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700000014

第14章 索尔仁尼琴的沉浮(2)

特瓦尔多夫斯基读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他就兴高采烈地向几位朋友宣布,一位伟大的作家诞生了。他坚决地表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确保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得以发表。他们说,俄罗斯的文化已经被扼杀了。见鬼去吧!它正躺在这个用带子系着的文件夹中。但是,他是谁呢?还没有人见过他。我们已经发了一封电报……我们将会保护他,帮助他,促成他的书出版。”他还告诉小说家薇拉·帕诺娃:“不管你信不信,我从一个新的果戈理那里收到了一份手稿。”

1961年12月11日,索尔仁尼琴正在家里庆祝他的43岁生日。他收到了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电报,邀请他前去莫斯科,一切费用由《新世界》承担。

会面快结束时,特瓦尔多夫斯基坚持要起草一份合同,承诺要预支作者300卢布稿费。次年年初,当他们又在《新世界》办公室见面时,特瓦尔多夫斯基又一次保证说,他一定排除一切干扰,让小说早日发表。

1962年9月前,赫鲁晓夫听说了这部小说,他要看这部手稿,并表示喜欢它。《新世界》编辑部接到这个消息后一片欢呼。他们马上写信告知了索尔仁尼琴:“现在,我们可以说,你的小说就要出版了。我们每天都在等着消息。”

他们一天天等待。最高当局方面没有任何消息。特瓦尔多夫斯基等得不耐烦了,甚至扬言:如果不准许出版,他就辞职。终于在9月21日中午接到通知说,赫鲁晓夫要求第二天早晨送去23份副本。

特瓦尔多夫斯基慌乱得不知所措,因为他手里只有一副手稿,让他这么短时间上哪里搞出23份副本呢?最后,他打电话给《消息报》印刷部负责人,说情况紧急,请他们务必帮助,连夜赶印出25份。

副本于第二天早晨准时送达。赫鲁晓夫下令将它们分发到前来开会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委员手里。会议上,政府中的强硬派坚决反对出版此书。但此刻,赫鲁晓夫还掌管着中央大权,在会上提交了他本人亲自授权的决议,强行发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小说一出版,立即在整个苏联引起了轰动。几千册的《新世界》(第十一期)杂志,以及另外加印的几千册全部脱销。最初是一片赞美声,不久就出现了不满之声。临近年终时,《新世界》的编辑们不顾一切地提名索尔仁尼琴作为竞争激烈的列宁文学奖候选人,但遭到了占大多数的保守派评委的坚决反对。

索尔仁尼琴没有顾及这一切,他正在考虑他刚刚完成的《第一圈》的出版问题。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胆、最具雄心的一部作品。

1964年5月2日,他把特瓦尔多夫斯基请到家中阅读《第一圈》。这位《新世界》主编越读越激动,甚至大喊起来:“太棒了!……到目前为止——我不做任何承诺!……真是太棒了,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样好。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当你坐牢时,我会给你寄包裹!你甚至会得到一瓶珍贵的白兰地。……我将会因为发表它而坐牢!”

在后来编辑部讨论会上,大家都对发表这部小说的后果担心。他使编辑们陷入到怀疑和沮丧当中。特瓦尔多夫斯基决定铤而走险,像上次一样,直接把小说的四分之一部分送给赫鲁晓夫的秘书列别捷夫。然而,今非昔比。赫鲁晓夫的政敌越来越多,他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列别捷夫看了几眼,生硬地建议道:“把它埋了!”

