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100000002

第2章 民间故事(1)

(第一节观世音的民间传说)

在民间传说中,最着名的就是南海观音。相传,唐朝大中年间,日本僧人从五台山请观音圣像想要返回日本,然而途经普陀山的时候触礁。后来,日本僧人不甘心,几次想要渡海,都被风雨所阻。最后,只得把观音像留在了潮音洞,建造“不肯去观音院”,用来供奉观音,后来逐步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中香火最盛的观音道场,成了人们朝拜、旅游的热点。

民间有关观世音的故事还有很多,到了北宋年间,中国百姓又出现了关于观音在中国示现成道的故事。相传很早以前,西域有个劫国,劫王叫庄严,夫人叫宝应。他们本是过着游牧生活,后来南迁到了梁州的遂宁定居。劫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妙因、二女儿叫妙缘、三女儿叫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做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做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于是,后来就有了千手千眼观世音的传说。

送子观音的由来

“送子观音”俗称“送子娘娘”,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送子观音”很受中国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或是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即可得子。

据说晋朝有个叫孙道德的益州人,年过五十,还没有儿女。他家距佛寺很近,景平年间,一位和他熟悉的和尚对他说:你如果真想要个儿子,一定要诚心念诵《观世音经》。孙道德接受了和尚的建议,每天念经烧香,供养观音。过了一段日子,他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你不久就会有一个大胖儿子了。”果然不久夫人就生了个胖乎乎的男孩。

有关送子观音的故事有很多。相传,南朝宋代有个名叫卞悦之的居士,济阴人。他过了五十岁,依然没有儿女。后来,又娶了几房姨太太,也都没有怀孕。他便向观音菩萨祈求继嗣,发愿颂《观音经》一千遍。从此每天念经,将满一千遍时,妾已怀孕,不久便生下一个儿子。

相传,古时南京大宁坊有个叫王玉的人,年过四十,依然没有子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友人马公酌家供奉的神前,见到一部《白衣观音经》,便专心致志地念起来。以后每天都念,从不懈怠。第二年四月十四晚上,他的岳母刘氏梦见一个白衣人,头戴金冠,抱着一个婴儿,对她说:“我给你送圣奴来。”刘氏接过婴儿,抱在怀里。第二天,她女儿即生下一个儿子,模样和梦中白衣人送来的婴孩一样,于是就为这个孩子取名“圣僧奴”。

铁拐李成仙

铁拐李是八仙中最早得道成仙的。铁拐李本名李玄,他原是一个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因考场腐败,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从此他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学道访仙。

李玄学道心切,在深山幽谷中寻找茅庵道舍。经历数月的风餐露宿,涉水登山,终于在一个山林幽僻的岩洞里居住下来,几年过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他从沉思中悟出不长进的原因:修行道业没有名师的指点,靠自己的一得之见,事倍功半,道业难成。他猛然想起华山上的太上老君李耳,乃是同族仙祖,去拜他为师,必能得道成仙。

李玄想到这,就直奔华山,吃尽千辛万苦,李玄终于来到华山,登上莲花峰,李玄正想休息一会,想不到前面走来两个道童对他说:“你是李玄吗?”

李玄觉得很奇怪,“两位道兄怎么知道我的姓名?”两个童子微笑着说:“你不是千里迢迢到华山来寻访太上老君的吗?我们是太民上老君派来接你的。”李玄听了又惊又喜,暗想:“看来我李玄同太上老君还大有缘分呢,不然怎么会派童子来迎接我呢!”

于是他随童子来到太上老君隐居的草堂,只见太上老君端坐堂上,在他身旁还坐着另一位仙人。李玄上前拜见后,老君问明来意,“学道没有老师,没有天生缘分,而要靠自己。你只管专心去修行,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李玄聆听太上老君的教诲,叩别两位仙祖,回到原处,潜心修研道家经典。他经常一打坐就是一天,还时时到高旷之处呼吸,吐故纳新。久而久之,炼到了形神分离的境地。

一日李玄修炼已毕,在山上漫步游赏,骤听仙乐嘹亮,抬头一看,空中祥云缥缈,霞光万丈,仙鹤飞近,只见太上老君和宛丘两位仙祖,慌忙跪拜。老君说:“你的道术大有长进,实属不易,我和宛丘要到各地出游,想带你同去你在十天后神驰我处,不可失约。”言罢,驾仙鹤而去。

转眼十天已到,他对徒弟杨子说:“为师就师祖之约,神魂离去,肉身留在这,你要悉心看护,过了七天不见我的神魂归来,你就将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为期,千万记住!”说完李玄盘膝而坐,运转丹田气,神灵出窍,飘然而去。

