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400000040

第40章 红梅旧曲喜新翻

——昆曲《李慧娘》观后感

前些天看了北昆演出的《李慧娘》,看完颇为兴奋,觉得这是近年来看到的一部好戏。《李慧娘》本来是一个很凄艳动人的好故事,但是明代周朝俊的《红梅记》写得却并不太高明,戏剧结构既不谨严,文采也有限,其中封建糟粕又太多,过去不同地方戏里已经做过不少次改编;这次孟超同志的改编本显然是最好的一个。这是昆曲剧目中继《十五贯》之后,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的又一次可喜的尝试。观众对这样的改编是欢迎的。孟超同志的成就是值得庆贺的。

明清传奇是我国宝贵文艺遗产的一部分,但是明代人写的传奇里面精华虽值得借鉴吸取,无聊的俗套确也很讨厌。这些封建时代的文人往往忘记了他们是在写戏,戏是要演出给人看的;他们不太注意剧本结构,反而往往把故事弄得过分复杂,一部戏总要写成几十出,结果无法演出整个戏,只能演出其中的几折。《螾庐曲谈》说周朝俊所写的《红梅记》“今人所知者,唯脱阱鬼辩算命三折耳”,所以整部传奇无法上演。不但现在如此,过去也是这样。我们如果要利用这一部分戏剧遗产,加以改编并大大删节其芜杂之处是完全必要的。《十五贯》剧本的改编也是大胆去掉其中次要的一条线,只保存一条线,而获得成功的。现在周朝俊《红梅记》的改编,把卢昭容小姐这一部分故事完全去掉,就是说,把全剧三十四出的四分之三都加以删除,只留下原剧的四分之一,这种处理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李慧娘故事这一部分虽在原作中是次要的一条线,但确是全剧精华所在。我觉得明清传奇大部分都可以按照《十五贯》和《李慧娘》的办法处理,在去芜存精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可以上演的好戏。

当然明代周朝俊的贡献也不可全部抹杀。李慧娘故事最早见于明初瞿宗吉的《剪灯新话》里的《绿衣人传》,只有这样一段:“秋壑(贾似道)一日倚楼闲望,诸姬皆侍。适二人乌巾素服,乘小舟由湖登岸,一姬曰,美哉二少年!秋壑曰,汝愿事之耶?当令纳聘。姬笑而无言。逾时,令人捧一盒,呼诸姬至前,曰,适为某姬纳聘。启视之,则姬之首也。诸姬皆战栗而退。”这段故事在原来小说里是从一个女鬼口中听来的。周朝俊因此就创造了李慧娘死后阴魂不散,挽救了裴生,又增加了“幽会”“鬼辩”等部分,这都是非常好的。这个故事所以广泛流传下去,为人民所喜爱,也正是由于周朝俊所增加的这些情节。

过去许多地方传统戏曲中都有这一故事。我看到川剧传统剧本《红梅阁》,还保留了卢昭容这一部分情节,与原作《红梅记》相较,变动不大,只是从三十四折减少为二十一场,还是相当冗长,也保留了不少原作文字,在秦腔传统剧目里,这部戏叫作《游西湖》;这里卢昭容这一条线就已经删去了,李慧娘的故事已成为全剧主要内容。在江西传统剧目里,这部戏还叫作《红梅阁》,但内容也与卢昭容无关,变成了李慧娘赠梅了。我还看到秦腔《游西湖》解放后的两个改编本,我感到只是把原作《红梅记》略为压缩了一下,其他几个本子都有不少可取之处。现在孟超同志参考了过去的改编本,写出了新剧本,加强了剧本的思想性,并使戏剧结构更加完整,当然比以前几个改编本都要好;但是传统戏曲的去芜存精、推陈出新是一件极其细致的工作,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这里把几个改编本比较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可以商榷增减之处。我对于戏曲完全是外行,这里所说的外行话,只是聊供参考而已。

秦腔《游西湖》我看到的解放后的两个改编本子,都是十四场,马健翎改编本把故事改为李慧娘和裴生原是邻居,互相爱慕,慧娘被贾似道霸占作妾。后来贾似道要将慧娘处死,另外有一个孙蕊娘帮助慧娘,令她假死,后来救了裴生,又放了一把火,大闹一场。我过去还看过京剧《红梅阁》,也是根据这个秦腔改编本,这个本子的优点是加强了故事中慧娘和裴生的爱情基础,取消了阎王等迷信成分;但是我觉得把慧娘和裴生改为从小相识还是没有必要的,增加孙蕊娘和园丁等人也是没有必要的,把慧娘鬼魂出现改为慧娘假死装鬼尤其是大煞风景,使原剧的戏剧气氛减色不少。

