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400000045

第45章 菊花

菊花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与玫瑰、茉莉、石榴、葡萄、菠菜、甘蔗等植物不同,那些都是古代外来的;可是菊花一直是我们国土上本有的野生植物,经过长期的人工选种培植过程,变成今天的品类繁多的菊花。

古书里最早提到菊花,恐怕要算《礼记·月令》的“菊有黄华”和《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早在汉魏时期,人就对这种野生植物很感兴趣,不过当时人对菊花有兴趣是因为他们相信常吃它可以长寿,《离骚》里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汉代应劭写了一部《风俗通义》,里面就有一段关于菊花的记载,说河南内乡县西北有个地方,名叫甘谷,那里山上长着很大的菊花,山水从那里流过,含有菊花的滋液,山谷里的三十多户人家都喝这水;他们可以活到一百二三十岁,起码也活到七八十岁。记载汉代宫廷杂事的《西京杂记》也说汉初宫中有吃菊花酒的习惯,在菊花初放时连叶采下,和黍米捣在一起酿酒,到了第二年的九月九日才吃。据说汉代的一个太尉胡广有风湿病,就是喝菊花水治好的;还有一个司空王畅对菊花兴趣更浓厚,他不但吃菊花,连洗脸洗澡都用菊花泡过的水。当时内乡县特产的菊花就是由他们提倡而传到其他地方去的。魏文帝——曹操的儿子曹丕——给好朋友钟繇的一封信是谈菊花的,也很有趣味。信里说,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秋天只有这种花长得茂盛,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使人延年益寿没有比这个草药再好的了,所以送来帮助他进行研究长生的道术。此外关于吃菊花可以长寿的传说还很多,晋代著名的研究炼丹的隐士陶弘景也主张吃菊花,并且说菊花有两种,味道甜的是真的,苦的是假的。

古代诗人里对菊花最有兴趣的当然是晋代的陶渊明。他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也就是说采菊花吃可以长寿。关于陶渊明和菊花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说他在重阳节穷得没有酒喝,只好在园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来吃,这时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来了,这故事就叫作“白衣送酒”。陶渊明是一个有骨气的诗人,他又很喜欢菊花,而菊花又是一种到了秋天才开的花,也像很有骨气,因此后来大家都拿菊花比作有骨气的文人,无形中提高了菊花的身价,它作为药物的功效反而不被一般人所注意了。

唐代以前的文学里,间或也有拿菊花比人坚贞不移的品格的,但主要还是歌颂它能助人长寿的一方面。唐代以后,诗词里常常提到菊花,都是把菊花人格化了作为有骨气的文人的象征的。唐代司空图的《诗品》里面有这样一句“人淡如菊”,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在唐代,菊花虽常见于诗文,但在一般市民中间菊花还不是很被重视的;从唐诗里看来,当时菊花已经有黄色的、紫色的和白色的几种,种类还不是很多的。唐代人很喜欢养花,但最重视的却是牡丹;其次大概是梅花、桃花等;菊花只是被一些诗人用来寄托怀抱,还未成为多数人欣赏的花种。菊花品类的培植,大概总是唐宋之间开始的。

从北宋起,菊花才成为一般市民玩赏的对象,这是和当时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兴趣分不开的。当时城市富家有很多专门养菊花的,洛阳是培养菊花最早的一个城市,刘蒙《菊谱》里就说洛阳风俗喜欢养花,菊花的品类也比其他地方多,苏东坡在一首给朱逊之的诗里也这样说,并且说洛阳人善于接花,每年都有新的菊花品种出现。

苏州在唐宋时就是很重要的商业城市,苏州人培养菊花也很著名。宋范成大的《范村菊谱》里就说到苏州花匠善于修剪菊花,使得一根上出几十朵花,团团的像车盖或薰笼一样。由于花匠的用心培植,常常变出新种来,范成大曾在一人家看到七十种菊花,而他自己只搜集到三十六种。史正志的《菊谱》说,他在苏州看到二十七种菊花。在北宋都城开封培植和玩赏菊花的也很普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民间的菊花,最著名的有下列几种:黄白色蕊如莲房的叫作“万龄菊”,粉红色的叫作“桃花菊”,白而檀心的叫作“木香菊”,黄色而圆的叫作“金钤菊”,纯白而大的叫作“喜容菊”。这些品种到处都看得到,卖酒的酒店都在重阳节用菊花缚成牌楼。诗人苏东坡在他的《东坡杂记》里也说开封菊花的品种很多,从八月起一直开到十月。他并提供一件重要的材料,即当时所以有许多异种菊花,是由于用其他的草卉接成的。