杨子寸步不离地看着他的肉体,到了第六天,杨子的叔叔来说他的母亲病重,想见他最后一面。杨子恸哭不已,经叔叔再三催促,他指着李玄的肉体说:“师父的神魂已出游,临行叮嘱我小心看护,限期七天,如今已到六天,我现在走了谁来看护?”叔叔觉得他胡说八道,有谁死了六天,还能还魂的,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走。杨子不走,叔叔就说:“速将你师父的尸体火化掉,同我一起走吧!”说完,就叫杨子一起动手,搬来柴草,将李玄的尸体火化了。

待李玄神游回来,不见自己的肉身,李玄大吃了惊,出洞寻找,来到山坡,见焚烧遗体处幽烟寂寂,明白自己的肉身已被火化了。神魂无处归宿,仙路断绝,这时发现不远处有一具乞丐的尸体,便不顾一切地投魂,等起来到河边一照,发现自己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手拄拐杖。

于是,李玄就变成了铁拐李。

张果老的故事

张果老是八仙之一。传说张果老须眉皆白,常倒骑毛驴巡游天下。他的毛驴一不吃草料,二不饮水,一到夜晚拍一下驴头,那咻咻喘气的驴子就倒在地上变成一张纸驴。张果老拉起折成几折往怀里一揣,就睡了觉。第二天起来,掏出纸驴轻轻吹口气,一匹活生生的驴子又站在面前。他拿起唱道情用的竹板又倒骑毛驴上路了。因为惯于变幻莫测,人称“通玄道人”。

张果老以前骑的并不是纸驴,而是一头真驴。有一次,他骑着毛驴一路传经,寻仙觅道。当走到罗川华山西面的沟口时,抬头一看,只见葱郁茂密的山坡下,一片桃林,数行修竹,煞是茂盛。一座红砖绿瓦的寺院,掩映在竹林桃花中。张果老来到寺前,本想敲门进去,可一打听,寺里住着72个鲁莽和尚,靠耕种几亩庙产田和微薄的香火钱度日。为了不碍诵经,他在隔涧的山坡上觅一个石洞住了下来。

红日偏西时,寺院开饭的钟声响了。张果老骑上毛驴渡过涧溪,来到寺院门前。老和尚忙将他迎进禅房,接着端上两碟素菜、一碗稀粥、一盘馍馍让他充饥。张果老吃完饭,连个谢字都没说,骑毛驴又回了山洞。

一天、两天……天天如此,张果老钟响则到,饭后便去。老和尚见此虽有点为难,但又感到都是出家人,自己有饭用,就得给老道吃。可是那些小和尚都很生气。和尚们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开饭时不再敲钟而改成敲木鱼。可张果老一如既往,从无差错。于是和尚们憋不住了,有的说开饭时把门关了,有的说干脆把他赶出华山沟口。你一言,我一语,又定下了一条妙计。

一天,张果老又来化斋。饭后谈论了半天经,出了门不见毛驴,地上只有一张血淋淋的驴皮。啊!这班和尚把驴杀了!张果老见状并未发怒,反而笑着对众和尚点头,然后走到驴皮前,用手在驴皮的脑门上一拍,说声“起来”,忽然驴皮变成一匹活驴站了起来,他仍旧倒骑毛驴走到涧溪边,把手中的竹板一伸,一条平坦的木桥立即搭在小溪上,毛驴过了桥。和尚们见此个个都傻了眼。

张果老回到石洞后把驴皮剁成小块,撒向子午岭,于是就变成漫山遍野的树林。他却画了一张纸驴用。这纸驴比真驴更得心应手,日行千里,又“得得得”地驮着张果老云游四方去了。

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据说历史上确有吕洞宾这个人,关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民间俗语还有一个久远的故事。传说吕洞宾是个挺有钱的商人,但他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苦人做一些好事,因此四乡八邻都比较敬重他。

有一年冬天,吕洞宾外出时碰到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人,在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吕洞宾见后起了恻隐之则,便上前询问青年人为什么在露天挨冻。青年人告诉他自己名叫苟咬,本是个读书人,只因为前不久家里突遭一场官司,父亲蒙冤被打死,母亲气死,家里的一些房地财产全部被没收走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流浪在外,整日挨冻受饿,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吕洞宾看这个叫苟咬的年轻人斯斯文文,像个读书人,就说让苟咬跟他到自己家里去,管吃管住,供他读书。这苟咬听了大喜,当即跪谢恩人,跟吕洞宾走了。