另一个秦腔本子是陕西省戏曲剧院改编的。这个本子保存了原作慧娘鬼魂出现的故事,把慧娘和裴生的关系写成二人偶遇,慧娘赠梅,这样来加强二人的爱情基础;后半又特别注意到秦腔的吹火、扑跌等特有表演技术来加强戏剧气氛。我个人认为这个本子比前一个要好,但是场面还是零碎一些,贾似道抢亲而裴生一筹莫展,看起来也太软弱;最后使用吹火等技术来增加戏剧性,也不是最好办法。

江西传统剧本《红梅阁》,我觉得优点较多。人物比较集中,场面较少,只有八场;故事一上来就是游湖,李慧娘也丢给裴生一枝梅花,但是在湖上遗下的。这样既使得慧娘和裴生的爱情有了一定基础,又减少了秦腔剧本中开头几场不必要的情节。缺点是保存了原剧中“幽会”一场和“闹判”一场,都无必要。最后收尾不在“鬼辩”一场,而又加上“分别”一场,也使得戏剧从高潮又转到低潮,效果上恐怕不太好。

现在孟超同志改编的新本子优点确实比这些过去本子要多。首先在剧本结构方面,一共只有“豪门”“游湖”“杀妾”“幽恨”“救裴”“鬼辩”六场,不但比秦腔剧本要简洁精炼,比江西的八场本也更好,故事比较集中,层次也明朗,没有多少不必要的东西。其次在思想内容方面,由于突出了爱国意识,整个戏的风格较高,已经不是一个只描写儿女柔情、私人恩怨的故事,李慧娘和裴生两人也成为有勇气、有正义感的人物,敢于面对强暴作坚决斗争。“闹判”“幽会”等风格不高的场面也都去掉了。我们可以说,经过多次洗炼,孟超同志的改编本已经完全去掉了原作的糟粕。

现在问题就是孟超同志的新本子是否还有美中不足之处?过去的几个改编本子里面是否还有些优点应该保留下来?

我觉得这个新本子主要的缺点就是李慧娘和裴生的爱情基础被缩减了,剧中虽也提到李慧娘对裴生的爱慕,但是有些突然,有些微嫌不足。裴生对慧娘的爱情就更说不上了。这样一来,戏剧的浪漫主义气氛好像不如原作;慧娘和裴生两个人物的性格也显得太单纯一些,人物性格的刻划似乎还不够深刻。剧本强调爱国主义思想,强调慧娘和裴生的不畏强暴和正义感,从大处着眼,都是好的,但是似乎不应该取消了爱情。

在一个戏里,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也应该有所发展。如果李慧娘一开头就是终日以泪洗面,对贾似道存有戒心的性格,她会不会在陪伴贾似道游湖时,脱口说出“美哉少年”的话呢?如果开头把慧娘描写得少不更事,不知人间忧患,比较天真活泼,是不是更自然一些?

周朝俊的原作叫作《红梅记》,这个名字是由卢昭容赠梅一段情节而来;过去秦腔改编本和江西本子都改为李慧娘遗下梅花一枝,我觉得这段情节似可考虑保留。如果李慧娘在湖上对裴生一见钟情,除了说“美哉少年”一句话外,还有意无意地遗下红梅一枝,裴生把梅花保存起来,怀念湖上遇到的美人,这样可以加强一些两人的爱情基础,否则“救裴”一场里李慧娘的唱词“断头缘,没下梢,从今后你做了乱离常皋,俺成了睡枯坟、害相思、孤零零的玉箫”就太突然了。如果在“游湖”一场里把二人的一见钟情强调一些,贾似道的暴怒也就显得更自然。贾似道固然险毒残暴,但是李慧娘究竟是他花钱买来的爱姬,他决定杀掉李慧娘也需要有足够根据。