“但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已经不再迷恋《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了,他认为,《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

几个月后,赫鲁晓夫在一场没有流血的政变中下台了。他的秘书列别捷夫不久就去世了。特瓦尔多夫斯基绝望了。由此,索尔仁尼琴预感到,随着勃列日涅夫的上台,他将成为这个政权的敌人和贱民,他的作品也将永远无望出版了。

但是,索尔仁尼琴不甘沉默,他要用作品发出他的声音。公开出版不行,他就通过地下渠道出版。在写作方式上,他也更加谨慎了,他离开家,到农村去写作。为了写作《古拉格群岛》,他甚至不得不伪装成在做其他事情。他把原始资料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尽可能地不让监视者发现它们。

不出所料,克格勃查抄了他的一个朋友家,搜出了《第一圈》的三份副本。随后,克格勃又搜查出一份保存文件,其中有一部具有强烈反苏性质的剧本《胜利者的欢宴》。索尔仁尼琴几乎绝望了,他甚至想到自杀。他想,被捕随时会到来。在绝望中,他匆忙地把他的笔记和《古拉格群岛》未完成的草稿分散开来,藏到几个隐秘的地方。庆幸的是,《真理报》退还了他的手稿《第一圈》。这是唯一没有落到克格勃手里的副本。他最信赖的盟友特瓦尔多夫斯基自身难保,不得不与他中断了联系。他刚刚完成的《癌病房》也被《新世界》编辑最后否决了,出版无望,于是,他决定让《癌病房》在地下出版物中流传。不仅如此,索尔仁尼琴还公开站出来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受邀到各处演讲,甚至对克格勃也公开批评。

他仍在坚持创作。他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每八个小时休息一次。就这样,他以超人的毅力,用了两个半月时间,修订并重新打印了一万五千多页的《古拉格群岛》的第二稿。

正当索尔仁尼琴受到各方攻击而备感孤独的时候,他在朋友家遇到了28岁的正在攻读数学副博士学位的女研究生阿莉娅。阿莉娅思维活跃,对于苏维埃社会和他持有同样的观点。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阿莉娅成为索尔仁尼琴的第二任妻子。她认真地为他工作,他可以完全信任她,不用保留任何秘密。婚后,她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她成了他最可靠的助手和盟友。

随着索尔仁尼琴在国内声望越来越大,他的作品《癌病房》和《第一圈》在米兰、法兰克福和巴黎出版,后又在美国和英国出版。他的影响在西方世界也越来越大。他的盟友渐渐跟他疏远了。官方对他的迫害加强了。1969年11月4日,梁赞市作家协会决定将他开除苏联作家协会。他很快就发表了对作协书记处的抗议信,指出作家首先是属于人类,需要的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索尔仁尼琴被开除作协的消息在西方激起了强烈的抗议热潮。甚至那些左派作家,对苏联抱有友好态度的知名作家阿拉贡、米托尔、萨特、罗曼·罗兰等也联名发表声明,支持索尔仁尼琴。

最有意思的是,1970年10月8日,索尔仁尼琴因“展示了人在最黑暗的环境中对人性的热爱和对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的信仰”,而被瑞典科学院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官方对此表示愤怒。官方报纸《消息报》《文学报》等大报纷纷指出,这个奖项的授予是索尔仁尼琴的作品被西方反动派用作反苏目的的另一个例证。索尔仁尼琴迫于压力没有前去领奖。11月27日,他写信给瑞典科学院,解释说,他如果去领奖,将会被禁止回国,而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俄罗斯去西方过一种流亡的生活。他表示,他准备提供一份书面演说词。一年后,这篇演说词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这篇演说词成了苏联国内持不同政见者争取公民自由的有力武器。

苏联官方终于忍不住了。他们要把索尔仁尼琴这颗炸弹甩出去,于是,在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并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索尔仁尼琴在斯德哥尔摩领取了四年后补发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迁居美国。历史真是一个善变的变色龙。20年前,索尔仁尼琴被苏联驱逐出境。20年后,他又被请回祖国。1989年,苏联作协撤销了20年前批准的开除索尔仁尼琴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销15年前取消索尔仁尼琴国籍的命令。

1994年,受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索尔仁尼琴回到阔别20年的俄罗斯,受到热烈的欢迎。2007年6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颁发了2006年度俄罗斯国家奖,索尔仁尼琴获得了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因病逝世,享年90岁。

2009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逝世一周年,普京给索尔仁尼琴的遗孀发来电报,赞扬索尔仁尼琴是“一位世界级的人物,他的创作遗产和思想遗产将在俄罗斯的文学史和我们国家的历史记载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2010年10月,据报道,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被列为俄罗斯所有高中生的必读篇目。又据报道,莫斯科的共产主义大街被改名为“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大街”,并根据总统命令,在这条街上树立一座索尔仁尼琴纪念碑。