吕洞宾把苟咬接到家里后,待他胜过亲生子女,每日只叫他潜心读书,以考取功名。这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名姓林的客人,是吕洞宾的好友,他看苟咬长得眉清目秀,又勤学好问,便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于是,便向吕洞宾提亲,吕洞宾眼看苟咬考试在即,怕此时成婚毁了他的前程,便有意拖延。谁知,姓林的嫁女心切,竟然亲自问了苟咬本人,苟咬立即表示同意。吕洞宾见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但为了让苟咬能安心考功名,便提出条件,就是新婚的头三天苟咬不准进洞房,而要秉烛读书至天亮,而自己则顶替苟咬守在洞房监督。没想到,苟咬竟也同意了。

就这样,结婚头三天,苟咬在书房秉烛夜读,而吕洞宾则守在洞房中。新娘并不明白缘由,只是觉得新郎只是静坐着,感到事有蹊跷。到了四天,吕洞宾便允许苟咬进洞房了,并警告他不要忘了读书。见到新娘后,听到新娘的诉说,苟咬才明白了吕洞宾的一片苦心,便决定要发奋读书。果然,苟咬不负众望,考了个殿试第三名。

没想到,苟咬高中回乡后,才得知吕洞宾家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便邀请吕洞宾来府中玩耍,却对帮助吕洞宾重建家园一事,只字不提。吕洞宾见苟咬并无心帮助,顿时心灰意冷,又惦记家中老小,便告辞了苟咬。

等回到家里,吕洞宾惊奇地发现:自家原来被烧毁的房屋土地上竟然盖起了一栋新房,比自家原来的老屋漂亮多了。吕洞宾不知是谁家的新屋,不敢进去。忽然听到新屋里有哭声,似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试探着近前一看,只见前厅里放着一副棺材,而跪在棺材前哭着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吕洞宾赶紧上前去问是谁去世了不料妻子一见他吓得大惊失色,连问他是人是鬼。吕洞宾追问缘由,待妻子镇定下来,两人将各自分别后的情况说了起来。原来,自吕洞宾离家后,家里生活非常艰难。过了约20天,忽然来了群人,不由分说,在他家的旧房宅地上建起了新房,前天刚完工,昨天又来了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说里面装的是吕洞宾,几天前刚死,是得霍乱而死,不能开棺,抬进新房里就走了。妻子想着家里的悲惨遭遇,忍不住大哭,没想到吕洞宾却安然无恙回来了。

吕洞想着奇怪,要儿女们找来铁斧,打开棺材,只见里面放了一只坛子,坛子里面是满满的一坛银子,还有一张纸条,吕洞宾拿起一看,上面写的是四句话:苟咬不是负心郎,路送多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原来这是苟咬在暗中帮助吕洞宾时附带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个故事传开后,因为“苟咬”的谐音,便有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俗语。

钟离权十试洞宾

钟离权是八仙中,地位比较高的仙人。传说,吕洞宾便是经钟离权的点化,才羽化成仙的。

唐代山西永乐县有位书生,叫吕洞宾。中进士时,年已六十四岁。这一年,闲游来到长安,在酒店中遇到神仙钟离权。钟离权一见吕洞宾,便知是可以造就的仙才,所以便想法点化他。吕洞宾一经点化,便大彻大悟愿跟钟离权学道,钟离权却推托道:“你仙骨没长全,志行未能坚定,想要超越俗世,还须重新投生再过几辈子。”说完飘然离去,吕洞宾却不气馁,辞官隐居学道。钟离权于是十次考验吕洞宾,最后终于收他为徒。

一天,吕洞宾外出归家,却见全家人突然病逝。吕洞宾早已看破尘世,所以也不悲悼,只是买来棺木准备收殓尸体,可病逝的家人却又一下活了过来。原来,这是钟离权对他的第一次考验。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走了。这是第二次考验。

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这是第三次考验。

第四次,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五次,吕洞宾独居在山中茅草棚中读书,突然一位女子敲门,年纪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十分漂亮,她自称是回娘家去,错过了路头,要借宿一晚,洞宾便放她进屋休息。谁知这女子半夜里不安分起来,百般勾搭洞宾。洞宾心如止水,丝毫不为情欲所动。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第七次,这一日,吕洞宾到街上买了几件铜器,拿回一看,却是金器,他急忙找到原来的店家,将金器退回。

有位疯疯癫癫的道士在集市卖药,说道:“吃了我的药,立即会死去,但下一辈子却能得道。”这药,有谁敢买?所以十多天,没人去光顾。吕洞宾却深信不疑,买回药吃下去,幸而一切无恙。这是第八次考验。

春天来临,春水涨起,吕洞宾摇一叶小舟在江上慢行。船到中流,突然刮起大风,一时波涛汹涌,险象环生。洞宾已勘破生死,哪里还惧怕风涛?仍是端坐船头,任它飘摇。一会儿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损伤。这是第九次考验了。

