保安族人口9027人,甘肃省保安族人口8322人,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人口8017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保安族人口为11683人,甘肃省的保安族为11069人,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0.6%,占甘肃总人口的0.05%,占甘肃省少数民族人口的0.6%。聚居在积石山县的保安族人口为10565人,主要分布在四堡子、大河家、刘集、石塬、柳沟、吹麻滩、关家川、胡林家、寨子沟、居集、郭干、徐扈家、中嘴岭、小关、癿藏、铺川等16个乡。其他散居在甘肃省各地、州、市的保安族人口,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各县市有320人,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95人,其余近百人散居在省会兰州市等地。到1998年底,积石山县共有保安族人口1.3万余人,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占全县人口总数的6%。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保安族人口年均递增率为21.99%。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8页。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保安族总人口为16505人,其中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的共约12212人,占保安族总人口的82.1%,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保安族14304人。

三、民族聚居地地理区划与物产

(一)地理位置与区划

保安族聚居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东经102°41′-103°05′,北纬35°34′-35°52′之间,其东南部接临夏县,西部毗邻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部隔河为青海省民和县,东北部与永靖县隔黄河相望。全县东西长约37公里,南北宽约33.5公里,总面积为909.97平方公里。县辖17个乡、1个镇、145个行政村、1296个村民小组。全县有819个自然村,其中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乡有22个,刘集乡有40个,柳沟乡、四堡子乡有24个。

(二)地貌与物产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角的小积石山东麓,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镶嵌地带。黄河从青海省循化县经积石关进入积石山县,是自治县过境的唯一河流,境内全长约40公里。县内最高海拔为4218米,最低海拔为1800米左右。全县地貌可以分为四个类型:黄河河谷地区;黄土塬、梁峁沟壑区;低山沟谷及山前丘陵区;高寒阴湿、干旱山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9%,因此形成了冬春两季干燥、夏秋两季湿润、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

自治县境内粮食作物约有80多个品种,其中春小麦有45个品种,青稞8个品种,洋芋11个品种,玉米8个品种,豆类14个品种,油料作物9个品种,蔬菜作物14类40多个品种,瓜类作物4类14个品种。野生植物共有73科220属,其中优良牧草48种;食用植物有十几个品种,其中蕨菜资源较为丰富,是唯一打入国际市场的野生植物资源;野生药材有90多种,年采集收购野生中药材6.5万公斤左右。经济林果类共有3科5属30种,其中冬果梨和薄皮核桃是地方特产。县境内干旱山区的花椒,色味俱佳,为调味佳品。境内有野生动物20多种,其中苏门羚、兰马鸡、雪鸡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矿藏资源主要有花岗岩、硅铁、铜、钒、钛等。

(第二节)保安族历史简述

中国保安族历史发展进程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来华定居青海同仁地区的民族形成发展时期;二是迁居临夏大河家后的民族发展时期。后者又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阶段。

一、青海同仁的保安人

(一)保安先民来华背景

1.众“色目”来华

公元1219年(嘉定十二年或成吉思汗十四年),因公元1218年花剌子模守将杀成吉思汗派赴西域的商队,引发成吉思汗派蒙古军首次西征,攻打花剌子模,攻城略地并强征当地壮丁编成有蒙古将领统领的签军(指被强行抽调的丁壮组成的军队),大量被征集的工匠艺人随军服务或签发后方。花剌子模国讹答剌、毡的、费尔客忒、忽毡、不花剌、撒马尔罕、玉龙、杰赤等名城陷落,约有八万各类工匠签发东方,这些人中包括回回、哈剌鲁、康里、阿儿浑、撒尔塔等多种人,被称为“色目人”。他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其中就有已经伊斯兰化的撒尔塔人。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军胜花剌子模,携撒尔塔兀勒百姓军民财物回中国。随后公元1226年,八万蒙古军攻打西夏,占西夏甘、肃等州地。

2.撒尔塔人屯戍保安

公元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兵攻西夏王城,同时自渡黄河帅攻积石洲。2月蒙古军破临洮府,3月破洮州(今临潭一带)、河州(今临夏一带)、西宁,并留驻安插其中为包含有撒尔塔人在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和工匠,以御此地势力较强之吐蕃等部族。时属河州府所辖同仁(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府地带)保安堡为蒙古军主要驻军地,由撒尔塔人签军屯驻,驻营地保安城、下庄。下庄曾被称作撒尔塔。

公元1247年,蒙藏首领凉州会谈后,西藏正式归入元朝版图,蒙藏往来随之频繁,同仁保安堡为过兵要道。公元1253年,因忽必烈奉命征云南大理,取道临洮、河州,入四川南进,土默特达尔吾部于作格浪(包括同仁)设驿站、马场。一年后,蒙古人在藏族地区普遍设置驿站、哨所、军站,派驻军队,同仁始设保安营。此间,同仁一带成为兵家过往要道和重要边卡。一些蒙古军中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驻扎在隆务河畔,亦兵亦农亦牧,定居于此屯田戍守,为“守边防番”、“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营伍人”。随着元朝政权日益巩固,大规模用兵征战结束,元世祖后期将“探马赤军”编入民籍,成为民户,与当地土着民族联姻结亲,开始了长期定居生活,屯戍同仁保安的撒尔塔人亦然。