我合上书,闭目沉思。想到索尔仁尼琴一生的沉浮,想到他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热爱,想到他面对苦难和迫害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意志,想到他作为一名作家敢于讲真话的良知,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遥望俄罗斯,心中浮现出索尔仁尼琴那满头白发,充满忧思和沧桑的面孔,我不禁站起身来,向着我心中的那座纪念碑,默默鞠躬致敬。

同类推荐
  • 飞鸟集

    飞鸟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看法

    看法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热门推荐
  • 倾城王妃:王爷别太多

    倾城王妃:王爷别太多

    富家千金梨若在新婚之夜惨遭闺蜜和丈夫背叛杀害,一觉醒来,她却成了大秦王朝不受宠的吴王妃萧梨若。本是再无心情爱,却无端徒惹情伤。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邪魅深沉的襄王、浪子回头的吴王,冷清淡漠的凌王……对着出众如斯的几位男子,她又该何去何从?皇权高位,处处机心,她又是否能够逃过夺嫡的漩涡?她只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生活,可又是否能如愿?
  • 半兽人部落

    半兽人部落

    冰棺一出,亘宇震动。血雨腥风!尸伏千里!谁来拯救?
  • 神奇神气神

    神奇神气神

    晋国时期的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何而来?人生在世,是非对错,孰能定断?无忧城是否真的无忧无愁?有人的地方就有烦恼,有爱的地方亦会有恨。无忧城,这里高山流水、土地肥沃、花香飘溢、万物有灵,在城中居住的人都衣食无忧、欢乐和睦,凡尘俗世似乎都与他们无关!城中崇尚一种气道,一种能够感知万事万物气息流动并收为已用的神奇气功。城中还有一个传统:每百年会去外面的世界寻找条件合适的资质奇才,学习城中气功及解读“万物无忧论”,城中把这种传统称为--入灵。而随着无忧城的日益壮大,城内似乎出现了一丝忧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灭天封神

    灭天封神

    一个世俗的书生,因被人诬陷惨遭灭门,家族数百人,活下来的只有他一人,可是他的仇人却是太过于强大,报仇无望便选择自杀,就算是到了阴曹地府,他也要向父母说明原因,但在自杀的时候却被一个修仙之人所救,又因为修仙资质堪称逆天,从此便踏上了修炼之路,那么他能否如愿以偿的报仇呢,当踏上修仙的道路后,爱恨情仇、恩恩怨怨、又将上演一出怎样的故事呢?一个文弱的书生,在修炼界又将掀起怎么样的腥风血雨呢?
  • 报告上校大人:我要啥啥啥

    报告上校大人:我要啥啥啥

    喜欢那么多年,可以向她告白了吧?什么!不可以遇到他人了,不行我一定要她。非她不娶,我爱她,除我以外谁欺负试试!
  • 云彩朵朵开

    云彩朵朵开

    我与你之前就认识,六年之后,你是否还会记得我。。。。。。。。。。但请知道我爱你,从未后悔
  • 张寒晖传

    张寒晖传

    一九六四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心下,《松花江上》等和张寒晖的另一首歌曲曾被采用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这是作曲家的巨大光荣。
  • BOSS总想套路我

    BOSS总想套路我

    横行霸道的女流氓凌夏夏,有一天踢到铁板了!为免麻烦,她搬出霸道冷酷、低调神秘的乔二爷来当挡箭牌,却被正主抓个正着!“喂,我告诉你啊,我干爹……可是乔宴瑧!”“哦?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个干女儿?”“……诶?”然后,她就被强拐了。理由是:她的身体完美对称,符合乔二爷的审美。强行绑回家,强行拐上床,然后还要强占她的心,凌夏夏表示,这特么都是套路啊!于是,她开始踏上逃跑与追捕,套路与反套路的不归之路……
  • 源灵传说

    源灵传说

    源灵大陆,强者世界这是一个追寻梦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