南宋时菊花的品种继续发展,《乾淳岁时记》说,当时杭州宫里到了重阳节都要摆列出来千万盆菊花,供人玩赏,晚上还要点菊花灯,其热闹情况有如元宵灯节一样。《梦粱录》说当时杭州的菊花品种有七十多种,而沈竞的《菊谱》则说在杭州西郊每年重阳斗菊花,有八十多品种。南宋末年,富商大贾和官吏们私人培养菊花的更多,刘克庄说福建建阳一个姓马的富人收养了一百种菊花。元代杨维桢写了一篇《黄华传》,里面提到当时菊花的品种是一百六十三种。

到了明清两代人们培养出来的新品种更多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说经他详细考察的有九百种。当然李时珍是植物学家,他研究的是菊类植物,并不专指供人玩赏的菊花,但即就清初《广群芳谱》所载的常见菊花品种看来,也就有三四百种。明代培养菊花的记载太多了,这里无法列举,只举一个例子,明末文人张岱写的笔记《陶庵梦忆》里面就提到兖州有一个富人姓张,其人家里有“菊海”,都是难见的异品菊花。赏菊花的时候,富人家里的家具器皿床褥衣服,甚至于饭菜,都做出菊花的形状,夜里点起红烛照着菊花,比白天更加美丽。

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很著名的关于菊花的故事,这篇故事叫作《黄英》。故事说一个人名叫马子才,他家历代养菊。一次他到南京去寻访异种,路上结交了一个姓陶的少年,这人对于养菊花很在行,他有一个异常漂亮的姐姐名叫黄英。他们做了邻居,马子才又娶了黄英做夫人,两家成为亲戚。有一次陶喝酒喝醉了,变成一棵大菊花,黄英把它拔起,放在地上,第二天又变成原形;第二次陶又喝酒喝多了,又变成菊花,这次却变不回来,醉死了。这棵菊花的根子长出新芽,开了粉色的花,还带着酒香,这种菊花就叫作“醉陶”。

关于菊花的掌故,我们就说到这里,详细说起来非写一部大书不可,只说从唐宋到明清歌咏菊花的诗词就说不完。一千年来可以说没有一个大诗人没歌咏过菊花,宋代王安石与欧阳修(也有人说是苏东坡)关于菊花落不落蕊的问题就有过一次很著名的辩论,这些限于篇幅都不去谈了。

即使从以上这简略的梗概看来,我们也可看到菊花的品种是由唐宋到明清经过从野生到人工培植,从简单几种颜色变成几十种,又变成几百种,从单瓣变成重瓣,一直为广大人民所爱好的。人们又给不同品种的菊花起了许多非常美丽富有诗意的名字,举几个例说,如金芍药、黄鹤翎、紫袍金带、火炼金、洒金红、报君知、鸳鸯锦、荔枝红、锦雀舌、铁脚黄钤、出炉银、玉芙蓉、劈破玉、金盏银台、玉瓯、碧蕊玲珑、朝天紫、玛瑙盘、太真红、猩猩红、孩儿白等等,都是很美妙的命名。日本的菊花是东晋时从我国传过去的,到了清朝,我们的菊花才传到欧洲。

种菊花的方法早已成为一种专门学问。宋代人已有培养菊花的科学方法。宋代诗人陆游写的《老学庵笔记》就把养菊花的方法分为九个项目,就是“养胎”“传种”“扶植”“修葺”“培护”“幻弄”“土宜”“浇灌”“除害”,也就是说,关于保护旧根,培植新芽,修理枝叶,创造异种,以及施肥、土壤、浇水和消除害虫各方面都做了详细的研究。

菊花谢后,要把上面的枝叶剪掉,只留近根三五寸,剪处用泥封口;天冷时可用稻草盖上,但不宜太多,否则苗黄;冬天可略施肥,立春后要少用肥料。新的变种可能第二年又变回原来的旧种,预防的方法是把花横埋在肥地里,每节自然会出苗,把中间的花苗培养起来,就可以保持不变,四五月间可以把老根的嫩芽带根分植;此外可以插枝,在春秋两季都可以,在阴湿处培养。要常浇水施肥,还可以把截枝插在芋头里种在地下;肥料用洗肉或退鸡、鹅毛的水或猪粪都很好;把死蟹泡过的水浇菊花可以防止它长虫;施肥开始要少,逐渐增加,天热不宜施肥;菊花喜欢新土,所以每年最好换土分种,近根处土要高一些,不然水太集中会使根烂,要叶青茂可以用韭菜汁浇根;用接枝的办法,把名贵的菊花接在普通品种上,或把菊花接在蒿艾类植物上,可以长得更壮健;要菊花早开,可以把花蕊用龙眼壳罩起来,再浇上硫黄水,第二天花就会开了,另一办法是浇马粪水,不过这些催花早开的方法都不大好,对于来年的花是有损害的。