(二)保安族的形成

1.明廷进军收降

元亡明兴之初,公元1370年即洪武三年,明征虏大将军徐达在甘肃定西击败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其副将军邓愈于五月攻占河州,元吐蕃等处宣慰使何锁南普和镇西武靖王卜纳剌降明,邓愈即率兵占领积石关、循化、同仁等地,保安一带的蒙古、色目人归顺明朝,仍操持兵务。

2.民族融合

(1)同仁保安地方机构改建

洪武四年正月,设河州卫,同年十一月,将元置必里万户府改为必里万户所,辖治今黄南地区,同仁即其中。并派兵驻守于保安城西的铁城山,建立了保安堡。明廷又在万历二年,即公元1574年,扩建了保安城,其后于公元1619年,同仁保安城置都指挥,隶属河州卫,设保安营,戍守保安城,管理“保安十二族”。甚至明亡清立,清初袭明治,清乾隆年间,保安地区增设营制,改属循化厅,改都指挥为都司,保持了较为完整的行政建制。

(2)实边安边、移民驻军

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从内地征调大批回、汉军士,到同仁屯戍守边,使得该地区的民族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色目人后裔和蒙古族,又有回、藏、土、汉等族,并启用当地蒙古、色目上层人士协同明政府管理地方治安。保安地方所设保安站、堡(操守所),其营伍人多为蒙古、色目人及从河州等地征调的屯田戍边军士,他们共聚一地长期交往,婚娶自然,终有融合。

延续至明末清初时,同仁地区已形成了多民族大散居和小聚居的尕沙日、年都乎、点屯和保安“四寨子”。保安人聚居在尕沙日、保安和下庄等地。所聚居尕沙日、保安和下庄也在当地被称为“保安三庄”。事实上,保安族迁徙前曾居住在隆务河畔的八个村庄,而不仅仅是“保安三庄”。迈尔苏目·马世仁着:《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俗称的“保安十二族”应代指保安地方的十二个以藏、土等族为主聚居的众多部落、屯寨。

3.保安族源众说

关于保安族的族源,由于缺乏历史记载,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是根据1958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调查中对保安地区的调查资料和在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写刊印的《保安族简史简志合编》中的观点,对保安族来源初步推测为:可能是以蒙古语族的人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一部分回、汉、藏等民族自然同化而成的。

第二种是1984年8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保安族简史》中说:保安人的来源,可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蒙古民族为主,和一部分当时保安地区活动的汉、土、回、藏等族人民,通过密切往来和自然融合而形成的。

第三种是1986年9月,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保安族各方面人士参加定稿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中说:保安人的族源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后来与回、藏、汉、土(同仁土族)等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形成了今日的保安族。

第四种是1989年5月,(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保安族》一书中,着重说明了同意《积石山县概况》的观点。综合上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保安族族源的各种观点,按本民族意愿和所能接受的观点是:“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0页。

还有第五种代表性观点,是2001年6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保安族人编着的《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等书中,强调了保安族的入华先民应为中亚色目人中早已信仰伊斯兰教的撒尔塔人成分。

本书采用第四种观点,保安先民是蒙元时期来华的一批包括撒尔塔人在内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屯垦戍边定居,与当地的回、土、蒙古、藏、汉等民族长期交往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二、动迁中的保安族

(一)迁居原因

居住同仁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保安人被迫进行举族迁徙,其主要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清同治元年,麻巴部落的头人联络保安地区统治者,迫使保安人迁走;二是保安人与当地尕四东因水渠问题引起纠纷,保安人被迫东迁;三是同仁信奉佛教的统治者,强制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人改信喇嘛教,保安人被迫迁徙。郝文明主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9页。

(二)迁移经过

1.首批东迁的保安族人

保安城和城外下庄的保安族人,首先被迫外迁。当尕四东土族人、藏族玛巴、尕寨东、五坊头部落联络包围了保安城,保安族众开始迁走,藏族郎加部落率众接应出保安城北城水洞逃脱的部分保安族人,并会合下庄出逃的保安族人。迁徙途中,藏族郎加部落为保安族人让路通过郎加部落地界,同时劝阻其他部落追击保安人,并护送这批保安族人安全通过多曼山和郎加部落的辖地,至尕楞口以东,顺利进入循化。从那时起保安族人就和藏族郎加部落人结成兄弟民族间的友谊,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干河滩和梅坡的保安族人仍然把郎加部落的藏族人称作“阿旺仓”,意为救命恩人。