同类推荐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热门推荐
  • 中学文学读本(五)

    中学文学读本(五)

    中学文学教育里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优秀文学作品是学习民族语文的最好教材。前不久,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复旦大学演讲和开座谈会时,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向他提问:在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里,是否应该放人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马悦然先生迫不及待地高声回答:越早越好!越早越好!马悦然先生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他这么回答实在是出于经验之谈。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整个人文教育,都应该是如马先生所说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 折翼天使之公主殿下复仇恋

    折翼天使之公主殿下复仇恋

    她,她,她,她,冷酷、腹黑、温柔、阳光的化身。她们四个从小就经历了众叛亲离,曾经纯洁的百合天使,被背叛后的她们只剩下彼岸般悲伤的回忆了。他,他,他,他,与四女主都算同类人,家族的束缚使他们不得超生。他们与她们相遇,她们与小时候的伤是否能够痊愈?曾经的天使蜕变为了恶魔,是否还能够进化为天使?
  • 豪门强宠:老婆乖乖嫁给我

    豪门强宠:老婆乖乖嫁给我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夏拂依的人生。婚礼上,在霸道婆婆和强势小三的精心策划下,准老公被抢走。多年后,华丽回归。她只想安安分分工作,清清静静过生活。然,紧闭的心门却被某男一次又一次地轻轻扣动着。当她一番深入彻骨的分析后,婉言拒绝某男,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拂依,我觉得咱们两个特别有缘份。既然我妹妹抢了你的前‘老公’,那我就替我妹妹还了她欠你的这笔情债,我把自个送给你当‘老公’,保证是白送,分文不取,终生保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皇争霸

    三皇争霸

    刀客剑客拳师三皇争霸。三个主角最后只能活一个。你选择谁?刀客的冷血。剑客的无情。拳师的博爱。新人文笔不好,前几章写的很烂麻烦耐心看下去。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倾世绝宠:爱妃晚上见
  • 不曾相拥,依旧动容

    不曾相拥,依旧动容

    其实我想说:想要的很简单,时光还在,你还在。也许不曾相拥,但求依旧动容。
  • 神妖仙怪

    神妖仙怪

    恭祝你新年快乐!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合家幸福!喜气萦绕!想不发财都困难!好事多!欢乐多多!"满天的烟花是飞舞的音符,以思念谱成乐章,用祝福秦出所盼,带给你快乐的新年!""新年到,向你问个好,办事处处顺,生活步步高,彩票期期中,好运天天交,家中出黄金,墙上长钞票!希望朋友们多支持我,鼓励我,来一次投一次票,求收藏,非常谢谢。到了第二天,他们远远地就看到那个媒婆朝他们家里走去,于是他们又变化三只蝴蝶飞了进去。只见媒婆对小伙子他说道:“女孩子说他父母死得早,无依无靠,想找一个对她好的。但是她不知道你们家的人好不好。我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说要她到你们这里做做事,做饭洗衣之类,了解了解。女孩子就答应了。”小伙子他娘就说道:“那就让他今天就来,让我看看那个女孩子。”那个媒婆于是连忙站起身,故意不站稳,鞋子一下就掉了。媒婆说道:“孩子他娘,你看看,这山路真是不好走,我昨天穿的一双鞋,由于走山路,穿坏了,我今天又穿的另外一双鞋。我还要到家里回去一趟,我给女孩子还扯了一些花布。”小伙子他娘一听,连忙跑到家里去,拿一个大大银元宝给了媒婆,说道:“孩子的终身大事真是让你费心了,怎么还好意思让你花银两,这个你拿去。”媒婆一听,连忙边拿边说道:“你看你,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那个媒婆就走了出了大门。走出大门,接着又回头笑着说道:“孩子他娘,我下午就带女孩子过来。”小伙子他娘一听可喜欢了,连忙笑着说道:“我在家里等着你们的到来,我那里也不去。”灵灵说道:“这媒婆就知道要银两,今天又让她拿了一个大大的银元宝回去了。”神神就说道:“她就是靠说媒吃饭,你说,她不要银两,她又变不出银两来,她还到哪里要银两去。”尊尊就说道:“她是说媒的行家,她就靠说媒吃饭的,现钱不抓不是行家。”这时那个小伙子又要准备去到山上去练剑,孩子他娘说道:“孩子,你今天就不要去了,今天那个女孩子要过来。”
  • 我们的世界:父与子

    我们的世界:父与子

    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大舞台之上。我们每个人静静的在这舞台上面表演,出世,成长,死亡。每个人普通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可当这台剧的帷幕换换拉上,这个世界陷于黑暗之中,我们开始不安,恐慌。可这之后我们发现,即使知道末日即将到来,我们还得若无其事的活着....