近几年来,在培养菊花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创造和学习了一些科学方法,其中最值得提出的是控制花开早晚的办法,这是古代人所不知道的。方才提到的浇硫黄水或马粪水的旧办法并不太好,现在我们有了“短日照培植法”,用缩短阳光对植物的照射,而促使菊花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开放。菊花有一个特性,就是在它生长的时候,不大喜欢阳光,所以在炎热的伏天里菊花生长得慢,而在天气凉了的时候长得反而快。这一点,宋代人也已经注意到,苏东坡等都提到岭南的菊花反而开得晚这一事实,但他们不晓得这科学根据。我们现在用“短日照培植法”,控制菊花接受阳光照射时间。北京夏秋两季每天约有十二小时阳光,我们用特制装设,使菊花每天只见七八小时阳光,就可以使菊花长成得快。从七八月开始控制阳光照射,到阳历九月里菊花就可以开放了。今年北京的公园里的菊花早开,就是用的这个办法。

同类推荐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 圜中秋韵

    圜中秋韵

    这些诗作,穿越时空,畅游高山大川,七彩般之意境,悲欢离合之缠绵,爱恨情仇之纠结,一起涌向字里行间,无论是对“友谊”的赞美,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顿悟,对“历史”的思考,对“怆然”的探究,还是对“五蕴皆空”的低吟,巧妙地引典入诗,借力发力,用语清新,不落俗套,语言精练,字少意丰,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宛如一幅幅如诗如歌的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击案而虎啸龙吟!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本书为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系列中的一本,该丛书分别为50位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作品集。本书精选著名作家王培静小小说作品80余篇。其作品语言朴实中带有机智,不温不火中带有力度,精彩、传神。这是一本小小说文集,适合于青少年阅读的励志读物。
热门推荐
  • 天养之

    天养之

    蒙天养,天养之。不幸蹉跎乱世人,转身切问路何在,还需迈步自开来。
  • 灵武通天

    灵武通天

    继承了父亲的恶魔力量,世人皆要诛他.一路腥风血雨地杀来,只为守护心中所在乎的那些人!
  • 大少的甜甜女友

    大少的甜甜女友

    “总裁,您夫人跑了”。总裁立刻跑到地下车库,开动自己的法拉利跑车去小妻子追捕。“总裁您夫人饿了”。总裁立刻跑回家做饭。“总裁夫人发烧了”。总裁差点把医院拆了。“总裁您夫人……”“怎么了”。总裁把手中的笔立刻丢掉惊慌的跑到下属面前。“怀孕了”。
  • Over the Sliprails

    Over the Sliprai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铁戟霸兵

    铁戟霸兵

    刘锋,一个性格坚毅的小伙子,在战乱时代群雄并起中寻找生命真谛的故事。作为一个有十多年书龄的大书虫,我看了太多大神的笔迹,喜欢是非常喜欢,但是总有一些不满足。可能我的喜好比较特殊吧,喜欢玄奇的小说故事,有喜欢的战争题材,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愿望,我决定提起笔来自己为自己写一部小说,可能会很困难,但是我会坚持下去的。
  • 南宋求仙之葬明

    南宋求仙之葬明

    黑暗流,圣母莫入杨烁灭国屠蛮夷邪兽练武修真求仙只为建立那万世不朽皇朝与君同修筑锦衣卫神雕侠侣阵法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征服史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盖世天王

    盖世天王

    十三颗水晶头骨齐聚,玛雅人的诺亚方舟再现,将去向何方?唐士《推背图》推出新的一卦到底是什么?末世传说已经不言自破,新一波的风暴正在酝酿......谁是盖世天王?
  • 东方篮球传奇

    东方篮球传奇

    野球场上的普通小子东方路开始向校队发起了冲击,因为他喜欢的苏小小喜欢篮球啊!然而,校队教练是个唯身体论的退役运动员,身体条件一般的东方路能通过考核加入校队吗?或许这只是一群普通学生的开始,但最终他会带领我们走上荡气回肠的逆袭之路。让东方路带我们去CBA,去NBA,领略我们无法领略的伟大、经历我们无法经历的热血!让东方路带我们回到梦想出发的地方,再一次领略篮球的魅力……
  • 战国之千面书生

    战国之千面书生

    一场血与泪的阴谋,一场权与义的争斗。战火激荡的战国,纷争之后竟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旧恨已了,又添新仇。这乱世之中,有义才能存,无情才能立。面对着不同的人,戴上不同的脸。到最后,你都不知道哪一张脸,才是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