当他们在循化地区时,受到撒拉族穆斯林的帮助和款待,被撒拉人安置在循化城西上四工的街子、查家、苏只、查汉大寺等一带居住、务农,在当地生活暂居三年之久。

2.随后东迁的保安族人

公元1863年,即同治二年,仍留居隆务河两岸的尕撒尔保安族人,通过联系并获得河州大河家回族上层同意后,舍弃家园,由尕撒尔的保安头人率众在土族哈仓那卡部落的护送下,到达循化地方街子一带,然后沿黄河迁向大河家。

同仁地区保安族原居村庄示意图

三、大河家的保安族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大河家保安族

1.迁居大河家的保安村庄

(1)首批定居大河家的保安族

公元1863年,即同治二年,舍弃家园的尕撒尔众保安族人在其头人率领下,沿黄河迁至大河家,迁居于大墩。

(2)随后定居大河家的保安族

暂居循化的保安族人因人多地少,加上逢旱灾减收,生计难着,又因公元1864年正月,河州回、东乡、撒拉等族联合反清围攻河州城后,波及循化一带,暂居循化的保安人为避动乱,便商议继续东迁。暂居在循化三年的保安族人在与邻近积石关内的大河家地区的族人取得联系后,这部分保安族人又举族沿黄河南岸东行,穿过积石峡,来到大河家。至此,保安族离开同仁地区辗转迁徙五年左右,才结束了艰难的流动迁移生活,主要聚居在大河家地区繁衍生息,辛勤建设自己的家园,继续发展。

清同治年间保安族迁移路线示意图

(3)复新的保安村庄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热门推荐
  • 复仇妖姬

    复仇妖姬

    当一个女人不在选择逃避,当绝望的怒火侵袭大地,世界将会燃烧,撒旦将成为她的随从。一个御姐的成长故事....东方的仙侠到西方的魔法,瞎混在一起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小黑qq1053156274喜欢妖姬的加一下吧。
  • 我说到碗里来吧

    我说到碗里来吧

    "喂今天我生日。你没有什么表示?"蓓茵对答如流∶“祝总裁大人越来越英俊潇洒,越来越有钱。”某男正满意的时候蓓茵又来了句:“反正你缺什么我就祝福什么呗!”……沫然:乔治·华盛顿不仅砍到了他父亲的樱桃树,他还承认了这一点,陆贝贝你知道为何他的父亲没有惩罚他吗?"陆贝贝:"因为乔治的手里仍然拿着斧子。"沫然……
  • 重生之小媳妇的幸福生活

    重生之小媳妇的幸福生活

    直到临死前,许佳期才明白有的人看上去对你好,实际上却在暗地里给你捅刀子;有的人看上去不近人情,却会在关键时刻不顾一切地帮助你。重生归来的许佳期有以下几个心愿:1,坚决不裸婚!2,和老公一起住上自己的房子!3,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4,把幸福甜蜜的日子好好过下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萌炫酷屌

    萌炫酷屌

    一本高端人士值得看的小说。身价少于一千亿请离开。如果你是地球人的话,希望你不要窃取我们星球的机密。
  • 六道往事

    六道往事

    历经洪荒远古,世间明与暗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表面平静宁和的世界,却一直暗流涌动。萧天明在动乱中诞生。就在他诞生之时,他的父亲萧月夜用自己的性命,暂时终结了这一时代的黑暗。旧时代的黑暗虽然被暂时终结,新的黑暗却在不断酝酿,天明也将再一次奇遇之后开启他的人生,开始属于他的征程,开拓出自己的时代!
  • 魔幻学园

    魔幻学园

    淸翔高中,淸翔市培养能力者的主要场所。作为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科技的淸翔市早在数十年前便开始了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而对象必须是十六岁以下的学生才有可能被开发出能力,因此淸翔高中便作为能力开发学校一直存在至今.
  • 无敌魔镜

    无敌魔镜

    为了最初的梦想!
  • 桠溪浅浅

    桠溪浅浅

    大学时光,一次偶然让她忆起曾经的爱情,回忆的枷锁也就此打开,即使时光荏苒,那些画面在她内心深处仍然珍贵……禁忌的爱情在社会规则下不被允许,但她仍然甘之若饴,和曾经如氧气一般的她分开,她把委屈和痛苦嚼碎了咽下,才终于有了正常的生活……在爱情的漩涡里,没有谁是谁的原罪,只有爱不爱的起,付出和接受没有相应的重量,只有甘不甘愿,伊始终了,选择始终伴随着伤痛。
  • 唐少的隐婚娇妻

    唐少的隐婚娇妻

    一日,韩娅收拾房间,居然翻出一本结婚证,正咬牙切齿,想要看看是哪个狐狸精勾引了自己的男人,当看到上面的名字,韩娅傻眼了。正窃喜着,却看到上面的领证日期,竟然是4年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本以为单身美少女一枚,没想到,早就是已婚少妇。蹦跶了那么久,原来一直被这个腹黑,可恶的男人给算计着。“唐天南…”一声河东狮吼,震耳欲聋。“老婆,老婆,发生什么事情了?”唐少以为发生了恐怖袭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了进去。却被韩娅一个过肩摔,俊美的脸,一下变成了猪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