如果加上慧娘在湖上留下红梅一枝的一段情节,剧本不如还就叫作《红梅记》,似乎比《李慧娘》要响亮一些。

现在的剧本在结构上已经简练,但是第一场“豪门”是不是完全必要呢?我还是觉得江西传统剧本一开头就是“游湖”,做法很好。增加“豪门”一场是为了加强关于贾似道的描绘,但是这方面的描写也完全可以放在“游湖”这场里。如果这六场戏改为五场,我看戏剧效果还会更加集中有力。

以上拉拉杂杂的一些意见不一定对。总的来说,我认为孟超同志的这个改编本是相当成功的;在若干细节方面当然总还可以做些加工,使得剧本更加完善。我希望在我们百花齐放的大好时代能够更多出现这样的好戏。

同类推荐
  • 前世

    前世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人类VS丧失

    人类VS丧失

    2015年的一个早晨,世界还是如此的美好安静,学生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学校里上学,可是就在要上课铃声刚响不久,一声尖叫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 寒士录

    寒士录

    公子启在杨将军的帮助下逃出公室,逃过一劫,而后遭遇尚云,与其游历天下。因尚云身藏上古神器,遭来恶势力的追杀,尚云为保苍生,与恶势力周旋到底,最后力竭战死。公子启踏上复仇之路,然后他在发现,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 小酌怡情:喝倒高冷男神

    小酌怡情:喝倒高冷男神

    给你一次机会重生,你想做什么?泡当初的男神学长?调戏那个呆萌爱耍帅的学弟?鼓起勇气打倒那个爱抢别人男友的绿茶婊?还是提前告诉自己要保养好皮肤,要控制好身材,你以后可是要当女神的人!好吧,这篇文就是作者的歪歪,作者实在是太无聊了,每天睡在床上就会想回到以前会干些什么,想多了......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喜欢的妹子们凑合着看吧!么么哒~~~
  • 东皋录

    东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兵一卒

    千兵一卒

    这是一个八零后的随性笔记,不太想限制自己的写作题材,随笔、小说、推理、舞台剧,让随心所欲的笔任性的落到每个齐齐整整的方格中。想到写到,我们念着、想着、体会着活着的理由;说着、论着、举证着活着的证据;拼着、挤着、奋斗着活着的价值;走着、看着、留恋着活着的印记;却混着、醉着、挥霍着活着的定义,有人衣帽鲜亮,就有人灰飞烟灭,如同定义符般的降生、离世,也如同烟火般的路过人间,几千年的奋斗,我们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不光是发达了舌尖的味觉吧,看到、想到的东西,却总有一种无处安放的无奈。于是顺应了时代进化论的我,要在这充斥着图片和影像的矩阵中,留下一方文字的净土,用以安放我想到写到的记忆,祭奠我逝去的青春。
  • TFBOYS颖宝的盛夏

    TFBOYS颖宝的盛夏

    她的生活本来一团糟糕,爸爸不知下落,只剩下妈妈一个人抚养她们姐妹俩长大。姐姐在重庆读大学。家里就只剩下边上高中边打工的她和她的妈妈,就在今年的冬天姐姐打来给妈妈的电话说她要结婚了,妈妈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就要她把钱邮去重庆,而把姐姐当做自己可怜的人生唯一的转机的她要求自己亲自送去……
  • 凰朝

    凰朝

    穿越一回不容易,她可不是为了委屈自己当小媳妇儿来的。可是亲爹嫡母不靠谱,硬要逼迫出嫁,唐亦瑶表示鸭梨山大。一入东宫深似海,名义夫君是路人,而周围的女人都凶残到了一定境界。她决定以长辈先贤为标榜,以退为进,步步为营,徐而图之,云开见月。为了理想中的桃花源生活,皇孙娘子在奋斗……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千年尘曦散月间

    千年尘曦散月间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十二岁生辰当天,她被劫去做了实验,一睡就是半年。[我最不能忍受的,是,有仇不报!]决心脱离家族去过属于自己生活时,一个个不属于她的世界的人闯进了她的心。尘、散、千、月。生死之交的好友陆续坠入死亡的轮回。重回了孤独的世界。决心修炼,成为世界顶峰的强者。……最后一站,神族的殿堂……
  • 魔尊之独宠超能狂妃

    魔尊之独宠超能狂妃

    拥有强大的超能力杀手被组织追杀却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王朝,不懂情的她遇上没有心的他,两个无情之人却生死相依,她为了他辜负爱她的人,他为了她屠尽天下人。从此,你生,我生;你死,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